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河橫跨允州東西,寬百裏,將整個允州一分為二,河水常年奔騰不息,以天然地貌造就奇特陣勢,暗礁無數,水漩衍生頻繁,河麵常年淩厲迅風迴旋,端是險惡,兩岸往來通行,小船難度,唯有百丈**方可橫跨,河畔兩岸城池十餘座,而容得下**停泊的港口卻隻有區區四處,青水城正是其中之一。
青水城位於青水河畔南岸、芸香山腳下,地處允州中東兩區交匯之處,交通便利,隸屬允州七宏城之一,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往來客商絡繹不絕,甚是繁華,更兼依山傍水,錦繡山河,每年來此落戶之人數不勝數,於是造就了此地龐大的人口基數,更兼青水城是進入芸香山的必經之地,慕名而來前往芸香山求仙問道的江湖俠客比比皆是,青水城的宏偉由此可見一斑。
順著山間小道,李沐被薑氏早早帶到了城邊小鎮花壟鎮,從花壟鎮乘小舟沿河岸順流而下,於青水城碼頭下船,直奔問竹學堂的廣門而去。
青水城規模宏大,占地方圓三百餘裏,分內外兩城,呈迴形結構,外城占地三分之二,主經濟商業區,內城是住宅區,當然,想要進駐內城,每年的花費對張家來說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問竹學堂位於北城沿河,緊靠東城牆,北臨青水河,但偌大的學堂內卻無港口,隻有西、南兩門,廣門指的便是西門。
日出東方,驕陽斜迎,巳時剛過,十丈寬的主幹道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尚未到廣門,便被人流圍的水泄不通。薑氏帶著李沐好不容易擠上前,長長的隊伍已經排到了龍道碑樓前,數千人的隊伍,長裏許,甚是壯觀。
“娘,明日再來吧?”李沐暗暗乍舌,不曾想,進個學堂入考也要排隊等候。
“不行!”薑氏不給李沐反駁的機會,拽著李沐站到了隊伍的後麵。
隊伍行進緩慢,百無聊賴,李沐的思緒飄迴到了昨夜的夢境。
三年,一千個日夜,隻要閉上眼,深入沉睡,就會莫名的進入那個冰雪組成的世界,那裏極冷,起初他隻能堅持很短的時間就會陷入昏迷,漸漸的,他呆的時間越來越久,半年前,已經能夠堅持到世界崩潰。
然而迴到現實,他的抗寒能力卻並未增加多少,在冰天雪地中呆上一會兒,就會凍的瑟瑟發抖,更別說夢境中那極冷的冰雪世界。
“始終不變的夢境,為何會出現,而且從未間斷,當年幼小的身軀,為何不曾長大,如今三尺男兒,較之當年身高長了一倍有餘,夢境中卻一如既往,究竟是為何?”
“或許那不是夢?”
“既然不是夢,為何會存在,冰雪覆蓋的世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李沐百思不得其解,三年來,村頭秀士家的藏書他讀了無數,憑借天生過目不忘的能力,學識、見識不知增長了凡幾,卻始終找不出夢境存在的意義。
夢境中的一切,他並未對任何人提起過,或許是當年做‘開窯口’時的警惕,或許是怕爹娘擔心,或許是心中預感的真相讓他感到害怕。總之,秘密被他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期望有一天能夠有勇氣親手揭開謎題,而且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唿之欲出的召喚,莫名出現的感覺不斷的告訴他,隻要走到冰雪世界的盡頭,一切將真相大白。
思緒飛揚,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竟然過了午時,前麵排隊的人已經所剩不多,按照隊伍行進的速度,也就幾柱香的時間過後,就能輪到他們母子。
突然,一陣馬蹄聲伴隨著嘈雜的叫罵聲想起,廣門門前的人群被幾匹高嶺馬馬群衝散。馬兒似乎受到了驚嚇,亦或是騎馬的人故意為之,馬兒毫無顧忌,在人群中橫衝直撞,人群頓時混亂不堪。李沐與母親薑氏距廣門也就幾丈遠,自然是首當其衝。
薑氏受驚,麵對衝來的高頭大馬目露驚恐,神情慌張,卻毅然擋在李沐身前,護住李沐周身。一馬當先,直衝薑氏而來。李沐也是一驚,說時遲那時快,眼看母親將遭不測,本能的反應一把拽過薑氏側身撲到,險險避開了迎頭撞來的黑馬。
在叫罵中,人群激憤,場麵一時失控,很快,受驚的馬兒被馬夫控製,然而隊列的人群卻蜂擁而上,廣門前紮滿了人堆,裏三層外三層。
李沐起身,幫薑氏撲了撲身上的灰土,望著擁擠的人群中騰出的一片空地,目露寒芒,就是那個騎在翅慍馬上的少年,令母親險些喪命。而那少年,此時正自下馬,走到了隊伍的最前端。
隊伍已被衝散,之前的排隊全然無效,許多排了一上午的人都被擠了出來,李沐母子也不例外。
然而,盡管這些人一個個憤憤不平,卻沒有人敢上前找那罪魁禍首理論,原因無他,隻因此人便是青水城三大勢力之一的昭奕樓副樓主的小兒子方夢德。
薑氏本平凡人家出生,雖不識得方夢德,卻也知道有些人招惹不起,受了委屈,隻能是忍氣吞聲。望著長長的隊伍,歎了口氣,拉著李沐,朝隊伍的末端行去。
“娘親,我們迴去吧!”看到母親麵容淒淒,李沐心中平添了些許恨意,望向方夢德的目光多了幾分仇視,又生出些許懊惱,母親受了委屈,他卻無能為力,隻恨自己不能為母親討迴公道。
聽到兒子的提議,薑氏望了眼長長的隊伍,最終無奈的搖了搖頭,心知即便接著排隊也未必能在申時之前進入廣門,臉上露出幾分悵然。
“好吧!明日我們再來。”說著,拉起李沐的小手,穿過人群,朝著港口走去。
“不!明日孩兒一個人來就好了。”李沐不願母親再跟著受累,還要承受莫名的委屈。
薑氏聽到兒子堅決的話語,沒有多說什麽,繼續前行,她明白李沐的心思,知道他是一個骨子裏透著高傲的人,今日發生的事已經嚴重的傷了他的自尊。
“算了,不要太過介意,那些人我們惹不起。”怕李沐惹出禍端,薑氏語重心長勸道。
李沐很難過,盡管心中委屈,卻還是點了點頭,他明白,昭奕樓他招惹不起,如果肆意妄為,不僅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更會對父母招來彌天大禍,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隻是就這樣迴去了,實在心有不甘。
很快兩人來到碼頭,送薑氏上了船,李沐卻並未跟上。
“娘親,你先迴去,我到藏香閣看會兒書,申時就迴!”
藏香閣是州政身邊退役史政季蒙開設的書閣,季蒙為官時清正廉明,酷愛書香,衣錦還鄉後,將畢生藏書處之高閣,怎奈生活拮據,無以維持生計,便將閣樓開放,隻需少許銀兩便能入閣借閱。
自從知道城內有這麽個去處,李沐隔三差五就要關顧一迴,久而久之,便與那季史政相熟識。季蒙見李沐敏而好學,又聰明伶俐,心生喜愛,就任其自由出入。
薑氏知道兒子喜歡看書,也曉得藏香閣是他經常去的地方,不疑有他,叮囑了幾句,便吩咐船家開船。
李沐目送母親遠去,眼神頓時沉了下來,他不想欺瞞母親,卻也不願母親擔憂。為了能讓母親安心,問竹學堂的廣門問考他今天勢在必行,成與不成都必須有個結果。
駐足沉思片刻,李沐緊緊握了握拳頭,朝著問竹學堂後麵的宣墨胡同走去。
青水城的道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不勝繁多,但憑借過目不忘的能力,隻要走過一次,他閉著眼都能摸個來迴,或許是做‘開窯口’時耳濡目染的習慣,青水城大大小小的街道他半年前就走了個遍。在過往的記憶中,宣墨胡同最裏端的明記文房店後麵有一扇小門,通往問竹學堂後廚,是學堂采購往日進出之所在,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偷偷溜進去過一次,直到前廳院才被人發現,此時正直廣門問考,學堂師生幾乎齊聚廣門庭院,想必戒備不是那麽森嚴。
李沐在如蛛網的小巷胡同中穿行,很快就來到了宣墨胡同。
宣墨胡同是一條寬不及兩丈的小胡同,很深,裏麵經營著十幾家店鋪,全是文房店,是專門為學堂的師生們開設的,距廣門也就百十來米,但悠長的胡同越往裏越窄,很少有師生深入,因此坐落在胡同最裏端的明記文房店的生意並不好。
來到明記文房店前,店長是一位花甲老人,此時正悠閑的躺在竹椅上閉目養神,盡管左側的小院並非文房店私有,但若要從小院的後麵進入學堂,勢必要經過文房店的側門。
李沐小心翼翼,不敢弄出聲響,生怕驚動了休息的老者,盡管不曉得老者會不會阻攔,還是不為人知的好。
穿過小門,順著上次走過的亭廊,李沐一路躲躲閃閃,很快就到了中堂院,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一驚,偌大的中堂院幾乎站滿了人,全是與他一般大小的少年,一個個手持書卷,不知在記錄著什麽,身邊卻無大人跟隨。眼看如此,李沐也不怕暴露,徑直走了過去,混在人群當中。
不過很快,李沐發現了不妥,這些人手中都有一冊書卷,唯獨他沒有,環顧四視,終於在中庭院偏門入口旁發現了一處低矮的書案,案上擺放著許多類似手劄的書卷。
趁著無人注意,李沐快速來到書案前,思量片刻,正要伸手抓取案上的書卷,伸出的手腕卻被一雙細膩的巧手給握住了。
李沐抬起頭,眼前一女子正巧笑嫣然的望著他,輕微搖了搖頭,柔語含翠道:“這些可不是你能作的!”
從容貌看,女子約年芳二八,樣貌尚可,盡管語氣輕柔,目光中卻閃現淡淡的輕蔑。
“為何不能,我偏要作!”
李沐今日受了許多氣,正一肚子惱火,無意中看到女子眼中的輕蔑之意,怒火曾的從肚子裏冒了出來,直逼腦門,掙開女子的手掌,一把抓過案上的書卷。
“哼!年紀不大,脾氣倒是不小。”女子惱怒,狠狠瞪了李沐一眼,二話不說,轉身離去。
李沐話落就有些後悔了,擱在平時,這原本算不得什麽,女子眼中的輕蔑並非就是看不起他,隻不過是戲謔的玩笑罷了,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絕對不能被人小瞧了。
然而,當李沐拿起書卷,看到上麵‘師德’兩個字的時候,頓時傻眼了,再看下麵一行小字,竟然是問竹學堂招聘講師的問考答卷。
愣了一愣,李沐恍然,望向側門內的偏院,院內果然站著男女各十餘人,大都在雙十年歲,同正院的少年一般,紛紛悶頭答卷。
“難怪!”李沐豁然想起什麽,抬頭朝正門望去,卻見正門外同樣有一處書案,上麵擺了些許書卷,心知,那些才是自己要作的答卷。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青水城位於青水河畔南岸、芸香山腳下,地處允州中東兩區交匯之處,交通便利,隸屬允州七宏城之一,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往來客商絡繹不絕,甚是繁華,更兼依山傍水,錦繡山河,每年來此落戶之人數不勝數,於是造就了此地龐大的人口基數,更兼青水城是進入芸香山的必經之地,慕名而來前往芸香山求仙問道的江湖俠客比比皆是,青水城的宏偉由此可見一斑。
順著山間小道,李沐被薑氏早早帶到了城邊小鎮花壟鎮,從花壟鎮乘小舟沿河岸順流而下,於青水城碼頭下船,直奔問竹學堂的廣門而去。
青水城規模宏大,占地方圓三百餘裏,分內外兩城,呈迴形結構,外城占地三分之二,主經濟商業區,內城是住宅區,當然,想要進駐內城,每年的花費對張家來說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問竹學堂位於北城沿河,緊靠東城牆,北臨青水河,但偌大的學堂內卻無港口,隻有西、南兩門,廣門指的便是西門。
日出東方,驕陽斜迎,巳時剛過,十丈寬的主幹道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尚未到廣門,便被人流圍的水泄不通。薑氏帶著李沐好不容易擠上前,長長的隊伍已經排到了龍道碑樓前,數千人的隊伍,長裏許,甚是壯觀。
“娘,明日再來吧?”李沐暗暗乍舌,不曾想,進個學堂入考也要排隊等候。
“不行!”薑氏不給李沐反駁的機會,拽著李沐站到了隊伍的後麵。
隊伍行進緩慢,百無聊賴,李沐的思緒飄迴到了昨夜的夢境。
三年,一千個日夜,隻要閉上眼,深入沉睡,就會莫名的進入那個冰雪組成的世界,那裏極冷,起初他隻能堅持很短的時間就會陷入昏迷,漸漸的,他呆的時間越來越久,半年前,已經能夠堅持到世界崩潰。
然而迴到現實,他的抗寒能力卻並未增加多少,在冰天雪地中呆上一會兒,就會凍的瑟瑟發抖,更別說夢境中那極冷的冰雪世界。
“始終不變的夢境,為何會出現,而且從未間斷,當年幼小的身軀,為何不曾長大,如今三尺男兒,較之當年身高長了一倍有餘,夢境中卻一如既往,究竟是為何?”
“或許那不是夢?”
“既然不是夢,為何會存在,冰雪覆蓋的世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李沐百思不得其解,三年來,村頭秀士家的藏書他讀了無數,憑借天生過目不忘的能力,學識、見識不知增長了凡幾,卻始終找不出夢境存在的意義。
夢境中的一切,他並未對任何人提起過,或許是當年做‘開窯口’時的警惕,或許是怕爹娘擔心,或許是心中預感的真相讓他感到害怕。總之,秘密被他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期望有一天能夠有勇氣親手揭開謎題,而且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唿之欲出的召喚,莫名出現的感覺不斷的告訴他,隻要走到冰雪世界的盡頭,一切將真相大白。
思緒飛揚,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竟然過了午時,前麵排隊的人已經所剩不多,按照隊伍行進的速度,也就幾柱香的時間過後,就能輪到他們母子。
突然,一陣馬蹄聲伴隨著嘈雜的叫罵聲想起,廣門門前的人群被幾匹高嶺馬馬群衝散。馬兒似乎受到了驚嚇,亦或是騎馬的人故意為之,馬兒毫無顧忌,在人群中橫衝直撞,人群頓時混亂不堪。李沐與母親薑氏距廣門也就幾丈遠,自然是首當其衝。
薑氏受驚,麵對衝來的高頭大馬目露驚恐,神情慌張,卻毅然擋在李沐身前,護住李沐周身。一馬當先,直衝薑氏而來。李沐也是一驚,說時遲那時快,眼看母親將遭不測,本能的反應一把拽過薑氏側身撲到,險險避開了迎頭撞來的黑馬。
在叫罵中,人群激憤,場麵一時失控,很快,受驚的馬兒被馬夫控製,然而隊列的人群卻蜂擁而上,廣門前紮滿了人堆,裏三層外三層。
李沐起身,幫薑氏撲了撲身上的灰土,望著擁擠的人群中騰出的一片空地,目露寒芒,就是那個騎在翅慍馬上的少年,令母親險些喪命。而那少年,此時正自下馬,走到了隊伍的最前端。
隊伍已被衝散,之前的排隊全然無效,許多排了一上午的人都被擠了出來,李沐母子也不例外。
然而,盡管這些人一個個憤憤不平,卻沒有人敢上前找那罪魁禍首理論,原因無他,隻因此人便是青水城三大勢力之一的昭奕樓副樓主的小兒子方夢德。
薑氏本平凡人家出生,雖不識得方夢德,卻也知道有些人招惹不起,受了委屈,隻能是忍氣吞聲。望著長長的隊伍,歎了口氣,拉著李沐,朝隊伍的末端行去。
“娘親,我們迴去吧!”看到母親麵容淒淒,李沐心中平添了些許恨意,望向方夢德的目光多了幾分仇視,又生出些許懊惱,母親受了委屈,他卻無能為力,隻恨自己不能為母親討迴公道。
聽到兒子的提議,薑氏望了眼長長的隊伍,最終無奈的搖了搖頭,心知即便接著排隊也未必能在申時之前進入廣門,臉上露出幾分悵然。
“好吧!明日我們再來。”說著,拉起李沐的小手,穿過人群,朝著港口走去。
“不!明日孩兒一個人來就好了。”李沐不願母親再跟著受累,還要承受莫名的委屈。
薑氏聽到兒子堅決的話語,沒有多說什麽,繼續前行,她明白李沐的心思,知道他是一個骨子裏透著高傲的人,今日發生的事已經嚴重的傷了他的自尊。
“算了,不要太過介意,那些人我們惹不起。”怕李沐惹出禍端,薑氏語重心長勸道。
李沐很難過,盡管心中委屈,卻還是點了點頭,他明白,昭奕樓他招惹不起,如果肆意妄為,不僅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更會對父母招來彌天大禍,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隻是就這樣迴去了,實在心有不甘。
很快兩人來到碼頭,送薑氏上了船,李沐卻並未跟上。
“娘親,你先迴去,我到藏香閣看會兒書,申時就迴!”
藏香閣是州政身邊退役史政季蒙開設的書閣,季蒙為官時清正廉明,酷愛書香,衣錦還鄉後,將畢生藏書處之高閣,怎奈生活拮據,無以維持生計,便將閣樓開放,隻需少許銀兩便能入閣借閱。
自從知道城內有這麽個去處,李沐隔三差五就要關顧一迴,久而久之,便與那季史政相熟識。季蒙見李沐敏而好學,又聰明伶俐,心生喜愛,就任其自由出入。
薑氏知道兒子喜歡看書,也曉得藏香閣是他經常去的地方,不疑有他,叮囑了幾句,便吩咐船家開船。
李沐目送母親遠去,眼神頓時沉了下來,他不想欺瞞母親,卻也不願母親擔憂。為了能讓母親安心,問竹學堂的廣門問考他今天勢在必行,成與不成都必須有個結果。
駐足沉思片刻,李沐緊緊握了握拳頭,朝著問竹學堂後麵的宣墨胡同走去。
青水城的道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不勝繁多,但憑借過目不忘的能力,隻要走過一次,他閉著眼都能摸個來迴,或許是做‘開窯口’時耳濡目染的習慣,青水城大大小小的街道他半年前就走了個遍。在過往的記憶中,宣墨胡同最裏端的明記文房店後麵有一扇小門,通往問竹學堂後廚,是學堂采購往日進出之所在,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偷偷溜進去過一次,直到前廳院才被人發現,此時正直廣門問考,學堂師生幾乎齊聚廣門庭院,想必戒備不是那麽森嚴。
李沐在如蛛網的小巷胡同中穿行,很快就來到了宣墨胡同。
宣墨胡同是一條寬不及兩丈的小胡同,很深,裏麵經營著十幾家店鋪,全是文房店,是專門為學堂的師生們開設的,距廣門也就百十來米,但悠長的胡同越往裏越窄,很少有師生深入,因此坐落在胡同最裏端的明記文房店的生意並不好。
來到明記文房店前,店長是一位花甲老人,此時正悠閑的躺在竹椅上閉目養神,盡管左側的小院並非文房店私有,但若要從小院的後麵進入學堂,勢必要經過文房店的側門。
李沐小心翼翼,不敢弄出聲響,生怕驚動了休息的老者,盡管不曉得老者會不會阻攔,還是不為人知的好。
穿過小門,順著上次走過的亭廊,李沐一路躲躲閃閃,很快就到了中堂院,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一驚,偌大的中堂院幾乎站滿了人,全是與他一般大小的少年,一個個手持書卷,不知在記錄著什麽,身邊卻無大人跟隨。眼看如此,李沐也不怕暴露,徑直走了過去,混在人群當中。
不過很快,李沐發現了不妥,這些人手中都有一冊書卷,唯獨他沒有,環顧四視,終於在中庭院偏門入口旁發現了一處低矮的書案,案上擺放著許多類似手劄的書卷。
趁著無人注意,李沐快速來到書案前,思量片刻,正要伸手抓取案上的書卷,伸出的手腕卻被一雙細膩的巧手給握住了。
李沐抬起頭,眼前一女子正巧笑嫣然的望著他,輕微搖了搖頭,柔語含翠道:“這些可不是你能作的!”
從容貌看,女子約年芳二八,樣貌尚可,盡管語氣輕柔,目光中卻閃現淡淡的輕蔑。
“為何不能,我偏要作!”
李沐今日受了許多氣,正一肚子惱火,無意中看到女子眼中的輕蔑之意,怒火曾的從肚子裏冒了出來,直逼腦門,掙開女子的手掌,一把抓過案上的書卷。
“哼!年紀不大,脾氣倒是不小。”女子惱怒,狠狠瞪了李沐一眼,二話不說,轉身離去。
李沐話落就有些後悔了,擱在平時,這原本算不得什麽,女子眼中的輕蔑並非就是看不起他,隻不過是戲謔的玩笑罷了,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絕對不能被人小瞧了。
然而,當李沐拿起書卷,看到上麵‘師德’兩個字的時候,頓時傻眼了,再看下麵一行小字,竟然是問竹學堂招聘講師的問考答卷。
愣了一愣,李沐恍然,望向側門內的偏院,院內果然站著男女各十餘人,大都在雙十年歲,同正院的少年一般,紛紛悶頭答卷。
“難怪!”李沐豁然想起什麽,抬頭朝正門望去,卻見正門外同樣有一處書案,上麵擺了些許書卷,心知,那些才是自己要作的答卷。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