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滿試煉,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雖不知我的苦艱,我卻知道自己堅韌;我想我是丟棄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經曆。≧


    ---------------------------------------------------------------------------------------------------------------------------------------------------------------


    2o9、欒教授


    於是,張寅便向代崖火車站走去。他到售票口買了車票,乘下午五點五十的火車到朔州,晚上七點二十迴到晉北師院。到了宿舍,同學們都去教室上晚自習了,他用臉盆洗了一把臉,爬到自己的床位上躺下閉目休息。可是,他怎麽也睡不著,他怎麽可能睡得著呢?入學手續丟了,明天去了學生處怎麽給李處長說呢?胡思亂想中他精疲力盡,終於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早飯後,張寅沒去教室上課,而是直接到學生處。見到了李處長,就把自己在山易縣辦理手續又丟失的情況匯報了一下,李處長聽完後“嘿嘿”一笑,說:“丟了,說到輕巧,有這麽巧嗎?我看你根本就沒去辦理這手續,你一個河北戶口哦人,怎麽能在山西辦理手續呢?我限你一周內把入學手續補辦完全了,否則,我們隻好把你退迴河北原籍重新投檔,也許還能走個中專吧。”


    張寅堵氣窩火地走出學生處,迴到宿舍後,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想起了自己苦難的童少年,想起了上吊自盡幹媽秀姑,想起了棄學的夢姐,想起了逃婚喝藥亡命的小芳,想起了自己為考軍校而參軍卻失望而歸的經曆,又想起自己為考大學而投親繼而被拋棄的過程,頓時淚如泉湧,泣不成聲。他掏出信紙和鋼筆,趴在床上給校長寫信,他把自己求學的艱難經曆如實地記錄了下來,希望校長能夠給予同情和幫助。信足足寫了三十六張信紙,他寫好後把信紙折起來放進口袋裏,然後下床走出宿舍。他打算直接去找校長,要親手把這封信交給他。在門口竟意外地看見了欒晨光。


    “張寅,你怎麽沒有去上課呀?”欒晨光問。


    “唉!一言難盡。我的入學手續丟了,學生處的李處長正找我的麻煩呢,他要我一周之內必須補辦手續,否則就退迴原籍。”張寅哭喪著臉說。


    “你別著急,走先到我家去,讓我爸爸和校長說說就行了,我老爸和校長是老鐵。”欒晨光拉住張寅的手就走。


    張寅隨著欒晨光走進他的家裏,他爸爸欒日教授正伏案整理教案。欒晨光拉著張寅走到欒教授麵前說:“爸爸,我的同學張寅遇到了點麻煩,他把入學手續給弄丟了,學生處的李處長要他在一周內補辦手續,不然就被打迴原籍重新分配了,那樣可就慘了,張寅為了考這個大學可是太不容易,爸爸,你可一定要幫幫他呀。”欒日教授摘下眼鏡放在辦公桌的教案本上,看著欒晨光笑笑說:“有困難當然要幫了,何況是你的同學呢。說說吧,到底是怎麽迴事?”說完,又看看張寅。張寅對欒教授說:


    “我的入學手續確實是丟了,隻是這個手續辦得太不容易了,要重新辦理恐怕困難很大,問題是學生處的李處長好像不相信,他說哪有這麽巧的事呢。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說著從衣兜裏掏出寫給校長的那封信遞給欒教授說:“我還給校長寫了一封信。”


    欒日教授接過厚厚的一疊信紙仔細閱讀起來,隻見他時而緊鎖眉頭,時而摘下眼鏡用手帕擦拭眼淚,過了很久,他抬起頭來看著張寅說:“你這孩子可真的不容易呀,你為了讀書上大學付出了常人幾倍的代價,你放心吧,我一定幫你圓了這個大學夢,走,咱現在就去找陳校長去。”說著,從椅子上站起來,看了張寅一眼說:“走吧,我領你去找陳校長。”又轉頭對欒晨光說:“你就在家裏吧,好好看看書。”


    陳校長的家就在欒教授家的前排,欒教授走到門前一邊用手拍打大門一邊對著裏麵大聲喊著:“老陳在家嗎?老陳在家嗎?”


    “來了來了。”裏麵應聲走出一個人來,把大門打開露出一個胖乎乎的腦袋說:“我的老哥哥,你聲音小些行嗎?我都被你喊出心髒病了。”張寅心想,眼前這位身材高大魁梧學者模樣的人一定就是陳校長了。他一出來,就拉住欒教授的手說:“快進屋,快進屋。”欒教授說:“家裏還有什麽好茶呢,叫咱們品品。”


    “你還別說,我今天還真能拿出珍品來,我前幾天進京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議,中央長接見了我們,你猜猜我見到誰了,見到咱們的延安抗大的老同學了,秦小鬼,你沒想到嗎?他給了我不少好東西呢,來來來,咱們分享一下。”欒教授看看陳校長,做了一個怪模樣說:“那就分享一下?”陳教授從一個櫥櫃裏拿出一個精致的茶葉盒子,一邊說:“這可是廣西軍區司令員送給小秦的,據說是從一個千年老茶樹上采摘的極品茶葉,數量少得很呀。”說著就用開水沏了三杯茶,把一杯遞給張寅,張寅趕快用雙手接住。


    欒日教授一邊品茶一邊用手指指張寅對陳校長說:“他叫張寅,是咱們師院剛入學的新生,因為戶口問題叫學生處的李少山揪住不放了,現在已經不是文化大革命了,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了,我看這孩子了就是個人才,他為了考大學吃得苦太多了,咱們可不能因為戶口問題把人家的前途給耽擱了。”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君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君剛並收藏生命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