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箜韜這次還真是掉進坑裏了,他也是被雲麻清給忽悠的,加上雲麻清給了他一定的好處,這事辦得就有那麽點不靠譜了。現在,係主任親自找他去,要說他心不慌那才是見鬼了,可是不去是不行的,隻能捏呶著心情去見林正之。


    “你這個研究報告為什麽這麽寫?這都是些什麽觀點啊?是給哪個企業搞資本運作找理論根據?”林正之並沒有發脾氣,而是把報告甩在厲箜韜的麵前,“是不是雲麻清給了你什麽暗示?那小子想用這個東西去當敲門磚,對不對?”


    薑還是老的辣,林正之一眼就看穿了這報告裏的貓膩,他的眼神裏充滿了譏諷。現如今的一些學校和研究所,碰到這類事情可是不少,如果不是什麽要緊的項目或者重要的課題,手下鬆鬆也是常有的事,類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誰都沒少幹,可這也要看研究的課題是什麽啊,像現在研究的課題哪裏可以如此兒戲?


    林正之見厲箜韜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是猜對了,“我們這次研究的課題非常重要,這是發生在我們的經濟體與西方經濟體邊緣上的一個重要案例,陳氏電子作為一家在香江注冊的美國公司,卻是承擔著許多華商企業的代加工,而且,參與了華商與國際大品牌之間的博弈和競爭,可是,它卻又明顯具有美國資本和西方資本的色彩,你說說,這樣的一個現象出現,用你的那種觀點能解釋嗎?人家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沃頓商學院等等,還有倫敦的劍橋、牛津的商學院都在認真的研究,可是你卻拿這個研究去給某些人上位做敲門磚?你真是昏了頭啦!”


    厲箜韜受到老師的直接批評,隻能默默的點點頭,不過,他還是咕嚕了一句,“李凡教授不也是沒有拿出自己的報告來嗎?要不,咱們看看他寫的如何?”


    “誰說他們沒有拿出報告……對了,放在我這裏好久了,我都沒來得及看,完全是被你們搞的那個給迷糊住了。”說著,林正之趕緊在文件櫃裏翻找起來。


    直到此時林正之才想起,李凡自打與經濟係的人分灶吃飯後,就很少去那個課題小組的辦公室了,直到一個禮拜前,李凡才讓賈小平把他們起草的研究報告送了一份過來,好像直到不會受到重視似的,交上來後就沒有再詢問,就像小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了家庭作業,至於老師看不看,改不改壓根不在放心上。


    找了一會,林正之總算找到了,一看標題,林正之也歎了口氣,“難怪自己沒有重視,這標題寫的太平鋪了,什麽叫《資本運作的轉折》啊?這是個啥意思?”


    看著厲箜韜還在那裏發呆,林正之也沒心思繼續跟他叫真了,他叫他來也不過是讓他把研究的資料都送過來,他想看看能不能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修改。


    “小厲啊!你去課題組把一些搜集來的原始資料都拿過來,我看看能不能抓緊時間搞出個新的來,你這幾天也別休息了,我寫大綱,下麵的東西你來填寫。”


    “好的!我這就去!”厲箜韜如蒙大赦的走了,還是一溜小跑,他得表現啊。


    厲箜韜知道,自己這次得抓住最後的表現機會了,否則,自己的恩師林正之事後還不定怎麽收拾自己呢,他可是知道,林正之越是不動聲色,就越是風險大,在係裏,林正之的秋後算賬可是很有威力的,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就於無聲處起驚雷,作為係裏的一個摸爬滾打十幾年的中青年骨幹,厲箜韜可沒少見。天籟小說網


    至於雲麻清那裏的事情就隻能對他“嗬嗬”了,不是自己沒有幫他,是他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也是自己把事情想簡單了,今天聽老師這樣一說,敢情這迴是跟世界各名牌經濟類大學杠上了,這可是關乎於校格國格啊,自己要是早知道是如此,當初也不會答應雲麻清的要求了,唉!還是鼠目寸光了。


    厲箜韜走後,林正之就翻開了李凡和賈小平寫的報告,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是把個林正之給鎮住了,這哪裏是個不懂經濟的古代學教授啊,這分明是一個縱橫經濟曆史的大學問家啊,其中,不僅是把陳氏電子的各種數據和現象進行了精辟的嚴謹的剖析,同時還把近代以來各個時期的著名案例拿來做了參照,從中比對出了不同,再根據不同去久其原因,最後才得出了推理結論,可以說,最後的結論是一步一步的推導出來的,而不是一開始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判定。


    李凡的推定是,過去那種單一的依靠資本運作的投資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高科技發展的現狀了,即便是有充裕的資本去運作,在其它重要因素不具備的時候,項目也很難完全成功,甚至會出現坍塌式的失敗,引發大麵積的金融資本危機。通過對比和對現實經濟發展的闡述,李凡在報告裏點明了一些國際資本運作失敗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傳統的單純以盈利為目的的資本運作,將不具備穩定性和延續性”,這個觀點可謂是石破天驚,就連資深的林正之都被雷到了。


    晚上,林正之讓學校小食堂隨便給他弄了點吃的,他要在辦公室挑燈夜戰了,厲箜韜也是在晚飯後,托著一個小車過來了,他將課題組裏的所有資料都搬過來了,這簡直就是要把係主任辦公室當成新的課題小組了。要是在平日裏,林正之也許會把厲箜韜給罵上幾句,可現在,他已經沒有心思去說自己的這個弟子了,他已經被李凡的報告一步步的帶進去了,正在思考著李凡的研究手段呢。


    李凡和賈小平都不是科班的經濟類學者,他們不過是以一個普通的研究者身份,從最開始的簡單問題出發,一步步的剖析發生在資本運作裏的諸多問題。這一點倒是與一百多年前研究資本論的那位是一樣的,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最後把許多問題都歸納起來,其實,這才是研究課題的科學態度。


    當下,許多人寫論文,寫報告,往往會引用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隻要列出“某某期刊某某頁”,似乎隻有這樣的論文和報告才有分量,可李凡和賈小平搞的這個報告裏,幾乎看不到這樣的引用,無他,他們一是沒有看過那些當代的經濟理論文章和論文,二是就沒想過借助別人的肩膀去站得更高,他們想的和做的就是拿陳氏電子的案例,就事論事,然後再推而廣之,可以說,至少在他們的報告裏無須去向別人的研究成果交納“專利費”,盡管許多論文是允許免費引用的,可那些論文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嗎?用人家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那到底是幫人家宣揚,還是自己想搭順風車呢?可惜,當今的學術界,這樣的論文格式已經成為了一個模式,你引經據典的越多,你的論文似乎寫的就越是有分量,獲得的評分似乎也能多。這種論文模式其實在西方也是近幾十年才開始流行的,以前也不是這樣,試想一下,如果愛因斯坦通篇都是引用他人的理論,他的相對論也好,光電效應論文也罷,能夠獲得各種大獎嗎?能夠成為物理巨人嗎?那是不可能的。


    林正之看完了第一遍,也不看看是幾點了,拿起電話就打給了李凡,此時,李凡正在家裏逗著小女兒玩一會,隨後就要打發孩子睡覺休息了。看到是林正之的電話,心裏也明白,怕是厲箜韜他們搞的那篇報告是不行了,這是找自己商量了,於是,把孩子給了凱琳娜,自己就到書房裏去接電話了。


    “林主任,這麽晚了您還沒休息啊?有事情找我?”李凡客氣的說著開場白。


    “哦?小李教授,我忘記看時間了,既然這樣,我在電話裏跟你說上幾句吧,本來是想叫你到學校裏來一趟的,唉!這事鬧的……好吧,我坦言了,厲箜韜他們搞的那個報告不行,完全不行。剛才我看了你們寫的,有許多地方很新穎,而且你們寫報告的風格與現在流行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我想啊,你是不是可以讓我們一起署名啊?你這份報告除了幾個地方的文字要修改修改外,在立論和結論以及論證方麵都沒啥問題,而且還點出了一條資本運作的新規律,這是值得借鑒的。”


    林正之是聽了李凡的暗示才留意看了一下旁邊的掛鍾,發現時間已經晚了,他知道,李凡並沒有住在學校附近,更談不上享受學校福利房待遇,集中住在一些老教授紮堆的新型小區裏,畢竟,李凡的年紀太輕,等到他升格為教授後,原來那種福利分配住房的模式已經不存在了,如果說這個時候讓李凡再開車到學校來,不是說不行,而是要看事情發分量大小輕重緩急了。是,現在報告要推到重來,可還沒有到火上房的地步,再說了,林正之看了李凡他們寫的報告後,覺得稍加潤色修改一下文字,拿出去是完全夠格的,不說別的,光是提出“高科技發展下新模式資本運作的必備條件”這個說法就足夠讓許多經濟學家想上一陣子了。林正之知道,在此之前,還沒有哪個學派這樣提出問題和闡明觀點呢。


    “林主任,您客氣了!署名不是問題啊,關鍵是你們得同意我們報告裏的一些提法,如果你們還是堅持厲箜韜他們原來的那個提法,那我還是不同意,我們寫的報告你們也可以不用,我們作為內參上送也是可以的,我是不想國內的一些企業家還走西方人的老路,還在靠忽悠和人為的營造氣氛去烘托市場,那樣的做法早晚是會被淘汰的,說到底,那就是用合法的欺詐手段忽悠市場,一個網紅就可以年銷售百億以上,真有那麽簡單嗎?當市場最後識破了這些,那種完全靠資本運作砸廠子砸地盤的做法肯定是要被法律追究的。”李凡在電話裏說出底線。


    “我們不會修改你報告裏的觀點,同時,我還要加強裏麵的一些觀點,經濟泡沫不僅體現在具體行業上的虛高,同樣體現在依稀恩人走進誤區後不知自,這是很危險的,你的許多說法很好,我完全讚同……至於厲箜韜他們的那個報告你完全不用去理,就是署名也沒有他們的份,我要的是經濟係的署名,畢竟這個課題研究是我們經濟係打報告要下來的嘛,最後我們經濟係連個署名的都沒有,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話啦?小李教授,你的本事讓我驚訝啊,要不,從下學期開始,你到我們係裏擔任客座教授如何?就按照最高的課時出場費計算好了,我覺得你在資本運作這一塊的造詣很深啊,剖析的也相當到位,有深度,有力度……”


    好嘛,林正之的這“簡單的說幾句”足足跟李凡嘮了一個多小時,要不是李凡耐心好,偷偷的接上了外接電源,他那手機的電早就打光了。最後,兩人約定,明天到辦公室裏細談,讓賈小平和經濟係其它幾個研究生一起,把報告寫的再紮實一些,力度再強一些,同時,也約定了,在沒有獲得評審之前,報告要絕對保密,許多觀點更是不許漏出去,他們也都知道,現如今的自媒體太厲害了,稍微不小心,這邊的報告和觀點還沒落實,那邊就吹的天花爛墜了,最後被動的還是係裏。而這一點的提出卻不是林正之,而是李凡,是李凡請林主任注意這方麵。


    李凡的提醒讓林正之多了個心眼,放下跟李凡的通話(他用的是座機,壓根就沒想過別人那邊的手機熬不熬得住)林正之眯縫起眼來想明白了李凡話裏的意思,想想厲箜韜犯的低級錯誤,他明白了,自己差一點又要出狀況。


    現在許多大學都開辟了“在職研究生”項目,許多沒有時間到學校裏專職學習的社會人士,都是利用這個項目獲得更高學位的,設置的初衷固然是給一些在崗人員進一步的充電,補充知識。可卻無形中也給了一些需要文憑做門麵的人機會,而更深一層的就是,一些企業需要係統的設計某些運作的套路,自己不會,去哪兒尋找專業人才來?尤其是一些老板自己已經有了點子,可卻在具體操作程序和環節上沒法係統化、合法化和程序化,於是,就派自己的得力人才,由企業讚助課題研發經費,派人到學校裏進行“研究生代培”,而真正的目的卻是從學校裏拿走研究成果,這可比他們在實踐中去沒完沒了的摸索牢靠多了,還能進一步的保密和忽悠人,最後,還可以說是在大學研究成果的指導下如何如何……


    那個雲麻清就很有可能是類似上麵說的那類人,如果按照厲箜韜和他一起寫的那個報告的觀點,雲麻清所在的企業就有可能用這個理論去砸開一些機構的門,就有可能讓一些已經買通但是還差那麽一點點“依據”的人順理成章的給他們開後門,讓這樣的企業“火速上市”,從而圈錢走人。想到這裏,林正之冒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tuha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tuhan並收藏紫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