用了59分鍾的時間,承載著陳文浩、戴玉倩等六人的飛行器沿著預設的空間軌道,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旅程。
到達了五百公裏的太空,無論按照航天界的任何一種判斷標準,他們六人已經躋身宇航員的行列了。而在此之前,隻有三百多人有幸跨進了這個門檻。
所有參與到此次試飛的人員,此刻都開始認識到:新的太空時代就要來了。
而最受關注的雙引擎動力係統,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與地麵模擬試車時的穩定表現一致。飛行器在準備入軌之前,動力模塊自動切換到了電能引擎上。而在完美入軌開始環球飛行時,飛船的姿態變化和飛行加力同樣依賴於這套動力係統。
由集團智能車間專門優化過的高能電池組件模塊,比起陳文浩授權給電池產業聯盟的縮水版新型電池,性能更在數十倍以上。留足飛行器起飛和降落時要用的能量後,也足以支持飛行器在接近真空的環境中,以這樣的速度繞地球巡航個上百圈。
基本上,傳統的使用正負極材料加上電解質的蓄電池架構,在陳文浩的智能車間裏,這種架構的電能係統的潛力已經到了極限。如果沒有外星黑科技的介入,在這個架構下,能做的也就是換用各種新材料。或許花上十來年功夫,也能研發出差不多性能的產品,但也就到頭了。
也正因為如此,陳文浩對這套動力係統並不滿意。電能部分在起飛階段,隻能供應飛行器上升到3000米左右的高度,衝出大氣層還是要靠傳統而落後的火箭引擎。
而他在鯤鵬號上用過的反重力引擎,科技跨度實在太大,以地球目前已有的科技進度而言,飛行器規模的反重力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屬於偽科學的範疇。嚴格來說,科技樹的加點方向不同。除非切換天賦,否則沒法公開,因為根本解釋不了。
陳文浩想著,有必要盡快推出一種新的能源,既要有突破性的高能效比,又能和地球科技一脈相承。這種進步如果按部就班,那得是幾代科學家的努力才有希望,但是對他而言……難度主要在於如何將實現過程做得更自然一些。
“倒計時十五分鍾,我們即將返航,請大家迴到各自座位,佩戴好安全裝置。”機艙內電子音開始提示。
其他幾個人都解開了座椅上的安全裝置,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著失重的效果。戴玉倩在半空中飄著,好不容易抓住椅背把自己固定到位子上,“你怎麽不玩呀?”她輕輕掠過劉海,抹了一把並不存在的汗,“景色太美了,可惜沒帶相機,否則拍幾張照給我爸媽,肯定嚇他們一跳。”
陳文浩笑著搖頭,“照片沒問題,艙內有高清監控設備,等迴去了讓人給你截圖做照片。不過你爸媽那邊還是悠著點,真怕他們找我算賬。”
戴玉倩迴了他一個好看的白眼,換了話題,“這次成功了,是不是就要正式運營了?我估計隻要把這次的試飛情況公開,很快就會供不應求。”
陳文浩點點頭,“既然各方麵都沒問題,肯定是越快開始越好,我們要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不早點拉客怎麽行。”
戴玉倩差點被一口氣嗆到,“拜托,不要把一個高大上的事情說的那麽接地氣。”
“接地氣才是主旋律嘛。好了,好了,我說正經的,你不覺得過去50年裏全球的航天探索有點吃老本的感覺,技術有進步,但無論政府層麵還是普通民眾,關注度和熱情一直在向下走。”陳文浩擺擺手,“別急,我知道你想說我們國家的航天,這隻能算是個例。這就好比當年的窮小子事業發達了,還想做得更大,可資源就這麽點,原來的老大肯定不幹了,想盡辦法要下絆子出陰招搞孤立。航天這一塊關聯產業太多,事關命脈,國內隻能集中資源咬牙自己搞。你再看看歐洲那些國家,缺少這種危機感,對航天的熱情就很淡了。”
陳文浩繼續說道,“國家可以集全國之力做航天項目,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除了火箭發射之類的時候會關注、會談論,而且用不了兩天就被八卦消息引走了。平時更是很難會去注意。原因很簡單,離普通人太遠。”對普通人來說,身處如今娛樂至上的社會,工作之餘的時間是綜藝不搞笑嗎?或是不好看?還是**不刺激?竟然還要人關心航天,你咋不上天呢。
“我明白了,所以你才堅持將價格定得這麽低,5萬人民幣,國外幾家私人航天公司最近的日子都不好過,這次試飛的消息放出去,他們估計都得哭暈在辦公室。”戴玉倩點頭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降低門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親身參與。現在是5萬,說不定以後就是5千、5百,我相信,總有一天,去趟太空就像是去郊區自駕遊一樣。”
戴玉倩美眸亮的仿佛能滲出水來,“我相信你!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若不是現在場合不對,恐怕她人就要撲上來了。所以說,有遠大理想的人會發光,有遠大理想還有能力實現的人,更是會布林布林地發光,魅力四射。
前麵兩人就這樣小聲地聊著天,後麵兩排的人則在抓緊時間觀看窗外景致,或是記錄這次試飛的經曆感受。試飛的所有測試和記錄工作都由兩架飛行器上的儀器自動完成,作為乘客就是人肉感受一下全過程,看看在乘坐舒適度方麵還需要做何改進。所以人選基本都是技術型人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身體素質一般,更好地模擬普通乘客的情況。
不一會,電子音再次響起,“返航倒計時30秒,請最後確認已正確佩戴安全裝置。”
飛行器開始調整飛行姿態,切換引擎係統。
***
***
“來了!來了!”義東基地的室外觀測區,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等候,眾人依然興致高漲。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通過飛行器傳來的實時影像,在場者仿佛親身參與,在幾百公裏外的太空,環遊了地球一周。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所見證的是足以載入中國,不,是世界航天史的裏程碑事件。
負責現場解說的技術人員開始工作,“我們的飛船已經切換到了火箭引擎係統,在完成角度匹配後,飛船將以高速重返大氣層。哦,已經開始了!”
投影光屏上,載人的那架飛行器尾部冒出了耀眼的尾焰,開始向著地球的方向加速前進。這段畫麵來自另外一架無人飛行器,這架因為科研需要,還將在軌道上飛行幾天收集數據,此刻兼任了遠景拍攝的工作。
畫麵中,載人飛行器不斷遠離,變小,直至無法分辨,才切換到載人飛行器上的外部視頻信號:基本沒有成型的畫麵,動感朦朧中閃動著亮眼的光暈。這是飛行器高速闖入大氣層,摩擦引起的高溫現象。
突然間,光屏全黑,信號中斷了。
“現在飛行器離地約90公裏,進入黑障區了,所有信號暫時無法傳輸。”解說人員開始巴拉巴拉解釋黑障區的形成原理,不過眾人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光屏上,即使上麵什麽都沒有。
這時候的三分鍾,顯得特別漫長,場內說話的聲音都小了許多。
突然間,變黯的光屏重新出現畫麵,機身的光暈和機頭的激波都不見了。數據顯示,飛行器離地四十公裏。
飛行器經過這段摩擦緩衝,速度明顯降低。但這種減速是相對的,就算變慢了,依然很快就來到了離地10公裏的高度。
如果是主流的航天器,這時已經需要釋放降落傘,開始人工減速。而這架飛行器明顯不走尋常路,火箭引擎開始輸出澎湃動力,在智能程序控製下,反向推動進行減速。
來自軍隊和航天局的幾名專家早就坐在一起開始了熱烈討論:
“這飛船的有效載荷肯定超過了紙麵數據。”
“這基本可以肯定了,返迴時還保有那麽多燃料,太驚人了。”
“還有他們的宇航服,輕薄地不像樣,可是乘坐者的生理監測數據全程都很平穩,說明起到了作用。”
“他們都不叫宇航服,內部叫抗荷服。”
“開什麽玩笑,這隻能算抗荷服,那我們用的難道叫休閑裝?”
“我看不光是衣服的進步,主要還是機體的優勢,看資料這裏,最大過載3g!我們的航天器要超過6g了吧。”
“總之,這是個大寶藏,我一會就和領導提,必須要加強和他們的合作。”
“我也是這樣打算!”
“我們也一樣!”
空中的飛行器經過火箭引擎的反向推動,已經將高速動能基本化解。
5公裏!
3公裏!電動引擎開始切換上崗,飛行器在空中修正了一下方向,向著義東園區的跑道區降落。
原本銀白色的機體,因為和大氣層的高速摩擦,表麵有點變黑,但是絲毫不影響其優美的水滴造型依然帥氣,靜悄悄地垂直降落在預設的跑道區域。
在觀測區眾人的視野內,一大批接應的車輛蜂擁而上。
成功返航!
到達了五百公裏的太空,無論按照航天界的任何一種判斷標準,他們六人已經躋身宇航員的行列了。而在此之前,隻有三百多人有幸跨進了這個門檻。
所有參與到此次試飛的人員,此刻都開始認識到:新的太空時代就要來了。
而最受關注的雙引擎動力係統,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與地麵模擬試車時的穩定表現一致。飛行器在準備入軌之前,動力模塊自動切換到了電能引擎上。而在完美入軌開始環球飛行時,飛船的姿態變化和飛行加力同樣依賴於這套動力係統。
由集團智能車間專門優化過的高能電池組件模塊,比起陳文浩授權給電池產業聯盟的縮水版新型電池,性能更在數十倍以上。留足飛行器起飛和降落時要用的能量後,也足以支持飛行器在接近真空的環境中,以這樣的速度繞地球巡航個上百圈。
基本上,傳統的使用正負極材料加上電解質的蓄電池架構,在陳文浩的智能車間裏,這種架構的電能係統的潛力已經到了極限。如果沒有外星黑科技的介入,在這個架構下,能做的也就是換用各種新材料。或許花上十來年功夫,也能研發出差不多性能的產品,但也就到頭了。
也正因為如此,陳文浩對這套動力係統並不滿意。電能部分在起飛階段,隻能供應飛行器上升到3000米左右的高度,衝出大氣層還是要靠傳統而落後的火箭引擎。
而他在鯤鵬號上用過的反重力引擎,科技跨度實在太大,以地球目前已有的科技進度而言,飛行器規模的反重力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屬於偽科學的範疇。嚴格來說,科技樹的加點方向不同。除非切換天賦,否則沒法公開,因為根本解釋不了。
陳文浩想著,有必要盡快推出一種新的能源,既要有突破性的高能效比,又能和地球科技一脈相承。這種進步如果按部就班,那得是幾代科學家的努力才有希望,但是對他而言……難度主要在於如何將實現過程做得更自然一些。
“倒計時十五分鍾,我們即將返航,請大家迴到各自座位,佩戴好安全裝置。”機艙內電子音開始提示。
其他幾個人都解開了座椅上的安全裝置,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著失重的效果。戴玉倩在半空中飄著,好不容易抓住椅背把自己固定到位子上,“你怎麽不玩呀?”她輕輕掠過劉海,抹了一把並不存在的汗,“景色太美了,可惜沒帶相機,否則拍幾張照給我爸媽,肯定嚇他們一跳。”
陳文浩笑著搖頭,“照片沒問題,艙內有高清監控設備,等迴去了讓人給你截圖做照片。不過你爸媽那邊還是悠著點,真怕他們找我算賬。”
戴玉倩迴了他一個好看的白眼,換了話題,“這次成功了,是不是就要正式運營了?我估計隻要把這次的試飛情況公開,很快就會供不應求。”
陳文浩點點頭,“既然各方麵都沒問題,肯定是越快開始越好,我們要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不早點拉客怎麽行。”
戴玉倩差點被一口氣嗆到,“拜托,不要把一個高大上的事情說的那麽接地氣。”
“接地氣才是主旋律嘛。好了,好了,我說正經的,你不覺得過去50年裏全球的航天探索有點吃老本的感覺,技術有進步,但無論政府層麵還是普通民眾,關注度和熱情一直在向下走。”陳文浩擺擺手,“別急,我知道你想說我們國家的航天,這隻能算是個例。這就好比當年的窮小子事業發達了,還想做得更大,可資源就這麽點,原來的老大肯定不幹了,想盡辦法要下絆子出陰招搞孤立。航天這一塊關聯產業太多,事關命脈,國內隻能集中資源咬牙自己搞。你再看看歐洲那些國家,缺少這種危機感,對航天的熱情就很淡了。”
陳文浩繼續說道,“國家可以集全國之力做航天項目,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除了火箭發射之類的時候會關注、會談論,而且用不了兩天就被八卦消息引走了。平時更是很難會去注意。原因很簡單,離普通人太遠。”對普通人來說,身處如今娛樂至上的社會,工作之餘的時間是綜藝不搞笑嗎?或是不好看?還是**不刺激?竟然還要人關心航天,你咋不上天呢。
“我明白了,所以你才堅持將價格定得這麽低,5萬人民幣,國外幾家私人航天公司最近的日子都不好過,這次試飛的消息放出去,他們估計都得哭暈在辦公室。”戴玉倩點頭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降低門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親身參與。現在是5萬,說不定以後就是5千、5百,我相信,總有一天,去趟太空就像是去郊區自駕遊一樣。”
戴玉倩美眸亮的仿佛能滲出水來,“我相信你!真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若不是現在場合不對,恐怕她人就要撲上來了。所以說,有遠大理想的人會發光,有遠大理想還有能力實現的人,更是會布林布林地發光,魅力四射。
前麵兩人就這樣小聲地聊著天,後麵兩排的人則在抓緊時間觀看窗外景致,或是記錄這次試飛的經曆感受。試飛的所有測試和記錄工作都由兩架飛行器上的儀器自動完成,作為乘客就是人肉感受一下全過程,看看在乘坐舒適度方麵還需要做何改進。所以人選基本都是技術型人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身體素質一般,更好地模擬普通乘客的情況。
不一會,電子音再次響起,“返航倒計時30秒,請最後確認已正確佩戴安全裝置。”
飛行器開始調整飛行姿態,切換引擎係統。
***
***
“來了!來了!”義東基地的室外觀測區,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等候,眾人依然興致高漲。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通過飛行器傳來的實時影像,在場者仿佛親身參與,在幾百公裏外的太空,環遊了地球一周。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所見證的是足以載入中國,不,是世界航天史的裏程碑事件。
負責現場解說的技術人員開始工作,“我們的飛船已經切換到了火箭引擎係統,在完成角度匹配後,飛船將以高速重返大氣層。哦,已經開始了!”
投影光屏上,載人的那架飛行器尾部冒出了耀眼的尾焰,開始向著地球的方向加速前進。這段畫麵來自另外一架無人飛行器,這架因為科研需要,還將在軌道上飛行幾天收集數據,此刻兼任了遠景拍攝的工作。
畫麵中,載人飛行器不斷遠離,變小,直至無法分辨,才切換到載人飛行器上的外部視頻信號:基本沒有成型的畫麵,動感朦朧中閃動著亮眼的光暈。這是飛行器高速闖入大氣層,摩擦引起的高溫現象。
突然間,光屏全黑,信號中斷了。
“現在飛行器離地約90公裏,進入黑障區了,所有信號暫時無法傳輸。”解說人員開始巴拉巴拉解釋黑障區的形成原理,不過眾人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光屏上,即使上麵什麽都沒有。
這時候的三分鍾,顯得特別漫長,場內說話的聲音都小了許多。
突然間,變黯的光屏重新出現畫麵,機身的光暈和機頭的激波都不見了。數據顯示,飛行器離地四十公裏。
飛行器經過這段摩擦緩衝,速度明顯降低。但這種減速是相對的,就算變慢了,依然很快就來到了離地10公裏的高度。
如果是主流的航天器,這時已經需要釋放降落傘,開始人工減速。而這架飛行器明顯不走尋常路,火箭引擎開始輸出澎湃動力,在智能程序控製下,反向推動進行減速。
來自軍隊和航天局的幾名專家早就坐在一起開始了熱烈討論:
“這飛船的有效載荷肯定超過了紙麵數據。”
“這基本可以肯定了,返迴時還保有那麽多燃料,太驚人了。”
“還有他們的宇航服,輕薄地不像樣,可是乘坐者的生理監測數據全程都很平穩,說明起到了作用。”
“他們都不叫宇航服,內部叫抗荷服。”
“開什麽玩笑,這隻能算抗荷服,那我們用的難道叫休閑裝?”
“我看不光是衣服的進步,主要還是機體的優勢,看資料這裏,最大過載3g!我們的航天器要超過6g了吧。”
“總之,這是個大寶藏,我一會就和領導提,必須要加強和他們的合作。”
“我也是這樣打算!”
“我們也一樣!”
空中的飛行器經過火箭引擎的反向推動,已經將高速動能基本化解。
5公裏!
3公裏!電動引擎開始切換上崗,飛行器在空中修正了一下方向,向著義東園區的跑道區降落。
原本銀白色的機體,因為和大氣層的高速摩擦,表麵有點變黑,但是絲毫不影響其優美的水滴造型依然帥氣,靜悄悄地垂直降落在預設的跑道區域。
在觀測區眾人的視野內,一大批接應的車輛蜂擁而上。
成功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