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太太一行人被追迴來時,已經是第四天下午,實在是一行人逃命一般跑的太快,追也追了好久才追到。m.lwxs520.移動網
夏老太太一迴帝都便病倒了,趙長卿觀其氣色,知道夏老太太是心裏愧的慌,不樂意見人才裝病的。畢竟私心忖度長子家要抄家,老太太帶著女兒、外孫女逃命,結果長子家沒有抄,這老臉上哪裏過意的去喲。
夏老太太這病,其實是在躲羞。
趙長卿生辰正趕上家裏兵荒馬亂的去追夏老太太這一行逃兵,也沒顧得上過,倒是收到不少禮物,夏私下給妻子慶祝的。如今夏老太太等迴來了,甭管是裝病躲羞,還是別的什麽原因,起碼安分不少。
這也算意外之喜吧。
梨果上了自辯折子後,該折被留中,隻是梨果與陳翰林在翰林院鬥毆一事各被罰一年俸祿作罷。其他的,聖上未提,內閣未提,梨果便當什麽事都沒發生一般,在家裏反省了半個月後,翰林院通知他繼續迴翰林做修書的差使,梨果便迴去了。至於別的事,隻要聖上沒罷他的官,他便在翰林當差。管他別人怎麽說,他反正不在意。至於臉麵啥的,難道辭官就有臉麵了?他哥盼他出息盼了多少年,他敢就這麽辭了官,迴家他哥不得抽死他!
所以,縱使死皮賴臉,梨果也賴著。
倒是嶽家王家待梨果恢複了往日的親密,甚至更加親密。無他,趙長卿羞辱陳太太的事已經傳遍大街小巷。王太太如今有事沒事的就命家中嘴巧的仆婢學一遍,每聽得一遍,王太太心裏都會暗爽一次。實在是陳家那婆娘給她添了太多堵心,如今有人收拾了陳家婆娘,何況是趙長卿親自出手掀了陳家婆娘的臉麵,王太太更覺著這門親結得對,起碼在是非立場上是一樣的。
趙長卿著人送帖子給王姑娘,請王姑娘一道去西山寺燒香。王太太與女兒念叨,“女婿家要緊的親戚不多,夏太太也就是親姐姐了。既叫你去上香,你就一道去,別隻顧著遊玩,對夏太太一定要和氣,知道不?”
王姑娘有些心不在焉,“我跟趙姐姐本就投緣,如何會不和氣?”
王太太笑,“我知道,不過是白囑咐你一句。明兒穿得鮮亮些。”
王姑娘想著,明天明明是休沐的日子,夏翰林也要休息的,如何趙長卿請她一道去廟裏燒香呢?想著想著,王姑娘的臉不禁漸漸紅了起來,聲若蚊蠅的應一句,“知道了。”
趙長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夏笑,“梨果這小子,也差不了幾日就過門了,這麽迫不及待的。”
趙長卿嗔道,“站著說話不腰疼,以前不知道是誰,天天去我家,也嫌你煩得慌呢。”
夏摸摸鼻子,湊到趙長卿耳際,輕聲道,“這叫飽漢不知餓漢饑。”
趙長卿輕啐,“就說咱們明天去廟裏給老太太祈福。”
“成,我去說就行了。”夏道,“老太太一向硬郎,聽母親說一早上吃兩碗燕窩,虧她老人家躺得住。”燕盞是夏恭人著人送來的,往日夏家沒條件長期吃這個,夏老太太得了,仗著裝病的時機,天天早上燉了吃。
趙長卿道,“燕窩這東西,到底頂不了飯,又是甜食,老太太年紀大了。俗話說,過猶不及。這些補品,適當的吃一些就算了,還是五穀養生。”
夏道,“倒也無妨,除了兩碗燕窩,早上還吃了三個小花卷,用了小菜。我看,老太太食欲不錯。”比他這成天在外頭當差的人胃口都好。
趙長卿立刻無語了。
夏與母親說帶著趙長卿去廟裏給老太太祈福的事,夏玉在家悶的很,明天她也休息,聞言立刻道,“哥,我也想去。”
夏道,“行,到時你跟你嫂子坐一輛車。”
夏太太沒什麽意見,誰不知道老太太是裝病躲羞來著,不說出來,不過是顧及老太太的麵子罷了。夏太太道,“多給老太太燒幾柱平安香。”虧得還知道一個羞字!家裏還沒出事呢,耳聞些風聲,就立刻收拾包袱逃命!算了,家裏真出事時……那時,老太太還拿出了些體己銀子來著,如今真是……或者是人年紀大了,膽子便愈發小了吧。
修來這樣的婆婆,夏太太唯剩歎息了。
第二日,梨果早早的過來夏家,夏帶著趙長卿、夏玉,一行人再去王家,王公子要一道相隨送姐姐過去的。自從兩家親事定下來,梨果沒少收買小舅子,兩人關係很不錯,故此,王公子對於梨果這種間接約會他姐的事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初夏的天氣不冷不熱,最適合郊遊,上山時順帶在落梅泉取了幾罐山泉水。
到了廟裏燒過香,施些香火錢,諸人一道遊覽廟中景致。夏叫著王公子說話,趙長卿與夏玉在一處,梨果落一步,很自然在伴在王姑娘身邊。
王姑娘見梨果腰間掛著她送的荷包,微微一笑。梨果先沒話找話的說一句,“外頭桃花都落了,山上桃花開得正好。”
王姑娘道,“是啊。”
梨果瞅人家姑娘潔白的側臉一眼,逐步展開話題,道,“我正想著,在咱們院子裏種兩棵樹。你喜歡什麽樹?”
咱們院子什麽的,王姑娘強忍了羞意道,“你喜歡什麽樹就種什麽樹吧。”
梨果輕聲道,“這是給你種的,還是你來選。”
王姑娘更羞了,“桃樹就很好。”
梨果立刻孔雀開屏,**的慢聲吟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果然好樹。”將人家王姑娘鬧了個大紅臉。
見人家姑娘不好意思了,梨果體貼的不再念情詩,溫聲道,“你沒去過邊城,我給你講講邊城的故事吧。”
總之,小未婚夫妻見麵,那真是說不完的話。王姑娘將在廟裏特意求的平安符送給梨果,梨果送王姑娘一對桃花釵,道,“前兒我出去買筆墨,碰巧見著了,覺著挺適合你。”這話假的,買筆墨你都給轉悠到首飾鋪子裏,還敢說碰巧。
王姑娘羞答答的收了。
中午在廟裏用過齋飯,行食片刻,下晌下山迴家。
梨果一直將王姑娘姐弟送到家門口,女婿到了家門口,沒有不進門的道理。王公子請姐夫進去坐坐,王翰林也休沐在家,梨果又拿出泉水與老丈人煮茶說話,一坐就坐到晚飯時,在人家吃過晚飯才迴的自家。梨果還憨憨的同丈母娘道,“我家裏除了丫環就是小廝,一個人吃飯也無趣。”
王太太本就憐惜女婿艱難的成長歲月,聞此話忙道,“以後你就家來吃飯,咱們熱熱鬧鬧的,多好。”
“嬸子疼我。”梨果拍丈母娘一記馬屁,道,“還有件事同嬸子商量,我家裏院子快收拾好了,隻是花木之類還沒想好怎麽弄。請人畫了幾張園子圖,還得勞妹妹幫我拿個主意,看要怎麽收拾才好。我對這個不大通。”
王太太笑,“一點兒小事,你有空令人將園子圖送來就是。”
梨果笑應。
而後,梨果就趁著討論園子的時機,與人家王姑娘光明正大的通起書信來。此人本事,可見一斑。當然,這是後話,暫可不提。
梨果用過晚飯告辭,王太太將園子圖的事跟閨女說了,王姑娘也應了。王太太笑眯眯道,“你也早些歇,出去一整天,也怪累的。”女婿多體貼啊,修園子都要跟閨女商量。
王姑娘送母親出去,其實去山上有什麽累的,成日在家裏才悶呢。想到今日與未婚夫相見之事,王姑娘忍不住勾起唇角,迴房打發了丫環,悄悄取出那一對桃花釵,對著燭火,釵尾刻著一行小字:送吾妻王霜。
王姑娘的臉,倏的紅了個透。
梨果約會未婚妻,趙長卿夫妻也跟著出去走了走。自芭蕉院出來,夏道,“以後閑了,咱們該多到外頭走一走。”
趙長卿道,“我倒是不忙。”
夏握住妻子的手,笑,“下次休沐,咱們去天祈寺,那兒的景致也好。”
趙長卿迴握,“好。”
到自己屋裏,二人換過衣裳,就是晚飯時辰了。用過晚飯,夏道,“明天大朝會,我去書房看會兒書。”
趙長卿何等敏銳,“陛下龍體大安了?”這都多少日子沒上朝了。
夏道,“監察司在外頭尋了神醫夏青城的弟子來帝都,夏青城的醫術不必提,這位蘇金針,也是有名的名醫。聽說少年時便已成名,隻是離開帝都多年,行蹤成謎。如今才被找來帝都,蘇神醫親自為陛下診病,陛下龍體大為好轉。”若沒好轉,也不能大朝會。
趙長卿點點頭,夏便去書房了。
趙長卿沐浴後散著半幹的頭發問,“家裏可有什麽事?”
永福道,“楊表姑娘又打發人給太太送了鞋來,還有綢緞莊的劉掌櫃打發人來,想著什麽時候拿著時興的料子過來,老太太病著,奴婢迴了她,過幾日再說。”
趙長卿道,“是這個理。反正夏天的衣裳也做了幾身,挑料子的事遲幾日也無妨。”趙長卿不是個奢侈的人,但過日子也絕不吝嗇。夏家在綢緞莊不算大戶,但向來是選好料子的人家,故此,每每有了新鮮的上等衣料,綢緞莊的女掌櫃都會送上門供以挑選。
倒是這位每月給夏太太送鞋的楊表姑娘,總給趙長卿不祥的預感。
夏老太太在家裏躺了大半個月,才算養好了麵皮重新出山見人。
綢緞莊的女掌櫃劉掌櫃上門來說話,她是外頭買賣人,眼角眉梢透出幾分精明,逢人見麵三分笑,道,“知道您今夏的衣裳已是得了的,若不是上好難得的料子,我也不敢來擾您。這料子,實在難得,除了您這樣的人品,也沒人配穿了。”
趙長卿笑,“你又說這樣的話。”
劉掌櫃命婢女捧上來,道,“這原就是大實話。帝都有錢人最多,可有錢,也得會打扮,才能穿出這料子的好處來。大奶奶瞧瞧,這料子可好不好?”說著解開包料子的包袱皮,露出幾匹或金碧輝煌或素精致的料子來。
“蜀錦啊。”
“大奶奶是蜀中來的,您是內行人,這可是上好的蜀錦。”劉掌櫃道,“聽說前幾日景淑長公主的壽辰,長公主就是穿著蜀錦做的壽裙,端得富貴逼人。如今城中公門侯府、書香官宦,凡是穿得起的人家,大都穿蜀錦了。”
自陛下龍體大安,城中貴人們也敢歡歌笑語,宴會不斷了。趙長卿倒不忙著看料子,笑道,“你鋪子裏,多是江南的絲綢綾羅,好料子也多。你這蜀錦不錯,難為你從哪兒弄來的?隻是先時怎麽沒見你拿來給我看,這會兒都入夏了,我夏衣都得了,你倒又送了這樣的好料子來。”
劉掌櫃笑,“我們幹這一行的,若說料子,蘇杭的絲綢是一等,棉布的話,以鬆江布為上。帝都顯貴人家,多用絲綢,蜀錦用得少,我鋪子裏蜀錦原也不多。誰能料到今年忽就火爆起來,我原也沒料到。幸而我們家算是帝都城有些年頭的老字號,各方麵人頭也熟,這才弄到這些上等蜀錦。若不是上等難得的,我
寧可不做這蜀錦的生意,也不能砸了自家招牌。”有錢人的大方她知道,但有錢人的招剔,她亦明白。這位夏大奶奶,那是帝都有名的人物,劉掌櫃做趙長卿的生意,一向小心。
料子實在好,趙長卿挑了幾樣合心的,命劉掌櫃著人送來。
劉掌櫃生意做成,奉承了趙長卿半日,說些話方告辭。
趙長卿命人各院送了兩匹蜀錦,餘下的收到自己庫裏。偏生夏姑媽又挑了不是,與夏老太太嘀咕,“闔家都有份,單沒我們母女的,想來我們母女是討人嫌的,不如迴老家去吧。”
夏老太太剛撿迴臉麵,委實不欲生事,道,“就是咱們蜀中的料子,你又不是沒見過,如今在帝都看著稀奇罷了。哥兒媳婦一個院子送兩匹,你拿這兩匹迴去做衣裳吧,我不用穿這個。”
夏姑媽哼道,“娘也忒小瞧我了,難道我是沒見過衣裳的人?我說的是這事,根本沒將我們母女放在眼裏,恐怕在她眼裏,我們就是吃閑飯的人呢。”
夏老太太道,“你既有這滿肚子不滿,就自己去跟哥兒媳婦說吧。”夏老太太是不打算再招惹趙長卿的,夏姑媽嘟囔兩聲,不得不壓下這滿心不服。罷了,她娘都惹不起趙長卿,她更惹不起。
不過,夏姑媽也隻抱怨了這兩日。
無他,有人給夏家送了上上等的蜀錦來,而且每人有份,除了夏太太那裏不知數目外,餘者每人四匹,夏老太太這裏八匹。且蜀錦的成色比趙長卿著人送來的隻好不差。
這樣的大手筆,哪怕送東西來的人一向不得夏老太太待見,夏老太太也實在舍不得將好東西往外推。
送蜀錦來的不是外人,正是一直給夏太太送鞋的楊表姑娘楊玉芙。
楊玉芙給夏太太送了一年的鞋。
楊玉芙這次上門,夏太太心下更多了幾分感慨,道,“來就來,帶這許多東西做甚。實在太貴重了,你還是帶迴去自己穿用吧。”
楊玉芙溫溫柔柔的笑著,“這也不是買的。不瞞姨媽,來帝都這些一年的工夫,相公在國子監念書,我在家左右無事。閑來看了看帝都的行情。江南的絲綢不知多受帝都貴人們的喜歡,倒是不多見咱們蜀中的蜀錦。也是我有了運道,相公有位族兄就是幹這行的,著可靠的下人迴家鄉販些蜀錦來賣,倒是賣了好價錢。這些本就是留給親戚們自家穿用的,在帝都,可有誰呢。我想著是家鄉的東西,就送了些來給姨媽使,還有家裏老太太、姑太太、大奶奶、妹妹們,用來做衣裳再好不過了。如今帝都貴人們都穿蜀錦,聽說,皇後娘娘也拿進上的蜀錦賞賜命婦。我這個當然比不上宮裏的東西精細,卻也不算差了。”
夏太太道,“你日子過得順遂就好。”
楊玉芙陪夏太太說了半日話,並未留下用飯,說家裏忙,便起身告辭了。
夏姑媽得了這樣上等的蜀錦,一麵撫摸著柔滑無比的料子,一麵與母親道,“這才叫好錦。先前哥兒媳婦送來的那個,做鞋底子我都嫌硌腳。娘,你看這料子多好啊。”
夏老太太仍記著楊玉芙害夏家倒黴的事,一瞟閨女手中的料子,道,“還算這楊家丫頭有良心,知道對不住咱家。”
夏姑媽挑得高高的眉毛,將嘴朝薔薇院的方麵一撇,低聲抱怨,“娘,看到沒,外人都比哥媳婦強。”
夏老太太雖不喜趙長卿,但,她更不喜楊玉芙,聽閨女這話不禁將臉一撂,“就這四匹蜀負便將你收買了,你也忒不值錢了!”
夏姑媽喊冤,“哪裏是四匹蜀錦將我收買,娘你想想,真正算起來,大哥當初的事雖與楊丫頭有關,可實在說起來,她難道不是身不由己!她進了蜀王府都忘不了哥兒,這才惹惱了世子殿下,進而連累大哥!你說說,能叫她怎麽辦!”
夏老太太說起來猶有氣,道,“你忘了當初楊太太怎麽歡天喜地的來咱家退親!”
“那趙翰林還有個手刃父叔祖兩代三人的同胞姐姐呢!楊太太自來勢利,這有什麽法子。趙翰林這樣的家門兒,哥兒還不是照樣與趙翰林來往,哥兒她媳婦拿趙翰林當親弟弟一樣!聽說,哥兒媳婦與那位殺人魔的趙姑娘也很要好,你說,她都交往的什麽人來著!我一想,這心裏就慎的慌!楊太太雖不好,也比殺父弑祖的趙姑娘強吧!而且,楊姑娘是真正明理!娘你也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夏姑媽還感歎起來,“在哥兒媳婦的眼裏,我這個姑媽算什麽呢?說不得在她心裏我就是個吃閑飯的,比外頭要飯的稍微強那些一星半點兒。娘你別嫌我讚楊丫頭,楊丫頭就是比哥兒媳婦開眼。你看,人家要不是能幹,能給咱家送這許多好料子,還不知人家賺了多少銀子呢?真正旺家又明理,知老知少。”
四匹蜀錦,夏姑媽說不盡楊玉芙的好話。
這筆生意,實在劃算極了。
椿齡院的事,自來瞞不過趙長卿。
趙長卿心說,夏姑媽還有臉挑她的不是。縱使有東西,喂了狗,狗還知道搖搖尾巴,夏姑媽卻是半點不知感恩的!她的東西又不是大風刮來的,難道白白喪送給夏姑媽這種白眼狼!
真是發的好夢!
永福將幾匹錦收起來,捧來一盞烏梅湯,勸趙長卿道,“奶奶不必與這些渾人生氣。”
趙長卿飲幾口烏梅湯,笑,“這種事真放到心上,也不用幹別的,天天生氣就夠了。”喚了紅兒進來,道,“待一會兒吃了飯,你出去打聽打聽,楊表姑娘在哪裏做的生意,她這生意,究竟到了什麽程度?”
紅兒道,“奴婢現在就去。”
nbsp;趙長卿笑,“皇帝還不差餓兵,再者,這也不急,寧可多花些工夫,也要打聽清楚。”
紅兒正色應了。
紅兒晚上與趙長卿迴稟,“楊表姑娘的鋪子我去瞧過了,就在朱雀大街,三間的門麵,氣派極了,時常有人進出,想來生意是極好的。奴婢進去看了看,裏頭招唿客人的是個十分標誌的女掌櫃,也有男仆,穿戴都齊整,模樣也都幹淨,倒讓奴婢想到以前在咱們邊城林老板的鋪子。若要再細致些的事情,奴婢還得再出去打聽。”
趙長卿道,“好。這事不急,你慢慢打聽就是。”
紅兒不解道,“奶奶,楊表姑娘剛來邊城的時候,與柳舉人是租宅子住。我聽平安說,還是很小的宅子,每月才二兩多的租金。楊表姑娘哪兒來得這許多錢開那麽大的鋪子呢?”
趙長卿笑,“這如何能知道?若我知道,我也去發財了。”
紅兒認真道,“奶奶的銀子有來曆,她這銀子,沒來曆。”
趙長卿道,“跑了這大半日,去歇歇吧。”
紅兒應是,道,“路上遇著好杏子,奴婢買了些迴來,已經命半夏去洗了,奶奶嚐嚐味兒可好。”便退下了。
楊表姑娘既然賺了銀子,理所應當的開始置業,她也買了處四進大宅,恰好夏家的鄰居要賣宅子,楊表姑娘大手筆的買下來,因那宅子十分精致,稍稍收拾過便搬了進去,與夏家比鄰而居。
楊表姑娘這般闊綽氣派,夏老太太都咋舌,更甭提夏姑媽,一個勁兒道,“原以為哥兒媳婦就算能幹的,比起楊丫頭,還是多有不如。”這話,她並不是背著趙長卿說,而是楊玉芙請夏家人過去暖宅時,當著楊玉芙趙長卿的麵兒說的。楊玉芙如今不單單是送鞋給夏太太,手裏闊綽了,好東西不要錢似的往夏家送。夏姑媽頗是得了些好處,如今滿眼隻有楊玉芙是好人。至於先前之事,夏老太太都不計較了,更不必提夏姑媽,如今眼裏隻一個手麵兒大方的楊玉芙罷。在夏姑媽心裏,怕是親娘都排後站了。。
楊玉芙溫溫柔柔的笑著,“姑媽實在抬舉我了,我如何敢與表嫂相比。”
趙長卿笑,“表妹本就能幹。”
趙蓮隨著楊玉芙同長輩們一道參觀過宅子,望向楊玉芙發間的一支極華麗的寶石珠釵,道,“楊姐姐,你這釵真好看,是珍寶齋的新花樣吧?”
楊玉芙笑盈盈的將釵拔下來,輕輕的給趙蓮插在發間,笑道,“說來,妹妹的生辰快到了。我還在發愁送什麽給妹妹好。妹妹若拿我當姐姐,就別與我見外。你若不收,就枉費了我待妹妹的一片心。”
趙蓮歡喜道,“謝謝楊姐姐。”
“妹妹喜歡就不辜負了這釵。”楊玉芙拍拍她的手,笑對趙長卿道,“說來,還有件事要麻煩表嫂。”
趙長卿道,“表妹請說。”
“還是我這宅子的事。”楊玉芙道,“這宅子還算不錯,我與相公湊湊合合便能住了。隻是有一事,如今買了宅子,想到老太太還在老家,我心裏十分牽掛,與相公商量了,這就派可靠的仆從去老家接老太太過來享福,也讓我們做兒女的盡一盡孝心。宅子的正房,我沒敢動,就是單單為了留給老太太住。在老太太來前,我想著,還得從裏到外的重新收拾過才成。相公是個念書的人,我不想他為這些瑣事操心,偏生我又不大認得收拾宅子的好匠人班子,想著表嫂這宅子也是重新收拾過的。表嫂用過的人,定是可靠的,能不能介紹給我。”
趙長卿算是有些明白楊玉芙的意圖了,隻是,楊玉芙為什麽要這麽做呢。趙長卿不動聲色,道,“這事容易,一會兒我打發平順過來,表妹有什麽事,盡管問他。”
楊玉芙笑,“我先給表嫂道謝了。”
趙長卿道,“表妹不必客氣。”
中午吃過飯,一行人方迴了家。
至傍晚,夏迴來,笑道,“好消息。明兒咱們一道去蘇先生家。”
“什麽事,這樣高興?”趙長卿遞盞涼茶給丈夫。
夏喝了半盞,笑,“蘇神醫與阿白是同族,算起來,阿白還得叫蘇神醫一聲叔叔的。聽說,蘇神醫與阿白的父親有極好的交情。咱們也是做過大夫的,能一見蘇神醫,多大的榮耀。”
“這可真是大好事。”趙長卿亦十分歡喜,悄悄同夏道,“也叫蘇神醫給咱們看看,怎麽總是沒孩子呢。”趙長卿從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隻是,禦醫都請過,兩人本身還是大夫,身體都沒診出什麽問題。不知蘇神醫這帶了個“神”字的,有沒有法子。
夏已經二十五,心裏也急,並不表現出來,寬慰妻子道,“咱們身子都好,約摸是天意未到。明兒請蘇神醫順道瞧一瞧也沒什麽。有了,是天意。若沒有,將來緣分到了,孩子自然會有。”
趙長卿道,“我想生個女兒。”
夏笑,“龍鳳胎豈不更好。”
趙長卿與夏說了楊玉芙暖宅酒的事,夏歎,“這人哪,隔幾年就跟不認識似的。表妹小時候除了詩詞女紅,還有下廚做點心外,對這些商賈事可是沒半點興趣的。我如今見了她,都不敢認。”
趙長卿服侍他換了家常衣裳,道,“有什麽不敢認的,無非是更能幹了。”
夏是個細致人,為人向來冷靜,道,“不是這麽說。我聽說她在外頭生意頗為興旺,柳家就是尋常人家,楊家也不是大戶。做什麽生意能一下子賺這許多錢。當初咱們開藥堂,一年不過幾百兩,我就覺著很不錯了。如今看她買宅子置家業,出
出手這般闊綽……我沒做過生意,難道蜀錦能賣這許多銀子?”
趙長卿歎口氣,“這就不知道了。”夏能看出楊表妹古怪的地方,她如何看不出來,恐怕楊表妹自己也清楚。但,她似乎不懼別人知道。
夏道,“還有那些蜀錦。老話說,一寸蜀錦一寸金。就是蜀人想做蜀錦的生意都不容易,她哪兒來得這樣大的門路。自蜀王府迴來,表妹就變了。我說這話不大中聽,你少與她往來。”
趙長卿道,“我何嚐願與她往來,如今是老太太、姑太太,拿著楊表妹親熱的很。聽說,還要入股表妹的鋪子做生意,不要說勸,我但凡敢說一個不好,這不是現成的找不自在。”
“這事我來想法子。”夏皺眉,“家裏好端端的日子,何必去沾表妹的光。”
“就是這話。”趙長卿這樣說著,心裏不覺著夏能有法子阻止夏老太太夏姑媽,不要說那母女倆,楊表妹手段一流,連夏太太也給她哄得眉開眼笑,早將先時芥蒂拋諸九霄雲外。
趙長卿實在不想管了,利益麵前,誰能管得住人們的貪欲。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
夏老太太一迴帝都便病倒了,趙長卿觀其氣色,知道夏老太太是心裏愧的慌,不樂意見人才裝病的。畢竟私心忖度長子家要抄家,老太太帶著女兒、外孫女逃命,結果長子家沒有抄,這老臉上哪裏過意的去喲。
夏老太太這病,其實是在躲羞。
趙長卿生辰正趕上家裏兵荒馬亂的去追夏老太太這一行逃兵,也沒顧得上過,倒是收到不少禮物,夏私下給妻子慶祝的。如今夏老太太等迴來了,甭管是裝病躲羞,還是別的什麽原因,起碼安分不少。
這也算意外之喜吧。
梨果上了自辯折子後,該折被留中,隻是梨果與陳翰林在翰林院鬥毆一事各被罰一年俸祿作罷。其他的,聖上未提,內閣未提,梨果便當什麽事都沒發生一般,在家裏反省了半個月後,翰林院通知他繼續迴翰林做修書的差使,梨果便迴去了。至於別的事,隻要聖上沒罷他的官,他便在翰林當差。管他別人怎麽說,他反正不在意。至於臉麵啥的,難道辭官就有臉麵了?他哥盼他出息盼了多少年,他敢就這麽辭了官,迴家他哥不得抽死他!
所以,縱使死皮賴臉,梨果也賴著。
倒是嶽家王家待梨果恢複了往日的親密,甚至更加親密。無他,趙長卿羞辱陳太太的事已經傳遍大街小巷。王太太如今有事沒事的就命家中嘴巧的仆婢學一遍,每聽得一遍,王太太心裏都會暗爽一次。實在是陳家那婆娘給她添了太多堵心,如今有人收拾了陳家婆娘,何況是趙長卿親自出手掀了陳家婆娘的臉麵,王太太更覺著這門親結得對,起碼在是非立場上是一樣的。
趙長卿著人送帖子給王姑娘,請王姑娘一道去西山寺燒香。王太太與女兒念叨,“女婿家要緊的親戚不多,夏太太也就是親姐姐了。既叫你去上香,你就一道去,別隻顧著遊玩,對夏太太一定要和氣,知道不?”
王姑娘有些心不在焉,“我跟趙姐姐本就投緣,如何會不和氣?”
王太太笑,“我知道,不過是白囑咐你一句。明兒穿得鮮亮些。”
王姑娘想著,明天明明是休沐的日子,夏翰林也要休息的,如何趙長卿請她一道去廟裏燒香呢?想著想著,王姑娘的臉不禁漸漸紅了起來,聲若蚊蠅的應一句,“知道了。”
趙長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夏笑,“梨果這小子,也差不了幾日就過門了,這麽迫不及待的。”
趙長卿嗔道,“站著說話不腰疼,以前不知道是誰,天天去我家,也嫌你煩得慌呢。”
夏摸摸鼻子,湊到趙長卿耳際,輕聲道,“這叫飽漢不知餓漢饑。”
趙長卿輕啐,“就說咱們明天去廟裏給老太太祈福。”
“成,我去說就行了。”夏道,“老太太一向硬郎,聽母親說一早上吃兩碗燕窩,虧她老人家躺得住。”燕盞是夏恭人著人送來的,往日夏家沒條件長期吃這個,夏老太太得了,仗著裝病的時機,天天早上燉了吃。
趙長卿道,“燕窩這東西,到底頂不了飯,又是甜食,老太太年紀大了。俗話說,過猶不及。這些補品,適當的吃一些就算了,還是五穀養生。”
夏道,“倒也無妨,除了兩碗燕窩,早上還吃了三個小花卷,用了小菜。我看,老太太食欲不錯。”比他這成天在外頭當差的人胃口都好。
趙長卿立刻無語了。
夏與母親說帶著趙長卿去廟裏給老太太祈福的事,夏玉在家悶的很,明天她也休息,聞言立刻道,“哥,我也想去。”
夏道,“行,到時你跟你嫂子坐一輛車。”
夏太太沒什麽意見,誰不知道老太太是裝病躲羞來著,不說出來,不過是顧及老太太的麵子罷了。夏太太道,“多給老太太燒幾柱平安香。”虧得還知道一個羞字!家裏還沒出事呢,耳聞些風聲,就立刻收拾包袱逃命!算了,家裏真出事時……那時,老太太還拿出了些體己銀子來著,如今真是……或者是人年紀大了,膽子便愈發小了吧。
修來這樣的婆婆,夏太太唯剩歎息了。
第二日,梨果早早的過來夏家,夏帶著趙長卿、夏玉,一行人再去王家,王公子要一道相隨送姐姐過去的。自從兩家親事定下來,梨果沒少收買小舅子,兩人關係很不錯,故此,王公子對於梨果這種間接約會他姐的事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初夏的天氣不冷不熱,最適合郊遊,上山時順帶在落梅泉取了幾罐山泉水。
到了廟裏燒過香,施些香火錢,諸人一道遊覽廟中景致。夏叫著王公子說話,趙長卿與夏玉在一處,梨果落一步,很自然在伴在王姑娘身邊。
王姑娘見梨果腰間掛著她送的荷包,微微一笑。梨果先沒話找話的說一句,“外頭桃花都落了,山上桃花開得正好。”
王姑娘道,“是啊。”
梨果瞅人家姑娘潔白的側臉一眼,逐步展開話題,道,“我正想著,在咱們院子裏種兩棵樹。你喜歡什麽樹?”
咱們院子什麽的,王姑娘強忍了羞意道,“你喜歡什麽樹就種什麽樹吧。”
梨果輕聲道,“這是給你種的,還是你來選。”
王姑娘更羞了,“桃樹就很好。”
梨果立刻孔雀開屏,**的慢聲吟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果然好樹。”將人家王姑娘鬧了個大紅臉。
見人家姑娘不好意思了,梨果體貼的不再念情詩,溫聲道,“你沒去過邊城,我給你講講邊城的故事吧。”
總之,小未婚夫妻見麵,那真是說不完的話。王姑娘將在廟裏特意求的平安符送給梨果,梨果送王姑娘一對桃花釵,道,“前兒我出去買筆墨,碰巧見著了,覺著挺適合你。”這話假的,買筆墨你都給轉悠到首飾鋪子裏,還敢說碰巧。
王姑娘羞答答的收了。
中午在廟裏用過齋飯,行食片刻,下晌下山迴家。
梨果一直將王姑娘姐弟送到家門口,女婿到了家門口,沒有不進門的道理。王公子請姐夫進去坐坐,王翰林也休沐在家,梨果又拿出泉水與老丈人煮茶說話,一坐就坐到晚飯時,在人家吃過晚飯才迴的自家。梨果還憨憨的同丈母娘道,“我家裏除了丫環就是小廝,一個人吃飯也無趣。”
王太太本就憐惜女婿艱難的成長歲月,聞此話忙道,“以後你就家來吃飯,咱們熱熱鬧鬧的,多好。”
“嬸子疼我。”梨果拍丈母娘一記馬屁,道,“還有件事同嬸子商量,我家裏院子快收拾好了,隻是花木之類還沒想好怎麽弄。請人畫了幾張園子圖,還得勞妹妹幫我拿個主意,看要怎麽收拾才好。我對這個不大通。”
王太太笑,“一點兒小事,你有空令人將園子圖送來就是。”
梨果笑應。
而後,梨果就趁著討論園子的時機,與人家王姑娘光明正大的通起書信來。此人本事,可見一斑。當然,這是後話,暫可不提。
梨果用過晚飯告辭,王太太將園子圖的事跟閨女說了,王姑娘也應了。王太太笑眯眯道,“你也早些歇,出去一整天,也怪累的。”女婿多體貼啊,修園子都要跟閨女商量。
王姑娘送母親出去,其實去山上有什麽累的,成日在家裏才悶呢。想到今日與未婚夫相見之事,王姑娘忍不住勾起唇角,迴房打發了丫環,悄悄取出那一對桃花釵,對著燭火,釵尾刻著一行小字:送吾妻王霜。
王姑娘的臉,倏的紅了個透。
梨果約會未婚妻,趙長卿夫妻也跟著出去走了走。自芭蕉院出來,夏道,“以後閑了,咱們該多到外頭走一走。”
趙長卿道,“我倒是不忙。”
夏握住妻子的手,笑,“下次休沐,咱們去天祈寺,那兒的景致也好。”
趙長卿迴握,“好。”
到自己屋裏,二人換過衣裳,就是晚飯時辰了。用過晚飯,夏道,“明天大朝會,我去書房看會兒書。”
趙長卿何等敏銳,“陛下龍體大安了?”這都多少日子沒上朝了。
夏道,“監察司在外頭尋了神醫夏青城的弟子來帝都,夏青城的醫術不必提,這位蘇金針,也是有名的名醫。聽說少年時便已成名,隻是離開帝都多年,行蹤成謎。如今才被找來帝都,蘇神醫親自為陛下診病,陛下龍體大為好轉。”若沒好轉,也不能大朝會。
趙長卿點點頭,夏便去書房了。
趙長卿沐浴後散著半幹的頭發問,“家裏可有什麽事?”
永福道,“楊表姑娘又打發人給太太送了鞋來,還有綢緞莊的劉掌櫃打發人來,想著什麽時候拿著時興的料子過來,老太太病著,奴婢迴了她,過幾日再說。”
趙長卿道,“是這個理。反正夏天的衣裳也做了幾身,挑料子的事遲幾日也無妨。”趙長卿不是個奢侈的人,但過日子也絕不吝嗇。夏家在綢緞莊不算大戶,但向來是選好料子的人家,故此,每每有了新鮮的上等衣料,綢緞莊的女掌櫃都會送上門供以挑選。
倒是這位每月給夏太太送鞋的楊表姑娘,總給趙長卿不祥的預感。
夏老太太在家裏躺了大半個月,才算養好了麵皮重新出山見人。
綢緞莊的女掌櫃劉掌櫃上門來說話,她是外頭買賣人,眼角眉梢透出幾分精明,逢人見麵三分笑,道,“知道您今夏的衣裳已是得了的,若不是上好難得的料子,我也不敢來擾您。這料子,實在難得,除了您這樣的人品,也沒人配穿了。”
趙長卿笑,“你又說這樣的話。”
劉掌櫃命婢女捧上來,道,“這原就是大實話。帝都有錢人最多,可有錢,也得會打扮,才能穿出這料子的好處來。大奶奶瞧瞧,這料子可好不好?”說著解開包料子的包袱皮,露出幾匹或金碧輝煌或素精致的料子來。
“蜀錦啊。”
“大奶奶是蜀中來的,您是內行人,這可是上好的蜀錦。”劉掌櫃道,“聽說前幾日景淑長公主的壽辰,長公主就是穿著蜀錦做的壽裙,端得富貴逼人。如今城中公門侯府、書香官宦,凡是穿得起的人家,大都穿蜀錦了。”
自陛下龍體大安,城中貴人們也敢歡歌笑語,宴會不斷了。趙長卿倒不忙著看料子,笑道,“你鋪子裏,多是江南的絲綢綾羅,好料子也多。你這蜀錦不錯,難為你從哪兒弄來的?隻是先時怎麽沒見你拿來給我看,這會兒都入夏了,我夏衣都得了,你倒又送了這樣的好料子來。”
劉掌櫃笑,“我們幹這一行的,若說料子,蘇杭的絲綢是一等,棉布的話,以鬆江布為上。帝都顯貴人家,多用絲綢,蜀錦用得少,我鋪子裏蜀錦原也不多。誰能料到今年忽就火爆起來,我原也沒料到。幸而我們家算是帝都城有些年頭的老字號,各方麵人頭也熟,這才弄到這些上等蜀錦。若不是上等難得的,我
寧可不做這蜀錦的生意,也不能砸了自家招牌。”有錢人的大方她知道,但有錢人的招剔,她亦明白。這位夏大奶奶,那是帝都有名的人物,劉掌櫃做趙長卿的生意,一向小心。
料子實在好,趙長卿挑了幾樣合心的,命劉掌櫃著人送來。
劉掌櫃生意做成,奉承了趙長卿半日,說些話方告辭。
趙長卿命人各院送了兩匹蜀錦,餘下的收到自己庫裏。偏生夏姑媽又挑了不是,與夏老太太嘀咕,“闔家都有份,單沒我們母女的,想來我們母女是討人嫌的,不如迴老家去吧。”
夏老太太剛撿迴臉麵,委實不欲生事,道,“就是咱們蜀中的料子,你又不是沒見過,如今在帝都看著稀奇罷了。哥兒媳婦一個院子送兩匹,你拿這兩匹迴去做衣裳吧,我不用穿這個。”
夏姑媽哼道,“娘也忒小瞧我了,難道我是沒見過衣裳的人?我說的是這事,根本沒將我們母女放在眼裏,恐怕在她眼裏,我們就是吃閑飯的人呢。”
夏老太太道,“你既有這滿肚子不滿,就自己去跟哥兒媳婦說吧。”夏老太太是不打算再招惹趙長卿的,夏姑媽嘟囔兩聲,不得不壓下這滿心不服。罷了,她娘都惹不起趙長卿,她更惹不起。
不過,夏姑媽也隻抱怨了這兩日。
無他,有人給夏家送了上上等的蜀錦來,而且每人有份,除了夏太太那裏不知數目外,餘者每人四匹,夏老太太這裏八匹。且蜀錦的成色比趙長卿著人送來的隻好不差。
這樣的大手筆,哪怕送東西來的人一向不得夏老太太待見,夏老太太也實在舍不得將好東西往外推。
送蜀錦來的不是外人,正是一直給夏太太送鞋的楊表姑娘楊玉芙。
楊玉芙給夏太太送了一年的鞋。
楊玉芙這次上門,夏太太心下更多了幾分感慨,道,“來就來,帶這許多東西做甚。實在太貴重了,你還是帶迴去自己穿用吧。”
楊玉芙溫溫柔柔的笑著,“這也不是買的。不瞞姨媽,來帝都這些一年的工夫,相公在國子監念書,我在家左右無事。閑來看了看帝都的行情。江南的絲綢不知多受帝都貴人們的喜歡,倒是不多見咱們蜀中的蜀錦。也是我有了運道,相公有位族兄就是幹這行的,著可靠的下人迴家鄉販些蜀錦來賣,倒是賣了好價錢。這些本就是留給親戚們自家穿用的,在帝都,可有誰呢。我想著是家鄉的東西,就送了些來給姨媽使,還有家裏老太太、姑太太、大奶奶、妹妹們,用來做衣裳再好不過了。如今帝都貴人們都穿蜀錦,聽說,皇後娘娘也拿進上的蜀錦賞賜命婦。我這個當然比不上宮裏的東西精細,卻也不算差了。”
夏太太道,“你日子過得順遂就好。”
楊玉芙陪夏太太說了半日話,並未留下用飯,說家裏忙,便起身告辭了。
夏姑媽得了這樣上等的蜀錦,一麵撫摸著柔滑無比的料子,一麵與母親道,“這才叫好錦。先前哥兒媳婦送來的那個,做鞋底子我都嫌硌腳。娘,你看這料子多好啊。”
夏老太太仍記著楊玉芙害夏家倒黴的事,一瞟閨女手中的料子,道,“還算這楊家丫頭有良心,知道對不住咱家。”
夏姑媽挑得高高的眉毛,將嘴朝薔薇院的方麵一撇,低聲抱怨,“娘,看到沒,外人都比哥媳婦強。”
夏老太太雖不喜趙長卿,但,她更不喜楊玉芙,聽閨女這話不禁將臉一撂,“就這四匹蜀負便將你收買了,你也忒不值錢了!”
夏姑媽喊冤,“哪裏是四匹蜀錦將我收買,娘你想想,真正算起來,大哥當初的事雖與楊丫頭有關,可實在說起來,她難道不是身不由己!她進了蜀王府都忘不了哥兒,這才惹惱了世子殿下,進而連累大哥!你說說,能叫她怎麽辦!”
夏老太太說起來猶有氣,道,“你忘了當初楊太太怎麽歡天喜地的來咱家退親!”
“那趙翰林還有個手刃父叔祖兩代三人的同胞姐姐呢!楊太太自來勢利,這有什麽法子。趙翰林這樣的家門兒,哥兒還不是照樣與趙翰林來往,哥兒她媳婦拿趙翰林當親弟弟一樣!聽說,哥兒媳婦與那位殺人魔的趙姑娘也很要好,你說,她都交往的什麽人來著!我一想,這心裏就慎的慌!楊太太雖不好,也比殺父弑祖的趙姑娘強吧!而且,楊姑娘是真正明理!娘你也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夏姑媽還感歎起來,“在哥兒媳婦的眼裏,我這個姑媽算什麽呢?說不得在她心裏我就是個吃閑飯的,比外頭要飯的稍微強那些一星半點兒。娘你別嫌我讚楊丫頭,楊丫頭就是比哥兒媳婦開眼。你看,人家要不是能幹,能給咱家送這許多好料子,還不知人家賺了多少銀子呢?真正旺家又明理,知老知少。”
四匹蜀錦,夏姑媽說不盡楊玉芙的好話。
這筆生意,實在劃算極了。
椿齡院的事,自來瞞不過趙長卿。
趙長卿心說,夏姑媽還有臉挑她的不是。縱使有東西,喂了狗,狗還知道搖搖尾巴,夏姑媽卻是半點不知感恩的!她的東西又不是大風刮來的,難道白白喪送給夏姑媽這種白眼狼!
真是發的好夢!
永福將幾匹錦收起來,捧來一盞烏梅湯,勸趙長卿道,“奶奶不必與這些渾人生氣。”
趙長卿飲幾口烏梅湯,笑,“這種事真放到心上,也不用幹別的,天天生氣就夠了。”喚了紅兒進來,道,“待一會兒吃了飯,你出去打聽打聽,楊表姑娘在哪裏做的生意,她這生意,究竟到了什麽程度?”
紅兒道,“奴婢現在就去。”
nbsp;趙長卿笑,“皇帝還不差餓兵,再者,這也不急,寧可多花些工夫,也要打聽清楚。”
紅兒正色應了。
紅兒晚上與趙長卿迴稟,“楊表姑娘的鋪子我去瞧過了,就在朱雀大街,三間的門麵,氣派極了,時常有人進出,想來生意是極好的。奴婢進去看了看,裏頭招唿客人的是個十分標誌的女掌櫃,也有男仆,穿戴都齊整,模樣也都幹淨,倒讓奴婢想到以前在咱們邊城林老板的鋪子。若要再細致些的事情,奴婢還得再出去打聽。”
趙長卿道,“好。這事不急,你慢慢打聽就是。”
紅兒不解道,“奶奶,楊表姑娘剛來邊城的時候,與柳舉人是租宅子住。我聽平安說,還是很小的宅子,每月才二兩多的租金。楊表姑娘哪兒來得這許多錢開那麽大的鋪子呢?”
趙長卿笑,“這如何能知道?若我知道,我也去發財了。”
紅兒認真道,“奶奶的銀子有來曆,她這銀子,沒來曆。”
趙長卿道,“跑了這大半日,去歇歇吧。”
紅兒應是,道,“路上遇著好杏子,奴婢買了些迴來,已經命半夏去洗了,奶奶嚐嚐味兒可好。”便退下了。
楊表姑娘既然賺了銀子,理所應當的開始置業,她也買了處四進大宅,恰好夏家的鄰居要賣宅子,楊表姑娘大手筆的買下來,因那宅子十分精致,稍稍收拾過便搬了進去,與夏家比鄰而居。
楊表姑娘這般闊綽氣派,夏老太太都咋舌,更甭提夏姑媽,一個勁兒道,“原以為哥兒媳婦就算能幹的,比起楊丫頭,還是多有不如。”這話,她並不是背著趙長卿說,而是楊玉芙請夏家人過去暖宅時,當著楊玉芙趙長卿的麵兒說的。楊玉芙如今不單單是送鞋給夏太太,手裏闊綽了,好東西不要錢似的往夏家送。夏姑媽頗是得了些好處,如今滿眼隻有楊玉芙是好人。至於先前之事,夏老太太都不計較了,更不必提夏姑媽,如今眼裏隻一個手麵兒大方的楊玉芙罷。在夏姑媽心裏,怕是親娘都排後站了。。
楊玉芙溫溫柔柔的笑著,“姑媽實在抬舉我了,我如何敢與表嫂相比。”
趙長卿笑,“表妹本就能幹。”
趙蓮隨著楊玉芙同長輩們一道參觀過宅子,望向楊玉芙發間的一支極華麗的寶石珠釵,道,“楊姐姐,你這釵真好看,是珍寶齋的新花樣吧?”
楊玉芙笑盈盈的將釵拔下來,輕輕的給趙蓮插在發間,笑道,“說來,妹妹的生辰快到了。我還在發愁送什麽給妹妹好。妹妹若拿我當姐姐,就別與我見外。你若不收,就枉費了我待妹妹的一片心。”
趙蓮歡喜道,“謝謝楊姐姐。”
“妹妹喜歡就不辜負了這釵。”楊玉芙拍拍她的手,笑對趙長卿道,“說來,還有件事要麻煩表嫂。”
趙長卿道,“表妹請說。”
“還是我這宅子的事。”楊玉芙道,“這宅子還算不錯,我與相公湊湊合合便能住了。隻是有一事,如今買了宅子,想到老太太還在老家,我心裏十分牽掛,與相公商量了,這就派可靠的仆從去老家接老太太過來享福,也讓我們做兒女的盡一盡孝心。宅子的正房,我沒敢動,就是單單為了留給老太太住。在老太太來前,我想著,還得從裏到外的重新收拾過才成。相公是個念書的人,我不想他為這些瑣事操心,偏生我又不大認得收拾宅子的好匠人班子,想著表嫂這宅子也是重新收拾過的。表嫂用過的人,定是可靠的,能不能介紹給我。”
趙長卿算是有些明白楊玉芙的意圖了,隻是,楊玉芙為什麽要這麽做呢。趙長卿不動聲色,道,“這事容易,一會兒我打發平順過來,表妹有什麽事,盡管問他。”
楊玉芙笑,“我先給表嫂道謝了。”
趙長卿道,“表妹不必客氣。”
中午吃過飯,一行人方迴了家。
至傍晚,夏迴來,笑道,“好消息。明兒咱們一道去蘇先生家。”
“什麽事,這樣高興?”趙長卿遞盞涼茶給丈夫。
夏喝了半盞,笑,“蘇神醫與阿白是同族,算起來,阿白還得叫蘇神醫一聲叔叔的。聽說,蘇神醫與阿白的父親有極好的交情。咱們也是做過大夫的,能一見蘇神醫,多大的榮耀。”
“這可真是大好事。”趙長卿亦十分歡喜,悄悄同夏道,“也叫蘇神醫給咱們看看,怎麽總是沒孩子呢。”趙長卿從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隻是,禦醫都請過,兩人本身還是大夫,身體都沒診出什麽問題。不知蘇神醫這帶了個“神”字的,有沒有法子。
夏已經二十五,心裏也急,並不表現出來,寬慰妻子道,“咱們身子都好,約摸是天意未到。明兒請蘇神醫順道瞧一瞧也沒什麽。有了,是天意。若沒有,將來緣分到了,孩子自然會有。”
趙長卿道,“我想生個女兒。”
夏笑,“龍鳳胎豈不更好。”
趙長卿與夏說了楊玉芙暖宅酒的事,夏歎,“這人哪,隔幾年就跟不認識似的。表妹小時候除了詩詞女紅,還有下廚做點心外,對這些商賈事可是沒半點興趣的。我如今見了她,都不敢認。”
趙長卿服侍他換了家常衣裳,道,“有什麽不敢認的,無非是更能幹了。”
夏是個細致人,為人向來冷靜,道,“不是這麽說。我聽說她在外頭生意頗為興旺,柳家就是尋常人家,楊家也不是大戶。做什麽生意能一下子賺這許多錢。當初咱們開藥堂,一年不過幾百兩,我就覺著很不錯了。如今看她買宅子置家業,出
出手這般闊綽……我沒做過生意,難道蜀錦能賣這許多銀子?”
趙長卿歎口氣,“這就不知道了。”夏能看出楊表妹古怪的地方,她如何看不出來,恐怕楊表妹自己也清楚。但,她似乎不懼別人知道。
夏道,“還有那些蜀錦。老話說,一寸蜀錦一寸金。就是蜀人想做蜀錦的生意都不容易,她哪兒來得這樣大的門路。自蜀王府迴來,表妹就變了。我說這話不大中聽,你少與她往來。”
趙長卿道,“我何嚐願與她往來,如今是老太太、姑太太,拿著楊表妹親熱的很。聽說,還要入股表妹的鋪子做生意,不要說勸,我但凡敢說一個不好,這不是現成的找不自在。”
“這事我來想法子。”夏皺眉,“家裏好端端的日子,何必去沾表妹的光。”
“就是這話。”趙長卿這樣說著,心裏不覺著夏能有法子阻止夏老太太夏姑媽,不要說那母女倆,楊表妹手段一流,連夏太太也給她哄得眉開眼笑,早將先時芥蒂拋諸九霄雲外。
趙長卿實在不想管了,利益麵前,誰能管得住人們的貪欲。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