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耳鬢廝磨,直到清晨,兩人才消停下來。
凰思思癱軟在葉青懷中,白皙的皮膚映襯的淡淡的紅粉,額上滲出的涔涔汗液,宣告著兩人昨夜的荒唐。
“天都亮了,該休息了。”
“疼死了...”
“嗬嗬。”
葉青瞥了眼凰思思,有些話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明日啟程離開,今天就不要胡鬧了,好好休息吧。”
輕吻在凰思思的臉頰上,看著很快入睡的少女,葉青為她蓋好被子,起身離開房間。
離開之前,還需要做一些準備才是。
照例來到酒肆,購置了近百壇米酒,收入儲物戒指中,葉青又轉頭去了裁衣店,買了幾件合身的衣服一並收好。
葉青本打算買些吃食,也好在路上填飽凰思思的肚子,奈何財力實在有限,隻能在酒樓買了十頭新鮮的活殺羊收入儲物戒指。
好在儲物空間內的食物不會變質,也算是給葉青減輕了極大的麻煩。
漫無目的的在城中閑逛了許久,葉青自打來了涼州城,這兩天都憋在房間裏,好不容易出來透口氣,可心情卻說不上太好。
這座城實在是太窮了,窮到讓人絕望。
倒不是因為涼州城的刺史與別駕是就當飯袋之輩,相反,他們已經盡力了。
在這風沙遍地的孤城,既沒有能種植農作物的徒弟,讓百姓自給自足,也沒有足夠的工作,讓百姓以工代賑,除開駐軍的開資外,每個人領著那微不足道的補助金惶惶度日,宛如行屍走肉一般。
至於離開,更像是奢求。
單單是從涼州抵達玉門關這一段距離,對於毫無修為在身的普通人來說,無異於求死之路。
天災,人禍,每一項都是攔在他們麵前的天塹,所以從那些人降生在涼州城內,人生的軌跡就已經注定。
無非是等死罷了。
這種壓抑的氣氛讓葉青很是無奈,看著路旁麵黃肌瘦的孩提,除了施舍些錢財外,他什麽都做不了。
像葉青這種過慣了奢靡生活的人來說,他的一言一行都與這裏格格不入,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葉青雖從來沒有自詡過悲天憫人,心懷天下,可他還是想為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孤城做點什麽。
念至此,葉青兜兜轉轉,來到了刺史府。
關於葉青的身份,昨日方同塵已經和涼州刺史說過,所以在見到葉青後,林刺史連忙起身上前迎接。
“原來是皇夫陛下駕到,下官有失遠迎,還望陛下莫要怪罪!”
葉青擺了擺手,並未在意,道:“刺史,駐守在涼州城的軍隊有多少?”
“隻有三千人了...”
一提到涼州城的現狀,林刺史不由得歎了口氣:“原本還有一萬駐軍,可近些年來,玉門關外匪患難除,加上這裏實在太艱苦,有些兄弟實在撐不住了,我也不好為難他們,隻能放他們退伍歸鄉。
雖然每年朝堂下發的輜重糧草還以萬人份送來,可實際上能拿到我手中的,也隻有區區兩萬元丹,兩萬石糧草而已,可盡管如此,這後勤還是五年一送,皇夫陛下,涼州城內四千餘百姓,三千駐軍,兩萬石糧草,哪裏夠吃五年?”
說著,林刺史不由得紅了眼眶,抹了抹眼淚歎息道:“難不成陛下已經忘了在玉門關外,還有一座為帝國鎮守邊疆的孤城,忘了這些為帝國拚死一戰的將士們了嗎!”
看到這一幕,葉青心中感慨萬千。
正如他之前所說,涼州城能夠這樣半死不活的吊著性命,林刺史和方別駕真的盡力了。
盡人事,聽天命,大抵如此。
“邊疆後勤尤為重要,怎可能五年一發?而且數量也對不上,林刺史也知每年的後勤由誰發放?”
“自然是武部掌管各地糧草,後勤問題。”
“可知武部尚書是何人?”
“下官未離開京城前,武部尚書乃是秦家家主秦萬裏,至於現在,倒是不得而知了。”
“秦萬裏?”
他現在已經沒有官身,但很難說這件事就一定和他沒有關係...
“克扣後勤糧草是死罪,林刺史放心,我一定會為你討迴一個公道的。”
“如此,下官跪謝皇夫陛下!”
“先別急著謝我,是你的,我會幫你討迴來,但如何應對眼下的難關才是重中之重。”
葉青展開地圖,深思了許久後,淡淡道:“以涼州的地理位置來講,正處於兩個帝國之間的商路樞紐,若是加以利用,未必不能自給自足。”
“陛下所言,下官早些年也有考量,可畢竟匪患難清,來往的商隊寧願繞遠路,也不想從官路上走,稍有不慎,就是血本無歸啊...”
“為何不讓駐紮軍隊護送商隊?有了軍隊的幫助,賊匪就算再猖狂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要能夠重新掌控這條商路,涼州城困境就能解決了。”
“陛下您說的簡單,可賊匪神出鬼沒,對於這片荒漠極為了解,再加上現在軍隊數量越來越少,還要鎮守涼州城,人手實在不夠啊...”
葉青當然清楚這個問題,示意林刺史安靜,葉青的大腦飛速運轉,不斷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
首先,這條商路是必須要重新打通的,隻有這樣,才能讓涼州這座孤城煥發生機,為此,葉青已經有了幾個方案,但問題在於,他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林刺史,涼州城如今還有多少錢財與糧草?”
“糧草不足千石,錢財倒是有些積累,還有三萬元丹。”
“遠遠不夠...罷了,這件事我會處理,這段時間,我可能會在涼州城駐足一段時間,叨擾林刺史了。”
“皇夫陛下願意為了百姓,為了這座城呆在這荒僻的地界兒,下官替城中百姓謝謝陛下!”
“先別謝太早,我也隻是一次嚐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看著執拗的林刺史,葉青抬起頭,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笑意。
如果清風帝國的官,都能想林刺史,方別駕兩人這般一心撲在百姓身上,就算沒有戰爭,清風帝國也絕對能站穩腳跟了。
凰思思癱軟在葉青懷中,白皙的皮膚映襯的淡淡的紅粉,額上滲出的涔涔汗液,宣告著兩人昨夜的荒唐。
“天都亮了,該休息了。”
“疼死了...”
“嗬嗬。”
葉青瞥了眼凰思思,有些話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明日啟程離開,今天就不要胡鬧了,好好休息吧。”
輕吻在凰思思的臉頰上,看著很快入睡的少女,葉青為她蓋好被子,起身離開房間。
離開之前,還需要做一些準備才是。
照例來到酒肆,購置了近百壇米酒,收入儲物戒指中,葉青又轉頭去了裁衣店,買了幾件合身的衣服一並收好。
葉青本打算買些吃食,也好在路上填飽凰思思的肚子,奈何財力實在有限,隻能在酒樓買了十頭新鮮的活殺羊收入儲物戒指。
好在儲物空間內的食物不會變質,也算是給葉青減輕了極大的麻煩。
漫無目的的在城中閑逛了許久,葉青自打來了涼州城,這兩天都憋在房間裏,好不容易出來透口氣,可心情卻說不上太好。
這座城實在是太窮了,窮到讓人絕望。
倒不是因為涼州城的刺史與別駕是就當飯袋之輩,相反,他們已經盡力了。
在這風沙遍地的孤城,既沒有能種植農作物的徒弟,讓百姓自給自足,也沒有足夠的工作,讓百姓以工代賑,除開駐軍的開資外,每個人領著那微不足道的補助金惶惶度日,宛如行屍走肉一般。
至於離開,更像是奢求。
單單是從涼州抵達玉門關這一段距離,對於毫無修為在身的普通人來說,無異於求死之路。
天災,人禍,每一項都是攔在他們麵前的天塹,所以從那些人降生在涼州城內,人生的軌跡就已經注定。
無非是等死罷了。
這種壓抑的氣氛讓葉青很是無奈,看著路旁麵黃肌瘦的孩提,除了施舍些錢財外,他什麽都做不了。
像葉青這種過慣了奢靡生活的人來說,他的一言一行都與這裏格格不入,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葉青雖從來沒有自詡過悲天憫人,心懷天下,可他還是想為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孤城做點什麽。
念至此,葉青兜兜轉轉,來到了刺史府。
關於葉青的身份,昨日方同塵已經和涼州刺史說過,所以在見到葉青後,林刺史連忙起身上前迎接。
“原來是皇夫陛下駕到,下官有失遠迎,還望陛下莫要怪罪!”
葉青擺了擺手,並未在意,道:“刺史,駐守在涼州城的軍隊有多少?”
“隻有三千人了...”
一提到涼州城的現狀,林刺史不由得歎了口氣:“原本還有一萬駐軍,可近些年來,玉門關外匪患難除,加上這裏實在太艱苦,有些兄弟實在撐不住了,我也不好為難他們,隻能放他們退伍歸鄉。
雖然每年朝堂下發的輜重糧草還以萬人份送來,可實際上能拿到我手中的,也隻有區區兩萬元丹,兩萬石糧草而已,可盡管如此,這後勤還是五年一送,皇夫陛下,涼州城內四千餘百姓,三千駐軍,兩萬石糧草,哪裏夠吃五年?”
說著,林刺史不由得紅了眼眶,抹了抹眼淚歎息道:“難不成陛下已經忘了在玉門關外,還有一座為帝國鎮守邊疆的孤城,忘了這些為帝國拚死一戰的將士們了嗎!”
看到這一幕,葉青心中感慨萬千。
正如他之前所說,涼州城能夠這樣半死不活的吊著性命,林刺史和方別駕真的盡力了。
盡人事,聽天命,大抵如此。
“邊疆後勤尤為重要,怎可能五年一發?而且數量也對不上,林刺史也知每年的後勤由誰發放?”
“自然是武部掌管各地糧草,後勤問題。”
“可知武部尚書是何人?”
“下官未離開京城前,武部尚書乃是秦家家主秦萬裏,至於現在,倒是不得而知了。”
“秦萬裏?”
他現在已經沒有官身,但很難說這件事就一定和他沒有關係...
“克扣後勤糧草是死罪,林刺史放心,我一定會為你討迴一個公道的。”
“如此,下官跪謝皇夫陛下!”
“先別急著謝我,是你的,我會幫你討迴來,但如何應對眼下的難關才是重中之重。”
葉青展開地圖,深思了許久後,淡淡道:“以涼州的地理位置來講,正處於兩個帝國之間的商路樞紐,若是加以利用,未必不能自給自足。”
“陛下所言,下官早些年也有考量,可畢竟匪患難清,來往的商隊寧願繞遠路,也不想從官路上走,稍有不慎,就是血本無歸啊...”
“為何不讓駐紮軍隊護送商隊?有了軍隊的幫助,賊匪就算再猖狂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要能夠重新掌控這條商路,涼州城困境就能解決了。”
“陛下您說的簡單,可賊匪神出鬼沒,對於這片荒漠極為了解,再加上現在軍隊數量越來越少,還要鎮守涼州城,人手實在不夠啊...”
葉青當然清楚這個問題,示意林刺史安靜,葉青的大腦飛速運轉,不斷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
首先,這條商路是必須要重新打通的,隻有這樣,才能讓涼州這座孤城煥發生機,為此,葉青已經有了幾個方案,但問題在於,他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林刺史,涼州城如今還有多少錢財與糧草?”
“糧草不足千石,錢財倒是有些積累,還有三萬元丹。”
“遠遠不夠...罷了,這件事我會處理,這段時間,我可能會在涼州城駐足一段時間,叨擾林刺史了。”
“皇夫陛下願意為了百姓,為了這座城呆在這荒僻的地界兒,下官替城中百姓謝謝陛下!”
“先別謝太早,我也隻是一次嚐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看著執拗的林刺史,葉青抬起頭,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笑意。
如果清風帝國的官,都能想林刺史,方別駕兩人這般一心撲在百姓身上,就算沒有戰爭,清風帝國也絕對能站穩腳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