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番外】人間幾度秋〔1〕
風華錦繡,夫君太紈絝 作者:若善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靈峰是個很美的地方,山巒疊嶂、雲霧繚繞,繁花似錦,山澗溪流。靈峰隻有春秋兩季。春來了,蜂蝶翻飛,滿眼青翠,這春一來便是一年兩載。可季節變換卻是一夜之間的事。白晝交替,待晨曦浮上,原本的青青翠意轉瞬已成了金黃的山脈,滿地墜著紅紅的香果。
靈峰一個秋,山下已五載。待春再次來臨,已是五年之後的事了。
秋兒明日便要隨娘下山,今個兒一早便坐在風箱前,邊拉風箱,邊望著窗外那兩隻吵嘴的喜鵲,想著山下是個什麽模樣攙。
“爐灰都抹在臉上了。”
秋兒“呀”了一聲,才發覺娘已站在窗外,瞥了她一眼。秋兒用胖乎乎的小手摸了摸臉頰,看著粘在指頭上的灰,卻朝著娘吐了吐舌頭悅。
“去給你爹送藥去。”
秋兒“哎”地答應了一聲,便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掂著小碎步,往西邊的小屋去了。
秋兒還未進門,便聽到屋裏戒尺的聲音,她不由打了個哆嗦,聽著戒尺的聲音,秋兒有點兒肉疼。門縫裏望去,爹爹正在被師公打,爹爹呲牙咧嘴,卻對著師公嘻嘻地笑著。
師公隻是搖搖頭,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便轉身出來了。阿秋見師公走遠了,才從門後悄悄探出頭,朝屋裏望去。坐在輪車上的爹爹也瞧見了她,忙朝她招了招手。
秋兒高興地跑了進來,爹爹張開手,秋兒便撲了過去。
“我的乖囡囡,這就是你娘給你做的花衣裳?”
秋兒從爹爹身上下來,原地轉了兩圈,“我娘做的最好看。”
爹爹卻噗嗤一聲笑了,“她也隻能糊弄糊弄咱兩。”
秋兒不知衣裳的陣腳密不密,隻知這花衣裳是剪了她娘一件衣裙做的,那衣裙上繡著好看的花,秋兒非常喜歡。
“孩兒方才見到師公打爹爹了。”
爹爹聽聞,卻撅了撅嘴,有些難為情地撇過臉去,“下次再看見就捂著眼睛,看多了起針眼。”
“板子打在爹爹手上,卻疼在孩兒的屁股上。”
爹爹喜逐顏開,“我家秋兒嘴最甜。”
秋兒卻忽的敲了敲腦袋,說了一句“糟啦”,轉身跑開了。等再迴來,手裏端著那碗早已被遺忘的湯藥。
“爹爹喝藥。”
秋兒他爹卻皺了皺眉,又往身後躲了躲,“不喝。”
“娘熬得。”
“就算是秋兒熬得,我也不想喝,喝藥還不如要了我的命呢。”
秋兒癟癟嘴,委屈地要哭了,“爹爹要是不喝,娘問起來該怎麽辦?”
他爹忽的打了個冷顫,不由地朝窗外望了望,見外頭並沒有人,才長舒一口氣,“那我也不喝。”
秋兒見他爹這幅模樣,卻轉了轉眼珠子,忽然想起了什麽,往他爹身上一趴,抱著爹爹的脖頸,小嘴在臉頰上一啄,又把藥碗端了過來,“爹爹,您每迴喝藥都要親親,秋兒給您一個大親親,爹爹快喝藥吧。”
看著眼前粉嫩嫩的娃娃,他爹滿心歡喜,隻歎了一口氣,“哎,秋兒要我死,我也得去呀,更何況是喝碗藥呢!”
見他爹不痛快地喝了藥,秋兒這才放心了。敦促爹爹喝藥是秋兒的每日功課,隻要爹爹喝了藥,秋兒這一天也便大功告成了。
秋兒最近總是小心翼翼地,她爹和她娘很久都沒有好好說話了,她就成了傳話筒。
“秋兒,問問你娘什麽時候做飯?”
“秋兒,問問你娘還要在外屋睡到什麽時候?”
“秋兒,問問你娘是不是忘了自己還有相公?”
“秋兒,別說是你爹讓問的。”
“秋兒,跟你娘說一聲,就說你爹想吃糖餅了。”
秋兒兩條小腿都要跑斷了,坐在西房門口邊抹頭上的汗,邊說,“爹爹還是自己去問吧,秋兒實在跑不動了。”
秋兒說話間,抬頭便瞧見了不愛笑的她娘。
“師公要考你背藥材,你可都記好了?”
秋兒眨了眨眼睛,“呀”了一聲,卻咧著嘴嘻嘻地笑著。
她娘隻瞪了瞪眼睛,“還不快去背?”
秋兒一溜煙就跑了,她可沒去找師公,師公長得慈眉善目,對她和她爹可不夠好。但娘說,師公是她們一家的恩公,要好生侍奉。
秋兒坐在房前的石頭邊上,摟著大花狗,抬眼看天上的星星,靈峰上的星星最好看,一顆一顆,星光閃閃。秋兒年歲小,但已認得很多星宿,就這樣癡癡地望著天,慢慢的竟然睡著了。
秋兒不知是誰把她抱進屋子的,睡得朦朦朧朧中,還能聽到她娘在和她爹吵嘴。一句一句的,聽得不夠分明,秋兒翻了個身便又睡去了。睡夢之中,秋兒隻覺得爹爹又把她摟的緊了些,秋兒往爹爹懷裏蹭了蹭。
靈峰上天亮的早,若是趕上好時候,還能看到佛光。秋兒是被她娘從被子裏揪起來的。打著瞌睡眼的秋兒任憑她娘給她紮小辮,穿衣裳。待洗了把臉,秋兒才清醒過來。
師公給秋兒的小包裏塞了幾顆糖豆,捋著白花花的胡子說,“迴來還要考你藥材,要是背不會,可要打屁股了。”
秋兒瞧著包裏的糖豆,早已不知師公在說什麽。隻看到遠遠坐在輪車上的她爹,正悄悄地抹眼淚。秋兒拽了拽她娘的衣袖,她娘看了她爹一眼,隻是推了推秋兒,說道,“告訴你爹,咱娘兩最遲半個月就迴來了。”
秋兒一蹦一跳地跑了過去,她爹卻抱著秋兒不願撒手,滿眼通紅地說,“爹的乖囡囡,一定要快些迴來,要不你爹就要被悶死了,有你在,還能替爹分擔點兒罵,你若不在,師公非得折磨死你爹。”
秋兒隻是點點頭,卻什麽都沒有說,除了離開爹爹和師公有些難過,秋兒心裏如今住了一窩的喜鵲,早就滿是歡喜,就算她爹被師公罵死,也無法抑製此刻的心情。
“下了山,別忘了給你爺爺和祖爺爺磕個頭。”
秋兒她爹隨口說了一句,秋兒有些聽不明白。她從未見過爺爺,更別提祖爺爺了。她還不知道,山外,除了師公,還有其他的老爺爺。
秋兒就這樣和她娘下山了。秋兒出生在靈峰的春末,從她一睜眼,靈峰上便滿世界的金黃。在她五歲的這一年,秋兒才知靈峰原來還有很多五彩斑斕的模樣,葉子裏不僅可以長出紅紅的香果,還可以長出漂亮的花,原本通紅的楓樹林,竟然也會慢慢變綠。林間時不時竄出鬆鼠,秋兒不時追著跑,跑累了迴轉頭,卻瞧見笑眼看她的娘。秋兒也對她娘笑了笑,她娘卻有些不好意思地撇過頭去。
秋兒的娘就是這樣奇怪,不會和顏悅色,時常臉上冷冰冰,除了給一家子人做飯洗衣,替師公采藥,餘下的時間便是在房後的樹林裏練功。她娘不似她爹嘴甜,但師公卻更喜歡她娘,說她娘雖然不如他爹聰慧,但肯下功夫。師公是靈峰上的長者,山裏零星住著的人家都對師公很是敬重,就連山下的人也會時不時的找上來,師公總是閉門謝客的。
秋兒雖然年紀小,但也懵懵懂懂聽旁人說過,她娘為了給她爹看病,曾跪在師公門外整整五日,後來暈倒,師公知道懷了秋兒,才肯讓她娘進門,捎帶為他爹看病。
她爹那會兒半死不活的,待秋兒到了抓周的時候才醒過來。一醒來便有了一個乖囡囡,她爹差點兒高興得又死過去。師公又是掐人中,又是潑冷水,她爹才勉勉強強留下一條小命,除了每日治病,便是抱著秋兒傻笑。
“娘,咱們下山幹什麽去?”秋兒追著鬆鼠跑累了,便拉著她娘的手問。
“下山給你爹找藥。”
“有了那藥,我爹就能好起來嗎?”
“至少還能再多活個十年八年。”
秋兒“哦”了一聲,便不再多問,她娘就這樣,一說起她爹,就滿是不悅。但她又知道,她娘就是嘴硬,心裏像棉花一樣軟,特別好糊弄。
“秋兒,娘問你,若是下了山有人問起你是誰,你該怎麽說?”
“我姓冷,叫冷秋兒。爹和娘都是山上砍樵的。”
秋兒她娘滿意的“嗯”了一聲。可越發讓秋兒不明白了,“我明明姓楊,為什麽要隨師公的姓?”
她娘瞪了她一眼,秋兒趕忙閉了嘴。
“問那麽多幹什麽?記住就行了。”
走了一個時辰,就算是再好玩,秋兒也累了。秋兒被她娘摟在懷裏,在山路上一晃一晃的睡著了。待再次醒來,秋兒早就懵了神。
山下到處都是人,秋兒五年都沒見過這麽多的人。秋兒忽的有些害怕,緊緊地摟著她娘的脖子。可秋兒隻怕了一會兒,便被山下稀奇古怪的東西所吸引,街上滿是溢著香味的好吃的,還有從未見過的好玩的。
“有喜歡的嗎?”
秋兒聽她娘開了口,忙指了指那個小麵人,她娘掏出銀子,手藝人隻一會兒工夫,便把個活靈活現的大花狗遞到了秋兒的手中。秋兒瞧著漂亮的麵人,才知這山下竟是這麽好玩。
“娘,這兒是幹什麽的?”
秋兒指了指那個高高掛在上麵的牌匾,門前蹲著一兩個打瞌睡的人。她娘也看了一眼,卻哼出一聲,“賣肉的。”
秋兒聽聞,卻砸了砸嘴,“娘,我想吃肉。”
“這兒的肉又餿又***,不好吃。”
秋兒有些聽不明白,賣肉的怎會賣壞的,餿的?她娘抱著她越走越遠,但秋兒依然惦念著,“娘,上麵那幾個是什麽字?”
“春香院。”
“那孩兒能去五嶽茶樓吃肉嗎?”
她娘一怔,沒想到她會知五嶽茶樓,隨口問道,“誰跟你說的?”
“爹呀,爹爹說了,五嶽茶樓最好吃。”
她娘卻笑了,“好啊,帶你去吃肉。”
五嶽茶樓裏,秋兒和她娘坐在靠窗的位子,秋兒沒見過這麽多的點心和肉包,一下子大開了眼界。她吃了一兩個點心,卻把剩下的往自己的小包袱裏裝。
她娘皺著眉,看著她油乎乎的小手,嗔問道,“秋兒,這是做什麽?”
“給我爹裝兩個迴去。”
她娘搖搖頭,他爹那會兒剛醒過來時,整日嘴巴裏都念著五嶽茶樓的各種吃食,能從早上念到晚上,然後滿眼絕望的就睡去了。難怪秋兒一下山便去尋五嶽茶樓,真是父女情深。
她娘又把那兩個小點心從秋兒手裏搶過來,“這兩個拿迴去,點心早就壞掉了,你想把你爹吃死?”
秋兒卻淚眼汪汪地看著她娘說,“我爹說了,苟富貴……莫……相忘。”
“臨走時,你爹就跟你說這個了?”
秋兒搗蒜般的點了點頭,她娘越發無奈了,談了口氣,“迴靈峰的時候,再給你爹買。”
秋兒聽了,這才放下心來。在秋兒的眼裏,她爹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為了養病,什麽都不能吃,什麽都不能幹,晨起眼巴巴地起了床,便看著靈峰上的日出發呆,時不時還要被她娘訓,被師公打,一直到日頭落了,便怏怏地又睡去了。
“秋兒,若是爹爹腿好起來了,一定帶你去好多好玩的地方,在這兒守著,悶死人。”
秋兒也想讓她爹的腿腳快些好起來,但一說起她爹的病,師公就滿臉陰沉,不願多提。
秋兒她娘給她在城裏扯了幾尺布料,上麵印著好看的花和鳥,秋兒滿心歡喜,原來山下這麽好玩。
秋兒吃了許多沒吃過的美味,也看過了從沒見過的風景。這一天過得有些快。
暮色四合時,靈峰上除了月光之外,都是黑漆漆的。但山下可不一樣,山下的街市上張燈結彩,燈火通明。
秋兒和她娘坐在房頂上,她手裏舉著旋轉的風車,微風浮在臉頰上,很舒服。
“你乖乖坐在這兒,娘去去就來。”
還未等秋兒開口說話,她娘便飛身下了房簷。秋兒很羨慕她娘,靈峰上,也隻有她娘會飛。秋兒想,總有一日,她也要學會飛,飛起來捉幾片雲彩。房簷之下是個很大的院子,院子中央種著幾株桃樹。院子有些破敗,看來許久沒有人煙。這個時節,桃樹開得正旺,樹上滿是繁花,連空中都膩著香甜的滋味。秋兒她娘在院子裏刨著什麽,過了一會兒才抱著個大壇子,氣喘籲籲地飛上了房簷。
“娘,這是啥?”
“你爹愛喝的花雕酒,迴去正好順路帶上。”
“那為啥在別人的院子裏?這是不是偷呀?”
她娘沉默了半晌,許久才說道,“你爹在這兒住了好些年,是娘給你爹藏下的。”
“咱們等了一整天,就是為了拿這個?”
“算是吧。”
秋兒不明白,平時總是冷著一張臉的娘,最討厭看見她爹喝酒,這會子怎麽又變了。他們在盧城,不過待了一日。夜裏秋兒便和她娘又上路了。
她娘騎著馬,懷裏抱著她。秋兒被顛的屁股疼,也不敢說話。秋兒困了便蜷在她娘懷裏睡,睡醒了便在馬上晃,就這樣睡睡醒醒。沒想到竟到了一處比盧城還要小的城。
城門還沒開,秋兒隻見月色之下站著的人,那人把秋兒和她娘迎了進來,是個守城的將領。有圓鼓鼓的肚子,還長滿了胡茬。
“這是你姚大伯。”
秋兒瞧著姚大伯一臉的胡茬,卻隻往她娘身後躲。姚大伯隻是爽朗地笑著,說了句,“膽子這麽小,可不像你那紈絝爹。”
秋兒噘著嘴小聲嘀咕,“什麽叫紈絝?”
姚大伯沒有迴答,隻是看了看四周對她娘說道,“這會兒人少,快進城吧,日頭之下,人多嘴雜。”
雖然不喜歡姚大伯,但姚大伯還是抱著秋兒一路走,不時開著玩笑逗她,但秋兒不愛聽這些玩笑,姚大伯總是罵他爹,一會兒說他爹是縮頭烏龜,一會兒說她爹是臭小子,罵罵咧咧的,讓秋兒心裏不高興。
不過來了姚大伯家,秋兒瞬時拋下了所有的不愉快,姚大伯家有準備好飯菜的姚大嬸,還有兩個小哥哥。秋兒脫了鞋上了炕,和小哥哥坐在炕上邊吃著香果,邊和花貓玩。秋兒時不時還能聽到姚大伯和她娘的談話。
“姚大哥,從京師來到這偏遠之地,想必吃了不少苦吧?”
“別這麽說,若不是你相公在聖上麵前求情,我早就受了閭邱氏的牽連。能夠留下一條小命,還能做這大明的官,有口熱乎飯吃,我姚順沒什麽不知足的。”
秋兒瞧見姚大伯悶聲喝了一口酒。連平日裏滴酒不沾的她娘,也仰頭喝了好幾盅。
房間裏除了時不時傳來她和小哥哥嬉笑的聲音,便實在是太安靜了。盧城的暖意還很濃烈,但這小邊城卻有些寒涼刺骨,秋兒坐在暖烘烘的炕上,肚子早已吃的圓鼓鼓,卻哪兒都不想去了。
姚大伯又冷不丁問了她娘一句,“你們兩口子要一直躲在山上?聖上一直在派人找,這麽躲著可不是辦法。”
她娘不說話,姚大哥治繼續說道,“孩子也大了,總不能一輩子躲起來,聖上不過想讓你相公出山,這有什麽不好?”
她娘又仰頭喝了一杯,才迴應道,“他那張臉,大明有幾個權貴不認得?魏卿遲的名字早就臭了,他寄在魏氏名下那些年,朱門酒肉的,就算是做迴楊秦,依然招人口舌。況且他腿腳不靈便,身子也虛,沒法出來做事。”
姚大伯又為她娘斟滿一杯酒,“這天下是朱氏的,躲又能躲到哪兒去?”
她娘隻是歎口氣,“如今世道這麽亂,姚大哥守著臨安這座城,也是心力交瘁吧。”
姚大伯也是一副悵然所失,“我是武將,總要死在沙場上,心力交瘁是必然。隻是有些後悔當初沒聽你的勸,招惹了那隻狼,如今那狼時不時來侵犯一下,我這小城兵力有限,還得請關家前來幫襯,說出去略感慚愧。”
“關水月……可還好?”
姚大伯迴道,“當初大義滅親,況且和閭邱氏撇的夠清,關氏一族才勉強保下。”
“她可曾再嫁?”
姚大伯搖搖頭,“沒有,這大明坊間流傳她費男人。之前訂婚楊氏遭殃,之後嫁進閭邱氏,閭邱氏也在大明銷聲匿跡了。她一個人帶著孩子,這些年越發像個漢子了。”
秋兒聽不懂她娘和姚大伯在說什麽,隻是和小哥哥摟著花貓漸漸睡著了。
靈峰一個秋,山下已五載。待春再次來臨,已是五年之後的事了。
秋兒明日便要隨娘下山,今個兒一早便坐在風箱前,邊拉風箱,邊望著窗外那兩隻吵嘴的喜鵲,想著山下是個什麽模樣攙。
“爐灰都抹在臉上了。”
秋兒“呀”了一聲,才發覺娘已站在窗外,瞥了她一眼。秋兒用胖乎乎的小手摸了摸臉頰,看著粘在指頭上的灰,卻朝著娘吐了吐舌頭悅。
“去給你爹送藥去。”
秋兒“哎”地答應了一聲,便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掂著小碎步,往西邊的小屋去了。
秋兒還未進門,便聽到屋裏戒尺的聲音,她不由打了個哆嗦,聽著戒尺的聲音,秋兒有點兒肉疼。門縫裏望去,爹爹正在被師公打,爹爹呲牙咧嘴,卻對著師公嘻嘻地笑著。
師公隻是搖搖頭,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便轉身出來了。阿秋見師公走遠了,才從門後悄悄探出頭,朝屋裏望去。坐在輪車上的爹爹也瞧見了她,忙朝她招了招手。
秋兒高興地跑了進來,爹爹張開手,秋兒便撲了過去。
“我的乖囡囡,這就是你娘給你做的花衣裳?”
秋兒從爹爹身上下來,原地轉了兩圈,“我娘做的最好看。”
爹爹卻噗嗤一聲笑了,“她也隻能糊弄糊弄咱兩。”
秋兒不知衣裳的陣腳密不密,隻知這花衣裳是剪了她娘一件衣裙做的,那衣裙上繡著好看的花,秋兒非常喜歡。
“孩兒方才見到師公打爹爹了。”
爹爹聽聞,卻撅了撅嘴,有些難為情地撇過臉去,“下次再看見就捂著眼睛,看多了起針眼。”
“板子打在爹爹手上,卻疼在孩兒的屁股上。”
爹爹喜逐顏開,“我家秋兒嘴最甜。”
秋兒卻忽的敲了敲腦袋,說了一句“糟啦”,轉身跑開了。等再迴來,手裏端著那碗早已被遺忘的湯藥。
“爹爹喝藥。”
秋兒他爹卻皺了皺眉,又往身後躲了躲,“不喝。”
“娘熬得。”
“就算是秋兒熬得,我也不想喝,喝藥還不如要了我的命呢。”
秋兒癟癟嘴,委屈地要哭了,“爹爹要是不喝,娘問起來該怎麽辦?”
他爹忽的打了個冷顫,不由地朝窗外望了望,見外頭並沒有人,才長舒一口氣,“那我也不喝。”
秋兒見他爹這幅模樣,卻轉了轉眼珠子,忽然想起了什麽,往他爹身上一趴,抱著爹爹的脖頸,小嘴在臉頰上一啄,又把藥碗端了過來,“爹爹,您每迴喝藥都要親親,秋兒給您一個大親親,爹爹快喝藥吧。”
看著眼前粉嫩嫩的娃娃,他爹滿心歡喜,隻歎了一口氣,“哎,秋兒要我死,我也得去呀,更何況是喝碗藥呢!”
見他爹不痛快地喝了藥,秋兒這才放心了。敦促爹爹喝藥是秋兒的每日功課,隻要爹爹喝了藥,秋兒這一天也便大功告成了。
秋兒最近總是小心翼翼地,她爹和她娘很久都沒有好好說話了,她就成了傳話筒。
“秋兒,問問你娘什麽時候做飯?”
“秋兒,問問你娘還要在外屋睡到什麽時候?”
“秋兒,問問你娘是不是忘了自己還有相公?”
“秋兒,別說是你爹讓問的。”
“秋兒,跟你娘說一聲,就說你爹想吃糖餅了。”
秋兒兩條小腿都要跑斷了,坐在西房門口邊抹頭上的汗,邊說,“爹爹還是自己去問吧,秋兒實在跑不動了。”
秋兒說話間,抬頭便瞧見了不愛笑的她娘。
“師公要考你背藥材,你可都記好了?”
秋兒眨了眨眼睛,“呀”了一聲,卻咧著嘴嘻嘻地笑著。
她娘隻瞪了瞪眼睛,“還不快去背?”
秋兒一溜煙就跑了,她可沒去找師公,師公長得慈眉善目,對她和她爹可不夠好。但娘說,師公是她們一家的恩公,要好生侍奉。
秋兒坐在房前的石頭邊上,摟著大花狗,抬眼看天上的星星,靈峰上的星星最好看,一顆一顆,星光閃閃。秋兒年歲小,但已認得很多星宿,就這樣癡癡地望著天,慢慢的竟然睡著了。
秋兒不知是誰把她抱進屋子的,睡得朦朦朧朧中,還能聽到她娘在和她爹吵嘴。一句一句的,聽得不夠分明,秋兒翻了個身便又睡去了。睡夢之中,秋兒隻覺得爹爹又把她摟的緊了些,秋兒往爹爹懷裏蹭了蹭。
靈峰上天亮的早,若是趕上好時候,還能看到佛光。秋兒是被她娘從被子裏揪起來的。打著瞌睡眼的秋兒任憑她娘給她紮小辮,穿衣裳。待洗了把臉,秋兒才清醒過來。
師公給秋兒的小包裏塞了幾顆糖豆,捋著白花花的胡子說,“迴來還要考你藥材,要是背不會,可要打屁股了。”
秋兒瞧著包裏的糖豆,早已不知師公在說什麽。隻看到遠遠坐在輪車上的她爹,正悄悄地抹眼淚。秋兒拽了拽她娘的衣袖,她娘看了她爹一眼,隻是推了推秋兒,說道,“告訴你爹,咱娘兩最遲半個月就迴來了。”
秋兒一蹦一跳地跑了過去,她爹卻抱著秋兒不願撒手,滿眼通紅地說,“爹的乖囡囡,一定要快些迴來,要不你爹就要被悶死了,有你在,還能替爹分擔點兒罵,你若不在,師公非得折磨死你爹。”
秋兒隻是點點頭,卻什麽都沒有說,除了離開爹爹和師公有些難過,秋兒心裏如今住了一窩的喜鵲,早就滿是歡喜,就算她爹被師公罵死,也無法抑製此刻的心情。
“下了山,別忘了給你爺爺和祖爺爺磕個頭。”
秋兒她爹隨口說了一句,秋兒有些聽不明白。她從未見過爺爺,更別提祖爺爺了。她還不知道,山外,除了師公,還有其他的老爺爺。
秋兒就這樣和她娘下山了。秋兒出生在靈峰的春末,從她一睜眼,靈峰上便滿世界的金黃。在她五歲的這一年,秋兒才知靈峰原來還有很多五彩斑斕的模樣,葉子裏不僅可以長出紅紅的香果,還可以長出漂亮的花,原本通紅的楓樹林,竟然也會慢慢變綠。林間時不時竄出鬆鼠,秋兒不時追著跑,跑累了迴轉頭,卻瞧見笑眼看她的娘。秋兒也對她娘笑了笑,她娘卻有些不好意思地撇過頭去。
秋兒的娘就是這樣奇怪,不會和顏悅色,時常臉上冷冰冰,除了給一家子人做飯洗衣,替師公采藥,餘下的時間便是在房後的樹林裏練功。她娘不似她爹嘴甜,但師公卻更喜歡她娘,說她娘雖然不如他爹聰慧,但肯下功夫。師公是靈峰上的長者,山裏零星住著的人家都對師公很是敬重,就連山下的人也會時不時的找上來,師公總是閉門謝客的。
秋兒雖然年紀小,但也懵懵懂懂聽旁人說過,她娘為了給她爹看病,曾跪在師公門外整整五日,後來暈倒,師公知道懷了秋兒,才肯讓她娘進門,捎帶為他爹看病。
她爹那會兒半死不活的,待秋兒到了抓周的時候才醒過來。一醒來便有了一個乖囡囡,她爹差點兒高興得又死過去。師公又是掐人中,又是潑冷水,她爹才勉勉強強留下一條小命,除了每日治病,便是抱著秋兒傻笑。
“娘,咱們下山幹什麽去?”秋兒追著鬆鼠跑累了,便拉著她娘的手問。
“下山給你爹找藥。”
“有了那藥,我爹就能好起來嗎?”
“至少還能再多活個十年八年。”
秋兒“哦”了一聲,便不再多問,她娘就這樣,一說起她爹,就滿是不悅。但她又知道,她娘就是嘴硬,心裏像棉花一樣軟,特別好糊弄。
“秋兒,娘問你,若是下了山有人問起你是誰,你該怎麽說?”
“我姓冷,叫冷秋兒。爹和娘都是山上砍樵的。”
秋兒她娘滿意的“嗯”了一聲。可越發讓秋兒不明白了,“我明明姓楊,為什麽要隨師公的姓?”
她娘瞪了她一眼,秋兒趕忙閉了嘴。
“問那麽多幹什麽?記住就行了。”
走了一個時辰,就算是再好玩,秋兒也累了。秋兒被她娘摟在懷裏,在山路上一晃一晃的睡著了。待再次醒來,秋兒早就懵了神。
山下到處都是人,秋兒五年都沒見過這麽多的人。秋兒忽的有些害怕,緊緊地摟著她娘的脖子。可秋兒隻怕了一會兒,便被山下稀奇古怪的東西所吸引,街上滿是溢著香味的好吃的,還有從未見過的好玩的。
“有喜歡的嗎?”
秋兒聽她娘開了口,忙指了指那個小麵人,她娘掏出銀子,手藝人隻一會兒工夫,便把個活靈活現的大花狗遞到了秋兒的手中。秋兒瞧著漂亮的麵人,才知這山下竟是這麽好玩。
“娘,這兒是幹什麽的?”
秋兒指了指那個高高掛在上麵的牌匾,門前蹲著一兩個打瞌睡的人。她娘也看了一眼,卻哼出一聲,“賣肉的。”
秋兒聽聞,卻砸了砸嘴,“娘,我想吃肉。”
“這兒的肉又餿又***,不好吃。”
秋兒有些聽不明白,賣肉的怎會賣壞的,餿的?她娘抱著她越走越遠,但秋兒依然惦念著,“娘,上麵那幾個是什麽字?”
“春香院。”
“那孩兒能去五嶽茶樓吃肉嗎?”
她娘一怔,沒想到她會知五嶽茶樓,隨口問道,“誰跟你說的?”
“爹呀,爹爹說了,五嶽茶樓最好吃。”
她娘卻笑了,“好啊,帶你去吃肉。”
五嶽茶樓裏,秋兒和她娘坐在靠窗的位子,秋兒沒見過這麽多的點心和肉包,一下子大開了眼界。她吃了一兩個點心,卻把剩下的往自己的小包袱裏裝。
她娘皺著眉,看著她油乎乎的小手,嗔問道,“秋兒,這是做什麽?”
“給我爹裝兩個迴去。”
她娘搖搖頭,他爹那會兒剛醒過來時,整日嘴巴裏都念著五嶽茶樓的各種吃食,能從早上念到晚上,然後滿眼絕望的就睡去了。難怪秋兒一下山便去尋五嶽茶樓,真是父女情深。
她娘又把那兩個小點心從秋兒手裏搶過來,“這兩個拿迴去,點心早就壞掉了,你想把你爹吃死?”
秋兒卻淚眼汪汪地看著她娘說,“我爹說了,苟富貴……莫……相忘。”
“臨走時,你爹就跟你說這個了?”
秋兒搗蒜般的點了點頭,她娘越發無奈了,談了口氣,“迴靈峰的時候,再給你爹買。”
秋兒聽了,這才放下心來。在秋兒的眼裏,她爹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為了養病,什麽都不能吃,什麽都不能幹,晨起眼巴巴地起了床,便看著靈峰上的日出發呆,時不時還要被她娘訓,被師公打,一直到日頭落了,便怏怏地又睡去了。
“秋兒,若是爹爹腿好起來了,一定帶你去好多好玩的地方,在這兒守著,悶死人。”
秋兒也想讓她爹的腿腳快些好起來,但一說起她爹的病,師公就滿臉陰沉,不願多提。
秋兒她娘給她在城裏扯了幾尺布料,上麵印著好看的花和鳥,秋兒滿心歡喜,原來山下這麽好玩。
秋兒吃了許多沒吃過的美味,也看過了從沒見過的風景。這一天過得有些快。
暮色四合時,靈峰上除了月光之外,都是黑漆漆的。但山下可不一樣,山下的街市上張燈結彩,燈火通明。
秋兒和她娘坐在房頂上,她手裏舉著旋轉的風車,微風浮在臉頰上,很舒服。
“你乖乖坐在這兒,娘去去就來。”
還未等秋兒開口說話,她娘便飛身下了房簷。秋兒很羨慕她娘,靈峰上,也隻有她娘會飛。秋兒想,總有一日,她也要學會飛,飛起來捉幾片雲彩。房簷之下是個很大的院子,院子中央種著幾株桃樹。院子有些破敗,看來許久沒有人煙。這個時節,桃樹開得正旺,樹上滿是繁花,連空中都膩著香甜的滋味。秋兒她娘在院子裏刨著什麽,過了一會兒才抱著個大壇子,氣喘籲籲地飛上了房簷。
“娘,這是啥?”
“你爹愛喝的花雕酒,迴去正好順路帶上。”
“那為啥在別人的院子裏?這是不是偷呀?”
她娘沉默了半晌,許久才說道,“你爹在這兒住了好些年,是娘給你爹藏下的。”
“咱們等了一整天,就是為了拿這個?”
“算是吧。”
秋兒不明白,平時總是冷著一張臉的娘,最討厭看見她爹喝酒,這會子怎麽又變了。他們在盧城,不過待了一日。夜裏秋兒便和她娘又上路了。
她娘騎著馬,懷裏抱著她。秋兒被顛的屁股疼,也不敢說話。秋兒困了便蜷在她娘懷裏睡,睡醒了便在馬上晃,就這樣睡睡醒醒。沒想到竟到了一處比盧城還要小的城。
城門還沒開,秋兒隻見月色之下站著的人,那人把秋兒和她娘迎了進來,是個守城的將領。有圓鼓鼓的肚子,還長滿了胡茬。
“這是你姚大伯。”
秋兒瞧著姚大伯一臉的胡茬,卻隻往她娘身後躲。姚大伯隻是爽朗地笑著,說了句,“膽子這麽小,可不像你那紈絝爹。”
秋兒噘著嘴小聲嘀咕,“什麽叫紈絝?”
姚大伯沒有迴答,隻是看了看四周對她娘說道,“這會兒人少,快進城吧,日頭之下,人多嘴雜。”
雖然不喜歡姚大伯,但姚大伯還是抱著秋兒一路走,不時開著玩笑逗她,但秋兒不愛聽這些玩笑,姚大伯總是罵他爹,一會兒說他爹是縮頭烏龜,一會兒說她爹是臭小子,罵罵咧咧的,讓秋兒心裏不高興。
不過來了姚大伯家,秋兒瞬時拋下了所有的不愉快,姚大伯家有準備好飯菜的姚大嬸,還有兩個小哥哥。秋兒脫了鞋上了炕,和小哥哥坐在炕上邊吃著香果,邊和花貓玩。秋兒時不時還能聽到姚大伯和她娘的談話。
“姚大哥,從京師來到這偏遠之地,想必吃了不少苦吧?”
“別這麽說,若不是你相公在聖上麵前求情,我早就受了閭邱氏的牽連。能夠留下一條小命,還能做這大明的官,有口熱乎飯吃,我姚順沒什麽不知足的。”
秋兒瞧見姚大伯悶聲喝了一口酒。連平日裏滴酒不沾的她娘,也仰頭喝了好幾盅。
房間裏除了時不時傳來她和小哥哥嬉笑的聲音,便實在是太安靜了。盧城的暖意還很濃烈,但這小邊城卻有些寒涼刺骨,秋兒坐在暖烘烘的炕上,肚子早已吃的圓鼓鼓,卻哪兒都不想去了。
姚大伯又冷不丁問了她娘一句,“你們兩口子要一直躲在山上?聖上一直在派人找,這麽躲著可不是辦法。”
她娘不說話,姚大哥治繼續說道,“孩子也大了,總不能一輩子躲起來,聖上不過想讓你相公出山,這有什麽不好?”
她娘又仰頭喝了一杯,才迴應道,“他那張臉,大明有幾個權貴不認得?魏卿遲的名字早就臭了,他寄在魏氏名下那些年,朱門酒肉的,就算是做迴楊秦,依然招人口舌。況且他腿腳不靈便,身子也虛,沒法出來做事。”
姚大伯又為她娘斟滿一杯酒,“這天下是朱氏的,躲又能躲到哪兒去?”
她娘隻是歎口氣,“如今世道這麽亂,姚大哥守著臨安這座城,也是心力交瘁吧。”
姚大伯也是一副悵然所失,“我是武將,總要死在沙場上,心力交瘁是必然。隻是有些後悔當初沒聽你的勸,招惹了那隻狼,如今那狼時不時來侵犯一下,我這小城兵力有限,還得請關家前來幫襯,說出去略感慚愧。”
“關水月……可還好?”
姚大伯迴道,“當初大義滅親,況且和閭邱氏撇的夠清,關氏一族才勉強保下。”
“她可曾再嫁?”
姚大伯搖搖頭,“沒有,這大明坊間流傳她費男人。之前訂婚楊氏遭殃,之後嫁進閭邱氏,閭邱氏也在大明銷聲匿跡了。她一個人帶著孩子,這些年越發像個漢子了。”
秋兒聽不懂她娘和姚大伯在說什麽,隻是和小哥哥摟著花貓漸漸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