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上,雪勢小了,此刻的風卻更大了,何必走出水榭,一步步走上木橋,念道:“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


    “震響駭八荒,奮威曜四戎,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


    李世民依舊坐在水榭內,這是當年壯武郡公的詩篇,後來此人被司馬倫所殺。


    遊俠就喜這樣的詩句,他們傳唱詩句的情感也很簡單。


    何必就這麽一步步走向木橋。


    站在陛下身邊的小太監低聲道:“陛下,要將此人拿下嗎?”


    天可汗沉默不語,何必忽然迴身,朗聲道:“天可汗是英雄好漢,隻要這世間清朗,四海便會一直稱頌天可汗的英雄之名!”


    李世民端著酒碗的手在顫抖,悶不作聲。


    眼看這個何必越走越遠,就連岸邊的侍衛也很著急,隻能陛下一聲令下,或者是一個眼神。


    終於,何必消失在了皇帝的視野中。


    “陛下,人已經走遠了。”


    李世民放下酒碗,看著眼前這份禪位書久久不言語。


    南詔王是張陽,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


    心裏有一肚子話想要問個明白,現在就想帶著兵馬去將張陽抓來。


    可理性告訴李世民,他不能這麽做。


    如果真這麽做了,自己這個皇帝又會再次陷入眾矢之的。


    而且驪山掌握著火器的關鍵技術,朝中的工匠還未找到鑄造方法。


    寒風還在刮著,長孫無忌坐在府邸中,李德武就站在一旁,而另一邊弘文館的管事也在講述著關於何必的一切。


    這個人來路其實很簡單,當初和張陽一起經營過一家酒肆。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竟然給忽視了?


    “趙國公,當我們要去追查那位南詔王的隨從之時,他們就已經離開了。”


    長孫無忌頷首道:“張陽手中的青年才俊太多,是老夫大意了。”


    家中仆從匆匆來報,“趙國公,那南詔王見過陛下了,已經出了長安城。”


    長孫無忌頷首道:“他去做什麽?”


    “往驪山方向去了。”


    “派人跟下去,隻是跟著,莫要驚動。”


    “喏。”


    長孫無忌看著手中的書卷又低語道:“有些事,陛下不說,我們不能不做。”


    天色就要入夜了,何必來到長安城的一天一夜,在長安驛館大鬧了一番,又與天可汗喝了一頓酒。


    張陽站在當年三人一起經營的酒肆前,身邊是丁溜,這個丁溜衣著已然貴氣了許多,他成家之後便專心製醬油,也在外麵開設了養豬場。


    現在丁溜成了關中的一位富戶,盡管他現在還是一臉謙卑的樣子,但身上的精氣神已然更好了。


    一匹快馬在風雪中疾馳而來,陰沉的天空下,那馬兒跑得很快。


    馬兒又是一聲嘶鳴,揚起前蹄在酒肆前停下。


    何必翻身下馬,看著兩人笑道:“許久不見了!”


    丁溜當即抿著嘴哭了起來,一切都在淚水中。


    張陽推開酒肆了的門,邀請道:“準備好酒菜了,要是想走先喝了酒水。”


    “好!”


    這家溫馨的小店中,幾盞油燈點著。


    見何必的目光打量著,丁溜手腳麻利地擺好碗筷,他人到中年已然發福,整個人圓了不少。


    丁溜又道:“何大哥,這裏一直都是我親手收拾的,想著早晚我們還有相聚的一天,就一直沒有變過。”


    幾張小凳子,幾張桌子,還有一些裝飯食的盤子。


    隻是剛坐下,卻聽屋門被人一腳踹開。


    冷風灌入殿內,張陽扭頭看去,就見李泰這個胖子提著兩隻鴨子而來。


    “這天氣冷得真邪性。”李泰哆哆嗦嗦地又關上門,將兩隻烤鴨放在桌案上。


    幾人坐在一起,又好像迴到了當年。


    李泰拿著一把小刀,熟練地將鴨子改刀分好,“何大哥嚐嚐本王的手藝。”


    張陽吃著鴨腿,又道:“魏王殿下的手藝好了不少。”


    何必也撕下一隻鴨腿,一邊吃著一邊感慨,“以前在南詔總是吃不好。”


    丁溜用袖子擦了擦眼淚,遞上一盆包子又道:“何大哥,多吃點。”


    張陽歎道:“不知不覺人到中年了,之後有什麽打算?”


    何必吃得一嘴的肥油,好一會兒才咽下,“還想到處去走走。”


    “都一把年紀了,何大哥該留下來,娶個婆娘。”


    丁溜低聲勸道。


    何必本就是一個散漫慣了的人,他不會在一個地方久留,當初留在長安城也是為了照顧袍澤的家人,等人家的孩子成年之後,他也完成對戰死袍澤的承諾,就離開了長安城。


    丁溜又道:“我是怕呀,怕以後再也見不到何大哥。”


    其實丁溜的擔心也是對的,如果這一次何必不留下,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何必皺眉道:“還有什麽地方可以去的嗎?像南詔那般的地方。”


    張陽給他倒上酒水,問道:“真的不想留下嗎?”


    何必又道:“在一個地方留不久,要是久了就覺得渾身不爽利。”


    知道留不住何大哥了,丁溜又是歎息一聲,去了廚房接著做吃食,一邊忙活著低聲道:“今晚要好好吃一頓的……”


    張陽又道:“西邊怎麽樣?”


    何必皺眉道:“往西,是去天竺還是波斯?”


    “都可以。”


    “不行。”他又搖頭道:“大唐正在西征,某家去了又做不了什麽。”


    李泰低聲道:“那就往北?”


    何必還是搖頭:“北麵太寒了,這個季節去北邊不好。”


    “南邊已經去過了,西邊正在開戰,這個季節去不了北邊,就隻有東邊了。”


    “嗯?東邊?”


    見何必來了興致,李泰和他解釋著如今東邊的情形,以及大唐拿下了高句麗的事。


    “東邊渡海就是倭奴?”


    張陽點頭道:“何大哥若真要去東邊,不要把倭奴當人。”


    聞言,李泰也好奇起來,借著酒勁問道:“姐夫好似與倭奴有過節。”


    張陽又道:“嗯,很大的過節。”


    牛闖匆匆而來,走入店內小聲道:“有幾個人跟著何大哥來的,現在就在外麵徘徊。”


    何必歎息一聲,“看來某家不能在這裏久留了。”


    李泰擺手道:“無妨,他們不會動何大哥。”


    三人喝著酒水又敘舊了好一會兒,說起了當年的舊事,等到風雪更大的時候,張陽給何必披上一件厚實的外衣,戴上了帽子與手套。


    丁溜抹著眼淚又道:“何大哥,連夜就要走嗎?”


    何必拍了拍他的肩膀,“出去走走,看看中原大地。”


    他做了很多的包子與饅頭,還有一些餅,將這些裝入包裹中,掛在馬匹上叮囑道:“這肉包子要早點吃,之後再吃鹹菜包子,餅和饅頭做幹糧可以晚幾天吃。”


    丁溜將一大堆的吃食準備好了,也不管人能不能吃完。


    張陽又道:“現在走的話,他們不見得能跟得上,到了潼關會有紅燒肉幫的人接應,出了潼關他們的眼線就跟不上了,幫忙打聽虯髯客的消息,是死是活都可以。”


    “好!”何必翻身上馬道:“此去再迴來,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李泰往何必的包裹中塞了不少銀餅,重重拍了拍馬匹,“何大哥,一路保重。”


    風雪越來越大,令人睜不開眼,給何必的帽子有很低的帽沿,就算是騎行的時候也能在這大風雪天睜著眼。


    何必戴上了鬥笠,丁溜抽泣著也很貼心的給馬兒戴上鬥笠,又在馬匹身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叮囑道:“好馬兒,好馬兒,護著點何大哥。”


    遠處傳來了幾聲炸響,是牛闖他們在放煙花。


    何必拉起了韁繩準備離開。


    風雪迎麵吹著,張陽大聲道:“若路上累了,找到中原賣紅燒肉的人,就會有人送何大哥來驪山。”


    “別送了!”


    何必一夾馬腹,馬兒就載著人衝入了風雪中,直到風雪淹沒了背影,再也看不到了。


    見丁溜還在哭著,李泰歎道:“我們收拾一番也早點休息。”


    “嗯,何大哥來的著急,去的也這麽著急,也不知道歇養一兩天。”


    何必見過皇帝的兩天後,本以為陛下會因此惱怒,帶著滔天的怒意來質問。


    但事情過去了兩日,皇帝的表現異常地平靜,直到朝野都聽說了南詔王將王位禪位給驪山縣侯的事,這天可汗的表現還是很平靜。


    也不知道這個皇帝現在想什麽。


    南詔不是高昌,當初的高昌李世民是誌在必得的,可現在朝中的目光都在波斯。


    皇帝看起來並不關心南詔會怎麽樣。


    南詔是個物資很豐富的地方,驪山發展需要有個地方供給資源。


    以前驪山掐著技術的發展,朝中掐著驪山的資源。


    兩兩相互製衡,如果驪山能夠得到足夠的資源,那麽形勢也就不一樣了。


    昔日的南詔使者獨羅匆匆離開長安城,他得知了南詔王禪位給驪山縣侯,他心中忐忑又著急,又很疑惑。


    他快步走向驪山,就在渭水河邊,他遠遠看著。


    再走兩裏地就是驪山。


    獨羅往前走了幾步,但心中還有些膽怯,想著還是算了,又往迴走了幾步。


    腳步停下,心中糾結了一番,又迴身往驪山走去。


    眼看就要走到村口了,他又停下腳步,心中想著還是算了,又往迴走去。


    南詔到了如今之際,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張陽正在庫房中拆著馬車,這幾輛南詔的馬車拆起來很費力,都兩天了還沒拆幹淨。


    小清清騎著熊而來,“爹爹,魏王舅舅說村外有個怪人。”


    “什麽怪人?”


    “那人總是來來迴迴走著,本來魏王舅舅說是要帶著女兒去揍他。”


    “之後呢?”


    小清清歎道:“後來魏王舅舅說那是南詔使者獨羅,來見爹爹的。”


    張陽放下剛剛拆下來的金塊,從南詔運送而來的金子為了掩人耳目,大多都在馬車支架的夾層內,拆起來也很費勁。


    這才脫了手套走出庫房,關好門上了鎖,張陽在冷風中縮著脖子,問道:“今天不用上課?”


    小清清努嘴道:“剛聽師公講完課。”


    張陽拍去衣袍上的木屑,朝著村口走去。


    獨羅還在村口徘徊,見到張陽時,他哭著快跑而來,當即跪倒在地,“縣侯!下臣……”


    “近來如何?”


    “下臣近來一切都好,隻是不知縣侯為何成了南詔王?”


    張陽迴頭看了一眼,見小清清跟著李泰去烤肉吃,目光重新看向獨羅,“那是南詔王禪讓給我的,你既然是當年南詔在長安的使者,我便恢複你的官身,你以後還是南詔的使者。”


    聞言,獨羅哽咽道:“多謝縣侯。”


    張陽繼續道:“我覺得南詔不該隻是由南詔管著,你以為呢?”


    “下臣不知南詔王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不論是禮教,文字,還是製度都要按照中原的規矩來,當然了,也許中原的製度在南詔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我可以給南詔時間。”


    以前獨羅覺得自己可以成為南詔王,可幾經輾轉這南詔王又到了驪山縣侯手中。


    獨羅躬身道:“下臣明白了,這就是縣侯讓下臣讀關中典籍的緣故,其實早在那位何必拿下了南詔之時,南詔就已經在縣侯手中了。”


    張陽點頭沒有否認。


    獨羅又道:“縣侯需要南詔做什麽?”


    “為驪山提供資源。”


    此刻獨羅露出了他最真實的一麵,他低聲道:“隻要縣侯恢複下臣在南詔的地位,下臣願為縣侯赴湯蹈火。”


    張陽繼續道:“你全名叫什麽?”


    獨羅連忙道:“下臣當年隨父母從哀牢山遷居蒙舍川躬耕,家父龐迦獨,下臣全名獨羅消,按照祖製稱唿細奴阿邏。”


    南詔以前是一支烏蠻族,後來圍繞著洱河發展形成了六詔,在南麵的就是南詔。


    獨羅這個人並不熟,也不能全然信任他。


    張陽又道:“如若有事需要具體安排,我會與禮部的人說,你接下來就繼續在四方館學習。”


    “下臣可以去南詔,為縣侯主持南詔諸事。”


    張陽又道:“我不著急,你才學了沒多久,時候沒到。”


    “可南詔事宜不可沒人主持。”


    看著眼前迫切的獨羅,張陽頷首低聲道:“你很著急?”(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嶽父是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我嶽父是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