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戰場上傳來震動全中國、震驚世界的特大新聞:從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餘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殲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渡江作戰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覆滅。接著,人民解放軍繼續追殲殘敵,解放全國領土。


    4月22日夜晚,炮聲隆隆,震天動地,槍聲噠噠,連綿不斷,喊殺聲陣陣,此起彼伏,曳光彈把長江兩岸和省城照如白晝。


    這一夜,小潔和劉夫人通宵未睡,他們躲在劉公館內,渾身顫抖,甚至不敢高聲說話,卻又百感煎心,痛徹肺腑。稍停一會,他們就相跟著到院子裏看看,到大門邊聽聽;外麵槍炮聲依舊,又趕緊跑進房內繼續守候。他們不知道外麵的仗到底打到什麽程度,國軍是否逃跑,解放軍是否打進城來,武軍父子是否還在,到了哪裏,什麽情況。他們心裏一陣憂,一陣痛,一陣怕,身上一陣冷一陣熱一陣躁,說不出的滋味。


    小丹青哭一陣睡一陣,睡一陣又哭一陣,煩躁不安。這忙壞了張媽,她抱一會孩子,孩子哄睡了,又連忙過來給她們婆媳換一遍茶,陪著說一會話;不一會孩子醒了,又來抱孩子。這一夜,她同樣沒有睡覺。


    她和劉師長是同鄉,也是濱淮人,因為家鄉鬧水災,家裏房倒屋塌,田裏顆粒無收,隻好逃荒要飯來到省城;不幸遇上國民黨抓壯丁,她和丈夫孩子在逃跑中失散,又冷又餓,昏倒在劉公館門前。劉師長救了她,看在同鄉情分,收留她做了傭人。對於這場戰爭,她不知該喜還是該悲,她隻是很同情劉師長一家人,因為他們是她的救命恩人,知恩圖報是人性之本。


    天快亮的時候,槍炮聲停止了,外麵一片寂靜。小潔和婆婆才上床打個盹,又亂七八糟地做起噩夢來,迷迷糊糊,哼哼唧唧。


    朦朧之中,她們聽見張媽大喊:


    “太太!少奶奶!少爺來信了!”


    她們打了個激靈,從睡夢中一骨碌爬起來,搶著問:


    “少爺來了?在哪裏?”


    “不是,是少爺來信了。”


    “信!從哪裏來的?”


    “我在院子裏掃地,在大門邊拾到的。”


    她們大驚,連忙接過信來看,果然是武軍寫的;拆開來看,隻見寫道:


    母親,小潔,見字如麵!


    本想迴家來看看你們和孩子的——太想念你們了!無奈軍情緊急,無暇迴家,隻好書此留言。過家門而不得入,遺憾!也請你們諒解!


    近年來,我和父親浴血奮戰,盡忠盡智,九死一生,無奈天亡我軍,總無成效;而今,大勢已去,敗局已成,迴天無力,無奈何也!


    所幸,蒼天見諒,保佑我父子尚在,得迴省城;可惜形勢危急,不能相見。母親年邁,小潔年輕,女兒尚在繈褓之中,一旦拋棄,錐心裂肺,悲痛何極!我和父親計議:骨肉親情,不可長久分離;此次南去,待安頓下來,即設法接你們過去。暫請保重,善自為之,以待撥雲見日,合家團聚!


    順便告知:青鬆並未死,現為劉伯承、鄧小平部的一師政委。淮海戰役中,多聞此名,難以置信,細打聽之,確是青鬆。昨日,共軍渡過長江攻克省城,想青鬆當在其中。


    ------


    婆媳讀完信,抱頭痛哭。多日的思念、等待、期盼,到頭來竟是這麽個結果,何其沮喪悲傷!略感安慰的是武軍父子尚在,仍然想著她們,關心她們,雖在潰逃之中,仍不忘送信迴家,並為他們的將來預作安排。悲痛之餘,又有了些許希望,兼懷感激之情。


    她們擦幹眼淚,互相安慰,想象著他們父子昨晚的情況:共軍渡過長江,攻進省城,國軍守衛不住,潰敗南逃。他們想迴家看看,怎奈形勢危急,不能迴家,倉促之間,寫了這封信,急急跑迴家來,從門縫塞進,而後匆匆離去。久思親人,而今來到家門前,親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何其悲哀!他們一定流淚了。


    想到此,婆媳倆忍不住又哭泣起來。


    張媽耐心勸慰了一番,婆媳方止。又勸她們吃了早點,看著丹青玩耍,其情緒方略平靜些。


    突然,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轟轟烈烈,人歡馬叫,似有千軍萬馬擁過。


    張媽從門縫往外看了看,連忙跑迴來,大聲說:


    “太太,外麵過部隊了!好多人歡迎。”


    劉夫人說:


    “大約是解放軍進城了。”


    她把孩子交給張媽,整了整衣服,對小潔說:


    “咱們出去看看情況。”


    小潔點點頭,婆媳二人相跟著走出大門。


    大街兩旁,人山人海,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街道中間,許多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排成隊伍,他們手裏拿著小紅旗,跟著一個手拿廣播筒的青年人不斷高唿口號:


    “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城!”


    “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中國共產黨萬歲!”


    ------


    許多商店門前打起了歡迎解放軍的橫幅大紅標語,不少地方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更有一群秧歌隊,大姑娘小夥子,穿紅著綠,舞動彩綢,在大街上扭起秧歌來,歡天喜地,載歌載舞。


    劉夫人覺得吃驚,她拉了拉小潔問:


    “這些人,是自動來的,還是有人組織他們來的?”


    小潔想起以前青鬆組織學生參加示威遊行的情況,說:


    “有自動來的,大約也有組織來的。比如這秧歌隊,沒有人組織,排練,能這麽整齊嗎?”


    “你是說共產黨早就進來了?”


    “不是早就進來,是省城早就有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你忘了嗎,以前青鬆就是共產黨。”


    “是的。你是說省城的共產黨早就知道共軍要進城,早就秘密作好歡迎的準備了?”


    “我想是。”


    小潔點點頭。


    劉夫人歎息道:


    “共產黨真會做群眾工作!國民黨高高在上,看不起窮人,哪裏懂得這些?古人雲,水可載舟,也可覆舟,果然不錯!”


    小潔想起青鬆以前說過的話——戰爭的勝負不在於軍隊的一時強大,說:


    “這就是民心向背。還是共產黨深得民心啊!”


    劉夫人看了看她,搖搖頭,歎了口氣,卻沒有再說話。


    解放軍的隊伍開過來了。前麵是軍官,乘坐敞蓬汽車,他們微笑著向街道兩旁的歡迎群眾揮手致意。戰士排成六路縱隊,他們背著背包,扛著槍,雖然身上滿是戰火硝煙的痕跡,臉上卻流露著勝利的微笑,一邊走,一邊看著街道兩旁的高大建築和熱情歡迎的群眾。


    劉夫人想:八路軍裝備還是這麽差,為什麽就能打勝仗?國軍裝備精良,還有美國人支持,為什麽竟慘敗如許?她不敢問小潔,怕她又說“這是人心向背”。這“人心向背”就這麽重要嗎?為什麽國民黨不重視?難道它不懂得這個道理?


    解放軍的隊伍不斷走過來,兩旁的群眾不斷高唿口號,震天動地,打亂了她的思路。


    突然小潔看見敞篷汽車上坐著一位軍官,高大英俊,極像青鬆。她拉了拉婆婆,剛要指給她看,被人擠了一下,再看,軍車已經開過去了。


    婆婆問:


    “拉我幹什麽?”


    小潔紅著臉說:


    “剛才汽車上那位軍官,大高個,長得極像青鬆!”


    “我倒沒看見。哪有這麽巧?武軍信上說,青鬆可能來省城,你就看見了。——他若真的來


    省城,也能幫幫咱們,不枉你公公救他一命。我們再仔細看著,說不準還在後邊。”


    婆媳倆一齊看著汽車上的解放軍軍官,不是年齡大的,就是個矮的,貌醜的,一連過去十幾輛,也不見青鬆。劉夫人歎息道:


    “算了,別看了,不是過去了,就是根本沒有來。他如果來了,也該主動來看咱們。”


    她見小潔仍然往人群裏擠,喊住她:


    “別擠了,咱們迴家吧。盡看人家的人,咱們的人還不知怎麽樣呢!”


    小潔見婆婆難過,自己想想也難過,就和婆婆一起擠出人群迴家。


    第二天,大街上更加熱鬧,也更加有組織,是省城群眾慶祝省城解放大遊行。一隊隊工人、農民、學生、市民、商人,打著紅旗,舉著歡迎解放軍的大紅橫幅標語,唱著歌,高唿著口號走過去。大街上人頭湧動,川流不息,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的海洋,歌的海洋,口號的海洋。從早晨六點鍾一直到晚上九點多,仍有人在大街上遊行,喊口號,人們似乎要把多年來被國民黨反動派壓抑的感情都表達出來。


    第三天,大街上出現了解放軍駐省城軍管會的宣傳車,車頭上安裝著大喇叭。汽車開得很慢,很穩,一邊走,一邊播送軍管會的各項政策規定。軍管會號召工人正常上班,工廠主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止生產;商店、集市正常營業,市民正常生活。軍管會保護市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堅決打擊破壞生產、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的壞人壞事,堅決鎮壓國民黨殘餘勢力和黑惡勢力;對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財產,一律收歸公有等。之間,還穿插播送一些解放軍勝利進軍的新聞,和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的消息,有時還播送一些解放區的歌曲。


    宣傳車所到之處,許多人圍觀收聽,對軍管會的政策和各項規定,紛紛議論,大多都是稱讚的,說不如此,省城不得穩定,人民生活不得安寧。


    不久,戰場上傳來震動全中國、震驚世界的特大新聞:從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餘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殲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渡江作戰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覆滅。接著,人民解放軍繼續追殲殘敵,解放全國領土。


    4月22日夜晚,炮聲隆隆,震天動地,槍聲噠噠,連綿不斷,喊殺聲陣陣,此起彼伏,曳光彈把長江兩岸和省城照如白晝。


    這一夜,小潔和劉夫人通宵未睡,他們躲在劉公館內,渾身顫抖,甚至不敢高聲說話,卻又百感煎心,痛徹肺腑。稍停一會,他們就相跟著到院子裏看看,到大門邊聽聽;外麵槍炮聲依舊,又趕緊跑進房內繼續守候。他們不知道外麵的仗到底打到什麽程度,國軍是否逃跑,解放軍是否打進城來,武軍父子是否還在,到了哪裏,什麽情況。他們心裏一陣憂,一陣痛,一陣怕,身上一陣冷一陣熱一陣躁,說不出的滋味。


    小丹青哭一陣睡一陣,睡一陣又哭一陣,煩躁不安。這忙壞了張媽,她抱一會孩子,孩子哄睡了,又連忙過來給她們婆媳換一遍茶,陪著說一會話;不一會孩子醒了,又來抱孩子。這一夜,她同樣沒有睡覺。


    她和劉師長是同鄉,也是濱淮人,因為家鄉鬧水災,家裏房倒屋塌,田裏顆粒無收,隻好逃荒要飯來到省城;不幸遇上國民黨抓壯丁,她和丈夫孩子在逃跑中失散,又冷又餓,昏倒在劉公館門前。劉師長救了她,看在同鄉情分,收留她做了傭人。對於這場戰爭,她不知該喜還是該悲,她隻是很同情劉師長一家人,因為他們是她的救命恩人,知恩圖報是人性之本。


    天快亮的時候,槍炮聲停止了,外麵一片寂靜。小潔和婆婆才上床打個盹,又亂七八糟地做起噩夢來,迷迷糊糊,哼哼唧唧。


    朦朧之中,她們聽見張媽大喊:


    “太太!少奶奶!少爺來信了!”


    她們打了個激靈,從睡夢中一骨碌爬起來,搶著問:


    “少爺來了?在哪裏?”


    “不是,是少爺來信了。”


    “信!從哪裏來的?”


    “我在院子裏掃地,在大門邊拾到的。”


    她們大驚,連忙接過信來看,果然是武軍寫的;拆開來看,隻見寫道:


    母親,小潔,見字如麵!


    本想迴家來看看你們和孩子的——太想念你們了!無奈軍情緊急,無暇迴家,隻好書此留言。過家門而不得入,遺憾!也請你們諒解!


    近年來,我和父親浴血奮戰,盡忠盡智,九死一生,無奈天亡我軍,總無成效;而今,大勢已去,敗局已成,迴天無力,無奈何也!


    所幸,蒼天見諒,保佑我父子尚在,得迴省城;可惜形勢危急,不能相見。母親年邁,小潔年輕,女兒尚在繈褓之中,一旦拋棄,錐心裂肺,悲痛何極!我和父親計議:骨肉親情,不可長久分離;此次南去,待安頓下來,即設法接你們過去。暫請保重,善自為之,以待撥雲見日,合家團聚!


    順便告知:青鬆並未死,現為劉伯承、鄧小平部的一師政委。淮海戰役中,多聞此名,難以置信,細打聽之,確是青鬆。昨日,共軍渡過長江攻克省城,想青鬆當在其中。


    ------


    婆媳讀完信,抱頭痛哭。多日的思念、等待、期盼,到頭來竟是這麽個結果,何其沮喪悲傷!略感安慰的是武軍父子尚在,仍然想著她們,關心她們,雖在潰逃之中,仍不忘送信迴家,並為他們的將來預作安排。悲痛之餘,又有了些許希望,兼懷感激之情。


    她們擦幹眼淚,互相安慰,想象著他們父子昨晚的情況:共軍渡過長江,攻進省城,國軍守衛不住,潰敗南逃。他們想迴家看看,怎奈形勢危急,不能迴家,倉促之間,寫了這封信,急急跑迴家來,從門縫塞進,而後匆匆離去。久思親人,而今來到家門前,親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何其悲哀!他們一定流淚了。


    想到此,婆媳倆忍不住又哭泣起來。


    張媽耐心勸慰了一番,婆媳方止。又勸她們吃了早點,看著丹青玩耍,其情緒方略平靜些。


    突然,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轟轟烈烈,人歡馬叫,似有千軍萬馬擁過。


    張媽從門縫往外看了看,連忙跑迴來,大聲說:


    “太太,外麵過部隊了!好多人歡迎。”


    劉夫人說:


    “大約是解放軍進城了。”


    她把孩子交給張媽,整了整衣服,對小潔說:


    “咱們出去看看情況。”


    小潔點點頭,婆媳二人相跟著走出大門。


    大街兩旁,人山人海,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街道中間,許多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排成隊伍,他們手裏拿著小紅旗,跟著一個手拿廣播筒的青年人不斷高唿口號:


    “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城!”


    “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中國共產黨萬歲!”


    ------


    許多商店門前打起了歡迎解放軍的橫幅大紅標語,不少地方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更有一群秧歌隊,大姑娘小夥子,穿紅著綠,舞動彩綢,在大街上扭起秧歌來,歡天喜地,載歌載舞。


    劉夫人覺得吃驚,她拉了拉小潔問:


    “這些人,是自動來的,還是有人組織他們來的?”


    小潔想起以前青鬆組織學生參加示威遊行的情況,說:


    “有自動來的,大約也有組織來的。比如這秧歌隊,沒有人組織,排練,能這麽整齊嗎?”


    “你是說共產黨早就進來


    了?”


    “不是早就進來,是省城早就有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你忘了嗎,以前青鬆就是共產黨。”


    “是的。你是說省城的共產黨早就知道共軍要進城,早就秘密作好歡迎的準備了?”


    “我想是。”


    小潔點點頭。


    劉夫人歎息道:


    “共產黨真會做群眾工作!國民黨高高在上,看不起窮人,哪裏懂得這些?古人雲,水可載舟,也可覆舟,果然不錯!”


    小潔想起青鬆以前說過的話——戰爭的勝負不在於軍隊的一時強大,說:


    “這就是民心向背。還是共產黨深得民心啊!”


    劉夫人看了看她,搖搖頭,歎了口氣,卻沒有再說話。


    解放軍的隊伍開過來了。前麵是軍官,乘坐敞蓬汽車,他們微笑著向街道兩旁的歡迎群眾揮手致意。戰士排成六路縱隊,他們背著背包,扛著槍,雖然身上滿是戰火硝煙的痕跡,臉上卻流露著勝利的微笑,一邊走,一邊看著街道兩旁的高大建築和熱情歡迎的群眾。


    劉夫人想:八路軍裝備還是這麽差,為什麽就能打勝仗?國軍裝備精良,還有美國人支持,為什麽竟慘敗如許?她不敢問小潔,怕她又說“這是人心向背”。這“人心向背”就這麽重要嗎?為什麽國民黨不重視?難道它不懂得這個道理?


    解放軍的隊伍不斷走過來,兩旁的群眾不斷高唿口號,震天動地,打亂了她的思路。


    突然小潔看見敞篷汽車上坐著一位軍官,高大英俊,極像青鬆。她拉了拉婆婆,剛要指給她看,被人擠了一下,再看,軍車已經開過去了。


    婆婆問:


    “拉我幹什麽?”


    小潔紅著臉說:


    “剛才汽車上那位軍官,大高個,長得極像青鬆!”


    “我倒沒看見。哪有這麽巧?武軍信上說,青鬆可能來省城,你就看見了。——他若真的來省城,也能幫幫咱們,不枉你公公救他一命。我們再仔細看著,說不準還在後邊。”


    婆媳倆一齊看著汽車上的解放軍軍官,不是年齡大的,就是個矮的,貌醜的,一連過去十幾輛,也不見青鬆。劉夫人歎息道:


    “算了,別看了,不是過去了,就是根本沒有來。他如果來了,也該主動來看咱們。”


    她見小潔仍然往人群裏擠,喊住她:


    “別擠了,咱們迴家吧。盡看人家的人,咱們的人還不知怎麽樣呢!”


    小潔見婆婆難過,自己想想也難過,就和婆婆一起擠出人群迴家。


    第二天,大街上更加熱鬧,也更加有組織,是省城群眾慶祝省城解放大遊行。一隊隊工人、農民、學生、市民、商人,打著紅旗,舉著歡迎解放軍的大紅橫幅標語,唱著歌,高唿著口號走過去。大街上人頭湧動,川流不息,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的海洋,歌的海洋,口號的海洋。從早晨六點鍾一直到晚上九點多,仍有人在大街上遊行,喊口號,人們似乎要把多年來被國民黨反動派壓抑的感情都表達出來。


    第三天,大街上出現了解放軍駐省城軍管會的宣傳車,車頭上安裝著大喇叭。汽車開得很慢,很穩,一邊走,一邊播送軍管會的各項政策規定。軍管會號召工人正常上班,工廠主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止生產;商店、集市正常營業,市民正常生活。軍管會保護市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堅決打擊破壞生產、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的壞人壞事,堅決鎮壓國民黨殘餘勢力和黑惡勢力;對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財產,一律收歸公有等。之間,還穿插播送一些解放軍勝利進軍的新聞,和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的消息,有時還播送一些解放區的歌曲。


    宣傳車所到之處,許多人圍觀收聽,對軍管會的政策和各項規定,紛紛議論,大多都是稱讚的,說不如此,省城不得穩定,人民生活不得安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如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鼎並收藏風雨如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