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汲迴轉山門,便先將一眾長老真傳皆都召至殿內,為的是告知他等姬綏、姬煬二人的死訊,至於未曾歸來的段仁修、王闋兩位外化修士,思及這兩人也曾服食奇藥,恐有身懷魔種之可能,便都交給了趙蓴著手處置,卻用不了幾日功夫,就能得到結果迴來。
對此,鄭秋汲自然沒有二話。
姬綏、姬煬一死,文王山便堪稱群龍無首,再無段仁修、王闋二人從旁掣肘,他想要壓服這些長老弟子即是輕而易舉,無需勞費多少心神,隻他手中沒有任何憑信之物,又非祖師一脈的血緣後人,卻叫門中姬氏一族的弟子暗生怨言,非要鄭秋汲給個明白說法不可。
此事為他反叛在前,又如何能道與旁人知曉,這些姬氏弟子不肯服他,怕多是覺得姬綏、姬煬之死有他介入,死得絕不尋常!
鄭秋汲也不辯駁,暗笑這些姬氏後人大禍臨頭尚未自知,便連同門中幾位已經投靠於他的長老,將那姬綏的野心公之於眾,並把服食過奇藥的弟子俱都搜羅一起,由趙蓴看過後分作兩邊,將其中積重難返者殺之以傳告眾人。
如此殺了三日,直叫文王山上血雲彌漫,人心惶惶,鄭秋汲方才罷手甘休,而門中諸人也因此再無怨言可講。
要說北雲洲內,被魔種侵蝕的宗門定不止文王山一處,好在這首惡已誅,剩下的零散之地便可叫鄭秋汲與張雉下去雷霆手段,而要想徹底永絕後患,還是得將秘宮之下的魔種根源除去。趙蓴拿了劍道分身去將段仁修、王闋二人盡誅,自身本體已是轉入地下秘宮,重新迴了魔種根源所在的地界。
趙蓴淩身而站,下望那清靜自在壺正懸停半空,絲絲縷縷的幽黑之氣被其鎮在下方,雖一直試圖穿透屏障飄蕩出來,但卻始終未果。
她見魔種根源一縷未散,這才緩緩鬆了口氣,旋即降得身形而下,一手將那玉壺抓到手裏,又揮袖放得真元出去,極是迅速地封鎖了此方天地,如此才有暇細觀此中邪物。
有劍魂壓身,這等動搖心神的東西倒是對她無用,然而看先時鄭、張二人的反應,這魔種根源想要侵蝕外化修士,也不過就是個把時辰的工夫罷了。等將這鍾陰小界的修士俱都侵蝕完全,此地便可算作一處魔窟,一旦有人從中飛升而去,就又能將魔種帶去其中。
且趙蓴也有所察覺,那日她與姬煬鬥法之時,以此人功力其實還能撐過幾刻,隻是體內魔種已覺軀體無用,又想趁亂奪了趙蓴之身過來,這才將之舍棄,叫姬煬當場敗死。故此舉雖未成功,卻也能讓趙蓴看出,這等邪祟之物實則狡兔三窟,若到了上界之中,便更不知要為禍多少修士。
她深吸一口氣來,起手往壺身一拍,便見那清靜自在壺脫手而去,忽地暴漲至百倍大小,將麵前幽黑之氣從壺口吞入腹中,每過半刻,壺身之上便多出一道燦金咒文,一直到咒文布滿其周身,隻怕是有數百道之多,周遭的幽黑之氣才盡除一空,留出一片空曠古舊的洞府。
不過這並不算根除此禍,隻能說是暫時封禁了邪物,要想完成掌門之任,從鍾陰界內得到功德,如何解決壺中邪氣便還是一大難題,好在此物已是落入她手,再想脫身而去便是難了。
趙蓴收起玉壺,緩步查看這周遭景象,見洞府布景擺設皆有章程,可見主人生前也是頗有意趣之人,她早有懷疑這位同門來頭不小,怕是與當年的九仙之亂有所關聯,這才逃到了偏僻至此的鍾陰小界安身。卻不曉得是哪一脈的弟子,孟從德又或是其他……
究其根底,還是趙蓴對此事知悉不多的緣故,九仙之亂本就為師門鬩牆,門中修士皆對此三緘其口,趙蓴身為弟子自然無從打探。
她走得幾步上前,在壁下多寶架上拾得兩三件法器,倒是寶光自晦,威能未失,想來鄔檀青當年得到的淨瓶,便就是這架上的其中一物。
除這些留存久遠的法器之外,另一些丹藥靈寶便早已煙消雲散,徒留幾座木架空置在此,積灰層層。
趙蓴到矮案上摸得一卷帛書,不知是用了什麽法門保存,如今到她手上還是完好無損,字跡也甚是清晰不過,她便掃了幾眼下去,兀自唏噓長歎一聲。
這帛書上寫道,若有人解得八卦陣盤破入此中,便隻當是昭衍同門來了此地。他逢大亂而逃來此界安身,自知已成宗門棄徒,再不能有迴轉山門之日,是故憂憤傷懷,心魔漸生,未到壽命盡頭便在此坐化隕去,殘餘幾件法器和身家積存也不願便宜了旁人,來日若有同門到此,一並取走也是無妨。
看後才知,原來秘宮外層的五行玉露也絕非巧合所成,卻是這位同門引布地脈,巧設天羅,才有了一處自產玉露的地界,多年以來,此人身處鍾陰界中,便是靠著這些五行玉露修煉道法,隻是前路茫茫,每每有所進益,即又想起那大千世界內早已沒了自己的容身之處,如此喜悲交替,心魔便滋生了出來。
趙蓴按帛書所言,果真在一處隙口下尋到了多年積存下來的五行玉露,看此數量之眾,即便是她勤修不輟,也能維持個三四百年不缺,且這些玉露也遠比外層來的精純,可見這位同門有將之設法提煉過,而不像北雲修士一般取來便用了。
有資質在身,同時也不缺修行外物,此人要想突破通神也隻是早晚之事,可惜前路早已阻塞不通,他便再是掙紮不甘,亦隻能留在此界等死,無怪他道心動搖,苦痛求死了。
趙蓴收起帛書,並不認為這秘宮中的魔種根源和此人有關,一是九仙之亂迄今已有數萬載歲月,彼時昭衍正當極盛,若真有邪物作祟,隻怕上頭之人早已下了手段治理,又哪會拖延到今日來。二是魔種傳播不容小覷,要真給了此物數萬年時間,尚還不知此界之中會是個什麽光景!
失眠近一個周了在調作息,怕身體跟不上,明二更
對此,鄭秋汲自然沒有二話。
姬綏、姬煬一死,文王山便堪稱群龍無首,再無段仁修、王闋二人從旁掣肘,他想要壓服這些長老弟子即是輕而易舉,無需勞費多少心神,隻他手中沒有任何憑信之物,又非祖師一脈的血緣後人,卻叫門中姬氏一族的弟子暗生怨言,非要鄭秋汲給個明白說法不可。
此事為他反叛在前,又如何能道與旁人知曉,這些姬氏弟子不肯服他,怕多是覺得姬綏、姬煬之死有他介入,死得絕不尋常!
鄭秋汲也不辯駁,暗笑這些姬氏後人大禍臨頭尚未自知,便連同門中幾位已經投靠於他的長老,將那姬綏的野心公之於眾,並把服食過奇藥的弟子俱都搜羅一起,由趙蓴看過後分作兩邊,將其中積重難返者殺之以傳告眾人。
如此殺了三日,直叫文王山上血雲彌漫,人心惶惶,鄭秋汲方才罷手甘休,而門中諸人也因此再無怨言可講。
要說北雲洲內,被魔種侵蝕的宗門定不止文王山一處,好在這首惡已誅,剩下的零散之地便可叫鄭秋汲與張雉下去雷霆手段,而要想徹底永絕後患,還是得將秘宮之下的魔種根源除去。趙蓴拿了劍道分身去將段仁修、王闋二人盡誅,自身本體已是轉入地下秘宮,重新迴了魔種根源所在的地界。
趙蓴淩身而站,下望那清靜自在壺正懸停半空,絲絲縷縷的幽黑之氣被其鎮在下方,雖一直試圖穿透屏障飄蕩出來,但卻始終未果。
她見魔種根源一縷未散,這才緩緩鬆了口氣,旋即降得身形而下,一手將那玉壺抓到手裏,又揮袖放得真元出去,極是迅速地封鎖了此方天地,如此才有暇細觀此中邪物。
有劍魂壓身,這等動搖心神的東西倒是對她無用,然而看先時鄭、張二人的反應,這魔種根源想要侵蝕外化修士,也不過就是個把時辰的工夫罷了。等將這鍾陰小界的修士俱都侵蝕完全,此地便可算作一處魔窟,一旦有人從中飛升而去,就又能將魔種帶去其中。
且趙蓴也有所察覺,那日她與姬煬鬥法之時,以此人功力其實還能撐過幾刻,隻是體內魔種已覺軀體無用,又想趁亂奪了趙蓴之身過來,這才將之舍棄,叫姬煬當場敗死。故此舉雖未成功,卻也能讓趙蓴看出,這等邪祟之物實則狡兔三窟,若到了上界之中,便更不知要為禍多少修士。
她深吸一口氣來,起手往壺身一拍,便見那清靜自在壺脫手而去,忽地暴漲至百倍大小,將麵前幽黑之氣從壺口吞入腹中,每過半刻,壺身之上便多出一道燦金咒文,一直到咒文布滿其周身,隻怕是有數百道之多,周遭的幽黑之氣才盡除一空,留出一片空曠古舊的洞府。
不過這並不算根除此禍,隻能說是暫時封禁了邪物,要想完成掌門之任,從鍾陰界內得到功德,如何解決壺中邪氣便還是一大難題,好在此物已是落入她手,再想脫身而去便是難了。
趙蓴收起玉壺,緩步查看這周遭景象,見洞府布景擺設皆有章程,可見主人生前也是頗有意趣之人,她早有懷疑這位同門來頭不小,怕是與當年的九仙之亂有所關聯,這才逃到了偏僻至此的鍾陰小界安身。卻不曉得是哪一脈的弟子,孟從德又或是其他……
究其根底,還是趙蓴對此事知悉不多的緣故,九仙之亂本就為師門鬩牆,門中修士皆對此三緘其口,趙蓴身為弟子自然無從打探。
她走得幾步上前,在壁下多寶架上拾得兩三件法器,倒是寶光自晦,威能未失,想來鄔檀青當年得到的淨瓶,便就是這架上的其中一物。
除這些留存久遠的法器之外,另一些丹藥靈寶便早已煙消雲散,徒留幾座木架空置在此,積灰層層。
趙蓴到矮案上摸得一卷帛書,不知是用了什麽法門保存,如今到她手上還是完好無損,字跡也甚是清晰不過,她便掃了幾眼下去,兀自唏噓長歎一聲。
這帛書上寫道,若有人解得八卦陣盤破入此中,便隻當是昭衍同門來了此地。他逢大亂而逃來此界安身,自知已成宗門棄徒,再不能有迴轉山門之日,是故憂憤傷懷,心魔漸生,未到壽命盡頭便在此坐化隕去,殘餘幾件法器和身家積存也不願便宜了旁人,來日若有同門到此,一並取走也是無妨。
看後才知,原來秘宮外層的五行玉露也絕非巧合所成,卻是這位同門引布地脈,巧設天羅,才有了一處自產玉露的地界,多年以來,此人身處鍾陰界中,便是靠著這些五行玉露修煉道法,隻是前路茫茫,每每有所進益,即又想起那大千世界內早已沒了自己的容身之處,如此喜悲交替,心魔便滋生了出來。
趙蓴按帛書所言,果真在一處隙口下尋到了多年積存下來的五行玉露,看此數量之眾,即便是她勤修不輟,也能維持個三四百年不缺,且這些玉露也遠比外層來的精純,可見這位同門有將之設法提煉過,而不像北雲修士一般取來便用了。
有資質在身,同時也不缺修行外物,此人要想突破通神也隻是早晚之事,可惜前路早已阻塞不通,他便再是掙紮不甘,亦隻能留在此界等死,無怪他道心動搖,苦痛求死了。
趙蓴收起帛書,並不認為這秘宮中的魔種根源和此人有關,一是九仙之亂迄今已有數萬載歲月,彼時昭衍正當極盛,若真有邪物作祟,隻怕上頭之人早已下了手段治理,又哪會拖延到今日來。二是魔種傳播不容小覷,要真給了此物數萬年時間,尚還不知此界之中會是個什麽光景!
失眠近一個周了在調作息,怕身體跟不上,明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