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書記
把信郵寄了出去,黨委會開過以後,鄭如東又找他談了話,讓他就在鄉裏上班,不讓他去分管什麽經管站了,讓他和李清梅一起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算是協助。
山坳村那邊如果需要他去再去,不需要他去就不要去了。聽了鄭如東的話,陳功意識到他徹底被邊緣化了,鄉裏把他看作是可有可無的人了,舒服雖然是舒服了一些,可是如何出成績?
李清梅得知他現在要和她一起分管文教衛生,表示非常歡迎,見到他時,笑問那天來的兩個美女是誰,找他幹什麽的?
一聽這話,陳功連忙搪塞了幾句,表示隻是普通朋友,過來找他有點事情,接著就走了,李清梅聽了笑而不語,其實她覺得陳功沒有必要這樣解釋,即使是男女朋友關係也沒問題啊。
文教衛生工作平時沒有什麽事情,而且主要是李清梅分管,鄭如東讓他協助,其實就是讓他休息。不過陳功倒不能休息,因此便呆在辦公室裏頭,了解全鄉的一些文教衛生工作的情況。
這一了解才發現,這鄉裏的文教衛生工作非常落後,文化站幾乎陷於癱瘓,隻有三間破瓦房作為辦公室,衛生院的房子年久失修,醫療設備落後,中心校還沒有一座教學樓,都是那種磚瓦房的教室,看上去都有些年代了。磨山鄉的文教衛生工作可以說落後於其他地方差不多十年啊。
而隻所以落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經濟不行,沒有錢投入,而沒錢投入,事情自然就是辦不成,必然要麵臨落後的局麵。
一想到這個事情,陳功不禁感到現在發展的壓力很大啊,磨山鄉的領導們心裏頭應當也是很急,但是表麵上卻仍然不緊不慢,似乎胸有成竹似的。
陳功決定做一點事情,他暫時無法改變這一情況,便資助了一名失學的兒童,這戶失學的兒童是楊柳村的人,是李清梅告訴他的,這名兒童的家裏孩子有四個,三個女童,一個兒子,他資助的是年齡最大的女童,下麵幾個年齡還小,老二剛上一年級,老大現在上了五年級,家裏頭便不想讓她上學了。
“重男輕女,不生兒子不罷休。”李清梅向他解釋了這個事情,其實這家是超生戶,越窮越生,非要兒子不可,鄉裏頭為此都罰了他的款,但是現在連罰款都交不起了。
看著這戶家裏的情況,陳功默然無語,太窮了,三間破瓦房,男人在外麵打工,隻有女人在家裏帶著孩子,哪能上得起學呢,雖然是超生戶,可是都是人啊,和他一樣的人啊,應當有受教育的權利,如果按鄉裏的意思,這樣的超生戶就是活該,不讓他們生,他們非要生,生得起養不起,怪誰呢?
陳功知道他們這樣想是為了把計生工作搞好,但是還是要講人道主義的,像他之前所說的,隻有把經濟發展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輕人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了,生育觀念自然就會發生改變,而現在想著讓農村的這些群眾轉變千百年來傳下來的觀念是不可能的,強迫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資助了這名女童上學,陳功感到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總比天天呆在鄉裏無所事事強。
事情過去了兩周,縣紀委的人忽然來到鄉裏,召集人員開會,鄭如東等人參加,陳功並沒有參加。
等到縣紀委的人一走,鄭如東把他叫了過來道:“陳處長,縣紀委的人來調查李保海了,市長作了批示,要查李保海,現在把村裏的帳目都帶走了,讓鄉裏暫停李保海的職,我想了想,李保海一停職,你去村裏主持工作行不行?”
鄭如東說完,目光盯向陳功,陳功的臉色動了動,市長批示幾個字驚到了他,難道說是他寫的情況反映有結果了?還是其他人寫了舉報信讓陸為民給批示了?
鄭如東看向他,似乎有懷疑之意,但是他現在都不太清楚,隻能猜測是如此,因為曾穎那邊並沒有什麽反饋,不曉得是什麽情況。
現在鄭如東讓他去山坳村主持工作,他想了一想,沒有任何猶豫地道:“鄭書記,我去可以,但是必須要先把李保海給停職,村裏的那幾個幹部,我一個也不能用。”
鄭如東道:“肯定要停李保海的職了,縣紀委下了指示,現在鄉裏沒有合適的人選去負責山坳村的事情,隻有你合適,老百姓還是相信你的。”
知道鄭如東這樣對他講的意思,山坳村作為了一個上訪村,李保海遲遲沒有被免職,老百姓早就對鄉裏失去耐心了,劉軍去了山坳村根本壓製不住,縣裏的群眾又跑到縣裏上訪了一次,直接控告李保海指使他人毆打村民,即使沒有陸為民的批示,李保海也要被停職,但是現在陸為民一批示,縣裏頭沒有半分猶豫就讓縣紀委的人來調查李保海,並且要求立刻停李保海的職。
陳功去了山坳村裏雖然也沒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必竟帶著村民去市裏賣水果了,而且還是市裏下來的幹部,老百姓多少要相信他,現在讓他過去主持村裏的工作,平息老百姓的怒火,是比較合適的。
此時,龍國彬也沒有話說了,事情弄大了,都捅到市裏頭去了,他很懷疑這是陳功搞的鬼,但是村民們又到縣城上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都知道了,鄉裏頭再不處理肯定也是不行,而市領導又作了批示,李保海肯定是保不住了。
在兩委會議上,鄭如東把這個情況講了講,即讓陳功去山坳村擔任山坳村第一書記,具體負責村裏的事務,等到村裏工作恢複以後,再選出一名村支部書記出來接他的班。
鄭如東給陳功安排了一個職務,即是所謂的第一書記,第一書記由鄉裏直接任命,不需要村裏進行選舉,而且在陳功擔任第一書記期間,可以直接安排村支部書記,這樣好培養村裏的幹部。
不管怎麽樣,這隻是一個名號,主要是方便陳功到村裏主持工作,不然的話,沒有什麽名號,他去了村裏,隻是一個包村幹部,不好主持村裏工作,名不正則言不順嘛。
把信郵寄了出去,黨委會開過以後,鄭如東又找他談了話,讓他就在鄉裏上班,不讓他去分管什麽經管站了,讓他和李清梅一起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算是協助。
山坳村那邊如果需要他去再去,不需要他去就不要去了。聽了鄭如東的話,陳功意識到他徹底被邊緣化了,鄉裏把他看作是可有可無的人了,舒服雖然是舒服了一些,可是如何出成績?
李清梅得知他現在要和她一起分管文教衛生,表示非常歡迎,見到他時,笑問那天來的兩個美女是誰,找他幹什麽的?
一聽這話,陳功連忙搪塞了幾句,表示隻是普通朋友,過來找他有點事情,接著就走了,李清梅聽了笑而不語,其實她覺得陳功沒有必要這樣解釋,即使是男女朋友關係也沒問題啊。
文教衛生工作平時沒有什麽事情,而且主要是李清梅分管,鄭如東讓他協助,其實就是讓他休息。不過陳功倒不能休息,因此便呆在辦公室裏頭,了解全鄉的一些文教衛生工作的情況。
這一了解才發現,這鄉裏的文教衛生工作非常落後,文化站幾乎陷於癱瘓,隻有三間破瓦房作為辦公室,衛生院的房子年久失修,醫療設備落後,中心校還沒有一座教學樓,都是那種磚瓦房的教室,看上去都有些年代了。磨山鄉的文教衛生工作可以說落後於其他地方差不多十年啊。
而隻所以落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經濟不行,沒有錢投入,而沒錢投入,事情自然就是辦不成,必然要麵臨落後的局麵。
一想到這個事情,陳功不禁感到現在發展的壓力很大啊,磨山鄉的領導們心裏頭應當也是很急,但是表麵上卻仍然不緊不慢,似乎胸有成竹似的。
陳功決定做一點事情,他暫時無法改變這一情況,便資助了一名失學的兒童,這戶失學的兒童是楊柳村的人,是李清梅告訴他的,這名兒童的家裏孩子有四個,三個女童,一個兒子,他資助的是年齡最大的女童,下麵幾個年齡還小,老二剛上一年級,老大現在上了五年級,家裏頭便不想讓她上學了。
“重男輕女,不生兒子不罷休。”李清梅向他解釋了這個事情,其實這家是超生戶,越窮越生,非要兒子不可,鄉裏頭為此都罰了他的款,但是現在連罰款都交不起了。
看著這戶家裏的情況,陳功默然無語,太窮了,三間破瓦房,男人在外麵打工,隻有女人在家裏帶著孩子,哪能上得起學呢,雖然是超生戶,可是都是人啊,和他一樣的人啊,應當有受教育的權利,如果按鄉裏的意思,這樣的超生戶就是活該,不讓他們生,他們非要生,生得起養不起,怪誰呢?
陳功知道他們這樣想是為了把計生工作搞好,但是還是要講人道主義的,像他之前所說的,隻有把經濟發展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輕人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了,生育觀念自然就會發生改變,而現在想著讓農村的這些群眾轉變千百年來傳下來的觀念是不可能的,強迫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資助了這名女童上學,陳功感到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總比天天呆在鄉裏無所事事強。
事情過去了兩周,縣紀委的人忽然來到鄉裏,召集人員開會,鄭如東等人參加,陳功並沒有參加。
等到縣紀委的人一走,鄭如東把他叫了過來道:“陳處長,縣紀委的人來調查李保海了,市長作了批示,要查李保海,現在把村裏的帳目都帶走了,讓鄉裏暫停李保海的職,我想了想,李保海一停職,你去村裏主持工作行不行?”
鄭如東說完,目光盯向陳功,陳功的臉色動了動,市長批示幾個字驚到了他,難道說是他寫的情況反映有結果了?還是其他人寫了舉報信讓陸為民給批示了?
鄭如東看向他,似乎有懷疑之意,但是他現在都不太清楚,隻能猜測是如此,因為曾穎那邊並沒有什麽反饋,不曉得是什麽情況。
現在鄭如東讓他去山坳村主持工作,他想了一想,沒有任何猶豫地道:“鄭書記,我去可以,但是必須要先把李保海給停職,村裏的那幾個幹部,我一個也不能用。”
鄭如東道:“肯定要停李保海的職了,縣紀委下了指示,現在鄉裏沒有合適的人選去負責山坳村的事情,隻有你合適,老百姓還是相信你的。”
知道鄭如東這樣對他講的意思,山坳村作為了一個上訪村,李保海遲遲沒有被免職,老百姓早就對鄉裏失去耐心了,劉軍去了山坳村根本壓製不住,縣裏的群眾又跑到縣裏上訪了一次,直接控告李保海指使他人毆打村民,即使沒有陸為民的批示,李保海也要被停職,但是現在陸為民一批示,縣裏頭沒有半分猶豫就讓縣紀委的人來調查李保海,並且要求立刻停李保海的職。
陳功去了山坳村裏雖然也沒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必竟帶著村民去市裏賣水果了,而且還是市裏下來的幹部,老百姓多少要相信他,現在讓他過去主持村裏的工作,平息老百姓的怒火,是比較合適的。
此時,龍國彬也沒有話說了,事情弄大了,都捅到市裏頭去了,他很懷疑這是陳功搞的鬼,但是村民們又到縣城上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都知道了,鄉裏頭再不處理肯定也是不行,而市領導又作了批示,李保海肯定是保不住了。
在兩委會議上,鄭如東把這個情況講了講,即讓陳功去山坳村擔任山坳村第一書記,具體負責村裏的事務,等到村裏工作恢複以後,再選出一名村支部書記出來接他的班。
鄭如東給陳功安排了一個職務,即是所謂的第一書記,第一書記由鄉裏直接任命,不需要村裏進行選舉,而且在陳功擔任第一書記期間,可以直接安排村支部書記,這樣好培養村裏的幹部。
不管怎麽樣,這隻是一個名號,主要是方便陳功到村裏主持工作,不然的話,沒有什麽名號,他去了村裏,隻是一個包村幹部,不好主持村裏工作,名不正則言不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