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愛也可以說是最崇尚的顏色,自古以來的大紅燈籠、大紅蠟燭以及新娘的大紅蓋頭,宮廷寺院建築的紅牆、紅柱等等廣為傳承;是喜慶、吉祥、莊重的象征。


    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紅色則曆史性地被注入了更加廣褒、更加深沉、更加厚重的元素,成為了中國革命的色彩“主旋律”:從紅色火種到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紅軍……從紅色的八一軍旗到紅色的五星國旗;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向世界宣告新中國的成立,被譽之為“紅色政權”、“紅色江山”,國外媒體稱之為“紅色中國”。


    我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新中國的同齡人,雖說不是出生在新中國(49年我已經九歲了),但是是長在紅旗下的,在讀書年代接受的是毛澤東思想的“紅色革命教育”。六十年來我的命運緊隨著共和國坎坷步伐起伏跌宕,我親身體驗了共和國六十年的發展進程,見證了她走向強大的堅實的巨人般的步伐;於是就有了深厚的“紅色情結”。


    在2009年共和國六十華誕的前夕,我們重慶刮起了“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的紅色旋風,特別是“唱紅歌”的風迅速波向全國,一時間形成了舉國上下齊唱紅色革命歌曲的熱潮。


    歌曲是時代的反映,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這也是曆史發展的自然規律。隨著改革開放,國際音樂潮流湧進中國,改變著年輕一代人的音樂取向和欣賞水平,於是流行歌曲、流行音樂就慢慢盛行,占據了音樂空間,占據著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甚至包括小孩子們。


    說實話我對流行音樂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適應過程,一開始對於鄧麗君倒還能接受,但是像傑克遜一類的靠著麥克、靠著奇異的聲調、靠著強烈的肢體動作和現代化閃爍的燈光來襯托的“流行音樂”,我可不敢苟同。但又有什麽辦法呢,這是現代音樂發展的趨勢,也是自然規律發展的曆史潮流,我隻能順應,在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中慢慢地“想法”來接受。但對過去的所謂“紅色革命歌曲”卻始終難以忘懷,所以我在唱卡拉ok時,更多的還是唱過去的“老”歌,不過也唱一些感興趣的流行歌曲。


    音樂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能激發大腦裏深藏的記憶單元,好像是“搜索引擎”一樣打開一串串曆史的塵封,引導你穿越時空隧道,讓你的過去的曆曆在目;這也就是為什麽“唱紅歌”能調動起全國的中老年人們積極參與的重要原因(全國首屆老年人合唱大賽還是在重慶舉行的);那難忘的“紅色情結”啊。


    每當我們唱起或是心中迴蕩起一首記憶中的歌時,我們就會迴到當時那個年代,那份激情、那份感動、那份柔情似水、那份心潮澎拜就會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它會讓時間倒流,它會使我們迴到年輕;它會令那充實的過去,來激發我們現實的熱情。


    我最喜歡《黃河大合唱》和《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以其恢宏的氣勢、喚起著中華民族的抗日決心、豐富的演唱形式和民族化的旋律一直吸引著我、感染著我、鼓舞著我,長久在我心中縈繞。而《長征組歌》則有著厚重的曆史情懷,它演繹著中國革命史上那震驚世界的壯舉,雄偉、悲壯且充滿激情。當然還有大量的建國初期前蘇聯的歌曲,它們能讓我迴到中學時代;而《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則將民間流傳的抗暴故事娓娓道來,歌頌著美麗、忠貞的愛情……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是有著深厚的紅色情結的,所以我在為測繪院寫的院歌中要用:“紅岩精神鑄造了”,“長征精神激勵著”,來描繪我們重慶測繪人。我覺得,這首“院歌”就是我眷戀測繪事業的“紅色情結”:它融入了我的理想、我的事業、我的節奏、我的步履、我的奮鬥、我的悲歡離合、我對於人生、對於社會所盡的職責……於是我把這首歌放到了我的手機上,作為來電鈴聲。


    在“唱紅歌”的熱潮中,院裏也組織了紅歌隊,我有也幸參加到年輕人的練唱中,當了一迴音樂“顧問”和“指導”。為了迎接來年初為國家測繪局局長會議的演出,院裏又搞了一個“詩音畫”節目:《測繪人》,我也看了腳本,並參加了意見。這一切我都是非常樂意地積極參與,總之在“唱紅歌”的浪潮中出於對“紅色情結”的“眷念”,我“沒甘寂寞”。


    其實在共和國六十華誕前後,迴顧革命曆史進程,為的是發揚革命傳統,是對全民的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在意識上、在輿論上從過去的革命曆程中吸取、繼承,在當今發揚,能增強全民族的凝聚,激發鬥誌,這對於共和國的進一步崛起、是一件有著非常重大意義的事。


    在剛接觸“紅歌”時,小淩靈說很不好聽,因為她隻喜歡周傑倫,因為在廣播中、在電視上、在她的mp3上全都是“流行音樂”。可慢慢地她也會饒有興趣地唱“歌唱祖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什麽的,由此可見教育之重要性。既然我們是要走的是經驗證明是正確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那麽我們就要堅定的走下去,意識和輿論也就不能偏離。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是會忘記曆史的,然而我們需要記住、在一定的曆史時期,一定得要迴顧的曆史,還得非要重提才行;因為那是現實的需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