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發生重大事件,章程總是自然而然地想和家人在一起。本文由。。首發


    以前在國外沒機會,現在迴來了肯定不會錯過,送走周社長、薑主任和吳金華,就叫上正在基金會上班的妻子,以及在大姐家玩的女兒和兒子,匆匆返迴龍口工業區的海濱別墅“老宅”。


    出了這麽大事情,已晉升為軍長的王元正一接到電話,連行李都顧不上收拾就迴部隊了。兒子兒媳和孫子都在香港的丁愛國,正和夏誌高、錢叔純一起坐在客廳裏,神色凝重地看中央台。


    他們這一輩人對政治極為敏感,經曆過m主席、z總理逝世時舉國慟哭的場景,心裏自然會有對比。尤其看到電視裏哀悼的人們,已經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沒有天塌下來的那種緊張和恍惚,眼神和表情中多了幾分遺憾、悲傷和平靜時,丁愛國突然說道:“當年,m主席逝世時,舉國痛哭,總擔心偉大領袖沒了,天會塌下來。現在眼淚少了,心裏卻多了感慨和感激,這是一種進步。”


    孩子們對這些不太懂,夏遙問了一下好,便把晴晴和小章翰帶上了二樓。


    從香港迴來前,新h社發表了《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其形式、規格和m主席逝世時類似。但沒有像1976年那樣發布《全國各地舉行追悼儀式的通知》、《中y軍事委員會關於陸海空三軍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等文件。


    章程坐到他們身邊,深以為然地說道:“這說明政治上比以前成熟了,否則也沒有現在這樣的第二代領導向第三代領導平穩過渡。”


    在東山老家當了半輩子普通工人。來到特區又去工廠給女婿幫忙的夏誌高。不懂這些國家大事。而是感歎道:“沒有z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dx平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連他這麽憨厚的人都說出這樣的話,章程忍不住問道:“爸,你就不擔心d老逝世會影響現在的政策?”


    夏誌高一愣,旋即理直氣壯地說:“擔心什麽?開放都快20年了,變不迴去,要變也是往好的變!”


    “是啊。大多數老百姓支持改革開放,想變也變不了。”


    在迴來的路上,很多市民自發來去老人家的巨幅照片前獻花圈、默哀,人雖然很多,但秩序井然。從電視新聞裏也能發現,老人家去世給社會帶來的震動不是那麽大,章程不由地想起他曾說過的那句話: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麵,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不出事沒問題,一出事就不可收拾。


    而他也是那麽做的。早早的便急流勇退,以身作則地廢除了領導人終身製。讓人們從他的去世中看到中國政治發生了悄然進步。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麽。丁愛國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三兒,公司也該平穩過渡了吧?”


    “嗯,這對公司是一個挑戰。”


    “有合適人選沒有?”


    國家要進步,nb電氣同樣要走向成熟,而新老總裁交替無疑是是否成熟的體現,就像幾年前劉思偉出國讓他“組閣”一樣,章程不想過多幹涉,輕描淡寫地說道:“公司正在開董事會,我也正在等二姐的消息。”


    丁愛國又問道:“由董事會決定?”


    “哪有這麽簡單,今天主要是決定由誰暫時接替吳總負責執行委員會,等確定下來之後再授權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再在監事會的監督下遴選,最後還要經過股東大會投票同意。”


    “需要多長時間?”


    “至少一個月吧,另外吳總也不是一遞交辭呈就卸任,中間有好幾個月時間用於過渡。”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丁愛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你估計誰最有希望?許總,丹尼爾、傑克,還是陳浩?”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章程居然搖頭道:“他們都很出色,但擔任總裁都不合適,因為許總一直以來負責的是人事,丹尼爾又局限在傳媒業務上,傑克的大局觀倒是有,卻沒有管理工廠的經驗。陳浩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但和丹尼爾一樣,隻對發電與輸配電業務比較熟悉。我估計從公司外聘請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很可能是美國。”


    丁愛國驚問道:“請一個外來和尚?”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啊,可以帶來新觀念和全新的治理經驗。”


    “你一點都不擔心?”


    “擔心什麽,不行再換嗎,況且這樣的人才流動對公司有好處,不然整個管理機製會不知不覺的變得僵硬。”


    不出他所料,d老去世後的第十天,香港的商業周刊上出現了一則不是很顯眼的消息:前美國ce動力事業部總裁威廉-鮑威爾,正式加盟nb電氣,出任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教育官。


    美國ce被稱之為跨國公司“ceo的搖籃”,在世界500強企業裏,至少有170多位ceo都是從ce出來的。而首席教育官這一職位,也是ce與其它跨國公司的不同之處。


    他獨立於人力資源之外,全權負責人才評估係統和培訓項目,與nb電氣的職業技能培訓部類似,但培養的主要是中層和高層管理人員。


    nb電氣有自己的特色,同時也非常擅於模仿。


    很多國際諮詢機構和商業報刊都注意到,在其十來年的發展過程中,在生產管理上模仿德國,在產品開發上模仿美國,在工業設計上模仿韓國四星,突然設立首席教育官這個職位,香港市民們並沒有感到有多麽奇怪。


    然而,威廉-鮑威爾上任還不到一個月,公司總裁吳金華在bnb新聞網駐香港記者的采訪時。居然聲稱由於一些分公司高管和員工。或明顯或尚未證實的不正當行為。讓nb電氣正在經曆一個困難時期。盡管他無需為公司合規部和法務部剛剛結束的調查承擔責任,但為了使公司擺脫媒體的困擾,重歸平靜,已正式向董事會遞交辭呈,並於6月15日前結束他的任期。


    這個消息一爆出,傻子都知道前不久剛從美國高薪聘請的威廉-鮑威爾副總裁,將會成為nb電氣第三任掌門人。


    結果也正如章程預料的一樣,他的辭職被香港市民們視作為“負責任”的表現。甚至被之前更受追捧,不僅香港最大的幾家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連韓國四星集團、德國東門子、瑞士nbb都向他發出邀請。


    當完中間人之後,章程沒有再過問他與新h社香港分社、即將上任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以及與bj方麵的事,不是陪夏遙去基金會,就是去實驗室,時不時還會出現在鑫盛投資總部。


    4月19日,彭定康在港督府主持有可能是他殖民地總督生涯中最後一次授勳儀式。


    令所有人倍感意外的是,一直對此不感興趣。甚至因為長期在國外以“脫不開身”為借口,婉拒過好幾次的章程。竟一反常態地和另外幾位香港名流接受授勳,獲頒大英帝國勳章中的第二等:爵級司令勳章(kbe),比李先生在1989年獲頒的cbe勳銜還高一級。


    迴家的路上,一起去總督府觀禮的劉思偉,把玩著勳章打趣道:“章程,今後你可以使用私r的頭銜了。”


    在香港呆的時間短,夏遙真搞不懂香港的授勳製度,忍不住問道:“私r?”


    商人從政,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很正常,吳金華卸任後加入特區政府,合情合理,誰也說不出什麽來,但多多少少會對公司和實驗室帶來一些影響。而高薪聘請了一位美國總裁,再接受總督頒發的勳銜,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這一影響。


    章程對頭銜什麽的真不感興趣,一邊翻看著今天的報紙,一邊笑道:“舉世熙熙攘攘,無不皆為利而來,為利而往。外人對香港人的印象,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一切以金錢掛帥的金融都市特色。可是,在這個彈丸之地,當金錢對於一些人而言已經隻是一個數字遊戲的時候,名譽、頭銜這些東西反而成了更為重要的奮鬥目標、


    尤其在經過近百年英式教育之後的今天,很多人對英國那套傳統的貴族體製,堪稱甘之若飴。於是,在貴族的名義下,頭銜的不斷改變,便成了香港政界、商界許多人士成功程度的真實寫照,說白了就是那些閑得沒事幹的人的遊戲,別那麽在意。”


    “也不能這麽說!”


    劉思偉把勳章往小章翰手裏一塞,眉飛色舞地解釋道:“這個大英帝國勳章份量還是很重的,由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6月4日創立,分五個等級,獲頒一等爵級大十字勳章和二等爵級司令勳章的人可以在英文名前加上‘私r’頭銜,是真正的騎士爵位。”


    夏遙樂了,挽著他胳膊吃吃笑道:“老公,你現在是騎士了?”


    “邵先生也是騎士,你看他現在能騎馬嗎?”


    章程把報紙一合,接著說道:“另外,按照英國的授勳製度,隻有獲頒這兩等的英國或英聯邦王國公民才算取得騎士爵位,再過兩個月我就是中國公民了,就算真是騎士那也隻能當兩個月。”


    夏遙看了一眼兒子手裏的勳章,笑道:“太小氣了,也不頒個永久的,而且騎士這個爵位太低。”


    章程哈哈大笑道:“誰說不是呢,沒這個頭銜還好,有這個頭銜往麥特布身邊一站,整個一馬夫,想想就感覺虧。”


    騎士跟王子差多少級,聽上去的確有那麽點道理,但劉思偉還是煞有介事地說道:“這不好比的,要知道就港府內部而言,一般隻有布政司和財政司退役後才會循慣例獲頒kbe勳章,而且這一等總數是有限製的,最多845名,頒完就沒了。”


    章慧對此也不是很了解。不禁好奇地問:“那第一等呢?”


    “第一等更稀少。總共才100名。輕易不會發出,目前好像隻有前行政局首席議員鍾士元在1989年獲頒過,而且因為他勳銜在香港是最高的,所以才被人尊稱為‘大私r’。”


    劉思偉頓了頓,繼續說道:“第三等的雖然數量夠多,但不能稱爵士,不管怎麽說,章程算是趕了個末班車。等過兩個月香港迴歸了,主權收迴了,想獲頒都沒機會。”


    主權收迴之後,再讓英國政府的嘉獎來主導香港自然不妥當,章程甚至知道特區政府將來會製定自身的授勳體係。什麽大紫荊勳章、金紫荊星章、銀紫荊星章、銅紫荊星章,金英勇勳章、銀英勇勳章、銅英勇勳章……搞得眼花繚亂,真不知道有什麽用。


    “不說這個了。”


    他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迴頭笑問道:“姐夫,吳總的消息保密不了那麽久,我估計外界很快就會知道。從我們nb電氣出去的人,怎麽著也要扶上馬再送一程吧。怎麽樣,衛視那個訪談節目,你有沒有興趣參加?”


    他顯然是想利用最後一點時間幫吳金華造勢,劉思偉權衡了一番,反問道:“你呢?你不也收到邀請了嗎?”


    “我是收到了邀請,不過人家是邀請我去坐在台下當觀眾,你跟我不一樣,你是第一任總裁,你不去就沒意思了。”


    夏遙反應過來,禁不住笑道:“衛視這次搞得是挺有創意的,居然想請姐夫、吳總和鮑威爾先生同時參加訪談節目,第一任、第二任和即將上任的第三任nb電氣總裁齊聚一堂,能夠展現nb電氣的整個發展曆程,收視率肯定超高。”


    多少年沒拋頭露麵了,劉思偉打心眼裏不感興趣,搖頭道:“一點準備都沒有,誰知道那個張少瑩問什麽?”


    “老朋友啦,當年在科威特時就打過交道,她不會為難你的,而且我認為她會對吳總和鮑威爾先生更感興趣。”


    “真的?”


    “當然,吳總現在可比你我吃香多了。”


    “行,聽你的,迴去換身衣服,再準備一下,晚上一起去。”


    公司總裁不同於一般的公眾人物,業務廣、子公司和分公司多的nb電氣總裁更不一般,公司事務繁多,吳金華幾年來不僅極少接受媒體采訪,甚至不像其他公司總裁一樣參加什麽論壇。


    想采訪他非常不容易,跟章程一樣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得知他這位被譽為20世紀末最成功的企業領導人,香港最優秀的企業文化創造者,會與他的前任和即將的接替者都欣然接受了邀請,由幾年前的衛視當家花旦已經升格為名嘴的張少瑩激動不已,離正式錄製還有近一個小時,就同編導一起跑到樓下等待他們的到來。


    “陳主席,王教授,二位裏麵請。”


    既然是高端訪談,不僅訪談對象要高端,台下的嘉賓同樣要高端。見陳氏集團董事局主席和港大工商管理係王教授走了過來,張少瑩急忙小跑著迎上去打招唿。


    來是給她老板麵子,同時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和章程、劉思偉聯絡下感情,陳主席環顧了下四周,不無好奇地問道:“張小姐,章先生和劉先生到了沒有?”


    “還沒有,不過我剛聯絡過,他們已經出發了,應該一會兒就到。”


    陳氏集團是nb電氣在香港的關聯企業之一,在內地的兩家工廠,去年為nb電氣代工了價值8億多港元的常規電線電纜,而且正在與nb電氣洽談合金電纜技術轉讓和代工合同,一旦達成協議,未來的合同額將會破10億。


    陳主席不想給兩位真正的大老板留下怠慢的印象,站在門邊笑道:“王教授,跟章先生五年沒見了,我在樓下等會兒,您先上去吧?”


    王教授是他們集團的獨董,同時還兼任謝偉昌剛卸任的香港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與劉思偉那位校董的關係一直不錯,跟章程也打過兩次交道,一邊朝路口張望,一邊笑道:“我與章先生也很長時間沒見了,要等一起等。”


    章程和劉思偉在“高端人士”們中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接下來陸續而至的三十多位嘉賓,竟無一例外和陳主席一樣在樓下等,把張少瑩搞得手足無措。


    “抱歉抱歉,路上堵車,讓諸位久等了。”


    都是吳金華潛在的支持者,章程不敢怠慢,一下車便連連告罪。眾人不約而同地圍了上去,張少瑩根本插不上嘴,陳主席更是緊握著章程的手,感慨不已地說:“章先生,江南大廈一別,有五年了吧?您一點都沒變,一看到您就感覺那次秉燭夜談像是在昨晚似的。”


    印象太深刻了,省二建王總請客,正趕上股民鬧事,被堵了十幾個小時,章程拍了拍手,熱情無比地笑道:“五年了,陳主席,您不僅沒怎麽變,甚至比當年更年輕了,迴頭有時間再聚一聚,把關主席和王總都叫上。”


    沒忘記自己,還記得當年的事,陳主席非常激動,連連點頭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不過這次要由我來做東,時間您定,剩下的我負責,還是那些人,還是那個地方。”


    一位集團總裁忍不住笑問道:“章先生,陳主席,聽上去你們之間有故事?”


    這可是陳主席最引以為傲的資本,一邊與劉思偉握手,一邊笑道:“何止故事,曹總,不是我炫耀,那場麵你簡直無法想象,非常有紀念價值。”


    “真的?”


    章程微笑著確認道:“真的,可以稱之為共患難。”


    “那我更感興趣了,章先生、陳主席,你們五年後的重聚,無論如何也要算我一份,不管多忙,不管去哪兒,都隨叫隨到。”


    “沒問題,等章先生定下時間,一定給諸位發請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臻並收藏電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