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當市委常書記趕到nb工業園時,豪華大巴剛駛出實驗車間大門。


    王錫昌副市長在外麵等了半天,市委書記又大駕光臨,章程連忙請二人一起上車。至於他們的隨從,則由剛辭去公職、轉任nb電氣中國公司工會主席兼培訓部主管的前nb電器中方經理姚光輝接待。


    他倆沒見過章程,必須由李曉山介紹,顧先生和鍾主席兩位香港商界大佬以及吳金華等新同事又要由章程介紹,以至於豪華大巴開到臨海大酒店前都沒一一介紹完。


    人員更替,更替的還都是些前達官顯貴,對香港公務員製度不是很了解的王副市長徹底懵了,暗想今後應該怎麽跟他們打交道。


    常書記倒鬆下一口氣,雖然有一位立法會議員擔任獨董,但屬於功能界組別,他代表的是香港工業總會,既不左也不右,維護得是工總會員的利益。至於那些前港府高官,也都是技術性官員,不搞事不鬧事,不會影響到nb電氣在政治上的立場。


    況且看樣子他們還都是顧先生介紹的,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顧先生絕不可能做出那種引狼入室的事。


    中國公司主管以上幹部來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隨員來了,連剛到特區才三天的丁愛國、顧紅霞和許萍都聞訊而至,二樓宴會廳整整擺了六桌。


    等眾人坐定,章程端起酒杯,抑揚頓挫地說道:“各位,首先請允許我感謝顧先生和鍾主席二位前輩,香港中文大學高校長和香港大學陳校長,以及常書記和王市長等特區政府官員,一直以來對nb電氣和nb實驗室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感謝各位同事一直以來的努力工作,可以說沒有你們。就沒有nb電氣的今天。”


    娓娓而談,一點都不怯場。


    一別三年,期間隻能通過電話聯係的丁愛國欣慰不已,像大家一樣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章程看著身邊的吳金華等人,微笑著說道:“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迎來十六位新同事,他們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極具國際性視野,而且年富力強,他們給之前所服務的公司或政府部門作出了一個又一個卓越貢獻。我深信隨著他們的加盟,nb電氣將會得到更強勁的發展。”


    吳金華和關自豪等即將上任的集團和子集團子公司總裁,不約而同地站起身。朝未來的下屬揮手致意。


    “我餓了。”


    眾人一陣哄笑,章程頓了頓,接著笑道:“相信大家的肚子也餓了,所以今天就不一一介紹。接下來一段時間,吳總裁會率領郭總裁、餘董事、關總裁等新同事到各公司了解情況,到時候有的是時間,現在讓我們端起酒杯。歡迎新同事的到來!”


    高朋滿座,氣氛非常熱烈。


    尤其坐在主位的顧先生,更是大家平時想見都見不到的人物。下午要工作,酒點到為止,象征性的敬了幾杯,一頓接風宴就這麽結束了。


    剛送走顧先生和鍾主席等香港達官顯貴以及即將上任的新同事,常書記和王副市長便把章程和李曉山請到酒店四樓小會議室,想趁這個機會談一談。


    眼前這位不僅是nb電氣集團第一大股東。還是一位在學術上有建樹的科學家,常書記可不會因為他年輕而居高臨下,而是很誠懇地說:“章工,nb電子年底投產之後,貴集團將成為特區投資最多的‘三資’公司,提供就業、創造外匯、上繳巨額稅費,作為市委書記。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除了支持還是支持。可有些工作,市委市政府也需要貴集團的支持啊。”


    “常書記言重了。”


    章程放下茶杯,不卑不亢地說道:“投資國內。就要遵守國內的法律法規。所以四年前特區成立第一家律師事務所時,我們就與他們簽訂了常年法律服務協議。可以說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我們一直沒懈怠過,甚至組建了迄今為止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三資企業工會。”


    “章工,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常書記與王副市長對視了一眼,苦笑道:“我是指如果再有像今天這樣的事,最好先跟市裏通個氣。顧先生德高望重,鍾主席在香港商界具有很大影響力,他們來訪市裏居然一無所知,這讓我們很被動啊。


    此外,沈議員身份特殊,你是從國內出去的,應該清楚涉及政治無小事,尤其現在這個敏感時期。稍有風吹草動,不僅會影響到市委市政府,甚至會影響到貴集團。”


    改革開放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沒搞明白之前,壓力最大的無疑是眼前這二位父母官,章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連連點頭道:“抱歉,是我們考慮不周,二位盡管放心,以後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常書記滿意的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似笑非笑地問:“章工,貴集團調整幅度這麽大,整個班子都換了,你就不擔心出問題?”


    “夢想改變未來,是我們的口號。在人力資源上我們還有一個口號,留不住一流人才,永遠成為不了一流公司。這個觀念,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灌輸,所以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每一次人員調整都沒出現過問題。”


    章程頓了頓,不無得意地接著道:“拒絕公司政治,隻對事不對人,一切按照規章製度辦,這是我們的傳統。所以不管什麽人擔任什麽職位,都不存在沒有生存土壤的問題。更何況公司一直處於上升期,上升空間大,有足夠職位安排有能力的人。”


    一直插不上話的王副市長忍不住冒出句:“可這次人員調整中,中國公司好像全軍覆沒了吧?”


    “全軍覆沒,這個詞不恰當,”章程笑了笑,側身道:“在這一問題上,李總最具發言權,二位可以問問他是怎麽想的。”


    見兩位市領導朝自己看來,李曉山哈哈笑道:“能者上庸者下,這很正常。何況這次隻有上沒有下,能有什麽想法?”


    常書記樂了,打趣道:“真一點想法都沒有?”


    李曉山臉色一正,異常嚴肅地說:“一切為了銷售,為了銷售的一切。對我們這樣的公司而言,這不是一句口號,也不能當成口號。因為我們產品絕大部分外銷,先不說國內沒那麽多具有國際性視野的人才,就算有持中國護照在國外也很不方便。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公司上下隻會配合、不會抵製,因為沒有他們我們都得失業。”


    特區有一家彩電生產企業,規模不比nb電子小,隻不過在主要元件上它生產玻殼和集成電路板,而nb電子則生產玻殼和蔭罩。


    都缺一條腿,相互之間可以互補,同時又存在競爭。


    而按照nb電氣隻出精品的一貫作風,常書記可不認為市裏的彩電企業能競爭過nb電子,於是不失時機地問道:“nb電子的彩電也一樣外銷?”


    章程豈能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直言不諱地說:“從銷售角度看,無需內銷。但為了nb電氣在國內的品牌,我們多多少少要內銷一部分。二位領導盡管放心,國內市場這麽大,產品定位也不同,應該不會影響市電視機廠,至少短時間內不會。”


    事關幾億投資,上千人就業,常書記不敢大意,追問道:“這個短時間是多久?”


    “最多三年,如果不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不管有沒有我們nb電氣,三年之後必將被市場淘汰。”


    市電視機廠過了幾年好日子,現在市場疲軟,產品積壓如山,常書記憂心忡忡,緊盯著他的雙眼問:“章工,能不能給市電視機廠一條活路?”


    章程故作沉思了片刻,意味深長地說道:“二位領導,你們統計過國內有多少家電視機廠嗎?幾乎每個省都有,每個市都想上,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不管國營企業還是鄉鎮企業,都要學會找市場而不是找市長。”


    “特區企業找市場的覺悟是有的,關鍵是生產線升級改造,”常書記與王副市長對視一眼,倍感無奈地說:“這個投資動輒幾億,之前投入還沒收迴來,市裏又拿不出這筆資金,而且還是寶貴的外匯,所以市裏很為難啊。”


    後世有一位彩電行業的專家統計過,用改革開放之後全國引進彩電技術和生產線的資金利息,都足夠購買它們所生產出來的彩電。這不僅讓日本鬆信、日本東治等彩電技術和生產線提供商大賺特賺了一筆,最後它們還被占領了國內高檔彩電市場。


    遍地開花,誰也擋不住地方政府上彩電項目的熱情。


    正因為如此,章程才決心上nb電子,在生產銷售彩電和電腦顯示器的同時,也轉讓技術和銷售生產設備。


    彩電大戰,讓它們戰去吧!


    章程又故作權衡了一番,抬頭道:“升級改造肯定需要投入,但不一定非要外匯。二位領導也知道,我們的技術和生產設備都是自己的,如果等年底投產後感覺行,那完全可以找我們剛組建的nb科技解決這一問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臻並收藏電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