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灤營三州被吳玠打下來了以後,一直不穩定——平灤營三州的人,時時刻刻都有叛變的趨勢。


    這除了因為平灤營三州的人桀驁不馴,不願意服從漢人的管束以外,也因為逃到趙宋王朝的張覺,時不時的就勾搭一下平灤營三州的人,鼓動他們叛亂。


    終於,在九月初的時候,在張覺的鼓動下,張敦固率領平州的豪紳貴族聚眾叛亂,試圖重新奪取平州。


    還好,吳玠早有準備,張敦固他們剛有異動,就被吳玠撲滅了他們的叛亂。


    李存得知此事了之後,大怒,命令吳玠將平灤營三州的所有豪紳貴胄之家全都捉了,然後派專人去進行公審。


    這口屠刀一開,平灤營三州的世家大族,最後十不存一,平灤營三州血流成河。


    這可是李存北上了之後,第一次大開殺戒,讓人終於知道了李存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千萬別把李存給惹怒了。


    而這還不算完,李存將剩下的那個“一”的土地也全都給沒收了。


    隨後,李存將平灤營三州的世家大族的田地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分給平灤營三州的民眾。


    接著,李存又給平灤營三州的民眾免了一年的賦稅。


    除此之外,李存還特意給平灤營三州的文人開了一期恩科,舉辦科舉取士,充入大乾王朝。


    這種種手段使用了一遍過後,平灤營三州才終於穩定下來。


    可平灤營三州是穩定下來了,但是李存卻沒有忘記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的張覺。


    關鍵,李存要是能讓趙宋王朝方麵殺了張覺,就會讓趙宋王朝寒了投降趙宋王朝的遼人的心。


    不說別的,趙宋王朝依為王牌的常勝軍和義勝軍沒準就會不攻自破。


    這可是有可能讓李存在大一統的道路上省很多勁。


    試問,李存怎麽可能不實施?


    不過李存沒有親自操心此事,他隻是讓韓昉派人去跟趙宋王朝索要張覺,並告訴韓昉,趙宋王朝方麵要是不將張覺給自己,自己立即就派兵去攻打趙宋王朝。


    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全都已經查到了,張覺逃到了涿州,現在就在常勝軍中。


    目前,常勝軍僅精銳騎兵就有五萬多,連鄉兵什麽的全都算上,常勝軍號稱擁兵三十萬。


    這“三十萬”大軍全都聽從郭藥師的指揮。


    張覺看得很清楚,郭藥師實力強大,是真正的實權派,甚至都已經有了聽調不聽宣之勢。


    所以,張覺名義上是投了趙宋王朝,實際上則是投了郭藥師。


    郭藥師自覺實力強大,完全保護得了張覺,所以他向張覺保證,誰來了,都動不了張覺。


    郭藥師如今的狂妄,可不僅僅體現在,他敢大包大攬保護張覺一事上,還體現在了他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上。


    而且,郭藥師就堂而皇之的和他的部下身穿左衽,也就是始終不著宋服,隻穿遼服,成了燕山河北這一片的唯一一股“清流”,就仿佛他們是最後的遼人。


    涿州知州詹度對郭藥師的所作所為很不滿。


    詹度是浙江縉雲人,他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官至禮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兼權參知政事,贈少保齊國公,顯赫一時,其父親官至翰林學士國子司業。


    詹度本人很有才幹,政和初年他知真州時,朝廷考核得優等,加直龍圖閣,三十六歲就擔任浙東、浙西兩路轉運使,掌管兩路財賦兼有監管督察州縣地方官吏的權力。宣和三年他出任馬步軍都總管、中山安撫使等職,鎮守河北戰略要地中山府。


    此次,趙宋王朝派詹度鎮守北疆,詹度深知責任重大。


    所以詹度半點都不敢鬆懈。


    對於郭藥師這個降將,明明受到趙宋王朝的極寵,卻仍然以遼臣自居,詹度極為看不慣。


    關鍵,詹度覺得,趙佶給郭藥師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


    這郭藥師要是出了問題,那趙宋王朝可就危險了。


    所以詹度想要限製郭藥師的權力,最好能將常勝軍拆分出來一部分,加入到禁軍當中。


    這樣的話,禁軍和常勝軍就可以相互牽製,還可以互補。


    詹度是涿州知州,名義上的涿州軍政主管。


    但實際上,除了常勝軍以外,在涿州這裏的禁軍,隻有九千人馬,與號稱擁有“三十萬”的常勝軍根本無法相比。


    如此一來,詹度要想全麵掌管軍隊,勢必得讓郭藥師聽其命令。


    可偏偏,趙宋王朝在詹度和郭藥師誰大誰小一事上,一直在和稀泥。


    郭藥師認為,在趙佶的禦筆手詔中,他有“節鉞”加銜,權力位置應該在詹度之上。


    而詹度則認為,趙佶禦筆上的排名順序就是權力位置順序,他的名字排在前邊,郭藥師的名字排在後邊,這就說明他的權力職位應該高於郭藥師。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衝突越來越尖銳。


    最後,兩人隻好分別給趙佶上奏章,請趙佶說明自己的地位淩駕於對方之上。


    詹度甚至都已經做好準備了,隻要趙佶支持他,他就開始限製郭藥師的權力,分化常勝軍,然後加強自己手上禁軍的實力。


    可趙佶卻覺得,邊境的守衛,離不開郭藥師和常勝軍,於是下詔書將詹度和河間知府蔡靖對調。


    蔡靖沒有詹度那麽鋒芒畢露,也不跟郭藥師爭奪兵權,事事遷就郭藥師。


    加上,郭藥師也明白,要是他再把好脾氣的蔡靖也給鬥走了,趙宋王朝該懷疑有問題的那個人是他了。


    關鍵蔡靖真不打控製常勝軍的主意。


    所以郭藥師的飛揚跋扈有所收斂,開始配合蔡靖的工作。


    但是,邊境的軍權,還是一直牢牢的把控在郭藥師的手中。


    韓昉派去索要張覺的蕭容,手持大乾王朝禮部所出的公文來到涿州,向蔡靖索要張覺,並表示趙宋王朝要是不把張覺交出來,大乾王朝就發兵來攻打趙宋王朝。


    蔡靖急忙將此事稟報給趙宋朝廷。


    趙佶聞聽此事以後,既憤怒,又無奈。


    想了想,趙佶命令蔡靖將張覺藏起來,不承認張覺在趙宋王朝。


    可蔡靖剛跟蕭容說完張覺不知道哪去了根本不在趙宋王朝,蕭容就老實不客氣的指出,張覺就在常勝軍的甲仗庫裏。


    蔡靖頂不住壓力,又去請示趙佶。


    趙佶幹脆下詔,讓蔡靖殺一個模樣跟張覺差不多的人,交給蕭容,以平定事態。


    可蕭容將人頭拿迴燕京城讓熟悉張覺的人一看,立馬就認出來了,這個張覺是假的。


    與此同時,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也打聽到了,張覺還活著,就藏在郭藥師的家中。


    蕭容再次來到涿州,直接撂下狠話:“你家若不交出真張覺,我家陛下將舉兵自取之。”


    此時,宋金之間雖然已經達成了聯合攻乾的協議,但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的大軍還未到,趙宋王朝方麵不敢獨自跟大乾王朝開戰。


    趙佶出於對大乾王朝的畏懼和小不忍則亂大謀,下令處死張覺,將張覺連同張覺的黨羽全部送去交給李存。


    趙良嗣得知此事了之後,連忙上奏章勸趙佶萬萬不可交出張覺,否則必致燕之降將與常勝軍上下不穩。


    可趙佶卻不覺得一個小小的張覺能有這麽大的影響。


    因此,趙佶一意孤行的讓蔡靖繼續執行這個命令。


    不久,張覺被縊殺了之後,以水銀漬其首,連同張覺的兩個兒子,一並送去燕京,交給了大乾王朝。


    消息傳開後,燕之降將與常勝軍上下果然皆為張覺哭泣。


    郭藥師甚至公開對人很憤慨地說:“大乾欲要張覺,朝廷就與之,若求藥師,亦與之乎?若來要藥師,且奈何?”


    張令徽等常勝軍的將領對趙宋王朝也很寒心,甚至恨得咬牙切齒。


    從此,常勝軍上下更對趙宋王朝產生二心了。


    ……


    不久前,大乾王朝和西夏在桑幹河決戰。


    嶽飛和趙秉淵用李存大敗塔塔兒部的戰術大敗西夏三萬大軍。


    當時,正值秋雨淋淋,山洪暴發,河水暴漲,夏軍人馬溺水而亡者不計其數。


    趁此機會,嶽飛橫掃雲南諸州,將西夏軍隊全都趕到了武、朔二州。


    與此同時,蘇東也橫掃雲北諸州。


    乾軍在雲地勢如破竹,眼看著就要全麵收複雲地了。


    西夏國主李乾順見乾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強了,西夏的軍隊根本就擋不住乾軍的攻擊,遂遣使臣來向大乾王朝求和。


    李乾順派來的使臣將耶律延禧給西夏的割地條約,也就是耶律延禧將武朔二州、天德軍、雲內州以及河東八館割讓給西夏的條約拿給大乾王朝看。


    李乾順派來的使臣委婉的表示,隻要大乾王朝答應將這些地方割讓給西夏,西夏就願意奉大乾王朝為宗主國,雙方簽訂永不侵犯條約。


    武、朔二州屬於雲地,李存怎麽可能將之割讓給西夏,使得自己的防禦出現漏洞?


    而河東八館,即兜答、廝刺、曷董、野鵲、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館,在後世山西西北部一帶,屬於趙宋王朝的固有疆土,李存準備將趙宋王朝整體吞掉,哪能讓西夏趁機拿走一塊?


    至於天德軍和雲內州,既不屬於李存必得的疆土,也不屬於趙宋王朝的固有疆土。


    當然,前不久,這兩個州被耶律延禧給收複了,李存捉了耶律延禧滅了遼國,硬說天德軍和雲內州是大乾王朝的疆土,也說得過去。


    不過——


    實事求是的說,天德軍和雲內州對於目前隻想要燕雲地區將胡人擋在關外的李存而言,其實就是雞肋一般的存在,也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即便是這樣,李存仍然無比強硬得說:“耶律延禧乃朕所捉,遼國乃朕所滅,遼國疆土皆該歸朕所有,你西夏憑甚麽跟朕索要疆土,多說無意,李乾順若想要朕的疆土,盡管發兵來打,他若是真有本事,朕的大乾皆歸他所有,他若是沒這個本事,就滾迴西夏,惹怒了朕,朕便出兵將他那西夏也給收複了。”


    李乾順跟李存索要武朔二州、天德軍、雲內州以及河東八館其實主要是試探李存的底線,看看李存在麵臨宋金聯盟攻打大乾王朝的情況下會不會對西夏作出一些妥協和讓步。


    畢竟,要是西夏也倒向宋金聯盟,那對大乾王朝來說,就是一打三的局麵了。


    不想,李存這麽鋼,在麵對宋金聯盟的情況下,不僅不拉攏西夏,還讓西夏放馬過來,甚至說出來了,惹怒了他,他會將西夏也收複了的狂言。


    對於李存惡劣的態度,李乾順不僅沒有憤怒,他還看出來了別人所沒有看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李存並不畏懼宋金聯合,可能再加上一個西夏,李存也不怕。


    李乾順將他自己關在寢殿當中一天一宿。


    最後,李乾順做出了一個讓他兒子西夏太子李仁愛失望透頂的決定——西夏全麵從雲地撤兵,不摻和大乾王朝、大宋王朝和大金國之間的爭鬥。


    李仁愛對耶律延禧的感情很深。


    想當初,耶律延禧西逃之時,李仁愛聞訊而慟哭,然後請求李乾順派兵去救援耶律延禧。


    結果,西夏派出去的援兵卻被金國一戰給擊潰了。


    李仁愛因此哭了差不多有一個月。


    如今耶律延禧被李存所捉,妃嬪和六個女兒以及宗室之女皆被李存納為妃嬪,受盡了侮辱。


    李仁愛聽說了此事之後,非常同情耶律延禧,他請求李乾順務必出兵打敗李存,救出耶律延禧和遼國的皇室和宗室人員,再幫耶律延禧複國。


    誰知,李乾順不僅不救耶律延禧和遼國的皇室、宗室成員以及幫耶律延禧複國,還要從雲地撤軍,徹底不管耶律延禧和遼國了。


    李仁愛極力泣諫,希望李乾順能夠改變主意,跟大宋王朝和大金國聯合攻打大乾王朝。


    可李乾順不聽,直接就將西夏的軍隊從雲地,甚至是從雲西撤了迴來。


    不久之後,李仁愛聽說,耶律延禧被李存給送到了大乾王朝的都城應天府,而且,耶律延禧的元妃蕭貴哥和耶律延禧的六個女兒以及耶律延禧的不少妃嬪都已經懷上了李存的孩子,耶律延禧徹底成了一個笑話,大遼帝國也徹底亡了。


    李仁愛感覺這是奇恥大辱,又恨李乾順不念親情,結果遂悒鬱而卒,年僅十七歲。


    同月,李乾順的皇後耶律南仙,因愛子夭亡而悲,因祖國滅亡而痛,因李乾順無情而憤,然後絕食而死。


    先失愛子,又失皇後,對李乾順的打擊很大。


    李乾順一下子蒼老了不少。


    不少人都勸李乾順節哀順變。


    而有那激進的,則說耶律南仙和李仁愛心中隻有大遼帝國,沒有西夏,根本就沒有站在西夏的角度考慮問題,是不合格的西夏皇後和西夏太子,死得好。


    不管怎麽說,西夏都是先死了太子,又死了皇後,一時之間,陷入到了國喪當中。


    與此同時,大乾王朝卻在舉國慶祝。


    金國離開雲地。


    趙宋王朝被打出了雲地。


    遼國皇帝耶律延禧被大乾王朝所捉。


    西夏主動撤出了雲地。


    目前的雲地,隻剩下一些遼軍的殘部負隅頑抗,把守一些關鍵之地。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外力幹預,乾軍完全收複燕雲地區,肯定隻是時間的問題。


    換而言之,離開漢人兩百多年的燕雲地區,即將被李存給收複了。


    李存離千古一帝又進了一步……


    ……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幹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幹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