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驅逐戰之後也就正式宣告著中原部隊開始對入侵者進入全麵大反攻的階段,北境的兵馬開始向河套、青州、幽都、遼東集結,不管是北慕人還是東海人都不約而同進入了守勢。
與此同時宣軍也開始調動兵馬向西域、閩東逼近,宣軍的態勢是一種蠶食的方式,盡可能避免大範圍摩擦,隻是一個村莊,一個鎮的爭奪,正是這樣的方式讓東海人非常難受,他想找宣軍決戰,但宣軍根本不接招,每收複一個地方就開始進行軍隊和百姓聯合固守,讓東海人一點機會都沒有。
蒙琰對廣南驅逐戰中的沒有上報的事情沒有動怒,反倒是餘賡暴怒不已,一連三封追責到了舊辰京,給鄧昂罵的狗血淋頭,作為父親的鄧崗也沒閑著,開始在政務處置不斷的為難總局,這讓一直以來相對平衡的朝堂和軍方失衡了,尤其是各地軍方和政務官員的矛盾越來越大,讓人意外的是蒙琰對此沒有做出絲毫的應對,似乎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
“二哥在幹什麽?傻了嗎?”不管關係如何,在私下裏仲柔蘭還是一直稱唿蒙琰為二哥。
蕭彧冷笑一聲,說道:“他才不放任不管,他在等一個時機!”
“時機?什麽時機?”仲柔蘭疑問道。
“他一直以來就想做到軍政分家,這事兒沒那麽好辦,現在對他來說剛好,中原對付外敵的事情已經基本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了,這時候軍政矛盾凸顯,他剛好能夠不費力氣做到軍政分家。”蕭彧不屑的說道。
仲柔蘭本來想說什麽,而後頓了一下,看著蕭彧,說道:“是你?對嗎?”
蕭彧這次沒有迴避,淡淡的說道:“外敵走了,中原也該統一了,我沒做什麽,隻是利用了那些不滿的人罷了。”
“好手段啊!二哥想趁著這個機會整頓朝堂與軍方,你這個時候插一手,剛好讓他們大亂,你就能趁機統一了。”
“是,中原隻能有一個聲音。”蕭彧篤定的說道。
“你真的覺得你那點小把戲就能讓二哥那些人叛亂嗎?去背叛他嗎?”仲柔蘭從內心不認可蕭彧。
蕭彧沒有理會仲柔蘭的說法,幽幽的說道:“蘭兒,你說我要是斷了他的商道會怎麽樣?”
仲柔蘭突然瞳孔震驚···
長沙城中一片祥和,由於大宣不遺餘力的宣傳,讓大宣治下的百姓越發的淡定了,他們認為東海人不過是跳梁小醜一般的賊人,他們有大宣強盛的兵馬守護什麽都不怕,尤其是經過大荒山之後的埌南大戰之後,大宣治下的青年更是個頂個的想要參軍為國效力。
蒙琰魚龍百服的帶著顧清風走在大街上,看著人山人海的街麵,看來朝堂和軍方的矛盾並沒有延伸到民間,當然蒙琰對自己的當年設立的民情院是有信心的,民情院的人多數出自百姓之中,他們對朝堂的認知是深刻的,隻要爭鬥不涉及百姓利益,民眾就不會出現暴亂的現象。
“塗山兄弟的書信您打算怎麽辦?”顧清風憂心忡忡的問道,顧清風與百姓的心態不同,在她心中蒙琰就是神,就是這大宣的唯一帝王。
“蕭彧想滲透進來就有那麽容易嗎?‘火焰’不會有問題的,石英他們不是傻子,卓柏青、聶桓他們都是人精,要是被蕭彧這點伎倆迷惑了,也著實他們該死。”蒙琰笑眯眯的一點也不擔心。
“任由他們發展下去?這不好吧。”顧清風皺著眉頭說。
“你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也不能讓他們這樣搞下去,到時候把大宣的風氣都搞亂了,這樣吧,讓婉瑜和他們玩玩。”
顧清風聽完後才舒展了眉頭,笑道:“婉瑜可以,蘇青去歲給我說過,婉瑜處理這種事情的能力已經很成熟了。”
“唉!你們總是說女子要立起來,我也一直為之而努力,想著女兒也有能撐起天下半邊天的時候,可是你看看你們,你們總是把自己藏起來!”
見蒙琰不高興,顧清風攀著他的手臂晃著說道:“這總是要時間的,天下對女子出來做事剛剛能慢慢接受,若是讓女子擔起朝堂的重任還是會被抵觸的很厲害。”
“淨胡說!她蘇青,堂堂大宣澄侯誰敢說三道四!”蒙琰當即反駁道。
“蘇青是什麽人,那是有軍功在身的,天下人聞風喪膽的諜者,不同,大不同。”
辯駁不過,蒙琰有些氣急敗壞,自顧自的往前走了,走了一會兒覺得顧清風沒有跟上來,就梗著脖子迴身暴躁的牽著顧清風繼續逛街。
直到傍晚時分蒙琰夫婦才迴到行宮,剛準備傳飯長孫青青就過來了,神情緊張,四顧看了四周沒有外人才小聲說道:“舅父,父親傳信來說慶武軍已經秘密抵達廬州南!”
蒙琰冷哼一聲,說道:“蕭彧啊!蕭彧!對外戰事未了你就想搞摩擦?行!你喜歡玩,我就陪你玩!”
顧清風立刻就知道蒙琰想做什麽,正要勸阻,隻聽蒙琰喊道:“來人!告知餘賡和宣鬆!熙州城外整軍!”
“您別激動,慶武軍的動作或許隻是為了金陵的東海人呢?”顧清風還是勸了。
蒙琰搖搖頭,說道:“收複金陵廬州的兵馬就足夠了,慶武軍調到南邊來明顯是衝著江上的蛟龍,他不客氣,我也沒必要和他假惺惺!”
第二日,蒙琰突然從長沙下旨,正式通告天下大宣在未來一年內要完成軍政分離以及政務和軍製的改革。
蒙琰的正式旨意下達以後的第八天,大宣太子蒙靖言在成都聯合海棠園下發了政務改革意見書,政務改革對各省各部都沒有進行大調整,隻是進行了細化,同時徹底讓軍務從海棠園中剝離出來,自皇帝以下,設立三師為尊,分別是太傅、太尉、太師,三師為皇帝的參議,並不執掌實權,但在三師之下常設海棠園,海棠園以大學士為尊,內設監察處和審查處,監察處負責監管百官,處理百官不法事,審查處負責考察官員晉升以及調整事宜。
三師分別是太傅齊國公顧言風、太師楚國公陳之慶、太尉燕國公言瀾,同時對多人進行爵位調整了,這次的調整也正式代表著宣、寧兩國從合作轉變對峙的開始。
監察處由澄侯蘇青領之,審查處由湘王蒙靖燁領之,同時太子蒙靖言領海棠園襄辦。
海棠園的職責僅向皇帝負責,不是朝廷最高權力機構。
三師之下以內閣為尊,內閣中設總理大臣一人,尚書令和西台令使兼領副總理大臣,再由民情院提名六人為副總理大臣,共計九人組成內閣。
新任內閣總理大臣為趙國公鄧崗、尚書令秦王蒙燼、西台令使魏國公譚勇,其餘四人分別為金陵侯方克明,洛辰侯袁懷英,太原郡公聶桓、遼國公石英、商國郡公塗山胤元、越國侯顧晟。
同時下設十三部,分別是禮客部、兩院部、國安部、民部、三法部、商部、吏部、工建部、河道部、桑田部、巡防衛戍部、海運部、稽查部,十三部尚書為主官。
在地方上分設十一行省及三城令,西域行省,治所甘州;隴右行省,治所肅州;雍陽行省,治所漢中;六川行省,治所崇州;詔南行省,治所建寧;雲夢行省,治所襄陽;江右行省,治所豫章;江南行省,治所長沙;八閩行省,治所閩州;夜陵行省,治所夜陵城;容桂行省,治所邕州;嶺南行省,治所羊城;同時設成都令,永安令,漢陽令,成都周邊八州為成都治下,舊巴地位永安令治下,以江夏為中心,周邊七州為漢陽治下。
行省下置四級,州、郡、縣、鎮,行省主官為平章,領尚書銜,行省各司局仿中樞十三部。
而後蒙琰在長沙再下聖旨,三年內遷都漢陽城,成都降為陪都。
聖旨下達的三個月後,成都太子聯合新成立的海棠園及內閣再下公告,進行軍製改革,原有的總局及各分局不變,所轄防衛地點不變,但嚴格的將軍務與政務分隔開來,各地行省至郡一級均設大營、衛所,但無詔令不得幹涉地方行事,地方也不得無故對軍務參讚。
同時將樞台單立出來,與內閣齊平,樞台主官為樞密使,餘賡以樞密使身份兼管總局總指揮。
同時廢除原有軍銜製,在大宣全軍中施行新軍銜製度,設置十三級將官,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同時設七級軍士,以一級軍士為首,依次而行,一級軍士待遇位同上校,軍士可轉為將官,條件有三,一是考入白澤武院學習,二是民情院或皇帝陛下破格提升,三是立功晉升,由民情院評價。
對於將官的評定以樞台為主,海棠園、內閣為輔,兩年完成評級。
連續三個月的兩輪政務、軍務新政的推行在大宣境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卻沒有預想中的動亂發生,尤其是在軍中,大家更在乎的是評價為何等位置,為將官否?將官幾級?這些問題才是軍中兵士更關心的事情。
而在地方上討論比較多,也是爭議最大的事情就是遷都問題,成都是大宣開國時定下的都城,成都的百姓以及商戶早就認定自己是天子腳下,現在突然遷都漢陽城,不少人都在反對,反對聲中也有很多朝臣,他們在成都已經習慣了,不願意遷往漢陽城,一時間奏章如同雪花般的飛向長沙行宮。
“您倒是也看看啊?總不能一直這樣留中不發。”顧清風一邊歎著氣說,一邊整理如同小山般的奏折。
“不看!他們這幫人無非就是不想離開成都那個安樂地,遷都就是為了告訴他們,大宣的都城是隨著格局的改變而改變,今日遷都漢陽,未來或許是金陵、西京、洛辰,甚或是幽都都有可能,大宣的天子是守國門的,而不是偏安享樂的!”
顧清風身子一陣,而後笑著看向蒙琰,“您說的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隻有這樣,大宣才能長久不衰!”
與此同時宣軍也開始調動兵馬向西域、閩東逼近,宣軍的態勢是一種蠶食的方式,盡可能避免大範圍摩擦,隻是一個村莊,一個鎮的爭奪,正是這樣的方式讓東海人非常難受,他想找宣軍決戰,但宣軍根本不接招,每收複一個地方就開始進行軍隊和百姓聯合固守,讓東海人一點機會都沒有。
蒙琰對廣南驅逐戰中的沒有上報的事情沒有動怒,反倒是餘賡暴怒不已,一連三封追責到了舊辰京,給鄧昂罵的狗血淋頭,作為父親的鄧崗也沒閑著,開始在政務處置不斷的為難總局,這讓一直以來相對平衡的朝堂和軍方失衡了,尤其是各地軍方和政務官員的矛盾越來越大,讓人意外的是蒙琰對此沒有做出絲毫的應對,似乎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
“二哥在幹什麽?傻了嗎?”不管關係如何,在私下裏仲柔蘭還是一直稱唿蒙琰為二哥。
蕭彧冷笑一聲,說道:“他才不放任不管,他在等一個時機!”
“時機?什麽時機?”仲柔蘭疑問道。
“他一直以來就想做到軍政分家,這事兒沒那麽好辦,現在對他來說剛好,中原對付外敵的事情已經基本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了,這時候軍政矛盾凸顯,他剛好能夠不費力氣做到軍政分家。”蕭彧不屑的說道。
仲柔蘭本來想說什麽,而後頓了一下,看著蕭彧,說道:“是你?對嗎?”
蕭彧這次沒有迴避,淡淡的說道:“外敵走了,中原也該統一了,我沒做什麽,隻是利用了那些不滿的人罷了。”
“好手段啊!二哥想趁著這個機會整頓朝堂與軍方,你這個時候插一手,剛好讓他們大亂,你就能趁機統一了。”
“是,中原隻能有一個聲音。”蕭彧篤定的說道。
“你真的覺得你那點小把戲就能讓二哥那些人叛亂嗎?去背叛他嗎?”仲柔蘭從內心不認可蕭彧。
蕭彧沒有理會仲柔蘭的說法,幽幽的說道:“蘭兒,你說我要是斷了他的商道會怎麽樣?”
仲柔蘭突然瞳孔震驚···
長沙城中一片祥和,由於大宣不遺餘力的宣傳,讓大宣治下的百姓越發的淡定了,他們認為東海人不過是跳梁小醜一般的賊人,他們有大宣強盛的兵馬守護什麽都不怕,尤其是經過大荒山之後的埌南大戰之後,大宣治下的青年更是個頂個的想要參軍為國效力。
蒙琰魚龍百服的帶著顧清風走在大街上,看著人山人海的街麵,看來朝堂和軍方的矛盾並沒有延伸到民間,當然蒙琰對自己的當年設立的民情院是有信心的,民情院的人多數出自百姓之中,他們對朝堂的認知是深刻的,隻要爭鬥不涉及百姓利益,民眾就不會出現暴亂的現象。
“塗山兄弟的書信您打算怎麽辦?”顧清風憂心忡忡的問道,顧清風與百姓的心態不同,在她心中蒙琰就是神,就是這大宣的唯一帝王。
“蕭彧想滲透進來就有那麽容易嗎?‘火焰’不會有問題的,石英他們不是傻子,卓柏青、聶桓他們都是人精,要是被蕭彧這點伎倆迷惑了,也著實他們該死。”蒙琰笑眯眯的一點也不擔心。
“任由他們發展下去?這不好吧。”顧清風皺著眉頭說。
“你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也不能讓他們這樣搞下去,到時候把大宣的風氣都搞亂了,這樣吧,讓婉瑜和他們玩玩。”
顧清風聽完後才舒展了眉頭,笑道:“婉瑜可以,蘇青去歲給我說過,婉瑜處理這種事情的能力已經很成熟了。”
“唉!你們總是說女子要立起來,我也一直為之而努力,想著女兒也有能撐起天下半邊天的時候,可是你看看你們,你們總是把自己藏起來!”
見蒙琰不高興,顧清風攀著他的手臂晃著說道:“這總是要時間的,天下對女子出來做事剛剛能慢慢接受,若是讓女子擔起朝堂的重任還是會被抵觸的很厲害。”
“淨胡說!她蘇青,堂堂大宣澄侯誰敢說三道四!”蒙琰當即反駁道。
“蘇青是什麽人,那是有軍功在身的,天下人聞風喪膽的諜者,不同,大不同。”
辯駁不過,蒙琰有些氣急敗壞,自顧自的往前走了,走了一會兒覺得顧清風沒有跟上來,就梗著脖子迴身暴躁的牽著顧清風繼續逛街。
直到傍晚時分蒙琰夫婦才迴到行宮,剛準備傳飯長孫青青就過來了,神情緊張,四顧看了四周沒有外人才小聲說道:“舅父,父親傳信來說慶武軍已經秘密抵達廬州南!”
蒙琰冷哼一聲,說道:“蕭彧啊!蕭彧!對外戰事未了你就想搞摩擦?行!你喜歡玩,我就陪你玩!”
顧清風立刻就知道蒙琰想做什麽,正要勸阻,隻聽蒙琰喊道:“來人!告知餘賡和宣鬆!熙州城外整軍!”
“您別激動,慶武軍的動作或許隻是為了金陵的東海人呢?”顧清風還是勸了。
蒙琰搖搖頭,說道:“收複金陵廬州的兵馬就足夠了,慶武軍調到南邊來明顯是衝著江上的蛟龍,他不客氣,我也沒必要和他假惺惺!”
第二日,蒙琰突然從長沙下旨,正式通告天下大宣在未來一年內要完成軍政分離以及政務和軍製的改革。
蒙琰的正式旨意下達以後的第八天,大宣太子蒙靖言在成都聯合海棠園下發了政務改革意見書,政務改革對各省各部都沒有進行大調整,隻是進行了細化,同時徹底讓軍務從海棠園中剝離出來,自皇帝以下,設立三師為尊,分別是太傅、太尉、太師,三師為皇帝的參議,並不執掌實權,但在三師之下常設海棠園,海棠園以大學士為尊,內設監察處和審查處,監察處負責監管百官,處理百官不法事,審查處負責考察官員晉升以及調整事宜。
三師分別是太傅齊國公顧言風、太師楚國公陳之慶、太尉燕國公言瀾,同時對多人進行爵位調整了,這次的調整也正式代表著宣、寧兩國從合作轉變對峙的開始。
監察處由澄侯蘇青領之,審查處由湘王蒙靖燁領之,同時太子蒙靖言領海棠園襄辦。
海棠園的職責僅向皇帝負責,不是朝廷最高權力機構。
三師之下以內閣為尊,內閣中設總理大臣一人,尚書令和西台令使兼領副總理大臣,再由民情院提名六人為副總理大臣,共計九人組成內閣。
新任內閣總理大臣為趙國公鄧崗、尚書令秦王蒙燼、西台令使魏國公譚勇,其餘四人分別為金陵侯方克明,洛辰侯袁懷英,太原郡公聶桓、遼國公石英、商國郡公塗山胤元、越國侯顧晟。
同時下設十三部,分別是禮客部、兩院部、國安部、民部、三法部、商部、吏部、工建部、河道部、桑田部、巡防衛戍部、海運部、稽查部,十三部尚書為主官。
在地方上分設十一行省及三城令,西域行省,治所甘州;隴右行省,治所肅州;雍陽行省,治所漢中;六川行省,治所崇州;詔南行省,治所建寧;雲夢行省,治所襄陽;江右行省,治所豫章;江南行省,治所長沙;八閩行省,治所閩州;夜陵行省,治所夜陵城;容桂行省,治所邕州;嶺南行省,治所羊城;同時設成都令,永安令,漢陽令,成都周邊八州為成都治下,舊巴地位永安令治下,以江夏為中心,周邊七州為漢陽治下。
行省下置四級,州、郡、縣、鎮,行省主官為平章,領尚書銜,行省各司局仿中樞十三部。
而後蒙琰在長沙再下聖旨,三年內遷都漢陽城,成都降為陪都。
聖旨下達的三個月後,成都太子聯合新成立的海棠園及內閣再下公告,進行軍製改革,原有的總局及各分局不變,所轄防衛地點不變,但嚴格的將軍務與政務分隔開來,各地行省至郡一級均設大營、衛所,但無詔令不得幹涉地方行事,地方也不得無故對軍務參讚。
同時將樞台單立出來,與內閣齊平,樞台主官為樞密使,餘賡以樞密使身份兼管總局總指揮。
同時廢除原有軍銜製,在大宣全軍中施行新軍銜製度,設置十三級將官,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同時設七級軍士,以一級軍士為首,依次而行,一級軍士待遇位同上校,軍士可轉為將官,條件有三,一是考入白澤武院學習,二是民情院或皇帝陛下破格提升,三是立功晉升,由民情院評價。
對於將官的評定以樞台為主,海棠園、內閣為輔,兩年完成評級。
連續三個月的兩輪政務、軍務新政的推行在大宣境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卻沒有預想中的動亂發生,尤其是在軍中,大家更在乎的是評價為何等位置,為將官否?將官幾級?這些問題才是軍中兵士更關心的事情。
而在地方上討論比較多,也是爭議最大的事情就是遷都問題,成都是大宣開國時定下的都城,成都的百姓以及商戶早就認定自己是天子腳下,現在突然遷都漢陽城,不少人都在反對,反對聲中也有很多朝臣,他們在成都已經習慣了,不願意遷往漢陽城,一時間奏章如同雪花般的飛向長沙行宮。
“您倒是也看看啊?總不能一直這樣留中不發。”顧清風一邊歎著氣說,一邊整理如同小山般的奏折。
“不看!他們這幫人無非就是不想離開成都那個安樂地,遷都就是為了告訴他們,大宣的都城是隨著格局的改變而改變,今日遷都漢陽,未來或許是金陵、西京、洛辰,甚或是幽都都有可能,大宣的天子是守國門的,而不是偏安享樂的!”
顧清風身子一陣,而後笑著看向蒙琰,“您說的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隻有這樣,大宣才能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