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就是李文達的少爺身份,就讓柱子他們覺得對李文達高攀不上了。
但是相處幾次,覺得李文達並不是那麽高高在上,雖然衣服華貴些,頭發整齊些,手和臉白嫩些,但是和他們也沒多大的不同,射箭射中紅心一樣的高興的直跳,射歪了就吐舌頭,和他們一樣一邊縱馬一邊大聲喊叫,跑累了也躺倒在樹蔭下,全不顧弄髒了身上的衣服,所以柱子和大牛、大壯他們也就不再處處顧及他的少爺身份,‘三郎、三郎’的喊起來,因為李文達說家裏人都這麽喊他。
柱子爹和柱子娘看孩子們整天在田家祠堂附近的山坡和樹林裏跑的滿頭大汗的,隻能笑罵一句,天氣炎熱起來,田裏的活計不是很多,趁著早晚涼爽的時候就可以做完,既然孩子們不怕熱,就讓他們去玩吧,這樣青春年少、無憂無慮的時光又能有多少呢。
柱子娘對李文達的印象很好,因為他救了石榴他們,所以對外麵傳言的小霸王總是一笑置之,哪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嬌慣啊,三郎白白淨淨、相貌堂堂的,而且嘴巴那麽甜,總是說‘大娘,您做的菜真好吃,我們家的廚子也做不出那麽好的味道’。哄的柱子娘笑的合不攏嘴。
其實柱子娘是清楚的,這不過是李少爺拿好話來哄自己高興,其實柱子娘還真是冤枉了李少爺,李少爺和柱子他們一起玩鬧,餓的肚子咕嚕咕嚕響,迴來喝上一碗綠豆湯當然覺得暑氣頓消,非常舒服,再舒服的衝一個澡,洗去滿身的塵土和臭汗,坐在樹蔭下,吹著小風就著新鮮的野菜或者自家剛摘下的瓜菜吃一碗飯,當然是香甜的不得了,味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餓了呀,餓了糠如蜜,飽了蜜不甜,這可是千古的真理啊!
李文達每次用淋浴間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王永安還真是能琢磨,這麽方便,雖然他大少爺從沒有覺得大桶洗澡不方便過,隻要吩咐一聲,自然有人去準備,但是這麽衝洗一下,還是很不錯的,李文達也不知道為什麽,雖然一直覺得這個王永安不錯,聰明能幹,對自己也總是笑臉相迎,但是總覺得相處起來有點別扭,感覺和柱子他們不一樣,好像這個王永安總是讓人親近不起來,細想一下,好像也沒什麽不對,李文達隻能將這個疑問拋到腦後。
雖然李文達一再說不必特殊為他準備飯菜,別人吃什麽他也吃什麽,但是柱子娘怎麽能慢待自家的恩人呢,當然是花心思的研究李文達的口味,力圖讓他滿意,好在現在的日子也比較好過了,細米白麵雖然不能隨便的吃,但是偶爾的改善一下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李文達在田家吃的很是滿意。
李少爺剛開始來自家的時候,柱子娘也有些費思量,這李少爺經常來家裏,是不是有什麽別的心思啊,莫非?是對石榴有什麽想法?這也不怪柱子娘多想,李少爺救了石榴他們,自己家也去道了謝,之後和李財主家就沒了什麽交集,上次搬家的時候李少爺偶爾碰到了來道賀,之後竟然一來再來,又甜言蜜語的哄自己和柱子爹高興,還帶柱子他們騎馬玩,難道真是看上了我們石榴?
柱子娘已經知道了永安的心思,不禁也是為難,這永安不錯,這李少爺看著也不錯,就是不知道石榴怎麽想,看石榴,波瀾不驚的樣子,每天該做飯就做飯,有時間就和小燕、春兒一起坐在竹蔭下做針線、學繡花,現在的石榴繡的花雖然還不怎麽好,但是已經可以看出樣子了,柱子娘倒是對自己的孩子很有信心,憑他什麽樣的人,隻有配不上自己家孩子的,沒有自己家孩子配不上的,當然了,當娘的看自己的孩子,當然是越看越滿意。
第七十二章 李財主的心思
柱子娘再看李少爺的樣子,這李文達雖然經常來田家,但是李文達來了田家就是和柱子他們一起騎馬遊戲,倒是也看不出對石榴有什麽特別,柱子娘的心才慢慢放下來,也許李少爺還沒有那樣的心思吧,就像柱子一樣,還根本沒有開竅,整天就是惦記著玩,想到柱子,柱子娘就又是笑又是擔心,這個傻小子,什麽時候才長大啊,這眼看就要到成親的歲數了,還整天嘻嘻哈哈的,像個孩子一樣。
還有永安,想到永安,柱子娘就不由的歎口氣,這孩子本來就身世可憐,自己從心裏喜歡他,現在知道了他的心思,也想成全他,可是石榴呢?石榴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總不能不顧石榴的心思,把石榴給他,該怎麽辦呢?當娘的人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有一口好吃的都要給他們省下,可這感情的事,又怎樣能幫的上忙呢,誰能保證一定能找到一個彼此喜歡的人呢,自己和柱子爹雖然日子過的一直不是很寬裕,尤其是在山上當獵戶的時候,為年年的份例操心,為靠天吃飯的那一點山地著急,可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生兒育女,也就這樣的一天天過來了,現在的日子也過的越來越好,對於自己的孩子們,當然希望他們比自己過的好,窮一點沒關係,最重要的事心裏覺得高興就行,當然了,日子過得富裕一點更好了。
唉,這當娘的人真是為了孩子們操碎了心啊,唉!唉!柱子娘又歎一聲,去廚房為孩子們盛綠豆湯了,孩子們就快迴來了,現在把綠豆湯盛出來,迴來的時候不涼不燙的正好可以喝。
關於李文達經常到柱子家玩的事,李財主是知情的,要知道李財主就李文達這麽一個兒子,當然是時刻關注著的,那心思都是在兒子身上的,一月二月跟著李文達出去之後,迴家就要把李文達在外麵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匯報,就算李財主事情忙,那老太太也是要時常過問的,這麽一個眼珠子一樣的寶貝孫子,可不能出一點點差錯,欺負個人啦偶爾瞎胡鬧啦什麽的,那都不是事,當然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就是大事了,不過就在平安鎮,憑著李財主的勢力,李文達完全可以橫著走,就是在整個順平縣,隻要李文達不過分生事,也是沒有關係的。
李財主對兒子去田有福家,開始有些不以為然,孩子嘛,愛玩就去玩吧,兒子把自己給他的翠玉送了田有福家做搬家賀禮,李財主雖然覺得有些過了,但是也沒怎麽放在心上,隻不過是有點擔心田家借此攀上自家兒子,想沾自家的光,或者勾著自己的兒子做什麽不好的事,沒想到之後田有福又送了玉迴來,讓李財主不由對田家另眼相看了。
自那之後兒子又經常去田家,據一月二月迴來所說,田家的人對兒子很好,但是也隻是完了玩樂,並沒有提出什麽要求,田家倒是也有兩個丫頭,但是一個還年紀太小,另一個大一些的,看起來也沒有很親近自己的兒子,李財主的心才慢慢放下來,看來這田家並沒有借此高攀的意思。
至於自己的兒子,多去田家看看也好,都說富不過三代,兒子以後是要繼承整個李
但是相處幾次,覺得李文達並不是那麽高高在上,雖然衣服華貴些,頭發整齊些,手和臉白嫩些,但是和他們也沒多大的不同,射箭射中紅心一樣的高興的直跳,射歪了就吐舌頭,和他們一樣一邊縱馬一邊大聲喊叫,跑累了也躺倒在樹蔭下,全不顧弄髒了身上的衣服,所以柱子和大牛、大壯他們也就不再處處顧及他的少爺身份,‘三郎、三郎’的喊起來,因為李文達說家裏人都這麽喊他。
柱子爹和柱子娘看孩子們整天在田家祠堂附近的山坡和樹林裏跑的滿頭大汗的,隻能笑罵一句,天氣炎熱起來,田裏的活計不是很多,趁著早晚涼爽的時候就可以做完,既然孩子們不怕熱,就讓他們去玩吧,這樣青春年少、無憂無慮的時光又能有多少呢。
柱子娘對李文達的印象很好,因為他救了石榴他們,所以對外麵傳言的小霸王總是一笑置之,哪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嬌慣啊,三郎白白淨淨、相貌堂堂的,而且嘴巴那麽甜,總是說‘大娘,您做的菜真好吃,我們家的廚子也做不出那麽好的味道’。哄的柱子娘笑的合不攏嘴。
其實柱子娘是清楚的,這不過是李少爺拿好話來哄自己高興,其實柱子娘還真是冤枉了李少爺,李少爺和柱子他們一起玩鬧,餓的肚子咕嚕咕嚕響,迴來喝上一碗綠豆湯當然覺得暑氣頓消,非常舒服,再舒服的衝一個澡,洗去滿身的塵土和臭汗,坐在樹蔭下,吹著小風就著新鮮的野菜或者自家剛摘下的瓜菜吃一碗飯,當然是香甜的不得了,味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餓了呀,餓了糠如蜜,飽了蜜不甜,這可是千古的真理啊!
李文達每次用淋浴間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王永安還真是能琢磨,這麽方便,雖然他大少爺從沒有覺得大桶洗澡不方便過,隻要吩咐一聲,自然有人去準備,但是這麽衝洗一下,還是很不錯的,李文達也不知道為什麽,雖然一直覺得這個王永安不錯,聰明能幹,對自己也總是笑臉相迎,但是總覺得相處起來有點別扭,感覺和柱子他們不一樣,好像這個王永安總是讓人親近不起來,細想一下,好像也沒什麽不對,李文達隻能將這個疑問拋到腦後。
雖然李文達一再說不必特殊為他準備飯菜,別人吃什麽他也吃什麽,但是柱子娘怎麽能慢待自家的恩人呢,當然是花心思的研究李文達的口味,力圖讓他滿意,好在現在的日子也比較好過了,細米白麵雖然不能隨便的吃,但是偶爾的改善一下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李文達在田家吃的很是滿意。
李少爺剛開始來自家的時候,柱子娘也有些費思量,這李少爺經常來家裏,是不是有什麽別的心思啊,莫非?是對石榴有什麽想法?這也不怪柱子娘多想,李少爺救了石榴他們,自己家也去道了謝,之後和李財主家就沒了什麽交集,上次搬家的時候李少爺偶爾碰到了來道賀,之後竟然一來再來,又甜言蜜語的哄自己和柱子爹高興,還帶柱子他們騎馬玩,難道真是看上了我們石榴?
柱子娘已經知道了永安的心思,不禁也是為難,這永安不錯,這李少爺看著也不錯,就是不知道石榴怎麽想,看石榴,波瀾不驚的樣子,每天該做飯就做飯,有時間就和小燕、春兒一起坐在竹蔭下做針線、學繡花,現在的石榴繡的花雖然還不怎麽好,但是已經可以看出樣子了,柱子娘倒是對自己的孩子很有信心,憑他什麽樣的人,隻有配不上自己家孩子的,沒有自己家孩子配不上的,當然了,當娘的看自己的孩子,當然是越看越滿意。
第七十二章 李財主的心思
柱子娘再看李少爺的樣子,這李文達雖然經常來田家,但是李文達來了田家就是和柱子他們一起騎馬遊戲,倒是也看不出對石榴有什麽特別,柱子娘的心才慢慢放下來,也許李少爺還沒有那樣的心思吧,就像柱子一樣,還根本沒有開竅,整天就是惦記著玩,想到柱子,柱子娘就又是笑又是擔心,這個傻小子,什麽時候才長大啊,這眼看就要到成親的歲數了,還整天嘻嘻哈哈的,像個孩子一樣。
還有永安,想到永安,柱子娘就不由的歎口氣,這孩子本來就身世可憐,自己從心裏喜歡他,現在知道了他的心思,也想成全他,可是石榴呢?石榴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總不能不顧石榴的心思,把石榴給他,該怎麽辦呢?當娘的人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有一口好吃的都要給他們省下,可這感情的事,又怎樣能幫的上忙呢,誰能保證一定能找到一個彼此喜歡的人呢,自己和柱子爹雖然日子過的一直不是很寬裕,尤其是在山上當獵戶的時候,為年年的份例操心,為靠天吃飯的那一點山地著急,可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生兒育女,也就這樣的一天天過來了,現在的日子也過的越來越好,對於自己的孩子們,當然希望他們比自己過的好,窮一點沒關係,最重要的事心裏覺得高興就行,當然了,日子過得富裕一點更好了。
唉,這當娘的人真是為了孩子們操碎了心啊,唉!唉!柱子娘又歎一聲,去廚房為孩子們盛綠豆湯了,孩子們就快迴來了,現在把綠豆湯盛出來,迴來的時候不涼不燙的正好可以喝。
關於李文達經常到柱子家玩的事,李財主是知情的,要知道李財主就李文達這麽一個兒子,當然是時刻關注著的,那心思都是在兒子身上的,一月二月跟著李文達出去之後,迴家就要把李文達在外麵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匯報,就算李財主事情忙,那老太太也是要時常過問的,這麽一個眼珠子一樣的寶貝孫子,可不能出一點點差錯,欺負個人啦偶爾瞎胡鬧啦什麽的,那都不是事,當然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就是大事了,不過就在平安鎮,憑著李財主的勢力,李文達完全可以橫著走,就是在整個順平縣,隻要李文達不過分生事,也是沒有關係的。
李財主對兒子去田有福家,開始有些不以為然,孩子嘛,愛玩就去玩吧,兒子把自己給他的翠玉送了田有福家做搬家賀禮,李財主雖然覺得有些過了,但是也沒怎麽放在心上,隻不過是有點擔心田家借此攀上自家兒子,想沾自家的光,或者勾著自己的兒子做什麽不好的事,沒想到之後田有福又送了玉迴來,讓李財主不由對田家另眼相看了。
自那之後兒子又經常去田家,據一月二月迴來所說,田家的人對兒子很好,但是也隻是完了玩樂,並沒有提出什麽要求,田家倒是也有兩個丫頭,但是一個還年紀太小,另一個大一些的,看起來也沒有很親近自己的兒子,李財主的心才慢慢放下來,看來這田家並沒有借此高攀的意思。
至於自己的兒子,多去田家看看也好,都說富不過三代,兒子以後是要繼承整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