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塵和孔蘭攸告別了因陀羅大師,剛剛走出橡樹林,便是看見歲寒站在聖車前,似乎已經等了很久。
“若塵大聖,請受歲寒三拜。”
站在十丈外,歲寒以儒家的禮儀,躬身行禮。
林間,風聲瀟瀟,水流潺潺。
張若塵淡然的道:“為何不裝著沒有認出呢你本該知道,我既然沒有表明身份,也就說明,我不想讓太多人知曉,我迴來了你不怕我殺人滅口”
三拜結束。
歲寒道:“千年前,若非若塵大聖出手相救,歲寒已死。這三拜,第一拜,便是感謝大聖當年的救命之恩。”
“第二拜,乃是感謝大聖當年從羅刹族手中,奪迴了儒道的聖道古茶樹。”
“第三拜,乃是感謝大聖當年守護昆侖界,天地靈根蟠桃樹才能得以保全。”
當年,中央皇城大劫,歲寒和太宰王師奇落入了周禛和申屠雲空的手中,受了嚴重傷勢,的確是張若塵救了他們二人,並且還使用生命之泉為他們療傷。
“往事不用再提。”
忽的,張若塵想到了什麽,問道:“才女這些年來,可還安好”
歲寒知曉張若塵說的是誰,道:“納蘭早已離開紫微宮,不再過問天下大事,隱居在書宗,我已數百年沒有見過她。”
昆侖界能讓張若塵腦海中時常想起的人不多,聖書才女這個紅顏知己,必是其中之一,在他少年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迴憶,一顰一笑,都令人深刻。
真正稱得上紅顏知己,讓他很想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論評天下的女子,似乎也隻有才女。
別的女人,如洛姬、紀梵心,仙氣都太重了一些,即便已經有了親密的關係,張若塵卻依舊感覺到一絲距離。
淩飛羽、白卿兒、池瑤、般若、羅乷,或是太過強勢,或是內心深藏。
木靈希、孔蘭攸倒是從不隱藏自己的內心,但是那份感情,卻更像親情,有依賴的情感在裏麵,接近於長相廝守。
如果說,張若塵曾有過一次心靈上、精神上的戀愛,這個人,便是才女。
本應該是敵對關係的兩個男女,能夠成為朋友,能夠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對方,其實,所有情義早已表露,隻是誰都沒有說出口。
或許他們都不想再進一步了
再進一步,未必就是好的結果。
歲寒目送張若塵和孔蘭攸離開,這才登上聖車。
其中一位琴童,好奇的問道:“他到底是何人,怎當得起大聖三拜”
“江湖故人。”
歲寒自然不可能將張若塵出現在昆侖界的事說出去,但是,坐在車中後,卻在思考,要不要傳訊告知聖書才女。
他可是知曉,張若塵失蹤後那兩三百年,聖書才女曾多次向他詢問,天宮有沒有張若塵的消息
再後來,她就隱居書宗,不再入世,歲寒也沒見過她了
既然來了天台州,自然是要去一趟劍塚。
張若塵將在乾坤界中跟隨接天神木修煉符道的史仁接出,送迴了劍塚。千年修煉,史仁的符法已經大成,今後必能成為昆侖界符道的泰鬥。
在鎮獄古族族長史乾坤的挽留下,張若塵和孔蘭攸在劍塚住了一晚,第二天才離開。
有些可惜的是,本在鎮獄古族修煉的真妙,早已離開,不知去向。
做為一株聖藥“通靈聖芝”,而且身攜至尊聖器,它居然敢到處亂跑,很是出乎張若塵的預料,這膽量,與小黑倒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坐在孔雀的背上,孔蘭攸笑問張若塵:“迴血神教,還了天魔石刻。去司空禪院,傳了佛祖舍利。又送友人,迴了劍塚。下一站,是不是要去書宗,見一見昔日的紅顏”
張若塵笑著搖了搖頭,道:“要不迴聖明城看看”
孔雀飛落而下,來到寬闊的通明河畔。
張若塵從空間戒指中,取出一艘聖船,與孔蘭攸乘船而行,直向聖明城而去,心情前所未有的輕鬆開闊。
或是坐在甲板上,看兩岸風景。
或是取出買來漁具,垂杆而釣。
或是重拾音律,與孔蘭攸琴簫和鳴。
張若塵是聖明太子,自然通音律,蘭攸曲就是他專門為孔蘭攸所創。
隻不過,多年來都沉浸在仇恨之中,又遭受各方追殺,所以才埋沒了一身才華。
此次迴昆侖界,張若塵心中沒有想殺戮,沒有逼迫自己修煉,隻想尋找本心,想要隨心所欲,看看曾經走過的山河。
聽聞淩飛羽的事,張若塵的確生出過一絲擔心,可是,想了想,這一千年來,這樣的事必定時有發生。
說明沒有他張若塵,昆侖界的修士是可以挺過去的。
沒必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也沒必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更何況,再大的磨難淩飛羽都經曆過,豈會過不了這一關
張若塵撫琴,孔蘭攸吹簫,二人越來越契合,奏出的樂曲悅耳至極,猶如天籟。
旁邊往來的船隻上,有人喝彩,有人沉醉,有人邀他們共飲。
張若塵沒有拒絕,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他們飲酒、餐食、笑歎人生種種。第二天,大家分別,道了一身珍重,說了一聲江湖路遠,要平安歸家。
遊了聖明城,又登孔樂山。
聖明城外的孔樂山,對張若塵而言,有著獨特的意義,象征著他和池瑤曾經的那段情。
十六歲那年的除夕,池瑤和他在孔樂山上,看了一夜的萬家燈火。
第二天,他死在了池瑤的劍下。
一千年前,也是除夕夜,池瑤以黃煙塵的身份歸來,二人再次登上孔樂山,看遍滿城繁華。
張若塵曾告訴過孔樂,她名字的由來,更承諾過要帶她來孔樂山看夜下的萬家燈火,可惜一直沒有做到。
或許是冥冥中的注定,今天居然又是除夕。
但是,今夜張若塵不想待在孔樂山,打算迴東域,去王山,去明宗,那裏還有他的親人。既然是過節,當然是要與親人團聚。
明宗建在王山,位於洛水之濱。
王山的山外,建起了一座巨城。
張若塵記得,當初他在王山的時候,隻是修建了一堵城牆,由小黑布置防禦陣法,用來抵禦地獄界和天庭一些大世界修士的攻擊。
誰曾想,千年後,城牆擴建了一次又一次,城池的規模,遠超曾經的雲武郡城。
張若塵和孔蘭攸來到城門外的時候,已是夕陽斜掛。
“若塵大聖,請受歲寒三拜。”
站在十丈外,歲寒以儒家的禮儀,躬身行禮。
林間,風聲瀟瀟,水流潺潺。
張若塵淡然的道:“為何不裝著沒有認出呢你本該知道,我既然沒有表明身份,也就說明,我不想讓太多人知曉,我迴來了你不怕我殺人滅口”
三拜結束。
歲寒道:“千年前,若非若塵大聖出手相救,歲寒已死。這三拜,第一拜,便是感謝大聖當年的救命之恩。”
“第二拜,乃是感謝大聖當年從羅刹族手中,奪迴了儒道的聖道古茶樹。”
“第三拜,乃是感謝大聖當年守護昆侖界,天地靈根蟠桃樹才能得以保全。”
當年,中央皇城大劫,歲寒和太宰王師奇落入了周禛和申屠雲空的手中,受了嚴重傷勢,的確是張若塵救了他們二人,並且還使用生命之泉為他們療傷。
“往事不用再提。”
忽的,張若塵想到了什麽,問道:“才女這些年來,可還安好”
歲寒知曉張若塵說的是誰,道:“納蘭早已離開紫微宮,不再過問天下大事,隱居在書宗,我已數百年沒有見過她。”
昆侖界能讓張若塵腦海中時常想起的人不多,聖書才女這個紅顏知己,必是其中之一,在他少年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迴憶,一顰一笑,都令人深刻。
真正稱得上紅顏知己,讓他很想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論評天下的女子,似乎也隻有才女。
別的女人,如洛姬、紀梵心,仙氣都太重了一些,即便已經有了親密的關係,張若塵卻依舊感覺到一絲距離。
淩飛羽、白卿兒、池瑤、般若、羅乷,或是太過強勢,或是內心深藏。
木靈希、孔蘭攸倒是從不隱藏自己的內心,但是那份感情,卻更像親情,有依賴的情感在裏麵,接近於長相廝守。
如果說,張若塵曾有過一次心靈上、精神上的戀愛,這個人,便是才女。
本應該是敵對關係的兩個男女,能夠成為朋友,能夠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對方,其實,所有情義早已表露,隻是誰都沒有說出口。
或許他們都不想再進一步了
再進一步,未必就是好的結果。
歲寒目送張若塵和孔蘭攸離開,這才登上聖車。
其中一位琴童,好奇的問道:“他到底是何人,怎當得起大聖三拜”
“江湖故人。”
歲寒自然不可能將張若塵出現在昆侖界的事說出去,但是,坐在車中後,卻在思考,要不要傳訊告知聖書才女。
他可是知曉,張若塵失蹤後那兩三百年,聖書才女曾多次向他詢問,天宮有沒有張若塵的消息
再後來,她就隱居書宗,不再入世,歲寒也沒見過她了
既然來了天台州,自然是要去一趟劍塚。
張若塵將在乾坤界中跟隨接天神木修煉符道的史仁接出,送迴了劍塚。千年修煉,史仁的符法已經大成,今後必能成為昆侖界符道的泰鬥。
在鎮獄古族族長史乾坤的挽留下,張若塵和孔蘭攸在劍塚住了一晚,第二天才離開。
有些可惜的是,本在鎮獄古族修煉的真妙,早已離開,不知去向。
做為一株聖藥“通靈聖芝”,而且身攜至尊聖器,它居然敢到處亂跑,很是出乎張若塵的預料,這膽量,與小黑倒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坐在孔雀的背上,孔蘭攸笑問張若塵:“迴血神教,還了天魔石刻。去司空禪院,傳了佛祖舍利。又送友人,迴了劍塚。下一站,是不是要去書宗,見一見昔日的紅顏”
張若塵笑著搖了搖頭,道:“要不迴聖明城看看”
孔雀飛落而下,來到寬闊的通明河畔。
張若塵從空間戒指中,取出一艘聖船,與孔蘭攸乘船而行,直向聖明城而去,心情前所未有的輕鬆開闊。
或是坐在甲板上,看兩岸風景。
或是取出買來漁具,垂杆而釣。
或是重拾音律,與孔蘭攸琴簫和鳴。
張若塵是聖明太子,自然通音律,蘭攸曲就是他專門為孔蘭攸所創。
隻不過,多年來都沉浸在仇恨之中,又遭受各方追殺,所以才埋沒了一身才華。
此次迴昆侖界,張若塵心中沒有想殺戮,沒有逼迫自己修煉,隻想尋找本心,想要隨心所欲,看看曾經走過的山河。
聽聞淩飛羽的事,張若塵的確生出過一絲擔心,可是,想了想,這一千年來,這樣的事必定時有發生。
說明沒有他張若塵,昆侖界的修士是可以挺過去的。
沒必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也沒必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更何況,再大的磨難淩飛羽都經曆過,豈會過不了這一關
張若塵撫琴,孔蘭攸吹簫,二人越來越契合,奏出的樂曲悅耳至極,猶如天籟。
旁邊往來的船隻上,有人喝彩,有人沉醉,有人邀他們共飲。
張若塵沒有拒絕,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他們飲酒、餐食、笑歎人生種種。第二天,大家分別,道了一身珍重,說了一聲江湖路遠,要平安歸家。
遊了聖明城,又登孔樂山。
聖明城外的孔樂山,對張若塵而言,有著獨特的意義,象征著他和池瑤曾經的那段情。
十六歲那年的除夕,池瑤和他在孔樂山上,看了一夜的萬家燈火。
第二天,他死在了池瑤的劍下。
一千年前,也是除夕夜,池瑤以黃煙塵的身份歸來,二人再次登上孔樂山,看遍滿城繁華。
張若塵曾告訴過孔樂,她名字的由來,更承諾過要帶她來孔樂山看夜下的萬家燈火,可惜一直沒有做到。
或許是冥冥中的注定,今天居然又是除夕。
但是,今夜張若塵不想待在孔樂山,打算迴東域,去王山,去明宗,那裏還有他的親人。既然是過節,當然是要與親人團聚。
明宗建在王山,位於洛水之濱。
王山的山外,建起了一座巨城。
張若塵記得,當初他在王山的時候,隻是修建了一堵城牆,由小黑布置防禦陣法,用來抵禦地獄界和天庭一些大世界修士的攻擊。
誰曾想,千年後,城牆擴建了一次又一次,城池的規模,遠超曾經的雲武郡城。
張若塵和孔蘭攸來到城門外的時候,已是夕陽斜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