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小潔遵守婦道,早早起床,泡好香茶,向公婆問安奉茶,然後入廚去做早飯。青蓮青秀一齊幫忙。
早飯後,青鬆小潔還沒有開口,趙老漢就說話了:
“青鬆,到三中那邊把你周叔周嬸都請過來,中午一起吃頓飯,說說話。大家雖然一個莊子住著,這些年,因為周家和劉家聯姻,咱們兩家人見了麵都覺得很尷尬,隻不過打個招唿,很少說話。現在是親家了,要好好敘說敘說,也好消除誤解。”
青鬆連忙答應。剛要走,小潔說,我也一起過去吧,丹青要拿換洗的衣服,我迴來也好到菜場買菜;丹青也要去,於是三口便一起去了。
大約去了一個小時,青鬆就帶著嶽父母一起迴來了。趙老漢夫婦連忙起立迎接,讓座,讓煙,讓茶。
落座後小潔父親說:
“慚愧,慚愧,沒想到今生今世還能來到青鬆這裏做客。”
趙老漢知道小潔父親這些年因為劃了地主分子,挨批鬥,心存怨氣;另外他家曾和劉家結親,也不免羞愧之意,連忙說:
“這是哪裏話?青鬆是你女婿,來這裏不是理所當然?”
“你家是軍屬,我家是反屬,天地之別,豈敢妄想,高攀?”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時局所致;現在已經過去了,就不必再說了。”
“這些年,周家人天翻地覆,死裏逃生,想起來真是大夢一場,不堪迴首!”
青鬆也聽出嶽父的意思,檢討說:
“以前是我不對,不該丟下小潔獨自逃命;一錯百錯,致有後來的事情發生,使小潔受了許多委屈,也使周叔遭受池魚之殃。”
周老漢見女婿主動承擔責任,認真想想也怨不得他:那種危急之下,他性命不保,豈顧得了小潔?況且當時小潔並無危險,後來的事情是小潔誤聽謊言所致。歎息道:
“其實,也怨不得你,小潔也有責任。”
“小潔也是為了救我。總之,我在這件事上是有責任的。我之所以這麽多年不婚,等著小潔,就是為了贖罪。周叔,我和小潔是自幼的感情,我們兩家是世代舊交,無論何時何地,天翻地覆,這種感情是不能割斷的。”
周老漢見女婿如此寬懷大度,又說起舊交,十分感動,說:
“我也常對小潔姐弟說,周趙兩家是世交,友誼世代相傳,不可為一時一事而傷了世交舊誼。”
趙老漢見周父情緒緩和下來,知道他雖有怨氣,卻忘不了世交舊誼,便迴憶起兒時的舊情來:
“你周叔,想咱們小時候也和青鬆小潔他們小時候差不多,天天在一起玩,你家我家,不分彼此;後來又一起上私塾讀書。隻是咱們沒有他們成材,書沒有讀成。”
周老漢也迴憶起兒時的事情,歎息道:
“咱們那時候讀書能有幾個成材的?趕上清末民初,社會動亂,朝廷廢除了科舉製度,學子失去了前程;再說,咱們也沒有讀多少書,剛讀完四書,文章還沒有寫幾篇,父母就叫下來種地了,說七十二行,農業是上行,成家立業的根本。”
“咱們雖然下來種地了,但是心裏還是想著讀書,學而優則仕,讀書成材的夢並沒有丟,後來就寄托在孩子身上了。我記得青鬆六歲那年,我要送他到私塾讀書,去約你,你因為小潔是女孩,不肯叫她讀書。我說現在是民國了,男女平權,隻要讀了書,有文化,有本事,照樣做大事。你聽了我的勸,才肯叫小潔去讀書。”
“其實,我那時也不是真心想叫小潔讀書,隻是礙著你的麵子,不便推辭——畢竟訂了親,女兒是你家的人了,我不給小潔讀書,你不怨我怕花錢,誤了她的前途?我原來想,女孩子讀書不過認識幾個字,等年齡大一點就迴家學習針線;不想這孩子貪書,一讀就不肯下來,還有青鬆天天叮著她,我也不便阻止,就這樣一直讀了下來。沒想到,這孩子成材,竟考取了大學,和青鬆一起來到省城讀書!但是樹大也招風啊!從此我這心就沒有安靜過,喜也在這孩子讀書上,憂也在這孩子讀書上。這些年,家裏悲悲喜喜,成成敗敗,經受的事情太多,都跟這孩子有關。唉,真是一言難盡!”
“也不怪小潔貪書,實在是這孩子聰明。你還記得私塾裏朱先生的話嗎:你們這兩個孩子聰明過人,將來必成大器!在我這裏怕耽誤了他們的前途,你們還是多花幾個錢,到鎮上學堂去讀吧,將來能考大學。你看看,這不是明明白白給他們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嗎?”
周老漢點點頭;然而他又說:
“壞就壞在他那句話上!不是他那句話,哪會叫他們到外地讀書?——咱們莊稼人,人老幾輩子不都是在本村讀的私塾嗎?不到外地讀書,哪會有後來那些事發生?”
“你這話也不對:他們不到外地讀書,怎麽能考取大學?一個村同一年考取兩個大學生,又是兒女親家,當時咱們兩家在濱淮縣,也算紅極一時!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親戚朋友見麵沒有不誇獎的,你臉上不光彩?至於發生後來的事,一是因為青鬆參加了共產黨,二是因為劉家:不是認識了劉師長的公子,哪會有這些事發生?”
青鬆聽父親責怪劉家,怕他說出更難聽的話來,連忙插進來說:
“這怎麽能怪人家劉家?不是人家相救,我這條命就完了,哪還會有今天?”
趙老漢還是忍不住把一肚子氣都煞在劉家頭上:
“不是他家參攪,他們兩家怎麽會成為兒女親家?你周叔也不會受那麽多罪。你知道土改時你周叔受那麽多罪因為什麽嗎?都是因為他劉家!說你周叔是國民黨師長的親家,營長的老丈人。好像沾了他們劉家很多光彩。其實,除了跟著他們遭殃受罪,什麽也沒有沾到:你想,他們剛結婚不到一個月,淮海戰役就開始了,國民黨一敗塗地,劉家的紅火就過去了。”
周老漢聽了歎息道:
“唉,天趕地催,就該小潔有這一劫!”
正說著,小潔帶著丹青買菜迴來了,趙媽周嬸一起去廚房理菜做飯,大家才停止爭論。
青鬆見小潔去做飯留下丹青,就拿了一把糖給她,把她抱在懷裏哄著。為了平息爭論,他對父親說:
“這些事情,都是曆史造成的,也說不清怪誰,過去就過去了,爭論也無益。你隻看到周叔受的罪,你知道劉家嗎?他家比周叔更慘!劉嬸解放後劃了個特嫌,派出所經常傳去問話,因為劉叔和武軍的關係,倍受懷疑,最後絕食而死。死時,丈夫兒子都不在,還是我幫助小潔送去火化然後送迴老家安葬的。前不久,武軍從香港來信,說劉叔到了台灣就被解除了兵權,隻發給了一點撫恤金,劉叔想不通,在台北的一個寺院出家當了和尚,撫恤金也都捐給了寺院。兩年後,武軍也退役了,在台灣找不到工作,靠同學幫助,到香港一個英國人的工廠做工。一個家人走的走,亡的亡,出家的出家,四分五裂,何其悲慘!”
趙老漢聽了劉家的遭遇也不免歎息,才不便責怪劉家了。
青鬆又問起家鄉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周老漢說:“土地改革後,無論貧富人家,一人一份土地,自耕自食,除了繳公糧,都歸自己所有,雖不富裕,也勉強夠生活。”
趙老漢說:“到底咱們以前沒有種過地,雖然和人家一樣耕種,收成卻比人家差多了。”
青鬆問:“一畝地能差多少?差在哪裏呢?”
趙老漢說:“少的二三十斤,多到三四十斤。我分析過原因:一個是咱不懂技術,耕作不精細;再一個就是咱家人手少,進度慢,抓不住農時。不過你周叔家的地不少收,他的男孩子都學會種地了。”
青鬆稱讚說:“這是好現象!他們這一輩人能耕能種,就成為真正的勞動人民了!”
他又對父親說:
“大,我看咱家的地就
別種了。一來,你和媽年紀越來越大,青蓮青秀又來省城做工,也沒人能幫助你們;二來,我和小潔都上班,我們這邊也離不開人。”
趙老漢想了想說:
“等等再說吧。我那十來畝地,一年兩季,少說也能收三四千斤糧食,我還有些舍不得;再說,丹青上幼兒園了,你和小潔吃食堂,暫時還要不著人。等以後你們有了孩子再說吧。”
“兩個老人,種四口人的土地,我是怕你們太勞累了;另外,我們姊妹幾個都在這裏,看來以後也不會迴去了,你們遲早是要來的。”
“迴去我再跟你媽商量商量。家裏現成的房子、土地,一下全丟了,我真的舍不得!”
周老漢說:“你父親是有些舍不得。你家房子還是老房子,渾磚到頂的。土改時,別的地主家的房子都沒收了,因為你家是軍屬,就留下了。你現在叫他丟開,他是有些舍不得。能不能賣呢?”
青鬆連忙擺手:“不能,堅決不能!這房子本應該沒收的,是政府照顧軍屬家庭住的,我們現在不需要住了,就連房子帶土地一起交還政府。決沒有出賣的道理。”
趙老漢聽了搖搖頭說:“你這麽說,我就更不能來了。你不知道,這房子,還是在你曾祖父手裏蓋的,你曾祖父傳給你爺爺,你爺爺又傳給了我,到現在總算還沒有丟。既然不能賣,我就住到老死吧。你們生孩子,叫你媽一個來就行了。”
“你一個人種那麽多地,怕是更加忙不了了。房子的事也不必那麽認真,家裏的房子交給政府,來我這邊也是住政府的房子,還不是一個樣?”
趙老漢隻是搖頭:“故居難舍,家鄉難離啊!”
周老漢聽了說:“你既然不願來省城,留在家裏也行,農忙的時候,我叫孩子們幫助你忙幾天就行了。其實,最忙人的也就是當收當種的那幾天。”
青鬆說:“隻是又要麻煩周叔周嬸和兩個表弟了!”
周老漢搖搖頭:“現在小潔的事情解決了,我心裏的一塊大病總算消除了,幫這點忙不算什麽。你不知道,這些年,我心掛兩場:家裏家裏那個樣,這邊小潔又這個樣,我和你周嬸愁得一夜一夜睡不著覺啊!現在總算過去了。勞累一點沒什麽。”
青鬆聽了對父親說:“我看這地這麽處理:現在你身體還好,有周叔幫忙,就暫時種著;一旦身體覺得支持不了,還是來省城和我們一起生活。養兒防老,古來之理。解放前,你和媽為了我受盡煎熬,現在老了,也是該我盡孝的時候了。”
趙老漢聽兒子這麽說,才不堅持了。
不一會小潔做好飯菜擺上餐桌,來請吃飯。青鬆便招唿大家入席,分賓主坐定,他拿出一瓶雙溝大曲說:“還是喝家鄉酒吧。”首先給嶽父母、父母斟滿酒,他和小潔也斟滿了。丹青也吵著要喝酒,小潔隻好給她斟了一杯果汁。剛要喝酒,青蓮青秀也下班迴來了,於是小潔招唿她們入席,又拿了兩個酒杯、兩雙筷子,叫青鬆斟滿酒。兩家人團團圍了一桌,大家互相敬酒讓菜,氣氛十分歡樂融洽。
按照濱淮縣的風俗,女兒出嫁三天,女兒女婿要一起迴家看望父母親,叫做“三天迴門”。所以迴門這天,小潔父母在三中置辦了酒席招待女兒女婿,順便把青鬆一家都叫了來,大家歡歡樂樂又聚餐了一次。
三天過去,兩家父母都要迴去,青鬆小潔再三挽留,說難得來一次省城,帶他們逛逛省城的名勝古跡,他們說家裏秋收秋種正忙,等冬閑了再來逛吧。他們隻得多買些禮物給他們,帶著丹青一直把兩家父母親送到汽車站,看著他們上了汽車方迴。
結婚假一周時間,剛剛過去一半。第四天早飯後,小潔對青鬆說:
“這兩天父母親在這裏,咱們光忙著買菜燒飯給他們吃,陪著他們聊天,也沒有出去玩玩;現在他們走了,咱們也該出去玩玩了。”
“去看電影?”
青鬆吻了一下妻子說。
“我昨天買菜看了電影海報,還是那幾部老片子,都看過了。過節了,你們也該放幾部新片子給觀眾看看。”
小潔向丈夫建議。
“剛剛解放,國產電影還拍得不多;進口外國的,審查較嚴,也沒有多少部,隻有幾部蘇聯電影,也大多是戰爭片。國民經濟恢複時期已經過去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今後電影會多拍一些,也會多進口一些外國電影。要不,咱們去看戲?”
青鬆一邊向妻子解釋,一邊提出新的建議。
“看戲也行,隻怕這小東西堅持不到底,又要中途退場。”
小潔指著丹青說。
不料丹青也提出抗議:
“我不看戲,你們老坐著不動,一點也不好玩,咿呀咿呀的,唱的什麽呀!”
“那——,咱們就去旅遊,去飛龍山,怎麽樣?”
青鬆拉著丹青的小手問。
“好極了!我就喜歡飛龍山。”
丹青高興得又蹦又跳,喜形於色。
“小潔,你帶丹青去過飛龍山?”
“去過,還不止一次呢。自從武軍走後,我一個人閑悶無聊,影劇院,人家都是成雙成對的,我一個人也不想去。就去那裏,想找迴些昔日的感覺。後來丹青會跑了,我就帶她一起去。她到那裏也玩得很開心。”
“咱們今天就尊重小公主的意見?”
青鬆問小潔。
“好的。這小東西,也能決定事情。”
小潔笑著答應了。她開始給丹青洗臉梳頭穿新衣服,妝扮得像花朵一樣漂亮。打扮好丹青,又開始打扮自己。她化好妝,穿了身灰色的列寧服,問青鬆:
“你看,我穿這一身怎麽樣?”
“不怎麽樣。以你的身材、臉型,穿旗袍最好看。”
他一邊打量著妻子身上肥大的列寧服,一邊提出建議。
“旗袍,我倒有幾件質地式樣都是尚好的,隻是又怕人家說資產階級思想,資產階級作風。”
“哪能這麽說?旗袍,是中國的民族服裝,我們自己人不許穿,難道專門叫外國人穿?有旗袍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資產階級,怎麽穿旗袍就變成資產階級思想作風了?真是亂扣帽子!美的東西不都屬於資產階級,共產黨也是愛美的,懂美的,需要美的!現在解放了,不能老當土八路。——解放前,國民黨對解放區實行經濟封鎖,八路軍衣食無著,隻好開展生產自救,種糧自食,紡織自衣,隻求溫飽,哪裏還能講求質量?其實,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共產黨八路軍就喜歡粗衣粗食,不喜歡華服美食。”
“照你這麽說,我這些旗袍還能穿?”
“穿,大膽穿!穿出你的美麗,穿出你的風采來!”
小潔得到青鬆允諾,立即入內去挑選旗袍。不一會,她穿出一件綠底紅花兩邊開叉的旗袍來,高領窄袖,緊身得體,凸凹有致,裙角飄飄,錦繡閃爍。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服飾,使小潔頓若仙女下凡,和剛才穿列寧裝的判若兩人。青鬆看了,大聲稱讚:
“好!就穿這一件。叫他們看看,中國的旗袍有多美!中國人穿著有多美!我的新娘穿著有多美!”
小潔聽到讚揚,滿麵紅光,神采奕奕,在穿衣鏡前轉動著優美的身姿,反複審看著,又梳了梳新燙的卷曲如花的秀發,喊道:
“青鬆,珍珠項鏈可不可以戴?”
“可以。珍珠項鏈、耳環、戒指、手鐲,盡可戴。今天你是新娘,最漂亮的時候,別人無可非議。衣物要相時穿戴,比如今天,比如喜慶節日,正是需要美,講究美的時候,有何不可?但是勞動的時候,下工廠、下農村,就不可這麽穿戴,叫人家看成另類就不好了。”
“平時,可不可以穿旗袍、高跟鞋?”
“可以。你是教師,儀表穿戴要端莊得體,要讓學生覺得他們的老師高雅可敬
,和藹可親。穿旗袍高跟鞋並不影響教師形象,又不耽誤工作,有什麽不可以?如果穿一身工人或農民的勞動服裝給學生上課,我倒覺得不得體了,怕是學生也不認可。”
“王紅軍看不習慣,每見我穿旗袍就側目而視,好像看電影上的美蔣女特務,弄得我也不敢穿了。”
“他是軍人,看慣了黃軍裝,看旗袍不習慣也可以理解;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的看法就對。”
“在我們學校,他的看法似乎就是正確的,正規的,是上級領導意見。老師們都得根據他的好惡來改變穿戴和生活習慣。”
“這倒沒有必要。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的領導,並非事事都管。穿靴戴帽,各人所好,管得了嗎?以後開會我會說一說這個問題。領導要尊重群眾,正確領導群眾;大家也不要盲從,什麽都是領導說的算,實行長官意誌。”
“你這麽說我就放心了。你的官比王紅軍大,我聽你的。”
“怎麽能這麽說?正確不在職位高低,服從不依官職大小,誰對就聽誰的。”
不一會小潔穿戴整齊從房間走出來,渾身上下珠光寶氣,光彩照人。丹青看見了大聲叫道:
“媽媽今天真漂亮!像電影裏的人。”
小潔抱起丹青在她紅撲撲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說:
“媽媽今天是新娘。”
丹青不解地看著媽媽問:
“新娘還是媽媽嗎?”
“是,是漂亮媽媽。”
“媽媽為什麽要漂亮?”
“因為叔叔喜歡。”
丹青不解地看著青鬆,似乎在問:為什麽叔叔喜歡,媽媽就要漂亮?
青鬆接過丹青說:
“丹青今天打扮得也很漂亮,叔叔也喜歡呀!”
“叔叔喜歡漂亮?”
“對。漂亮就是美麗、美好,叔叔喜歡美麗美好的東西。”
“丹青也喜歡美麗美好的東西。”
“丹青是好孩子,叔叔媽媽都喜歡你。”
青鬆見丹青說的話可疼可愛,很喜歡,低下頭在她的臉蛋上親著。小潔看見了,也擁過來親丹青。三個人互相擁抱著,親吻著,十分親呢。
小潔接過丹青對青鬆說:
“你也去換套衣服吧。”
“我還換嗎?”
“當然,你是新郎官嘛。”
“是應該穿套好點的,否則就不相配了,人家還認為我是你的跟班的呢。”
青鬆進去穿了套灰色毛料中山裝出來。
“這一套怎麽樣?”
“不錯。如果穿西裝更瀟灑!”
“我穿不慣西裝,就是這一套吧。你去給丹青準備點吃的喝的帶上,該出發了。”
小潔帶了一壺水、一包糖、一包餅幹,想了想,又去拿了兩盒罐頭、一瓶紅酒、一瓶飲料、一袋蛋糕,對青鬆說:
“今天,咱們再搞一次野餐吧?”
“好啊!想不到你還是這麽浪漫。”
“這麽多年拘泥緊張死了,今天難得放鬆浪漫一次。”
“好,就依你。”
夫妻倆一個帶著丹青,一個拿著東西,走到外麵租了輛麵包車,一路說說笑笑,直到飛龍山下。
下了車,丹青高高興興地跑在前麵,指著大山對青鬆說:
“叔叔,這就是飛龍山,你來過嗎?”
青鬆故意搖搖頭:
“沒有。你來過嗎?”
“來過,媽媽帶我來過好多迴呢。你知道為什麽叫飛龍山嗎?”
“不知道。你知道嗎?”
“我知道。媽媽說,有一條龍從東海飛來,它累了,就落下來,變成了飛龍山。”
“丹青知道的真多!飛龍山有什麽地方好玩?”
“那邊有飛龍瀑,還有飛龍溪;山上最好玩,我爬不上去。”
“叔叔背你上去好不好?”
“好啊!我來好多迴,媽媽就是不肯背我上山。”
“媽媽沒有勁,背不動丹青。叔叔有勁,今天背你上山。”
青鬆彎下腰要背丹青,小潔說:
“現在不叫叔叔背,丹青能跑好遠呢,等爬山的時候再叫叔叔背。丹青是好孩子,最聽話!”
丹青受了鼓舞,便朝前麵跑去,還不時迴過頭來喊:
“媽媽,叔叔,你們走快啊!”
青鬆和小潔手拉著手,一邊走一邊觀看山景,隻見青山疊翠,飛瀑流泉,十分壯觀。小潔感慨地說:
“這些年,我心裏總想著飛龍山的美麗壯觀,以前我們一起來遊玩的歡樂,可是一個人來到這裏,總覺得很失望,再找不到當初的感覺。”
“我也是。這些年心裏一直記掛著飛龍山、飛龍瀑、飛龍溪,還有我們曾經野餐過的那片柳林,一想起來心裏就熱乎乎的,感到無限溫馨、親切。解放後,我又重新迴到省城,這種心情更加迫切;但是,我一直不敢來,就害怕觸景生情,一個人徒生悲傷。”
“總算蒼天慈悲為懷,可憐我們這對飽受戰爭之苦的有情人,今天,終於又讓我們手牽手一起重遊飛龍山。青鬆你看,山是多麽青,水是多麽碧,天是多麽藍,鳥飛得是多麽高,多麽自由自在!昔日的感覺,我完全找迴來了!”
小潔仰望青山藍天,白雲飛鳥,興奮得又蹦又跳,像個十多歲的少女。青鬆更加激動,他走過去把小潔抱起來,向著山頂大聲唿喊:
“飛龍山,你看見了嗎?我們又迴來了!飛龍山,你聽見了嗎?我們在唿喚你!”
小潔把手伸向天空,也跟著大聲唿喚起來。山穀迴響,傳來陣陣“我們迴來了”、“我們在唿喚你”的聲音。
丹青見叔叔抱著媽媽,嫉妒起來,連忙跑過來大聲喊:
“叔叔抱我,叔叔抱我,媽媽自己能跑。”
青鬆笑著放下小潔,抱起丹青哄著:
“哎呀 ,把我們小丹青給忘記了。”
小潔指著丹青的鼻子,笑著說:
“小東西,什麽都和媽媽爭!”
丹青覺得委屈,噘著小嘴說:
“媽媽不叫叔叔背我,就想叫叔叔抱你,最偏心了!”
一句話把兩個大人都逗笑了。
開始爬山了,青鬆背著丹青,小潔跟著,一級一級往上爬。
青鬆問小潔:“有什麽感覺?”
“像在登天。”
青鬆隨口吟誦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小潔道:“莫道上天難,自有登天梯。”
青鬆誇讚道:“好,有誌氣!”
他轉臉看了看小潔,見她正興致勃勃地向上攀登,笑著問:
“今天,怎麽這麽大幹勁?”
小潔莞爾一笑:
“昨天晚上,你給我鼓了那麽多勁,就留著今天登山呢!”
“你幹勁衝天,我倒精疲力竭了。”
“沒用!來,丹青我來背一氣。”
小潔以為青鬆真的累了,趕上來要背丹青。
“不用。你忘記了?我是原動力,千金(勁)散盡還複來!”
“別吹牛,敗軍之將,屢戰屢敗。”
“你懂什麽?這叫戰略戰術,哀兵必勝,養精蓄銳,屢敗屢戰,最後一鼓作氣,大獲全勝!”
“不服氣?今晚繼續較量,包叫你一敗塗地!”
“你也別逞能,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這可是我的優良傳統。”
“誰英雄,誰好漢,戰場上,比比看!哈哈------”
小潔笑得前仰後合。她掏出手絹擦了擦額上的汗滴,又過來給青鬆擦汗,順便吻了他一下。丹青看見了喊:“媽媽,你也親我一下。”小潔轉到後麵又吻了她一下,說:“一點都不吃虧!”
小潔和青鬆並肩走著,心情既激動又興奮,她說:
“青鬆,今天
和你一起登山,一點都不感覺累,真的,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以前,我一個人來登山,越登越沒勁,到了半山腰就精疲力竭,心灰意懶,隻得往迴走。”
“我有這麽大魅力?”
“是的。現在和你結婚了,就像一個流浪兒在外麵流浪多年,終於迴了家,有了溫暖,有了依靠,心裏有說不出的歡喜,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你呢?和我結婚,有什麽感覺?”
“我嗎,就像丟了靈魂又找了迴來,現在靈魂歸竅,心安神定了。以前一閑下來總是心神不定,白天坐不住,夜晚睡不著覺。現在你迴來了,好像又找迴了我的靈魂,我又是一個健全正常的人了。”
“我有這麽重要?”
“是的。心愛的女人,就像男人的歸宿,有了她,男人就覺得安心,安定,安全;失去她,男人就失去了歸宿,覺得失落,失主,失魂,茫無所歸。”
“那你千萬要看好我,別讓我再丟失了,否則,你又沒有靈魂和歸宿了;我又要去流浪。”
“從現在起,我要把你帶在身邊,日日夜夜陪伴著你,再不讓你丟失流浪。劉叔說得好:是你的終是你的,不是你的終非你的。上天把你配給我,你就是我的,永遠也跑不掉!”
“上天也有打盹的時候。”
“不會。上天是萬神之神,是不會打盹的。”
“有上天保佑我們,我就放心了。”
夫妻倆說說講講,不覺一會來到山半腰。這裏有一塊不大的平地,幾棵合抱粗的鬆樹枝繁葉茂,樹下有幾個石凳光光滑滑的,供遊人休息。
青鬆放下丹青,活動了一下麻木的雙臂,說:“歇歇腳,喝口水,再往上爬。”小潔連忙遞過水壺,他接過來喝了幾口,丹青也要喝,他又給她喝了一些,然後遞給小潔喝。丹青喝了水高高興興跑著玩去了。青鬆和小潔並肩坐在石凳上。往下看,隻見綠樹如海,高低錯落,一條石階路彎彎曲曲或隱或顯通往山上;往上看,山峰就在頭上,怪石嶙峋,青鬆倒掛,雲霧繚繞。真是風景如畫!然而奇怪的是遊人並不多,斷斷續續,像散兵遊勇。
小潔指著石階路上的遊人對青鬆說:
“青鬆,你看,這麽好的季節,這麽好的天氣,遊人卻不多,山上山下,稀稀拉拉,還趕不上解放前。”
“金秋十月正是收獲季節,老百姓正忙著收割,哪有時間來遊玩?”
“這不是主要原因吧?”
“對,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新中國還沒有重視起旅遊事業來:政府暫時還沒有把旅遊事業列入議事日程,沒有投資開發,旅遊設施嚴重匱乏,即使舊有的也還沒有修複起來;老百姓生活還很貧困,他們隻關注吃飯穿衣問題,還沒有時間和經費來考慮外出旅遊的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新中國沒有加入聯合國,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還不承認我們,所以外國來旅遊的人大大減少。你看,旅遊者中間幾乎看不到外國人。”
小潔點點頭。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問青鬆:
“我記得你說過,等你做了省城的市長,就把飛龍山地區開發成旅遊勝地,讓中外遊客都來旅遊。現在怎麽樣,可不可以著手開發了?”
青鬆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他搖搖頭,說:
“談何容易!開發旅遊要很多錢,從哪裏來?現在國民經濟剛剛恢複,百事待興,百業待舉,處處要錢,政府還籌措不到,暫時還考慮不到開發旅遊業上。以後等國家富裕了,人民有了旅遊的願望,肯定會開發的。”
“繼續拭目以待?”
“應該是指日可待!”
“有進步!現在你雖然不是市長,也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了;大約等你幹了市長就可以開發了!我可扳著手指等著你呢!”
小潔看著青鬆甜甜地笑著。心想,等你幹了市長,我就是市長夫人了,那時,夫妻再來遊玩飛龍山,就會萬眾矚目,是何等歡樂,何等榮耀!也不枉我受了這麽多年的委屈和辛苦。
青鬆也想起一件事,對小潔說:
“你說到市長,倒提醒了我:那天我到李書記家去,他對我說,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市裏要重點發展工業,準備提拔一名管工業的副市長,他考慮我曾是工學院的學生,打算叫我來幹。”
“那好啊!你終於可以學有所用了。解放前,你就準備為發展我國的工業獻身,可是國民黨腐敗無能,連年內戰,工業衰頹,苦於沒有機會;現在自己幹上管工業的副市長,自然可以大展才華,大顯身手了!”
“我已經向李書記表示願意接受這一任務。隻是我市的工業基礎太差,又缺少資金,缺少人才,幹起來也不那麽容易。”
“既然是李書記親自點將,他一定會大力支持你的。有這麽好的條件,憑你的才能,我想,你一定會很快幹出成績來的!”
小潔積極鼓舞青鬆。
“你說得很對,現在條件好了,萬事俱備,隻待騰飛。隻是李書記不懂技術,具體工作幫不了我多少。我想叫你給我做助手——你是工學院的高材生,我隻是個肄業生,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很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多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千萬別!你忘記了?組織上給我的批示是——不得從政。弄不好,我幫不了你,反而連累了你。”
“不不,不是叫你從政,隻是當個技術顧問、工程師。當然也不是你一個,我想把我們那些同學都調上來,分配到各大工廠,專門負責技術指導和技術改革方麵的事情。你看怎麽樣?”
他看著小潔。
“我還能怎麽樣?人都給你了,還不得聽你調遣?我隻是怕連累你,因為我畢竟和武軍有那麽一段,那是曆史,是抹不去的,共產黨又最講究這個,我怕人家又翻騰起來,對你不利。”
“沒事。我們共產黨重視階級成分,但並不是唯成分論,重在個人表現。你隻要好好幹,以你的學業成績,你的聰明才幹,是會有大的作為的。況且你也不是學師範專業的,做教師並非你的本行;我當時推薦你去做教師,隻是應學校一時之需罷了,也非長久之計。”
“你還是和李書記商量一下,他同意了,你就沒有多少責任了,別人也不會說你是為了照顧自己老婆。”
“這是自然。事情還得主要領導拍板,我隻是這麽設想。”
他看了看天,又要過水壺喝了幾口水,看見丹青正在撿石子往山下扔,喊道:
“丹青,快過來,叔叔背你上山了!”
丹青便扔掉手中的石子,跑過來爬到他的背上。
小潔說,:“我來背一程吧?”
他搖搖頭:“別逞能了,你能堅持爬到山頂我就佩服你了。”
“你別擔心,我沒問題。這麽大孩子,叫你一個人背到山頂,我怕你也吃不消!”
“沒事。打仗的時候背武器彈藥上山,也不就是這樣?來,給個香嘴鼓鼓勁!”
小潔站到他的麵前抬起頭看著他,笑著說:
“你怎麽要我鼓勁?到底你是原動力,還是我是原動力?”
青鬆深深吻了她一下,說:
“咱們兩個互為原動力,你的原動力在我身上,我的原動力在你身上,彼此互相鼓勵,才會都有幹勁,長盛不衰。”
小潔怕丹青嫉妒,轉過去又親了親丹青一下,說:
“你這麽說還差不多。不能隻看到你的魅力,無視我的魅力啊!”
“你的魅力大得很!吸引得我每天晚上隻想往你身上貼,往你身上爬,豈敢無視?”
“你的魅力也很大呀,吸引得我白天晚上圍著你轉,隻想你吻我,抱我,摟我,粘在我身上。”
“互相吸引這才是愛情。好吧,晚上再吻你、抱你、摟你、粘在你身上。現在開始爬山。誰英雄,誰好漢,爬山途中比
比看!”
“好!有你這強大的原動力,我不會比你差。”
兩人開始爬山。山勢越來越陡,每一級足有一尺來高,青鬆爬起來也感覺吃力,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有的流進眼睛裏,淹得他直叫小潔擦汗。小潔掏出手絹給他擦汗,不一會手絹就濕透了。她說:“你也別逞強了,這裏山勢實在太陡,我空手爬都感覺吃力。你把丹青放下來,咱們每人提著她一隻胳臂,一級一級往上爬。這樣雖然慢些,人會輕快些。咱們又不是打仗搶占山頭,要那麽快幹什麽?天還早,還愁爬不到山頂?”
青鬆隻好把丹青放下來,兩個人架著她往上爬。
中午的時候終於爬上山頂,三個人激動得一齊大喊起來:
“我們登上山頂了!”
“飛龍山,我們終於征服了你,把你踩在腳下了!”
青鬆高興得抱起小潔旋轉著,親吻著;丹青也喊著要抱,他幹脆把她娘兩個一起抱起來,一家三口人擁抱在一起,親吻在一起,親密無間,其樂無窮。
站在飛龍山頂鳥瞰四方,隻見長江如練,在陽光下閃耀著銀光飄然東去;省城像一個巨大的沙盤,一座座高樓大廈,高低錯落,布滿大江南岸;大地如海,碧波千裏,煙霧蒸騰,蒼蒼茫茫,一望無際。
青鬆興奮地朗誦起杜甫的詩《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小潔也朗誦起王維的詩《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丹青聽了朗誦,拉著媽媽說:“你們唱的什麽歌呀?一點也不好聽。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唱的才好聽呢!”
小潔說:“你學會了嗎?會唱嗎?”青鬆也圍過來說:“歡迎丹青小朋友給我們表演一個節目!”
丹青受了鼓舞,便表演起來,邊唱邊舞:“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裏鮮花最鮮豔------”
青鬆和小潔一起鼓起掌來,誇讚道:“表演得真好!再來一個好不好?”
丹青又蹦蹦跳跳地表演起《找朋友》來。
表演完了,她拉著媽媽說:“媽媽,我餓了,要吃餅幹。”
“好,就吃餅幹。”小潔用水壺的水給丹青洗了手,拿出餅幹給她吃。然後對青鬆說:
“青鬆,咱們也該開飯了。”
“你看,擺在哪裏呢?”
小潔往旁邊看了看,指著一塊平滑的大石頭說:
“看,天然餐桌!”
青鬆走過去采了一把樹葉撣去石頭上的灰塵,又搬來三塊小石頭當板凳,對小潔說:
“來,把午餐擺上來。咱們就在這飛龍山頂,頭頂藍天白雲,麵迎豔陽和風,鳥瞰省城、大江、萬頃綠野,遠眺茫茫東海,無涯遠空,夫妻同席,暢所欲言,美餐一頓,何其暢懷!何其壯觀!”
小潔把午餐包打開,把包袱鋪在石頭上,把罐頭、紅酒、飲料、餅幹放好,取出酒杯,斟了兩杯紅酒。丹青圍上來說:“我不喝酒,我要喝飲料。”小潔給她斟了一杯飲料,又把午餐肉、麵包移到他跟前說:“自己吃,不許鬧人。”丹青似乎餓了,很聽話地自己吃起來。伺候好丹青,小潔對青鬆說:“請坐!”於是夫妻倆圍著大石對麵而坐。
小潔舉起酒杯含情脈脈地看著青鬆說:“鬆哥,請!”
青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古人雲,把酒臨風,喜氣洋洋者也!今天方有體會。”
小潔複給青鬆斟上酒,自己也喝了半杯,又招唿青鬆吃菜。說:
“青鬆,你還記得嗎?六年前,我們一起騎自行車遊覽飛龍山水,觀看了飛龍山、飛龍瀑,然後沿著飛龍溪一路東去,在一處林深水清的地方停下來,咱們取出釣魚竿比賽釣魚,我先釣著一條,由於提得太急讓它跑掉了,結果你先釣到了。到了中午,每人釣了五六條魚,咱們就到樹林裏,你撿了一抱枯樹枝,開始生火烤魚吃。你說什麽來著?”
青鬆也想起那次旅遊來,他說:
“那真是一次很快樂、很有情趣的野炊!我們把魚穿在柳枝條上放在火上烤,一邊烤一邊吃,還有你早晨買的燒餅、油條,就是沒有酒。我說,看著美景,陪著美人,吃著美食,如果再有瓶美酒,就是‘四美’俱全了。你說下次來一定帶酒來。可是------唉!”
“可是那不久,你就參加了地下黨組織的武庫爆炸事件,把國民黨的一座武器庫炸毀了。警方通緝你,你無處藏身躲到我姨媽家,我請武軍轉托劉叔把你送出城去,你從此杳如黃鶴,一去沒了消息。我準備好的美酒,也沒有人陪我旅遊共飲了!我哭天喊地,痛不欲生。——那是我人生遭遇的第一次最大的災難!”
想起那段往事,小潔仍不免黯然落淚。
青鬆歎息道:
“那一段日子實在不堪迴首!我雖然依靠你們幫助撿得一條生命,卻因此失去了你,令我遺憾終生!”
小潔也歎息道:
“實在不堪迴首!那一段日子,讓我經曆了幾番生死!能活下來,說實話,我應該感謝武軍;能有今天,我應該感謝你!小潔雖然一生命苦,但關鍵時候卻總有好人相救,如今看來,也不為命苦了!”
“不,我們應該感謝上天!是上天保佑我曆經艱險,卻有驚無險,還能平安迴到省城,和我心愛的人相見、結婚;是上天保佑你經曆了幾番生死,還堅守在省城,等待著我迴來。今天我們新婚蜜月,舊地重遊,又享受到‘四美俱全’的幸福,實在是天作之合,天大的幸運!我們這一杯酒應該敬天!”
小潔點點頭,夫妻倆一起把杯中的酒灑向天空。
小潔重新斟滿酒,舉起酒杯說:
“青鬆,這一杯酒,我敬你!感謝你自幼至今一直疼我,愛我,關心我,幫助我,雖曆經坎坷,卻初衷不改,真情不變。小潔即使當牛做馬,也難報深恩!”
“說什麽呢?救命之恩,青鬆終生難報;這點小事,何足掛齒?這杯酒我也敬你,願我夫妻互敬互愛,比翼雙飛,白頭偕老!”
“互敬互愛,比翼雙飛,白頭偕老!”
兩人碰了一下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相視而笑。
“再斟上。”
小潔給青鬆斟滿酒說:
“鬆哥,小潔不勝酒力,不能再喝了!。”
“斟上,我有話說。”
小潔隻好斟上。
“這一杯酒,咱們敬劉叔和武軍。不論怎麽說,他們對咱們有恩,當咱們歡樂之時,也不應忘了他們。”
小潔點頭。兩人麵對南天,把酒灑一半在地,剩下半杯自己喝了,都有無限感慨。
丹青看見媽媽和叔叔把酒倒在地上,指著他們說:
“老師說了,糟蹋糧食,不是好孩子!”
青鬆連忙說:“你們老師說得對。媽媽和叔叔今後不糟蹋糧食了。現在,媽媽和叔叔和你幹一杯好不好?”
丹青聽了很高興,舉起杯子說“幹杯”;青鬆和小潔連忙舉起酒杯和她碰了一下,假作喝酒狀,逗得丹青哈哈大笑。
丹青放下杯子,說“我吃飽了”,自己跑去玩了。
小潔把瓶中的酒倒給青鬆說:“鬆哥,喝了,咱們吃飯吧。”
青鬆喝了酒,小潔把酒杯用水蕩了蕩,倒上兩杯開水,拿來麵包和午餐肉,兩人邊吃邊談,其樂融融。
小潔看著青鬆說:
“現在‘四美’你都得到了,你如何看待這四美?更愛哪一美?”
“考試?考驗?”
“你如果願意這樣想,也可以這樣說。”
“那好吧,我就說一說這四美給我的感受。人有
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四美先觸及人的這些感官,滿足人的七情六欲,使人的身體、精神感覺愉悅,興奮,這就是美。美景,通過人的視覺感受,愉悅精神;美人,通過人的視覺、觸覺,甚至嗅覺、聽覺,使人的精神和身體都得到愉悅;美食通過人的味覺、嗅覺愉悅精神,營養身體;美酒刺激人的味覺、嗅覺,興奮和麻醉人的精神,覺得飄飄欲仙。因此這四美都很美,都值得愛。但是,人的思想境界不同,愛好不同,自然會有所偏頗,有的愛江山,有的愛美人,也有的嗜酒如命。不可一概而論。”
“你更愛什麽?”
“哎呀,我的愛情多了!大愛有愛祖國,愛人民,愛黨,愛領袖;小愛有愛家鄉,愛父母,愛妻子,愛兄弟姐妹,愛同誌,愛朋友,等等。為了這些愛,我都可以付出生命,因此不可言更。”
“這麽多愛,你愛得過來嗎?”
“愛得過來。愛情在心,隨時準備為愛犧牲!”
“說得好!我也要學習你,隨時準備為愛情犧牲。不過,我隻願為你犧牲生命,因為你愛我最深,最久,最堅決,盡管時光流逝,遭遇坎坷,愛心卻始終不變;是你最終救了我,讓我絕處得到重生。”
“你也要學會兼愛,博愛,愛更多的人。至於我,你已經為我犧牲太多,今後,我不要你為我再做犧牲。”
“不。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真正知我、愛我、救我的是你,為你犧牲是幸福的,即使犧牲生命也是值得的。”
她把最後一塊麵包放進嘴裏咀嚼著,又喝了一口開水,然後閉起眼睛說:
“真甜啊!鬆哥,你是否注入了柔情蜜意?”
“這是愛情的甜蜜。愛情在心,看什麽、吃什麽都是甜蜜的。”
兩人相視一笑,秋波閃動,充滿無限的甜蜜。
小潔把東西收拾好,又走過去給丹青撣了撣身上的灰塵,站住想了想說:
“青鬆,咱們結婚,黃英送了一床被麵,一副枕套,可是結婚典禮她卻沒有來,咱們還應該補請她一下。”
“補請是應該的。我去請過了,她死活不肯來,我問她原因,她又不肯說。我估計是看見我們在一起,她想到自己,心裏難過。唉!本來都是很要好的同誌,因為咱們結婚,倒弄得彼此隔閡生疏了。”
“你真不該同我結婚。黃英對你那麽好,盡心盡意,全心全意,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你不叫人家傷心嗎?”
“唉,這是沒辦法的事。愛情就是這麽自私,甚至冷酷。看來我隻能在別的方麵來補償她了。”
“也隻好如此。她不是認你做哥哥嗎,你就以哥哥的身分幫助她,照顧她,有合適的,給她介紹個對象,讓她重新戀愛起來;失戀的傷痛,隻有用戀愛的幸福來治愈。”
“我介紹怕不行。我跟她談過,要介紹一個優秀青年給她做對象,她說我是撕她的心,故意叫她難過,還說這輩子不結婚了,我隻好作罷。我把這種情況給李書記說了,請他幫忙給黃英介紹一個合適的對象。”
“李書記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幫人介紹對象?再說,他一個市委書記,去當紅娘說媒,婆婆媽媽的,別人也會笑話他。”
“這你就看錯了,這倒是他的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深得人心。他也樂此不疲。我們有幾個市委常委的老婆都是他介紹的,現在這幾個常委都成了他的死黨了,言聽計從。”
“也包括你?”
“我們兩個哪是他介紹的?他不過為我們向省委組織部說了些好話。他是我的入黨介紹人,我和他的感情,還是幹地下黨的時候建立的,也算是生死之交。”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們還是應該感謝他。希望李書記早日給黃英介紹一個如意郎君,我們也會少一些愧疚!”
“但願。隻是這丫頭心性太高,一般人不入她的眼。”
“哪叫她先看上你?拿你作參照物,就不好找了。”
“這倒是李書記的錯,偏要介紹她給我當什麽秘書!”
“別冤枉李書記。我看這是你的錯,誰叫你對人家那麽好?女孩子就是這麽樣,誰對她好,她就感誰的恩,就會想到以身相許。你以為我願意嫁給你,是因為父母定下的娃娃親?才不是呢!是因為你一直對我的那些真心真情感動了我。你能感動我,難道不能感動黃英?”
“這是兩碼事,你怎麽混為一談?”
“我的鬆哥,陷入愛情的人,是分不清恩情和愛情的!”
“不說了。我見了李書記,再催催他,叫他抓緊時間,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好事做到底。”
他站起來看了看天,見太陽已經過了正午,說:“我的夫人,別高談你的恩情愛情混淆論了,打道迴府吧!”
小潔看了看手表,叫道:“哎呀,已經兩點了!咱們真會玩,不知不覺大半天過去了。”連忙招唿丹青:“小乖乖,咱們迴家了!”
丹青正玩得高興,說:“媽媽,咱們再玩一會吧?”
“下次再叫叔叔背你來,咱們帶一個大西瓜來山上吃,好嗎?”
“好!”這樣丹青才同意了。
青鬆要來背丹青。小潔說,:“下山容易跌跤,還是咱們一人一邊架著她的胳臂走吧。”
於是夫妻倆架著丹青,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
早飯後,青鬆小潔還沒有開口,趙老漢就說話了:
“青鬆,到三中那邊把你周叔周嬸都請過來,中午一起吃頓飯,說說話。大家雖然一個莊子住著,這些年,因為周家和劉家聯姻,咱們兩家人見了麵都覺得很尷尬,隻不過打個招唿,很少說話。現在是親家了,要好好敘說敘說,也好消除誤解。”
青鬆連忙答應。剛要走,小潔說,我也一起過去吧,丹青要拿換洗的衣服,我迴來也好到菜場買菜;丹青也要去,於是三口便一起去了。
大約去了一個小時,青鬆就帶著嶽父母一起迴來了。趙老漢夫婦連忙起立迎接,讓座,讓煙,讓茶。
落座後小潔父親說:
“慚愧,慚愧,沒想到今生今世還能來到青鬆這裏做客。”
趙老漢知道小潔父親這些年因為劃了地主分子,挨批鬥,心存怨氣;另外他家曾和劉家結親,也不免羞愧之意,連忙說:
“這是哪裏話?青鬆是你女婿,來這裏不是理所當然?”
“你家是軍屬,我家是反屬,天地之別,豈敢妄想,高攀?”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時局所致;現在已經過去了,就不必再說了。”
“這些年,周家人天翻地覆,死裏逃生,想起來真是大夢一場,不堪迴首!”
青鬆也聽出嶽父的意思,檢討說:
“以前是我不對,不該丟下小潔獨自逃命;一錯百錯,致有後來的事情發生,使小潔受了許多委屈,也使周叔遭受池魚之殃。”
周老漢見女婿主動承擔責任,認真想想也怨不得他:那種危急之下,他性命不保,豈顧得了小潔?況且當時小潔並無危險,後來的事情是小潔誤聽謊言所致。歎息道:
“其實,也怨不得你,小潔也有責任。”
“小潔也是為了救我。總之,我在這件事上是有責任的。我之所以這麽多年不婚,等著小潔,就是為了贖罪。周叔,我和小潔是自幼的感情,我們兩家是世代舊交,無論何時何地,天翻地覆,這種感情是不能割斷的。”
周老漢見女婿如此寬懷大度,又說起舊交,十分感動,說:
“我也常對小潔姐弟說,周趙兩家是世交,友誼世代相傳,不可為一時一事而傷了世交舊誼。”
趙老漢見周父情緒緩和下來,知道他雖有怨氣,卻忘不了世交舊誼,便迴憶起兒時的舊情來:
“你周叔,想咱們小時候也和青鬆小潔他們小時候差不多,天天在一起玩,你家我家,不分彼此;後來又一起上私塾讀書。隻是咱們沒有他們成材,書沒有讀成。”
周老漢也迴憶起兒時的事情,歎息道:
“咱們那時候讀書能有幾個成材的?趕上清末民初,社會動亂,朝廷廢除了科舉製度,學子失去了前程;再說,咱們也沒有讀多少書,剛讀完四書,文章還沒有寫幾篇,父母就叫下來種地了,說七十二行,農業是上行,成家立業的根本。”
“咱們雖然下來種地了,但是心裏還是想著讀書,學而優則仕,讀書成材的夢並沒有丟,後來就寄托在孩子身上了。我記得青鬆六歲那年,我要送他到私塾讀書,去約你,你因為小潔是女孩,不肯叫她讀書。我說現在是民國了,男女平權,隻要讀了書,有文化,有本事,照樣做大事。你聽了我的勸,才肯叫小潔去讀書。”
“其實,我那時也不是真心想叫小潔讀書,隻是礙著你的麵子,不便推辭——畢竟訂了親,女兒是你家的人了,我不給小潔讀書,你不怨我怕花錢,誤了她的前途?我原來想,女孩子讀書不過認識幾個字,等年齡大一點就迴家學習針線;不想這孩子貪書,一讀就不肯下來,還有青鬆天天叮著她,我也不便阻止,就這樣一直讀了下來。沒想到,這孩子成材,竟考取了大學,和青鬆一起來到省城讀書!但是樹大也招風啊!從此我這心就沒有安靜過,喜也在這孩子讀書上,憂也在這孩子讀書上。這些年,家裏悲悲喜喜,成成敗敗,經受的事情太多,都跟這孩子有關。唉,真是一言難盡!”
“也不怪小潔貪書,實在是這孩子聰明。你還記得私塾裏朱先生的話嗎:你們這兩個孩子聰明過人,將來必成大器!在我這裏怕耽誤了他們的前途,你們還是多花幾個錢,到鎮上學堂去讀吧,將來能考大學。你看看,這不是明明白白給他們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嗎?”
周老漢點點頭;然而他又說:
“壞就壞在他那句話上!不是他那句話,哪會叫他們到外地讀書?——咱們莊稼人,人老幾輩子不都是在本村讀的私塾嗎?不到外地讀書,哪會有後來那些事發生?”
“你這話也不對:他們不到外地讀書,怎麽能考取大學?一個村同一年考取兩個大學生,又是兒女親家,當時咱們兩家在濱淮縣,也算紅極一時!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親戚朋友見麵沒有不誇獎的,你臉上不光彩?至於發生後來的事,一是因為青鬆參加了共產黨,二是因為劉家:不是認識了劉師長的公子,哪會有這些事發生?”
青鬆聽父親責怪劉家,怕他說出更難聽的話來,連忙插進來說:
“這怎麽能怪人家劉家?不是人家相救,我這條命就完了,哪還會有今天?”
趙老漢還是忍不住把一肚子氣都煞在劉家頭上:
“不是他家參攪,他們兩家怎麽會成為兒女親家?你周叔也不會受那麽多罪。你知道土改時你周叔受那麽多罪因為什麽嗎?都是因為他劉家!說你周叔是國民黨師長的親家,營長的老丈人。好像沾了他們劉家很多光彩。其實,除了跟著他們遭殃受罪,什麽也沒有沾到:你想,他們剛結婚不到一個月,淮海戰役就開始了,國民黨一敗塗地,劉家的紅火就過去了。”
周老漢聽了歎息道:
“唉,天趕地催,就該小潔有這一劫!”
正說著,小潔帶著丹青買菜迴來了,趙媽周嬸一起去廚房理菜做飯,大家才停止爭論。
青鬆見小潔去做飯留下丹青,就拿了一把糖給她,把她抱在懷裏哄著。為了平息爭論,他對父親說:
“這些事情,都是曆史造成的,也說不清怪誰,過去就過去了,爭論也無益。你隻看到周叔受的罪,你知道劉家嗎?他家比周叔更慘!劉嬸解放後劃了個特嫌,派出所經常傳去問話,因為劉叔和武軍的關係,倍受懷疑,最後絕食而死。死時,丈夫兒子都不在,還是我幫助小潔送去火化然後送迴老家安葬的。前不久,武軍從香港來信,說劉叔到了台灣就被解除了兵權,隻發給了一點撫恤金,劉叔想不通,在台北的一個寺院出家當了和尚,撫恤金也都捐給了寺院。兩年後,武軍也退役了,在台灣找不到工作,靠同學幫助,到香港一個英國人的工廠做工。一個家人走的走,亡的亡,出家的出家,四分五裂,何其悲慘!”
趙老漢聽了劉家的遭遇也不免歎息,才不便責怪劉家了。
青鬆又問起家鄉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周老漢說:“土地改革後,無論貧富人家,一人一份土地,自耕自食,除了繳公糧,都歸自己所有,雖不富裕,也勉強夠生活。”
趙老漢說:“到底咱們以前沒有種過地,雖然和人家一樣耕種,收成卻比人家差多了。”
青鬆問:“一畝地能差多少?差在哪裏呢?”
趙老漢說:“少的二三十斤,多到三四十斤。我分析過原因:一個是咱不懂技術,耕作不精細;再一個就是咱家人手少,進度慢,抓不住農時。不過你周叔家的地不少收,他的男孩子都學會種地了。”
青鬆稱讚說:“這是好現象!他們這一輩人能耕能種,就成為真正的勞動人民了!”
他又對父親說:
“大,我看咱家的地就
別種了。一來,你和媽年紀越來越大,青蓮青秀又來省城做工,也沒人能幫助你們;二來,我和小潔都上班,我們這邊也離不開人。”
趙老漢想了想說:
“等等再說吧。我那十來畝地,一年兩季,少說也能收三四千斤糧食,我還有些舍不得;再說,丹青上幼兒園了,你和小潔吃食堂,暫時還要不著人。等以後你們有了孩子再說吧。”
“兩個老人,種四口人的土地,我是怕你們太勞累了;另外,我們姊妹幾個都在這裏,看來以後也不會迴去了,你們遲早是要來的。”
“迴去我再跟你媽商量商量。家裏現成的房子、土地,一下全丟了,我真的舍不得!”
周老漢說:“你父親是有些舍不得。你家房子還是老房子,渾磚到頂的。土改時,別的地主家的房子都沒收了,因為你家是軍屬,就留下了。你現在叫他丟開,他是有些舍不得。能不能賣呢?”
青鬆連忙擺手:“不能,堅決不能!這房子本應該沒收的,是政府照顧軍屬家庭住的,我們現在不需要住了,就連房子帶土地一起交還政府。決沒有出賣的道理。”
趙老漢聽了搖搖頭說:“你這麽說,我就更不能來了。你不知道,這房子,還是在你曾祖父手裏蓋的,你曾祖父傳給你爺爺,你爺爺又傳給了我,到現在總算還沒有丟。既然不能賣,我就住到老死吧。你們生孩子,叫你媽一個來就行了。”
“你一個人種那麽多地,怕是更加忙不了了。房子的事也不必那麽認真,家裏的房子交給政府,來我這邊也是住政府的房子,還不是一個樣?”
趙老漢隻是搖頭:“故居難舍,家鄉難離啊!”
周老漢聽了說:“你既然不願來省城,留在家裏也行,農忙的時候,我叫孩子們幫助你忙幾天就行了。其實,最忙人的也就是當收當種的那幾天。”
青鬆說:“隻是又要麻煩周叔周嬸和兩個表弟了!”
周老漢搖搖頭:“現在小潔的事情解決了,我心裏的一塊大病總算消除了,幫這點忙不算什麽。你不知道,這些年,我心掛兩場:家裏家裏那個樣,這邊小潔又這個樣,我和你周嬸愁得一夜一夜睡不著覺啊!現在總算過去了。勞累一點沒什麽。”
青鬆聽了對父親說:“我看這地這麽處理:現在你身體還好,有周叔幫忙,就暫時種著;一旦身體覺得支持不了,還是來省城和我們一起生活。養兒防老,古來之理。解放前,你和媽為了我受盡煎熬,現在老了,也是該我盡孝的時候了。”
趙老漢聽兒子這麽說,才不堅持了。
不一會小潔做好飯菜擺上餐桌,來請吃飯。青鬆便招唿大家入席,分賓主坐定,他拿出一瓶雙溝大曲說:“還是喝家鄉酒吧。”首先給嶽父母、父母斟滿酒,他和小潔也斟滿了。丹青也吵著要喝酒,小潔隻好給她斟了一杯果汁。剛要喝酒,青蓮青秀也下班迴來了,於是小潔招唿她們入席,又拿了兩個酒杯、兩雙筷子,叫青鬆斟滿酒。兩家人團團圍了一桌,大家互相敬酒讓菜,氣氛十分歡樂融洽。
按照濱淮縣的風俗,女兒出嫁三天,女兒女婿要一起迴家看望父母親,叫做“三天迴門”。所以迴門這天,小潔父母在三中置辦了酒席招待女兒女婿,順便把青鬆一家都叫了來,大家歡歡樂樂又聚餐了一次。
三天過去,兩家父母都要迴去,青鬆小潔再三挽留,說難得來一次省城,帶他們逛逛省城的名勝古跡,他們說家裏秋收秋種正忙,等冬閑了再來逛吧。他們隻得多買些禮物給他們,帶著丹青一直把兩家父母親送到汽車站,看著他們上了汽車方迴。
結婚假一周時間,剛剛過去一半。第四天早飯後,小潔對青鬆說:
“這兩天父母親在這裏,咱們光忙著買菜燒飯給他們吃,陪著他們聊天,也沒有出去玩玩;現在他們走了,咱們也該出去玩玩了。”
“去看電影?”
青鬆吻了一下妻子說。
“我昨天買菜看了電影海報,還是那幾部老片子,都看過了。過節了,你們也該放幾部新片子給觀眾看看。”
小潔向丈夫建議。
“剛剛解放,國產電影還拍得不多;進口外國的,審查較嚴,也沒有多少部,隻有幾部蘇聯電影,也大多是戰爭片。國民經濟恢複時期已經過去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今後電影會多拍一些,也會多進口一些外國電影。要不,咱們去看戲?”
青鬆一邊向妻子解釋,一邊提出新的建議。
“看戲也行,隻怕這小東西堅持不到底,又要中途退場。”
小潔指著丹青說。
不料丹青也提出抗議:
“我不看戲,你們老坐著不動,一點也不好玩,咿呀咿呀的,唱的什麽呀!”
“那——,咱們就去旅遊,去飛龍山,怎麽樣?”
青鬆拉著丹青的小手問。
“好極了!我就喜歡飛龍山。”
丹青高興得又蹦又跳,喜形於色。
“小潔,你帶丹青去過飛龍山?”
“去過,還不止一次呢。自從武軍走後,我一個人閑悶無聊,影劇院,人家都是成雙成對的,我一個人也不想去。就去那裏,想找迴些昔日的感覺。後來丹青會跑了,我就帶她一起去。她到那裏也玩得很開心。”
“咱們今天就尊重小公主的意見?”
青鬆問小潔。
“好的。這小東西,也能決定事情。”
小潔笑著答應了。她開始給丹青洗臉梳頭穿新衣服,妝扮得像花朵一樣漂亮。打扮好丹青,又開始打扮自己。她化好妝,穿了身灰色的列寧服,問青鬆:
“你看,我穿這一身怎麽樣?”
“不怎麽樣。以你的身材、臉型,穿旗袍最好看。”
他一邊打量著妻子身上肥大的列寧服,一邊提出建議。
“旗袍,我倒有幾件質地式樣都是尚好的,隻是又怕人家說資產階級思想,資產階級作風。”
“哪能這麽說?旗袍,是中國的民族服裝,我們自己人不許穿,難道專門叫外國人穿?有旗袍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資產階級,怎麽穿旗袍就變成資產階級思想作風了?真是亂扣帽子!美的東西不都屬於資產階級,共產黨也是愛美的,懂美的,需要美的!現在解放了,不能老當土八路。——解放前,國民黨對解放區實行經濟封鎖,八路軍衣食無著,隻好開展生產自救,種糧自食,紡織自衣,隻求溫飽,哪裏還能講求質量?其實,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共產黨八路軍就喜歡粗衣粗食,不喜歡華服美食。”
“照你這麽說,我這些旗袍還能穿?”
“穿,大膽穿!穿出你的美麗,穿出你的風采來!”
小潔得到青鬆允諾,立即入內去挑選旗袍。不一會,她穿出一件綠底紅花兩邊開叉的旗袍來,高領窄袖,緊身得體,凸凹有致,裙角飄飄,錦繡閃爍。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服飾,使小潔頓若仙女下凡,和剛才穿列寧裝的判若兩人。青鬆看了,大聲稱讚:
“好!就穿這一件。叫他們看看,中國的旗袍有多美!中國人穿著有多美!我的新娘穿著有多美!”
小潔聽到讚揚,滿麵紅光,神采奕奕,在穿衣鏡前轉動著優美的身姿,反複審看著,又梳了梳新燙的卷曲如花的秀發,喊道:
“青鬆,珍珠項鏈可不可以戴?”
“可以。珍珠項鏈、耳環、戒指、手鐲,盡可戴。今天你是新娘,最漂亮的時候,別人無可非議。衣物要相時穿戴,比如今天,比如喜慶節日,正是需要美,講究美的時候,有何不可?但是勞動的時候,下工廠、下農村,就不可這麽穿戴,叫人家看成另類就不好了。”
“平時,可不可以穿旗袍、高跟鞋?”
“可以。你是教師,儀表穿戴要端莊得體,要讓學生覺得他們的老師高雅可敬
,和藹可親。穿旗袍高跟鞋並不影響教師形象,又不耽誤工作,有什麽不可以?如果穿一身工人或農民的勞動服裝給學生上課,我倒覺得不得體了,怕是學生也不認可。”
“王紅軍看不習慣,每見我穿旗袍就側目而視,好像看電影上的美蔣女特務,弄得我也不敢穿了。”
“他是軍人,看慣了黃軍裝,看旗袍不習慣也可以理解;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的看法就對。”
“在我們學校,他的看法似乎就是正確的,正規的,是上級領導意見。老師們都得根據他的好惡來改變穿戴和生活習慣。”
“這倒沒有必要。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的領導,並非事事都管。穿靴戴帽,各人所好,管得了嗎?以後開會我會說一說這個問題。領導要尊重群眾,正確領導群眾;大家也不要盲從,什麽都是領導說的算,實行長官意誌。”
“你這麽說我就放心了。你的官比王紅軍大,我聽你的。”
“怎麽能這麽說?正確不在職位高低,服從不依官職大小,誰對就聽誰的。”
不一會小潔穿戴整齊從房間走出來,渾身上下珠光寶氣,光彩照人。丹青看見了大聲叫道:
“媽媽今天真漂亮!像電影裏的人。”
小潔抱起丹青在她紅撲撲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說:
“媽媽今天是新娘。”
丹青不解地看著媽媽問:
“新娘還是媽媽嗎?”
“是,是漂亮媽媽。”
“媽媽為什麽要漂亮?”
“因為叔叔喜歡。”
丹青不解地看著青鬆,似乎在問:為什麽叔叔喜歡,媽媽就要漂亮?
青鬆接過丹青說:
“丹青今天打扮得也很漂亮,叔叔也喜歡呀!”
“叔叔喜歡漂亮?”
“對。漂亮就是美麗、美好,叔叔喜歡美麗美好的東西。”
“丹青也喜歡美麗美好的東西。”
“丹青是好孩子,叔叔媽媽都喜歡你。”
青鬆見丹青說的話可疼可愛,很喜歡,低下頭在她的臉蛋上親著。小潔看見了,也擁過來親丹青。三個人互相擁抱著,親吻著,十分親呢。
小潔接過丹青對青鬆說:
“你也去換套衣服吧。”
“我還換嗎?”
“當然,你是新郎官嘛。”
“是應該穿套好點的,否則就不相配了,人家還認為我是你的跟班的呢。”
青鬆進去穿了套灰色毛料中山裝出來。
“這一套怎麽樣?”
“不錯。如果穿西裝更瀟灑!”
“我穿不慣西裝,就是這一套吧。你去給丹青準備點吃的喝的帶上,該出發了。”
小潔帶了一壺水、一包糖、一包餅幹,想了想,又去拿了兩盒罐頭、一瓶紅酒、一瓶飲料、一袋蛋糕,對青鬆說:
“今天,咱們再搞一次野餐吧?”
“好啊!想不到你還是這麽浪漫。”
“這麽多年拘泥緊張死了,今天難得放鬆浪漫一次。”
“好,就依你。”
夫妻倆一個帶著丹青,一個拿著東西,走到外麵租了輛麵包車,一路說說笑笑,直到飛龍山下。
下了車,丹青高高興興地跑在前麵,指著大山對青鬆說:
“叔叔,這就是飛龍山,你來過嗎?”
青鬆故意搖搖頭:
“沒有。你來過嗎?”
“來過,媽媽帶我來過好多迴呢。你知道為什麽叫飛龍山嗎?”
“不知道。你知道嗎?”
“我知道。媽媽說,有一條龍從東海飛來,它累了,就落下來,變成了飛龍山。”
“丹青知道的真多!飛龍山有什麽地方好玩?”
“那邊有飛龍瀑,還有飛龍溪;山上最好玩,我爬不上去。”
“叔叔背你上去好不好?”
“好啊!我來好多迴,媽媽就是不肯背我上山。”
“媽媽沒有勁,背不動丹青。叔叔有勁,今天背你上山。”
青鬆彎下腰要背丹青,小潔說:
“現在不叫叔叔背,丹青能跑好遠呢,等爬山的時候再叫叔叔背。丹青是好孩子,最聽話!”
丹青受了鼓舞,便朝前麵跑去,還不時迴過頭來喊:
“媽媽,叔叔,你們走快啊!”
青鬆和小潔手拉著手,一邊走一邊觀看山景,隻見青山疊翠,飛瀑流泉,十分壯觀。小潔感慨地說:
“這些年,我心裏總想著飛龍山的美麗壯觀,以前我們一起來遊玩的歡樂,可是一個人來到這裏,總覺得很失望,再找不到當初的感覺。”
“我也是。這些年心裏一直記掛著飛龍山、飛龍瀑、飛龍溪,還有我們曾經野餐過的那片柳林,一想起來心裏就熱乎乎的,感到無限溫馨、親切。解放後,我又重新迴到省城,這種心情更加迫切;但是,我一直不敢來,就害怕觸景生情,一個人徒生悲傷。”
“總算蒼天慈悲為懷,可憐我們這對飽受戰爭之苦的有情人,今天,終於又讓我們手牽手一起重遊飛龍山。青鬆你看,山是多麽青,水是多麽碧,天是多麽藍,鳥飛得是多麽高,多麽自由自在!昔日的感覺,我完全找迴來了!”
小潔仰望青山藍天,白雲飛鳥,興奮得又蹦又跳,像個十多歲的少女。青鬆更加激動,他走過去把小潔抱起來,向著山頂大聲唿喊:
“飛龍山,你看見了嗎?我們又迴來了!飛龍山,你聽見了嗎?我們在唿喚你!”
小潔把手伸向天空,也跟著大聲唿喚起來。山穀迴響,傳來陣陣“我們迴來了”、“我們在唿喚你”的聲音。
丹青見叔叔抱著媽媽,嫉妒起來,連忙跑過來大聲喊:
“叔叔抱我,叔叔抱我,媽媽自己能跑。”
青鬆笑著放下小潔,抱起丹青哄著:
“哎呀 ,把我們小丹青給忘記了。”
小潔指著丹青的鼻子,笑著說:
“小東西,什麽都和媽媽爭!”
丹青覺得委屈,噘著小嘴說:
“媽媽不叫叔叔背我,就想叫叔叔抱你,最偏心了!”
一句話把兩個大人都逗笑了。
開始爬山了,青鬆背著丹青,小潔跟著,一級一級往上爬。
青鬆問小潔:“有什麽感覺?”
“像在登天。”
青鬆隨口吟誦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小潔道:“莫道上天難,自有登天梯。”
青鬆誇讚道:“好,有誌氣!”
他轉臉看了看小潔,見她正興致勃勃地向上攀登,笑著問:
“今天,怎麽這麽大幹勁?”
小潔莞爾一笑:
“昨天晚上,你給我鼓了那麽多勁,就留著今天登山呢!”
“你幹勁衝天,我倒精疲力竭了。”
“沒用!來,丹青我來背一氣。”
小潔以為青鬆真的累了,趕上來要背丹青。
“不用。你忘記了?我是原動力,千金(勁)散盡還複來!”
“別吹牛,敗軍之將,屢戰屢敗。”
“你懂什麽?這叫戰略戰術,哀兵必勝,養精蓄銳,屢敗屢戰,最後一鼓作氣,大獲全勝!”
“不服氣?今晚繼續較量,包叫你一敗塗地!”
“你也別逞能,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這可是我的優良傳統。”
“誰英雄,誰好漢,戰場上,比比看!哈哈------”
小潔笑得前仰後合。她掏出手絹擦了擦額上的汗滴,又過來給青鬆擦汗,順便吻了他一下。丹青看見了喊:“媽媽,你也親我一下。”小潔轉到後麵又吻了她一下,說:“一點都不吃虧!”
小潔和青鬆並肩走著,心情既激動又興奮,她說:
“青鬆,今天
和你一起登山,一點都不感覺累,真的,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以前,我一個人來登山,越登越沒勁,到了半山腰就精疲力竭,心灰意懶,隻得往迴走。”
“我有這麽大魅力?”
“是的。現在和你結婚了,就像一個流浪兒在外麵流浪多年,終於迴了家,有了溫暖,有了依靠,心裏有說不出的歡喜,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你呢?和我結婚,有什麽感覺?”
“我嗎,就像丟了靈魂又找了迴來,現在靈魂歸竅,心安神定了。以前一閑下來總是心神不定,白天坐不住,夜晚睡不著覺。現在你迴來了,好像又找迴了我的靈魂,我又是一個健全正常的人了。”
“我有這麽重要?”
“是的。心愛的女人,就像男人的歸宿,有了她,男人就覺得安心,安定,安全;失去她,男人就失去了歸宿,覺得失落,失主,失魂,茫無所歸。”
“那你千萬要看好我,別讓我再丟失了,否則,你又沒有靈魂和歸宿了;我又要去流浪。”
“從現在起,我要把你帶在身邊,日日夜夜陪伴著你,再不讓你丟失流浪。劉叔說得好:是你的終是你的,不是你的終非你的。上天把你配給我,你就是我的,永遠也跑不掉!”
“上天也有打盹的時候。”
“不會。上天是萬神之神,是不會打盹的。”
“有上天保佑我們,我就放心了。”
夫妻倆說說講講,不覺一會來到山半腰。這裏有一塊不大的平地,幾棵合抱粗的鬆樹枝繁葉茂,樹下有幾個石凳光光滑滑的,供遊人休息。
青鬆放下丹青,活動了一下麻木的雙臂,說:“歇歇腳,喝口水,再往上爬。”小潔連忙遞過水壺,他接過來喝了幾口,丹青也要喝,他又給她喝了一些,然後遞給小潔喝。丹青喝了水高高興興跑著玩去了。青鬆和小潔並肩坐在石凳上。往下看,隻見綠樹如海,高低錯落,一條石階路彎彎曲曲或隱或顯通往山上;往上看,山峰就在頭上,怪石嶙峋,青鬆倒掛,雲霧繚繞。真是風景如畫!然而奇怪的是遊人並不多,斷斷續續,像散兵遊勇。
小潔指著石階路上的遊人對青鬆說:
“青鬆,你看,這麽好的季節,這麽好的天氣,遊人卻不多,山上山下,稀稀拉拉,還趕不上解放前。”
“金秋十月正是收獲季節,老百姓正忙著收割,哪有時間來遊玩?”
“這不是主要原因吧?”
“對,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新中國還沒有重視起旅遊事業來:政府暫時還沒有把旅遊事業列入議事日程,沒有投資開發,旅遊設施嚴重匱乏,即使舊有的也還沒有修複起來;老百姓生活還很貧困,他們隻關注吃飯穿衣問題,還沒有時間和經費來考慮外出旅遊的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新中國沒有加入聯合國,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還不承認我們,所以外國來旅遊的人大大減少。你看,旅遊者中間幾乎看不到外國人。”
小潔點點頭。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問青鬆:
“我記得你說過,等你做了省城的市長,就把飛龍山地區開發成旅遊勝地,讓中外遊客都來旅遊。現在怎麽樣,可不可以著手開發了?”
青鬆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他搖搖頭,說:
“談何容易!開發旅遊要很多錢,從哪裏來?現在國民經濟剛剛恢複,百事待興,百業待舉,處處要錢,政府還籌措不到,暫時還考慮不到開發旅遊業上。以後等國家富裕了,人民有了旅遊的願望,肯定會開發的。”
“繼續拭目以待?”
“應該是指日可待!”
“有進步!現在你雖然不是市長,也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了;大約等你幹了市長就可以開發了!我可扳著手指等著你呢!”
小潔看著青鬆甜甜地笑著。心想,等你幹了市長,我就是市長夫人了,那時,夫妻再來遊玩飛龍山,就會萬眾矚目,是何等歡樂,何等榮耀!也不枉我受了這麽多年的委屈和辛苦。
青鬆也想起一件事,對小潔說:
“你說到市長,倒提醒了我:那天我到李書記家去,他對我說,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市裏要重點發展工業,準備提拔一名管工業的副市長,他考慮我曾是工學院的學生,打算叫我來幹。”
“那好啊!你終於可以學有所用了。解放前,你就準備為發展我國的工業獻身,可是國民黨腐敗無能,連年內戰,工業衰頹,苦於沒有機會;現在自己幹上管工業的副市長,自然可以大展才華,大顯身手了!”
“我已經向李書記表示願意接受這一任務。隻是我市的工業基礎太差,又缺少資金,缺少人才,幹起來也不那麽容易。”
“既然是李書記親自點將,他一定會大力支持你的。有這麽好的條件,憑你的才能,我想,你一定會很快幹出成績來的!”
小潔積極鼓舞青鬆。
“你說得很對,現在條件好了,萬事俱備,隻待騰飛。隻是李書記不懂技術,具體工作幫不了我多少。我想叫你給我做助手——你是工學院的高材生,我隻是個肄業生,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很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多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千萬別!你忘記了?組織上給我的批示是——不得從政。弄不好,我幫不了你,反而連累了你。”
“不不,不是叫你從政,隻是當個技術顧問、工程師。當然也不是你一個,我想把我們那些同學都調上來,分配到各大工廠,專門負責技術指導和技術改革方麵的事情。你看怎麽樣?”
他看著小潔。
“我還能怎麽樣?人都給你了,還不得聽你調遣?我隻是怕連累你,因為我畢竟和武軍有那麽一段,那是曆史,是抹不去的,共產黨又最講究這個,我怕人家又翻騰起來,對你不利。”
“沒事。我們共產黨重視階級成分,但並不是唯成分論,重在個人表現。你隻要好好幹,以你的學業成績,你的聰明才幹,是會有大的作為的。況且你也不是學師範專業的,做教師並非你的本行;我當時推薦你去做教師,隻是應學校一時之需罷了,也非長久之計。”
“你還是和李書記商量一下,他同意了,你就沒有多少責任了,別人也不會說你是為了照顧自己老婆。”
“這是自然。事情還得主要領導拍板,我隻是這麽設想。”
他看了看天,又要過水壺喝了幾口水,看見丹青正在撿石子往山下扔,喊道:
“丹青,快過來,叔叔背你上山了!”
丹青便扔掉手中的石子,跑過來爬到他的背上。
小潔說,:“我來背一程吧?”
他搖搖頭:“別逞能了,你能堅持爬到山頂我就佩服你了。”
“你別擔心,我沒問題。這麽大孩子,叫你一個人背到山頂,我怕你也吃不消!”
“沒事。打仗的時候背武器彈藥上山,也不就是這樣?來,給個香嘴鼓鼓勁!”
小潔站到他的麵前抬起頭看著他,笑著說:
“你怎麽要我鼓勁?到底你是原動力,還是我是原動力?”
青鬆深深吻了她一下,說:
“咱們兩個互為原動力,你的原動力在我身上,我的原動力在你身上,彼此互相鼓勵,才會都有幹勁,長盛不衰。”
小潔怕丹青嫉妒,轉過去又親了親丹青一下,說:
“你這麽說還差不多。不能隻看到你的魅力,無視我的魅力啊!”
“你的魅力大得很!吸引得我每天晚上隻想往你身上貼,往你身上爬,豈敢無視?”
“你的魅力也很大呀,吸引得我白天晚上圍著你轉,隻想你吻我,抱我,摟我,粘在我身上。”
“互相吸引這才是愛情。好吧,晚上再吻你、抱你、摟你、粘在你身上。現在開始爬山。誰英雄,誰好漢,爬山途中比
比看!”
“好!有你這強大的原動力,我不會比你差。”
兩人開始爬山。山勢越來越陡,每一級足有一尺來高,青鬆爬起來也感覺吃力,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有的流進眼睛裏,淹得他直叫小潔擦汗。小潔掏出手絹給他擦汗,不一會手絹就濕透了。她說:“你也別逞強了,這裏山勢實在太陡,我空手爬都感覺吃力。你把丹青放下來,咱們每人提著她一隻胳臂,一級一級往上爬。這樣雖然慢些,人會輕快些。咱們又不是打仗搶占山頭,要那麽快幹什麽?天還早,還愁爬不到山頂?”
青鬆隻好把丹青放下來,兩個人架著她往上爬。
中午的時候終於爬上山頂,三個人激動得一齊大喊起來:
“我們登上山頂了!”
“飛龍山,我們終於征服了你,把你踩在腳下了!”
青鬆高興得抱起小潔旋轉著,親吻著;丹青也喊著要抱,他幹脆把她娘兩個一起抱起來,一家三口人擁抱在一起,親吻在一起,親密無間,其樂無窮。
站在飛龍山頂鳥瞰四方,隻見長江如練,在陽光下閃耀著銀光飄然東去;省城像一個巨大的沙盤,一座座高樓大廈,高低錯落,布滿大江南岸;大地如海,碧波千裏,煙霧蒸騰,蒼蒼茫茫,一望無際。
青鬆興奮地朗誦起杜甫的詩《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小潔也朗誦起王維的詩《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丹青聽了朗誦,拉著媽媽說:“你們唱的什麽歌呀?一點也不好聽。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唱的才好聽呢!”
小潔說:“你學會了嗎?會唱嗎?”青鬆也圍過來說:“歡迎丹青小朋友給我們表演一個節目!”
丹青受了鼓舞,便表演起來,邊唱邊舞:“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裏鮮花最鮮豔------”
青鬆和小潔一起鼓起掌來,誇讚道:“表演得真好!再來一個好不好?”
丹青又蹦蹦跳跳地表演起《找朋友》來。
表演完了,她拉著媽媽說:“媽媽,我餓了,要吃餅幹。”
“好,就吃餅幹。”小潔用水壺的水給丹青洗了手,拿出餅幹給她吃。然後對青鬆說:
“青鬆,咱們也該開飯了。”
“你看,擺在哪裏呢?”
小潔往旁邊看了看,指著一塊平滑的大石頭說:
“看,天然餐桌!”
青鬆走過去采了一把樹葉撣去石頭上的灰塵,又搬來三塊小石頭當板凳,對小潔說:
“來,把午餐擺上來。咱們就在這飛龍山頂,頭頂藍天白雲,麵迎豔陽和風,鳥瞰省城、大江、萬頃綠野,遠眺茫茫東海,無涯遠空,夫妻同席,暢所欲言,美餐一頓,何其暢懷!何其壯觀!”
小潔把午餐包打開,把包袱鋪在石頭上,把罐頭、紅酒、飲料、餅幹放好,取出酒杯,斟了兩杯紅酒。丹青圍上來說:“我不喝酒,我要喝飲料。”小潔給她斟了一杯飲料,又把午餐肉、麵包移到他跟前說:“自己吃,不許鬧人。”丹青似乎餓了,很聽話地自己吃起來。伺候好丹青,小潔對青鬆說:“請坐!”於是夫妻倆圍著大石對麵而坐。
小潔舉起酒杯含情脈脈地看著青鬆說:“鬆哥,請!”
青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古人雲,把酒臨風,喜氣洋洋者也!今天方有體會。”
小潔複給青鬆斟上酒,自己也喝了半杯,又招唿青鬆吃菜。說:
“青鬆,你還記得嗎?六年前,我們一起騎自行車遊覽飛龍山水,觀看了飛龍山、飛龍瀑,然後沿著飛龍溪一路東去,在一處林深水清的地方停下來,咱們取出釣魚竿比賽釣魚,我先釣著一條,由於提得太急讓它跑掉了,結果你先釣到了。到了中午,每人釣了五六條魚,咱們就到樹林裏,你撿了一抱枯樹枝,開始生火烤魚吃。你說什麽來著?”
青鬆也想起那次旅遊來,他說:
“那真是一次很快樂、很有情趣的野炊!我們把魚穿在柳枝條上放在火上烤,一邊烤一邊吃,還有你早晨買的燒餅、油條,就是沒有酒。我說,看著美景,陪著美人,吃著美食,如果再有瓶美酒,就是‘四美’俱全了。你說下次來一定帶酒來。可是------唉!”
“可是那不久,你就參加了地下黨組織的武庫爆炸事件,把國民黨的一座武器庫炸毀了。警方通緝你,你無處藏身躲到我姨媽家,我請武軍轉托劉叔把你送出城去,你從此杳如黃鶴,一去沒了消息。我準備好的美酒,也沒有人陪我旅遊共飲了!我哭天喊地,痛不欲生。——那是我人生遭遇的第一次最大的災難!”
想起那段往事,小潔仍不免黯然落淚。
青鬆歎息道:
“那一段日子實在不堪迴首!我雖然依靠你們幫助撿得一條生命,卻因此失去了你,令我遺憾終生!”
小潔也歎息道:
“實在不堪迴首!那一段日子,讓我經曆了幾番生死!能活下來,說實話,我應該感謝武軍;能有今天,我應該感謝你!小潔雖然一生命苦,但關鍵時候卻總有好人相救,如今看來,也不為命苦了!”
“不,我們應該感謝上天!是上天保佑我曆經艱險,卻有驚無險,還能平安迴到省城,和我心愛的人相見、結婚;是上天保佑你經曆了幾番生死,還堅守在省城,等待著我迴來。今天我們新婚蜜月,舊地重遊,又享受到‘四美俱全’的幸福,實在是天作之合,天大的幸運!我們這一杯酒應該敬天!”
小潔點點頭,夫妻倆一起把杯中的酒灑向天空。
小潔重新斟滿酒,舉起酒杯說:
“青鬆,這一杯酒,我敬你!感謝你自幼至今一直疼我,愛我,關心我,幫助我,雖曆經坎坷,卻初衷不改,真情不變。小潔即使當牛做馬,也難報深恩!”
“說什麽呢?救命之恩,青鬆終生難報;這點小事,何足掛齒?這杯酒我也敬你,願我夫妻互敬互愛,比翼雙飛,白頭偕老!”
“互敬互愛,比翼雙飛,白頭偕老!”
兩人碰了一下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相視而笑。
“再斟上。”
小潔給青鬆斟滿酒說:
“鬆哥,小潔不勝酒力,不能再喝了!。”
“斟上,我有話說。”
小潔隻好斟上。
“這一杯酒,咱們敬劉叔和武軍。不論怎麽說,他們對咱們有恩,當咱們歡樂之時,也不應忘了他們。”
小潔點頭。兩人麵對南天,把酒灑一半在地,剩下半杯自己喝了,都有無限感慨。
丹青看見媽媽和叔叔把酒倒在地上,指著他們說:
“老師說了,糟蹋糧食,不是好孩子!”
青鬆連忙說:“你們老師說得對。媽媽和叔叔今後不糟蹋糧食了。現在,媽媽和叔叔和你幹一杯好不好?”
丹青聽了很高興,舉起杯子說“幹杯”;青鬆和小潔連忙舉起酒杯和她碰了一下,假作喝酒狀,逗得丹青哈哈大笑。
丹青放下杯子,說“我吃飽了”,自己跑去玩了。
小潔把瓶中的酒倒給青鬆說:“鬆哥,喝了,咱們吃飯吧。”
青鬆喝了酒,小潔把酒杯用水蕩了蕩,倒上兩杯開水,拿來麵包和午餐肉,兩人邊吃邊談,其樂融融。
小潔看著青鬆說:
“現在‘四美’你都得到了,你如何看待這四美?更愛哪一美?”
“考試?考驗?”
“你如果願意這樣想,也可以這樣說。”
“那好吧,我就說一說這四美給我的感受。人有
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四美先觸及人的這些感官,滿足人的七情六欲,使人的身體、精神感覺愉悅,興奮,這就是美。美景,通過人的視覺感受,愉悅精神;美人,通過人的視覺、觸覺,甚至嗅覺、聽覺,使人的精神和身體都得到愉悅;美食通過人的味覺、嗅覺愉悅精神,營養身體;美酒刺激人的味覺、嗅覺,興奮和麻醉人的精神,覺得飄飄欲仙。因此這四美都很美,都值得愛。但是,人的思想境界不同,愛好不同,自然會有所偏頗,有的愛江山,有的愛美人,也有的嗜酒如命。不可一概而論。”
“你更愛什麽?”
“哎呀,我的愛情多了!大愛有愛祖國,愛人民,愛黨,愛領袖;小愛有愛家鄉,愛父母,愛妻子,愛兄弟姐妹,愛同誌,愛朋友,等等。為了這些愛,我都可以付出生命,因此不可言更。”
“這麽多愛,你愛得過來嗎?”
“愛得過來。愛情在心,隨時準備為愛犧牲!”
“說得好!我也要學習你,隨時準備為愛情犧牲。不過,我隻願為你犧牲生命,因為你愛我最深,最久,最堅決,盡管時光流逝,遭遇坎坷,愛心卻始終不變;是你最終救了我,讓我絕處得到重生。”
“你也要學會兼愛,博愛,愛更多的人。至於我,你已經為我犧牲太多,今後,我不要你為我再做犧牲。”
“不。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真正知我、愛我、救我的是你,為你犧牲是幸福的,即使犧牲生命也是值得的。”
她把最後一塊麵包放進嘴裏咀嚼著,又喝了一口開水,然後閉起眼睛說:
“真甜啊!鬆哥,你是否注入了柔情蜜意?”
“這是愛情的甜蜜。愛情在心,看什麽、吃什麽都是甜蜜的。”
兩人相視一笑,秋波閃動,充滿無限的甜蜜。
小潔把東西收拾好,又走過去給丹青撣了撣身上的灰塵,站住想了想說:
“青鬆,咱們結婚,黃英送了一床被麵,一副枕套,可是結婚典禮她卻沒有來,咱們還應該補請她一下。”
“補請是應該的。我去請過了,她死活不肯來,我問她原因,她又不肯說。我估計是看見我們在一起,她想到自己,心裏難過。唉!本來都是很要好的同誌,因為咱們結婚,倒弄得彼此隔閡生疏了。”
“你真不該同我結婚。黃英對你那麽好,盡心盡意,全心全意,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你不叫人家傷心嗎?”
“唉,這是沒辦法的事。愛情就是這麽自私,甚至冷酷。看來我隻能在別的方麵來補償她了。”
“也隻好如此。她不是認你做哥哥嗎,你就以哥哥的身分幫助她,照顧她,有合適的,給她介紹個對象,讓她重新戀愛起來;失戀的傷痛,隻有用戀愛的幸福來治愈。”
“我介紹怕不行。我跟她談過,要介紹一個優秀青年給她做對象,她說我是撕她的心,故意叫她難過,還說這輩子不結婚了,我隻好作罷。我把這種情況給李書記說了,請他幫忙給黃英介紹一個合適的對象。”
“李書記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幫人介紹對象?再說,他一個市委書記,去當紅娘說媒,婆婆媽媽的,別人也會笑話他。”
“這你就看錯了,這倒是他的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深得人心。他也樂此不疲。我們有幾個市委常委的老婆都是他介紹的,現在這幾個常委都成了他的死黨了,言聽計從。”
“也包括你?”
“我們兩個哪是他介紹的?他不過為我們向省委組織部說了些好話。他是我的入黨介紹人,我和他的感情,還是幹地下黨的時候建立的,也算是生死之交。”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們還是應該感謝他。希望李書記早日給黃英介紹一個如意郎君,我們也會少一些愧疚!”
“但願。隻是這丫頭心性太高,一般人不入她的眼。”
“哪叫她先看上你?拿你作參照物,就不好找了。”
“這倒是李書記的錯,偏要介紹她給我當什麽秘書!”
“別冤枉李書記。我看這是你的錯,誰叫你對人家那麽好?女孩子就是這麽樣,誰對她好,她就感誰的恩,就會想到以身相許。你以為我願意嫁給你,是因為父母定下的娃娃親?才不是呢!是因為你一直對我的那些真心真情感動了我。你能感動我,難道不能感動黃英?”
“這是兩碼事,你怎麽混為一談?”
“我的鬆哥,陷入愛情的人,是分不清恩情和愛情的!”
“不說了。我見了李書記,再催催他,叫他抓緊時間,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好事做到底。”
他站起來看了看天,見太陽已經過了正午,說:“我的夫人,別高談你的恩情愛情混淆論了,打道迴府吧!”
小潔看了看手表,叫道:“哎呀,已經兩點了!咱們真會玩,不知不覺大半天過去了。”連忙招唿丹青:“小乖乖,咱們迴家了!”
丹青正玩得高興,說:“媽媽,咱們再玩一會吧?”
“下次再叫叔叔背你來,咱們帶一個大西瓜來山上吃,好嗎?”
“好!”這樣丹青才同意了。
青鬆要來背丹青。小潔說,:“下山容易跌跤,還是咱們一人一邊架著她的胳臂走吧。”
於是夫妻倆架著丹青,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