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的喝止讓湯漢姆一下子醒過夢來了,“對對對,歐洲許多傳統瓷廠都有禁製令,不好碰,好,就按照你說的,以你們明代宣化年的細瓷杯為藍本,做出我們獨特的細瓷來,我覺得,這樣的細瓷應該非常有吸引力,這可不同於那些工廠化生產的細瓷,他們的那些家用瓷器雖然精美,可是也太不具備獨特性了。”


    “你可以把歐洲傳統故事用繪畫的方式描繪在細瓷上,純手工的,這樣就不可能有重複的,隻有這樣,你的手藝價值才能完全體現出來。”李凡又指點道。


    “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其實,這樣的製作方式在你們曆史上的瓷器裏有很多,我最近看了一些資料,比如你們的鬼穀下山圖,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等大罐,從邏輯上推算,那都應該是孤品,一個工匠用手去描繪,不可能重複的一模一樣,我今後搞創作,每個故事我就製作一個,絕不重複!”湯漢姆認真說道。23sk.


    有了李凡如此指點,湯漢姆那邊算是忙活開了,一方麵,湯漢姆要搞創作,要琢磨如何把那些希臘神話故事精煉的描繪在瓷器上,一方麵,他還在編譯德文版的《陶瓷工藝》,他覺得,那本書完全是可以用於大學某些專業裏的教科書的。


    李凡這邊除了上課外,就是接受謝偉長逐步發來的特殊機械,然後在哈維號上組裝起來,這北歐的天氣還真不是蓋的,進入十月份後就大雪紛紛了,好在哈維號上的工作間裏有暖氣,這船在當時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在寒冷海域的生存問題,因此,在設計上基本上各個艙室都有暖氣,在船上還有一套專門用於取暖的燃氣鍋爐,有特定的供暖管道,可以說,當時,王偉碩考慮的還是很仔細的。


    說起來也是巧合,就在李凡平時按部就班的在學校裏上課,沒課的時候去哈維號上忙活的時候,俄羅斯聖彼得堡博物館給哈維公司發來了邀請,邀請哈維和克拉克前往聖彼得堡做學術訪問,這讓哈維有些摸不清路數,可李凡卻是很高興。


    而克拉克被邀請也是因為他的仗義執言,粉碎了那起贗品瓷器給聖彼得堡博物館帶來的不良影響,他們準備在這次訪問的時候授予克拉克名譽顧問頭銜。


    克拉克不是因為拍賣會被算計了嗎?怎麽會跟哈維混在了一起?沒錯,在漢堡的夏季娜高斯拍賣會上,他鑒定的一個瓷器出現了異常拍賣,最後以不可思議的天價成交,為此,克拉克隻得在第一時間上交了辭職報告,因為他手上保留的資料無法完全證明他的鑒定沒有錯誤,有苦說不出,隻能自認倒黴。娜高斯拍賣公司也在第一時間批準了克拉克的辭職,算是向外界做了交代。


    可是,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去報案和伸冤,卻是可以通過媒體做出各種假設和猜測,在這個方麵,哈維伸出了友誼的大手,不僅邀請他到哈維公司來工作,工資待遇還比原來在娜高斯拍賣公司裏高出了3%,並且,還對著記者發表了談話。


    “那種青花瓶可謂是不少,我不是鑒定專家,可我都覺得不排除那瓶子是贗品,甚至還是仿製痕跡比較明顯的贗品。你們奇怪,為什麽贗品還可以上拍?這就是拍賣行裏的一個特殊規定了,隻要送拍者不堅持自己送拍的物品保真,隻要接受拍賣公司的估價,那就可以上拍,那個瓶子是用現代工藝加工製作的,在外觀上自然能夠吸引一些人的眼球,拍賣公司最早給的估價應該說是準確的!”


    正是有了哈維如此表態,一些記者就開始追蹤那瓶子的買家和賣家了,這也是西方社會裏的一個奇葩現象,許多案子偵破的最早發端並不是警方,往往是來自於一群竭力發掘新聞的小報記者,他們的那種思追不放的勁頭比警察還厲害。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三個月,一群記者就追蹤到了消息,雖然他們的那些資料涉及到許多國際法上的限定,在歐洲無法報案,不,也不是無法報案,而是報了也等於是白報,那個瓶子的所有者是東瀛國的一個議員,正在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他委托給加勒比小國海地的一個日裔僑民拿出來拍賣,本來是打算在倫敦那邊搞的,可那家拍賣行卻耍了個心眼,給他們背書後介紹到了娜高斯拍賣公司,而娜高斯拍賣公司在組織夏季拍賣會的時候,東方來的瓷器幾乎沒有,這幾乎就是藝術品拍賣上的一個很大的缺憾,來了一個自然是歡迎。


    克拉克在鑒定的時候就認為這是典型的偽造貨,在鑒定書中寫的很清楚,他以為,自己那樣寫了,公司估計不會接受送拍人的拍賣委托了。可是他沒有想到,具體組織拍賣物品的經理也被倫敦那家拍賣公司的人給收買了,並且暗示,隻要能夠成功上拍,不管拍賣的價格是多少,成交後會有一筆可觀的傭金奉上。


    對那個經理來說,確定一件上牌物品是不難的,他又沒有犯規,在與送拍者正式麵談和告知風險以及法律問題以後,那枚“通過”的大印就蓋了下去。


    事後,他才明白這裏麵肯定是有貓膩,當中介把一個大紅包送過來後,那個經理害怕了,拿著紅包跑到羅賓遜那裏去自首,可羅賓遜能怎麽辦?報警?自己手上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買賣雙方是在洗錢或者賄賂,而惹來的麻煩可能會更多。因此,羅賓遜把那件事情冷處理了,批準了克拉克的辭職,對那個經理沒有任何動作,隻是告誡他,以後再有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報告。至於那個紅包……充公了。


    事情最後算是明了了,那就是東瀛政壇裏的一段醜聞,一個新興的議員,需要大筆的政治捐款,可是政治捐款也是有限度的,想一下子拿很多也是有問題的。恰好,那個新興議員還是當時處理核電站事故的某個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對一些財閥的處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於是,財團的人就琢磨如何給他送錢。


    就是在不斷到那個叫橋本的新議員家裏去拜訪的時候,財團代表發現了擺在古董架上的青花瓷瓶,並大加讚賞,認為,如果這瓶子送拍,大概是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的。橋本知道那瓶子是贗品,是他在某個地攤上花了一點小錢買迴來的,當時覺得加工的質量不錯,不是行家是看不出啥名堂的,而橋本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瓷器收藏家,當時他看那瓶子的時候,剛剛燒出來的火氣還在呢。


    可是橋本也知道,這瓶子放在家裏,每天擦拭,用不了二年,那火氣就會消退,然後擺在古董架上裝裝門麵還是沒有問題的。那天,被那些人讚美後,橋本也沒明確表態,既沒有表示那瓶子是贗品,也沒有拒絕拿出去上拍,事情似乎不了了之。可沒過幾天,一個自稱拍賣中介的人就找上門來了,然後,與橋本簽了一個委托拍賣的合約,瓶子就拿走了,後麵的事情就是繞了幾乎地球一圈,最後在漢堡拍賣會上賣出了高價,然後,扣掉中介費和勞務費,橋本就發財了。


    更深的內情也被記者們打探出來了,那個到娜高斯拍賣公司商榷的中介其實並不是那家倫敦拍賣公司的正式雇員,而是臨時客串的,能夠拿到那家拍賣公司的身份,不過是那公司玩的一把偷桃換李的把戲,那個人最後也被找出來了,是在南非的某個拍賣公司裏打工的人,雖然其使用的是英國護照,可是在西方國家裏,多重國籍是很普遍的,尤其是英聯邦國家之間,根本就是一本爛賬。


    說起那些善於挖掘秘聞的記者來,還真是有高手,也不知道是怎麽弄的,那個在南非的英國人居然把實情全都吐露出來了,那些記者也知道,在南非把那人沒辦法,可是他說出來的事情卻是可以在媒體上大大的吸引人的眼球,於是,一篇若真若假的報導就在重量級媒體上發表了。其中,雇傭南非英國人的公司全都用假名或者縮寫替代,就連那英國人的名字也是使用的“匿名”,文章中多次用“據可靠人士說”“據知情人士稱”這樣的描述,這就讓讀者能夠看明白說的是誰,卻讓那個被影射的公司毫無辦法,反過來,娜高斯這邊的法務代表卻是表態,他們將會按照文章描述的去進行調查,一旦掌握了具體證據,他們將報警。


    輿論和媒體上這一鬧騰,倫敦的那家拍賣公司成了熱點了,一開始他們還麵對記者的質問加以否認,可是那些記者也不是白給的,他們直接質問,鑒定師克拉克是不是壞了你們的某一次瓷器拍賣?你們是不是在那個送拍人的介紹時候背書了?那個南非英國人難道當時拿的是造假的證書嗎?一連串的問題弄的該公司公關經理十分狼狽,最後,隻能用“無可奉告”的話來搪塞了。


    羅賓遜本來是打算等事情冷卻之後,再把克拉克請迴來,可沒想到,哈維那邊出麵抱打不平,然後直接聘用了克拉克了。這讓羅賓遜有一股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覺,可他也沒辦法啊。他不是沒有給克拉克打電話,可克拉克根本就不迴頭了。在克拉克看來,就算是公司為了平息輿論,裝著挽留一下總可以吧?可是沒有,甚至在那幾天,羅賓遜都刻意的迴避他,在辭職書上簽字後就出差了。這讓克拉克的心涼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哈維對他邀請,讓克拉克到他的考古公司裏做鑒定工作,還給了那麽高的工資,這讓克拉克覺得碰到好老板了。


    現在,聖彼得堡博物館的邀請書來了,這顯然是衝著克拉克來的,此時,克拉克在業界裏的聲望可是今非昔比了,大家都知道,克拉克上次的“引咎辭職”實際上是遭遇到了英國那家拍賣公司的陷害和算計,而起因就是克拉克壞了那家公司拍賣假貨的計劃,使得他們準備好的一批贗品完全沒有了出路,讓那家公司不多不少的虧了一筆,並且在名聲上嚴重受損,信用評級也是大跌。正因為如此,克拉克這邊的名望和聲譽就增加了,也成了各大拍賣公司邀約的對象。


    可是克拉克經此一事,決定不再去趟拍賣行業的渾水,就跟著哈維,他覺得哈維這個公司很具有特色,需要鑒別的東西會更多,比如他到任後就麵臨著大批的奧匈帝國文件的真偽鑒別,那是哈維去年從垃圾商手上買下的一大批垃圾裏挑選出來的文件,這是一件繁瑣枯燥的工作,可是克拉克對此卻是欣喜若狂。


    現在有機會去聖彼得堡,克拉克更是開心極了,沒想到自己被人陷害,卻因禍得福,總算找到了自己喜愛的工作,他這輩子就喜歡去研究那些古籍文件,至於鑒別瓷器啥的,其實都是業餘愛好,正是他研究那些垃圾文件,到後來他編寫了一本《落日帝國的宮廷日記》,在社會上大賣,名氣更大了,這是後話。


    哈維拿著邀請書去找李凡,露出很是為難的表情對李凡說,“他們的邀請書上沒有寫你的名字,我怎麽帶你去你?可你要是不去,我去了也沒啥意義啊!”


    “這有啥難度?我是你的助手兼秘書兼翻譯嘛!”李凡咧嘴一笑。


    “怎麽能讓你這個高級教授去當助手?我可是不敢冒犯和褻瀆的!”哈維連忙擺手說道,“你看我要不要對應邀前去提個條件,就說我要帶上公司顧問去。”


    “你還不如直說,就說我要與古文化研究學者李某人一起去。”李凡正色說。


    “對!就是這個意思!否則我就不去了!”哈維一下子想明白,笑了起來。


    “對啊!許多話不必要說透,但是一定要點到,如果對方是明白人,是真心邀約你去談合作,那他一定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他們不明白你的意思,那你去了也是白去,何必浪費時間去陪他們粉飾裝潢?那還不如不去呢。”李凡說道。


    “是的,你說的有道理!就按照你說的辦。”哈維點點頭,轉身去辦了。


    二天後,聖彼得堡博物館就複函了,前麵是客氣加道歉,隨即完全同意李凡一起前往,他們希望能夠得到李教授的指點,對李教授的光臨深表榮幸和歡迎。


    就這樣,在11月的某個禮拜五,哈維、克拉克和李凡一行乘坐飛機到達了聖彼得堡,然後在機場他們遇到了前來接機的博物館館長尼古拉,雙方熱情的握手,然後乘坐專車前往博物館幫助預定的酒店,在安排好住宿後,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去了博物館,在博物館的接待室裏,雙方正式展開了會談。


    “歡迎你們來到聖彼得堡,我們將在明天上午十點,為克拉克先生舉行一個儀式,以表彰他在維護傳統文化方麵做出的貢獻,特聘任克拉克為名譽顧問。”


    “非常感謝貴館的表彰,我會終生銘記你們的友誼!”克拉克站起身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tuha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tuhan並收藏紫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