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千七百萬年前,鴻蒙覺醒,天道初開,天道降下道魔教化人間,給人類中擁有靈根者永生的希望。。


    道魔曆經三萬年繁衍,佼佼者踏破天道,破碎虛空而去,成就永恆,自此,看到希望的人類修士如雨後春筍,紛紛崛起,一時間‘修真’二字讓人趨之若鶩。


    又過了五萬年,佛祖突降人間,在人間教化世人向善,傳教十萬載,留佛緣無數,最後身化佛光,普照大地。


    在之後的一百萬年裏,道、魔、佛三教齊頭並進,成就修真盛世,世間修真者曾經一度占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可謂是空前絕後。


    然而好景不長,天降大難與人間,滅世之兆顯現,人類在劫難逃,道、魔、佛三教合力也無法挽迴滅世厄運。


    而就在天地將亡之際,妖者應天道而生,力挽狂瀾,拯救人類與危難之際。


    大難過後,道、魔、佛、妖四教和睦相處,如同一家,共同進退達七十萬年之久。


    可是天道無情,豈能事事如願,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四教從摩擦到分化,最終反目成仇,而後大打出手,天地亂,血腥起,長達一百六十萬年的紛爭自此拉開了序幕。


    那是一段極其漫長又暗無天日的日子,世間凡人曾先後三次被滅絕,若非修真者的後代也有可能出現沒有靈根的凡人,世間的凡人恐怕早已就此斷絕。


    戰後大地滿目蒼夷,人類損失慘重,偌大的世界人口不足百萬,妖族更是幾乎滅族,所剩數量隻有區區千餘。


    人妖兩族經曆了百萬年的繁衍生息,才有所好轉,但道、魔、佛、妖四教的敗落以成定式,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凡人因為繁殖能力強,隻用了不足十萬年的時間,人口便恢複到戰前的十分之一,達到一千多億。


    隨著人類的強盛,世間百廢待興,各教係順勢崛起,一時間百家爭鳴,敗落的天道四家被最強勢的七大家所頂替,成為人類心目中的修士聖地。


    這七家分別是:兵家、陰陽家、墨家、儒家、法家、幻家、縱橫家。


    然而,天道之下豈容他人爭鳴,七大家的強勢崛起被天道所允的四家所不容,自此大戰的漩渦再次卷起。


    隻是,此次的大戰隻在道、佛、魔、妖、兵、陰陽、墨、儒、法、幻、縱橫十一家掀起,規模有所局限,並未傳開,也未落入凡人眼界,所以知情者不多。


    兵家做為七家之首,被道、魔、佛、妖四家首先看上,在攻其不備之下,瞬間被瓦解,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道魔四家怎麽說也傳承了數百萬年,而且傳自於上界,自然非是兵家等自行繁衍的道統可比。


    兵家敗落,分崩離析,墨家主張非攻,不願陷入紛爭,又不知在何處尋得了一處通往它界的入口,遁入其它位麵,並將其入口徹底封死,從此不知去向。


    縱橫家因為身居鬼穀,故而又被稱為鬼穀道,分縱係和橫係兩派,盡管實力不俗,但怎奈人口稀少,知道事不可為,便尋了一處不為人知的地方隱匿了起來,自此杳無音訊,事過數千萬年,竟然無人知曉。


    七家眨眼間便去其三,法家、幻家勢小,見大勢已去,隻能無奈妥協,便與道魔四家和解,經過商議,法家一分為二,融入道佛兩家;幻家也一分為二,融入魔、妖兩家。


    自此,自行衍生的七大家便隻剩了陰陽家和儒家。


    然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道不和,亂象再生,世間頃刻間陰陽錯亂,人死即複生頻頻出現,活人瞬間無故猝死也屢見不鮮,陰魂無法入輪迴,修士的陽魂卻時常在離體的時候被瞬間吸入六道輪迴投胎從生,天地大亂。


    道、魔、佛、妖四家自顧不暇,自然沒工夫再去理會陰陽家和儒家的事情。


    此亂歸於天地,無人可解,隻能自行度過,人們唯一能做的隻有祈禱上蒼,希望上蒼不要將厄運降臨自身。


    就在人們絕望之際,在天道之下自行衍生而出的陰陽家一分為二,分為陽極和陰極兩家,其中陽極與佛道融合,化為洗滌天地汙穢的一道佛輪,而陰極則與六道輪迴接連,吸納天地幽魂,因為占據了陰陽家的全部運數,故而保留了下來。


    至於陰陽家為何突然分離,卻成了懸案,世間無人知曉。


    人死入六道輪迴是天道規則,不論道、佛、魔,還是妖,死後陰魂都要入輪迴,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占據了陰陽家全部運數的陰極又吸收了其餘各家的一絲運道,自此鬼道應運而生。


    大難平息,七大自行衍生的道統隻剩下了儒家。


    然而,大難剛剛離去,人們尚未展位腳跟,天地異變突現,大地分離,原本合在一起的九州瞬間崩離,又因為允州本就是九大州中麵積小的一個,而且位於最外端的突出部位,故而被崩離的最遠,遠到哪怕結丹期修士終其一生也無法離開允州,踏足到其他各州。


    自此,允州成了孤家寡人,而身處允州的儒家也因此保留了下來。


    ……


    “哎!師父曾說過,若非大地崩離,儒家恐怕也同其餘六家一樣,不是被滅,就是藏起來不敢見人,要麽被兼並;師父還說,其餘八大州的儒家恐怕早在三千萬年前就已經被滅了,若非允州本就貧瘠,修煉資源不富裕,修真水平是九大州最低的,在崩離後,修真水平一直保持在結丹期,故而儒家才能一直保存至今,否則也早就被滅了。”雲彥情緒顯得有些激動,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這段不為人知的曆史很讓人震驚,可是,這跟你要尋找兵家有什麽關係?”李沐問道。


    “另外六家之所以滅的滅、逃的逃、散的散、兼並的兼並,是因為我們七家是天道之下自行衍生的道統,不被這個世界的天道所認可,故而才會有如此慘淡的下場。”


    “在三百萬年前,我儒家出了一個大人物,是一位意煉天意之境的聖人,要知道,儒家的聖人即便是在三千萬年前的那個儒家昌盛的時代,也不過區區數人,畢竟聖人首先必須是大乘期的修士,其次還必須自創一套新的完整的意煉之法,可見如要成為聖人,多麽困難。”


    “更為關鍵的是,這位聖人所修煉的是天意意境,修到他那個地步,已經能夠揣測到天意,於是,這位聖人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天道交涉,試問天道:儒家要如何做才能得到它的認可。”


    “天道的答複是:必須融合上古時期自行衍生的七大家中其餘六家的道統,才有可能使儒家歸於天道之下,受天道庇護。”


    “從那以後,我儒家的首要任務便是找尋其餘六家的上古道統,而找尋其餘六家的傳人也成了儒家人人必爭的主要任務。”


    ……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古神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觀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觀雪並收藏上古神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