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郎倒是知道什麽是誥命,因為先生曾經專門花一堂課,給他們講大昌國的請封製度。


    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女眷,隻要沒有犯大錯,都可以請封誥命。


    女眷通常是指正牌夫人、母親、祖母、太祖母,甚至外祖母、太外祖母。


    五品官員的女眷請封很容易,隻要上個折子基本都能同意。


    而以下的,通常是天子近臣,或是在朝中,有人從中斡旋。


    一般的官員,通過科舉進入官場,兢兢業業奮鬥一輩子,也很難升到五品。


    除非立下大功,或者是進士一甲。


    王五郎覺得自己不行。


    雖然他們王家幾兄弟,在青木學堂裏讀書常被夫子誇獎,可是王五郎本身並不喜歡讀書,他更喜歡跟著丁先生一起學武功。


    “阿玉妹妹,咱們換個禮物吧,阿奶說不定不喜歡那個誥命呢。”王五郎和阿玉打商量。


    小阿玉就跑到了王老太太麵前,仰著小腦袋問:“阿奶,阿奶,你不喜歡誥命了嗎?”


    王老太太撇了跟在後麵的王五郎一眼,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她直接冷笑:“喜歡倒是喜歡,可是有人不想我喜歡,那就算了。反正我一個糟老婆子,平日裏沒人疼沒人愛的,喜不喜歡又有什麽重要。”


    小阿玉急了:“沒有呀阿奶,我疼你,我愛你呀!那我以後給你掙誥命,掙好多好多,我也去考狀元,好不好啊?阿奶?”


    聽到這話,周圍的人都善意地笑了。


    村裏來幫忙的村長媳婦就對她說:“阿玉,好倒是好,不過咱們大昌國,女子是不能考科舉的。”


    “為什麽不能呀?”小阿玉不明白。


    大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正從古至今,女子都不能考科舉,早已成為約定俗成幾千年的規矩了。


    倒也不是沒有過,在他們隔壁的西風國,從建國初到現在,開了不少女子科舉的先河。


    但也沒有正兒八經的女子學院,通常都是那些貴族的女子,在自家家族的培育之下,跟著一起參加科舉考試。


    最後,她們一般也是為皇庭服務,少有人真正在官場上立足。


    王老太太說:“因為在咱們這裏沒有女子學院,沒有學院就沒有夫子,沒有夫子就沒有學生,所以也就沒有女子參加科舉了。”


    小阿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是不是因為大家都在家裏太忙了,沒有時間去學知識?”


    在他們老王家還好,男人做的事比女人更多,有時地裏的活做完了,迴到家裏女人一般就隻負責洗衣服做飯,連晾衣服,掃地砍柴,燒火等活計都給了男人。


    但在別人家卻不是這樣,男人一般隻管力氣活,在農閑時候他們既不出去找工,也不在家幫忙,哪怕家中的女眷都累得病倒了,他們也不會伸手。


    所以村裏的女孩,一般從三歲開始就要做活,家裏零零散散的活計都交給了她們。


    男孩卻是12歲以後才正式幹活,除了農忙,他們都跟瘋猴子似的,滿處亂竄。


    小阿玉都看在眼裏。


    如今更是記在了心中。


    “那等我長大了,我就去開女子學院,讓姐姐妹妹們都可以讀書!”小阿玉說,“我也要讀書去考科舉給阿奶,阿娘,還有大伯娘,二嬸嬸,三嬸嬸,還有外婆,都送誥命!”


    一席童言童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甚至馮氏、馬氏,小張氏等人也笑出了眼淚,要說他們家阿玉是個小福星,說不定還真能去考個科舉。


    給他們家老太太和四弟媳請那個什麽命,這他們倒勉強相信。


    可是要給他們這些旁的人,那當然不可能了。


    隻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後來小阿玉果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讓老王家出現了大昌國有史以來最多的誥命夫人,直接刷新了曆史紀錄。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團寵福寶有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筍不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筍不損並收藏團寵福寶有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