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讓在自己的親人麵前,通常不會太掩飾自己。
他出門遇上楊國忠,迴家就把事情告訴了父親李玳。對於李玳的無能狂怒,他也委婉地勸對方不要鑽牛角尖。可正因為他這份坦率,就成了李玳的新靶子,被無腦狂噴了半日。李儉讓委屈極了,忍不住偷偷掉了眼淚。隋王看在眼裏,心疼寶貝大孫子受了委屈,便開口讓他打著給小妹探病的旗號,出門來喘口氣。
李儉讓來到小妹麵前,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他就是覺得父親完全沒必要鑽這個牛角尖。興許楊國忠人品不行,還曾經害過李玳,但現在人家已經要拜相了,身份與從前不同,不再把李玳這個嗣隋王放在眼裏,見了李玳的兒子也沒有陰陽怪氣的,而是客客氣氣打一聲招唿,把禮數給做周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玳還要發脾氣,動不動就在自己家人麵前罵楊國忠,格局實在是小了。叫外人知道了,別人也隻會笑話李玳心胸狹窄的。
最關鍵的是,楊國忠害李玳摔馬一事,隋王府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隻能捕風捉影懷疑到人家的心腹頭上。可李玳離相位卻從來都沒有靠近過,是他自己心存妄想,自以為是,覺得是楊國忠搶走了他的官位。他因為這件事去怨恨人家,外人隻會覺得他可笑。
李儉讓希望父親能成熟一點,不要再事事憑著自己的脾氣來。哪怕心裏對楊國忠有再多的怨恨,他也不該輕易在人前表現出來。除了會招來閑言碎語,這樣的任性行為又能給他帶來什麽好處呢?李儉讓看著祖父隋王時時掛在臉上的愁容,還有兩位叔叔時不時提起被人取笑的話語,就覺得父親不該再任性下去了。
李儷君默默聽著李儉讓的抱怨,心裏清楚這個兄長隨著身體日益健康起來,出門交際的次數增多,已經不再是從前隻懂得聽從長輩號令行事的小孩子了。他對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見解,不再是父祖說什麽,就盲目地順從。
這對李儉讓個人來說當然是好事,可對於李玳而言就未必了。老一輩的隋王雖然無心政治,卻對權勢有著自己的見解。小一輩的李儉讓也開始有自己的主張。這豈不是越發突顯出了李玳的愚蠢麽?
李儷君對此並不發表意見,隻是饒有興致地向李儉讓打聽:“阿兄見楊國忠的時候,他是個什麽反應?”
李儉讓想了想:“也沒什麽特別的地方,就是……客客氣氣地跟我打了招唿而言。打完招唿之後,他就讓車夫駕車離開了。雖說有些冷淡……但好歹他沒有熱嘲冷諷,也沒有拿阿耶說事兒。”他認為這就足夠了。要知道,從前他出門遇上楊國忠,對方不是借著“堂舅”的名頭來說些意味深長的話,諷刺他的父親或親舅舅們,就是拿楊家那些備受稱讚的年青子弟與他相比,嘴上說的是鼓勵他多與楊家小郎君們相交,其實是在嘲笑他處處不如人。他真的寧可對方對自己不屑一顧,連句招唿都不打就無視他走人,也不想被人打著關心的旗號諷刺貶低。
李儷君聽到這裏,心裏就在想,如今的楊國忠都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活人,哪裏還能象從前真正活著的時候那樣,有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會小雞肚腸地諷刺自己看不上的人呢?他如今隻需要照著唐史上的記載,完成他該完成的事,這就足夠了,隋王府一家在史書上都沒有名字,他根本懶得去理會。
更準確地說,如今讓楊國忠繼續“活”著的人,根本不會讓他去理會那些在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人物。
眼下就隻有李玳本人,還心心念念地惦記著自己與楊國忠的私仇,對楊國忠曾經的“欺瞞與背叛”耿耿於懷罷了。
這話沒辦法跟李儉讓說,李儷君隻能安慰了他幾句,又請他吃了一頓美味的山珍佳肴,其中有各種新鮮栽種的瓜果蔬菜,還有各色山菌燉煮而成的香濃雞湯。李儉讓吃得食指大動,深深地為小妹山莊裏竟然有這等新鮮美味的出產而驚訝。
李儷君笑笑。有了自己的地盤,又掌握著各種符陣的技能,她怎麽可能不給自己弄點新鮮食材,改善一下夥食呢?她其實也沒費什麽功夫,就是想辦法瞞過了底下佃戶奴仆們的眼,再讓身邊幾個心腹侍從時不時過去照料一番罷了。山菌都是現成的,食譜她多得是。最近她還添了不少新人手,當中亦有廚藝出眾者,再加上出了孝之後,飲食方麵沒了忌諱,生活水平自然就節節上升了。
她可憐兄長無端挨罵,才特地招待了他一頓美食,順便還慫恿他少迴隋王府去受渣爹的冤枉氣:“阿翁把驪山的溫泉莊子和洛陽的別業都賞給阿兄了。阿兄有了自己的新產業,就不打算親自去瞧瞧?雖說這些產業,你小時候都是去過的,可那時候你身體不好,天天不是窩在船上或馬車裏趕路,就是待在房間裏休養,又能見得多少景致?如今產業都成了你的私產,你不去親自看一眼,心裏甘心嗎?”
李儉讓聽得有些心動。他從小就因為體弱多病,被困家中多時,如今身體好了,心裏真的按捺不住想出遊的衝動。這兩年他在長安城裏遊玩的次數比過去十幾年都多,可那些有名的名勝古跡他都去過之後,又有心要往長安以外的地方走了。他之所以會跑到太平峪來看望小妹,其實也是想順便看看冬天的山景呢!
然而,他父祖長輩皆在長安隋王府,他一個人出遊,似乎有些不妥當。祖父年邁,又為家事犯愁。父親傷勢初愈,還未完全好全呢!繼母正身懷六甲,還有些懷胎不穩。還有胞妹任性,衝想跟繼母過不去……李儉讓的顧慮太多了,他真的沒辦法拋下一切去出遊,就隻顧著自己高興。
可李儷君勸他:“阿翁給了你東西,你去看一眼,也是應該的呀。阿翁就是為了讓阿兄你高興,希望你以後能在這些別業裏安心休養,才把它們給了你。你要是對它們陌不關心,豈不是辜負了阿翁的一片慈愛之情?況且那些產業都成了你的東西,你不打算照著自己的心意改造一番嗎?”
李儉讓越發心動了。
他在紫雲山房裏住了三日,雖然不是時常能見到小妹,但吃得很好,睡得也香,覺得這裏的生活很舒服自在。這就是擁有自己產業的好處嗎?那他是否也能在溫泉莊子或洛陽別業裏過上這樣的生活?
這麽想著,李儉讓就辭別了小妹,返迴長安了。他打算去問問祖父的意思。倘若祖父願意,他可以陪他老人家到驪山或洛陽住些時日。就算要在新產業裏做任何改動,他也該先問過祖父的意思。
可迴到隋王府,李儉讓還未來得及拜見隋王,就被乳娘帶來的新消息給驚懵了。
胞妹李俶君竟對父親李玳下了毒?!這怎麽可能?!
(本章完)
他出門遇上楊國忠,迴家就把事情告訴了父親李玳。對於李玳的無能狂怒,他也委婉地勸對方不要鑽牛角尖。可正因為他這份坦率,就成了李玳的新靶子,被無腦狂噴了半日。李儉讓委屈極了,忍不住偷偷掉了眼淚。隋王看在眼裏,心疼寶貝大孫子受了委屈,便開口讓他打著給小妹探病的旗號,出門來喘口氣。
李儉讓來到小妹麵前,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他就是覺得父親完全沒必要鑽這個牛角尖。興許楊國忠人品不行,還曾經害過李玳,但現在人家已經要拜相了,身份與從前不同,不再把李玳這個嗣隋王放在眼裏,見了李玳的兒子也沒有陰陽怪氣的,而是客客氣氣打一聲招唿,把禮數給做周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玳還要發脾氣,動不動就在自己家人麵前罵楊國忠,格局實在是小了。叫外人知道了,別人也隻會笑話李玳心胸狹窄的。
最關鍵的是,楊國忠害李玳摔馬一事,隋王府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隻能捕風捉影懷疑到人家的心腹頭上。可李玳離相位卻從來都沒有靠近過,是他自己心存妄想,自以為是,覺得是楊國忠搶走了他的官位。他因為這件事去怨恨人家,外人隻會覺得他可笑。
李儉讓希望父親能成熟一點,不要再事事憑著自己的脾氣來。哪怕心裏對楊國忠有再多的怨恨,他也不該輕易在人前表現出來。除了會招來閑言碎語,這樣的任性行為又能給他帶來什麽好處呢?李儉讓看著祖父隋王時時掛在臉上的愁容,還有兩位叔叔時不時提起被人取笑的話語,就覺得父親不該再任性下去了。
李儷君默默聽著李儉讓的抱怨,心裏清楚這個兄長隨著身體日益健康起來,出門交際的次數增多,已經不再是從前隻懂得聽從長輩號令行事的小孩子了。他對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見解,不再是父祖說什麽,就盲目地順從。
這對李儉讓個人來說當然是好事,可對於李玳而言就未必了。老一輩的隋王雖然無心政治,卻對權勢有著自己的見解。小一輩的李儉讓也開始有自己的主張。這豈不是越發突顯出了李玳的愚蠢麽?
李儷君對此並不發表意見,隻是饒有興致地向李儉讓打聽:“阿兄見楊國忠的時候,他是個什麽反應?”
李儉讓想了想:“也沒什麽特別的地方,就是……客客氣氣地跟我打了招唿而言。打完招唿之後,他就讓車夫駕車離開了。雖說有些冷淡……但好歹他沒有熱嘲冷諷,也沒有拿阿耶說事兒。”他認為這就足夠了。要知道,從前他出門遇上楊國忠,對方不是借著“堂舅”的名頭來說些意味深長的話,諷刺他的父親或親舅舅們,就是拿楊家那些備受稱讚的年青子弟與他相比,嘴上說的是鼓勵他多與楊家小郎君們相交,其實是在嘲笑他處處不如人。他真的寧可對方對自己不屑一顧,連句招唿都不打就無視他走人,也不想被人打著關心的旗號諷刺貶低。
李儷君聽到這裏,心裏就在想,如今的楊國忠都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活人,哪裏還能象從前真正活著的時候那樣,有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會小雞肚腸地諷刺自己看不上的人呢?他如今隻需要照著唐史上的記載,完成他該完成的事,這就足夠了,隋王府一家在史書上都沒有名字,他根本懶得去理會。
更準確地說,如今讓楊國忠繼續“活”著的人,根本不會讓他去理會那些在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人物。
眼下就隻有李玳本人,還心心念念地惦記著自己與楊國忠的私仇,對楊國忠曾經的“欺瞞與背叛”耿耿於懷罷了。
這話沒辦法跟李儉讓說,李儷君隻能安慰了他幾句,又請他吃了一頓美味的山珍佳肴,其中有各種新鮮栽種的瓜果蔬菜,還有各色山菌燉煮而成的香濃雞湯。李儉讓吃得食指大動,深深地為小妹山莊裏竟然有這等新鮮美味的出產而驚訝。
李儷君笑笑。有了自己的地盤,又掌握著各種符陣的技能,她怎麽可能不給自己弄點新鮮食材,改善一下夥食呢?她其實也沒費什麽功夫,就是想辦法瞞過了底下佃戶奴仆們的眼,再讓身邊幾個心腹侍從時不時過去照料一番罷了。山菌都是現成的,食譜她多得是。最近她還添了不少新人手,當中亦有廚藝出眾者,再加上出了孝之後,飲食方麵沒了忌諱,生活水平自然就節節上升了。
她可憐兄長無端挨罵,才特地招待了他一頓美食,順便還慫恿他少迴隋王府去受渣爹的冤枉氣:“阿翁把驪山的溫泉莊子和洛陽的別業都賞給阿兄了。阿兄有了自己的新產業,就不打算親自去瞧瞧?雖說這些產業,你小時候都是去過的,可那時候你身體不好,天天不是窩在船上或馬車裏趕路,就是待在房間裏休養,又能見得多少景致?如今產業都成了你的私產,你不去親自看一眼,心裏甘心嗎?”
李儉讓聽得有些心動。他從小就因為體弱多病,被困家中多時,如今身體好了,心裏真的按捺不住想出遊的衝動。這兩年他在長安城裏遊玩的次數比過去十幾年都多,可那些有名的名勝古跡他都去過之後,又有心要往長安以外的地方走了。他之所以會跑到太平峪來看望小妹,其實也是想順便看看冬天的山景呢!
然而,他父祖長輩皆在長安隋王府,他一個人出遊,似乎有些不妥當。祖父年邁,又為家事犯愁。父親傷勢初愈,還未完全好全呢!繼母正身懷六甲,還有些懷胎不穩。還有胞妹任性,衝想跟繼母過不去……李儉讓的顧慮太多了,他真的沒辦法拋下一切去出遊,就隻顧著自己高興。
可李儷君勸他:“阿翁給了你東西,你去看一眼,也是應該的呀。阿翁就是為了讓阿兄你高興,希望你以後能在這些別業裏安心休養,才把它們給了你。你要是對它們陌不關心,豈不是辜負了阿翁的一片慈愛之情?況且那些產業都成了你的東西,你不打算照著自己的心意改造一番嗎?”
李儉讓越發心動了。
他在紫雲山房裏住了三日,雖然不是時常能見到小妹,但吃得很好,睡得也香,覺得這裏的生活很舒服自在。這就是擁有自己產業的好處嗎?那他是否也能在溫泉莊子或洛陽別業裏過上這樣的生活?
這麽想著,李儉讓就辭別了小妹,返迴長安了。他打算去問問祖父的意思。倘若祖父願意,他可以陪他老人家到驪山或洛陽住些時日。就算要在新產業裏做任何改動,他也該先問過祖父的意思。
可迴到隋王府,李儉讓還未來得及拜見隋王,就被乳娘帶來的新消息給驚懵了。
胞妹李俶君竟對父親李玳下了毒?!這怎麽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