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實力?”榮郡王冷笑一聲,道:“老四倒是希望自己實力雄厚,班底眾多,將所有的兄弟都壓下去,不過呢,那終究隻是希望,就我所了解,他也就隻能借自己的文采,肚子裏的墨水和禮賢下士的偽裝讓翰林院那些酸儒覺得他是個好人罷了!他遊學那一年多,收獲的也就是名聲和宿儒的好感而已!”
“五哥是這麽認為的?”李煜煒挑眉,道:“看來五哥並不怎麽了解四哥!”
“誰說我不了解他?”榮郡王瞪眼,道:“我不敢說這世上最了解他的是我,但兄弟中最了解他的卻隻有我!”
“那五哥為何還說四哥徒有些名聲,卻沒什麽實力?”李煜煒挑眉,道:“四哥既然有心大業,豈能不竭盡全力培植勢力,建自己的班底?”
“他倒是想呢,可是他沒那個機會啊!”榮郡王一邊迴憶一邊道:“一直以來,父皇對我們都很嚴格,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出讓我們與勳貴子弟疏遠,免得還未出宮就拉一批人,建立自己的班底,但凡是露出那種苗頭的,都會被父皇找機會找借口訓斥……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或許還不清楚,但幾次之後也就心知肚明了,再然後也就不敢擅動了。”
說到這裏,榮郡王微微頓了頓,看著李煜煒,道:“那時候,我們最羨慕嫉妒的就是你,你和亦冰關係好,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連帶著周涵睿幾個也和你混在一起,偏偏父皇卻像沒看見似的。大皇兄那時候身體弱得李煜煒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卻總不忘記過問你的課業。母後也總是打著關心亦冰等人的旗號,讓他們幾個每日到坤寧宮用午膳,讓你們走得越發的近了。就在那個時候,我就在心中猜想,猜測你可能是他們所屬意的儲君。”
“怪不得你們從前在宮裏的時候,個個都有意識的疏遠我,不願意和我多說一句話!”李煜煒微微搖頭。道:“說實話。那個時候我真沒想那麽多,你們看到的是母後和皇兄對我的無限關愛,卻不知道他們一直以來就沒有給我灌輸那種。將來有一日我能怎樣的念頭,他們一直都造努力的磨我的性子,讓我穩重……曾經一度,我都以為他們不希望我有什麽大出息。那麽使勁的磨我的性子隻是希望我安安穩穩一輩子,也能代大哥好好的孝順母後。”
“那後來呢?是娶了豐怡莛讓你有了改變嗎?”榮郡王挑眉。他是故意這麽問的,不是為了讓玉淩雲心底留刺而是給他一個解釋的借口。
“當然不是!”李煜煒搖搖頭,歎息道:“是大哥身體越來越不好,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和我深談一番,那之後我才知道大哥對我其實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的。”
榮郡王微微沉默了一會,憶起皇長子過世後。李煜煒一聲都未哭出來,咬著牙為他守靈。生生在靈堂之上跪暈過去的事情,當時隻覺得他年紀不大卻很會做戲,現在想來卻是真情畢露。
他微微想了想,道:“不知道大皇兄和你說了些什麽?”
“其實也沒說太多東西,就是讓我穩住,不放鬆學業,讓我保持恭兄友弟的態度,讓我好生孝敬父皇母後,讓我和亦冰好好相處……”李煜煒微微頓了頓,又看著榮郡王,道:“大哥還說,兄弟之中你和四哥最是聰慧,和你們相比起來我就是個榆木疙瘩,讓我和你、和四哥稍微遠著些,別什麽時候被你們耍了還當你們是為我好,對你們感激不盡。”
李煜煒這話略有保留,皇長子當年說的是老四韜光隱晦,心裏有何算計不好說,老五看似爽朗實則陰沉,偏偏又都是天資絕豔之輩,若無法確定能將之收歸麾下,為己所用的話,就稍微遠這些,別什麽時候折在他們手裏。
榮郡王氣絕,難怪這些年來,幾個哥哥包括博郡王那個陰險小人都明裏暗裏的向自己示好,想將自己拉攏過去,偏偏這個弟弟沒有那般做,明麵上恭敬,暗地裏也做到了一個弟弟的本分,原以為是他自恃得了父皇的寵信,背後又有皇後撐腰,不覺得自己這個瘸了腿的哥哥能幫他什麽,現在看來卻是被大皇兄警示過了,自覺得腦子轉不過自己,玩不過自己,便幹脆遠著。
一旁的榮郡王妃吃吃的笑了起來,她知道榮郡王為什麽會氣得話都不想說了,她清楚地記得,剛建好王府,將人員配備好,尚未出宮住進毅郡王府的李煜煒便被派了差事。這與眾不同的待遇當時就讓榮郡王起了心思,隱晦的向李煜煒表示了願意幫他的心思。榮郡王原以為李煜煒定然會大喜,會忙不迭的向他承諾很多,可那知道李煜煒愣是做出了一副傻乎乎,什麽都沒聽懂的樣子。
因為這個,榮郡王立刻絕了再試一試的念頭,他不相信李煜煒真沒聽懂他的話。宮裏的人哪個說話不是話裏藏話的,在宮闈裏長大的,就算是個傻子,也都養成了將別人的話聽到耳中,記在心中,而後再三琢磨的習慣。李煜煒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聽不出來他的意思?
原以為是李煜煒看不上他,哪知道卻是自認不如,便幹脆做個笨人,免得被利用了!
榮郡王白了榮郡王妃一眼,不再繼續讓他氣悶的話題,轉迴之前未盡的話題,道:“出宮建府之前,我們手裏其實沒幾個能用之人,最倚重的無非不過是打小就在身邊侍候的,比如內侍,比如奶娘,最多還有父皇為我們指派的伴讀,誰都難以例外,包括六弟你也如此。王府落成之後,才從各處、尤其是內務府和禁軍中挑選一些人手,將王府所需的人員配備整齊。”
李煜煒點點頭,他比幾個兄長的情況稍好一些,除了身邊於春,鄭嬤嬤以及蔣陽和他們的家族和他們所能維係的關係網之外。還有玉淩雲這幾個朋友,但他並未開口向幾人要人手。當然,那段時間玉淩雲也花了些功夫在蔣陽身上,訓得他生生脫了好幾層皮,足有半年,提起玉淩雲就是一臉的菜色。
“這挑選人手,自然不可能自己親力親為。隻能交給信得過的人。”榮郡王苦笑一聲。道:“老四用的自然是深得他信任的管嬤嬤和他的伴讀常靜磊,而我再不樂意,也隻能將這件事情交給方嬤嬤和劉贇。我和老四同齡。府邸也幾乎是同時建造完畢,自然也是同時去內務府和各處挑人。老四慣會做樣子,故作大方的讓我先挑選——方嬤嬤心中早就效忠了老四,事情辦得很不盡心。明麵上是先一步選人,但實際上挑選的卻幾乎都是老四看不上的。幸好。她不願意和我牽扯太深,不利於全身而退,並沒有選太多親近之人,而方家更隻有寥寥無幾的數人。當時還有人讚她。說她大義,沒有像其他幾位皇子奶娘,恨不得將家族所有人都塞進主子爺的府邸……”
“方嬤嬤雖是為了自家。但終究也算為我和王爺做了件好事!”榮郡王妃接著道:“我們成親之後,方嬤嬤便故作忠心大方的將對牌。附中的人員名單,王府各處的產業明細賬冊交給我……她會做樣子,我自然也不弱,當即表示了對她的十二分信任,又將那些東西原封不動的推還給她。相互假惺惺的推讓了一番之後,結果是她打理各處的產業,而我掌管府內的事宜……方嬤嬤對此不滿意,但也隻能認了。這些年來,在我的苦心經營之下,看上去方嬤嬤在王府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是連我和王爺都要給麵子的體麵人,但實際上對王府、尤其是對人員的掌控卻很弱,王府的下人會聽她的指揮去辦事,卻知道自己真正的主子是誰,應該為誰盡忠。辦了差事之後,就算不會刻意的向我迴話,但若我派人問的話,必然一五一十的說清楚。”
“五哥五嫂這些年過得真不容易!”李煜煒感歎一聲,他聽著都覺得很累,虧得他們熬了這麽些年。
“習慣了就好!”榮郡王妃不是來訴苦的,淡淡的一語帶過,道:“方嬤嬤是為老四辦事,很多事情都得瞞著我和王爺,除了幾次小紕漏之後,她便也意識到若一直用王府的人,必然給自己招禍,便那些需要瞞著我和王爺的事情交給婆家和娘家羅家的人去辦,我們隻要讓人盯緊了這些人,從這些人的行蹤舉止就能知道老四在做什麽壞事,一直以來都是劉贇派人盯著方羅兩家的。王爺當年受傷的時候劉贇也在,他是極少數的幾個知道真相的人。”
“他就沒讓人盯著博郡王府比較重要的管事或者媽媽丫鬟?”玉淩雲略有些疑惑的問道。
“他自然不會這兒大意!老四倚重的,經常使喚的、博郡王府經常往外鑽的都盯著……劉贇哪裏人手不足,將所有人都盯死了做不到,但是隔一段時間盯一部分人,過段時間再換旁人盯梢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隻發現管嬤嬤和方嬤嬤交往慎密,方嬤嬤每次有動作之前,有收獲之後都會和管嬤嬤碰麵,更多的就沒有了。”榮郡王眼中閃著恨意,道:“我想,老四或許也知道自己的成算不大,也知道他做的那些事情一旦敗露會遭到猛烈的報複,所以幾乎不能見光的事情都交給了方嬤嬤。不僅僅是信任倚重,更重要的是事情敗露之後,有我這個方嬤嬤明麵上的主子為他頂缸。”
這也是榮郡王這麽快就做出抉擇的原因之一,他不願替人受過,更不願為仇人背負罪名,遭到忌恨報複。他不知道的是,在傅儷娘所經曆的那一世,他和榮郡王妃都不曾感受到來自李煜煒和他的王妃的強勢,一是覺得李煜煒底氣不夠,未必能笑到最後,二是認為溫吞的李煜煒就算上位也不會把當哥哥的怎樣,便一直觀望,遲遲不曾表態更不曾解釋什麽。
等到他覺得可以表明清白的時候卻晚了,博郡王成功的將所有的髒水潑到了他的身上,李煜煒雖有顧忌,不希望史書上記載他殘暴不仁,連親兄弟也不放過,卻也沒讓他好過,將他一家子連同母族,妻族一起抄家發配……而傅儷娘也正是因為這個,才知道毅郡王府中那些人是旁人安排的釘子,也才能在這一世通過那些釘子,傳出假消息,讓毫無防備的豐怡莛一屍兩命。
“因為沒有發現,五哥就認定了博郡王就隻有這麽一點點本事和實力?”玉淩雲微微搖頭,道:“不知道五哥可想過一件事情。”
“什麽事?”
“指使方福林害了五哥之後,九歲的博郡王是怎麽將所有的痕跡清理幹淨,令皇上無法查出,還故布迷陣,將罪名戴在了旁人頭上?”玉淩雲問道。
“他自然沒那個本事,是徐妃為他善後的。”榮郡王道:“至於說罪名被戴到旁人頭上……是履親王作惡太多,很多事情查不到幕後主使,下頭辦事的便將罪名戴在他的頭上,以此逃脫辦事不力的責難。”
“我查過,徐妃當初僅是一個奉儀,身邊得用的人不多,娘家也幫不了什麽忙,為博郡王清理善後,她力有不逮。”玉淩雲搖搖頭,這個是她心中懷疑,讓歐自慎特意查了之後,得出來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榮郡王瞪大了眼睛,驚赫不已,道:“老四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吧!若是被父皇發現的話……不,就算隻是懷疑,父皇也絕對饒不了他。”
“有什麽不敢的?”玉淩雲冷笑,道:“你可曾記得,岫雲在龍泉寺被人擄走,背後之人故意留下痕跡讓人查探,將我引入陷阱,我被算計,身負重傷,不得不離京休養的事情。”
“那不是你金蟬脫殼的計謀?”榮郡王脫口而出。
“我隻是將計就計而已!”玉淩雲搖頭,道:“我一直懷疑是某個皇兄針對啟光,欲圖讓他顏麵掃地的同時再失去我這個與他交情極好,迴京之後公然站在他身邊表示支持的朋友,之前你的嫌疑不小,而如今卻是博郡王的嫌疑最大。”(未完待續)
“五哥是這麽認為的?”李煜煒挑眉,道:“看來五哥並不怎麽了解四哥!”
“誰說我不了解他?”榮郡王瞪眼,道:“我不敢說這世上最了解他的是我,但兄弟中最了解他的卻隻有我!”
“那五哥為何還說四哥徒有些名聲,卻沒什麽實力?”李煜煒挑眉,道:“四哥既然有心大業,豈能不竭盡全力培植勢力,建自己的班底?”
“他倒是想呢,可是他沒那個機會啊!”榮郡王一邊迴憶一邊道:“一直以來,父皇對我們都很嚴格,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出讓我們與勳貴子弟疏遠,免得還未出宮就拉一批人,建立自己的班底,但凡是露出那種苗頭的,都會被父皇找機會找借口訓斥……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或許還不清楚,但幾次之後也就心知肚明了,再然後也就不敢擅動了。”
說到這裏,榮郡王微微頓了頓,看著李煜煒,道:“那時候,我們最羨慕嫉妒的就是你,你和亦冰關係好,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連帶著周涵睿幾個也和你混在一起,偏偏父皇卻像沒看見似的。大皇兄那時候身體弱得李煜煒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卻總不忘記過問你的課業。母後也總是打著關心亦冰等人的旗號,讓他們幾個每日到坤寧宮用午膳,讓你們走得越發的近了。就在那個時候,我就在心中猜想,猜測你可能是他們所屬意的儲君。”
“怪不得你們從前在宮裏的時候,個個都有意識的疏遠我,不願意和我多說一句話!”李煜煒微微搖頭。道:“說實話。那個時候我真沒想那麽多,你們看到的是母後和皇兄對我的無限關愛,卻不知道他們一直以來就沒有給我灌輸那種。將來有一日我能怎樣的念頭,他們一直都造努力的磨我的性子,讓我穩重……曾經一度,我都以為他們不希望我有什麽大出息。那麽使勁的磨我的性子隻是希望我安安穩穩一輩子,也能代大哥好好的孝順母後。”
“那後來呢?是娶了豐怡莛讓你有了改變嗎?”榮郡王挑眉。他是故意這麽問的,不是為了讓玉淩雲心底留刺而是給他一個解釋的借口。
“當然不是!”李煜煒搖搖頭,歎息道:“是大哥身體越來越不好,覺得自己大限將至。和我深談一番,那之後我才知道大哥對我其實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的。”
榮郡王微微沉默了一會,憶起皇長子過世後。李煜煒一聲都未哭出來,咬著牙為他守靈。生生在靈堂之上跪暈過去的事情,當時隻覺得他年紀不大卻很會做戲,現在想來卻是真情畢露。
他微微想了想,道:“不知道大皇兄和你說了些什麽?”
“其實也沒說太多東西,就是讓我穩住,不放鬆學業,讓我保持恭兄友弟的態度,讓我好生孝敬父皇母後,讓我和亦冰好好相處……”李煜煒微微頓了頓,又看著榮郡王,道:“大哥還說,兄弟之中你和四哥最是聰慧,和你們相比起來我就是個榆木疙瘩,讓我和你、和四哥稍微遠著些,別什麽時候被你們耍了還當你們是為我好,對你們感激不盡。”
李煜煒這話略有保留,皇長子當年說的是老四韜光隱晦,心裏有何算計不好說,老五看似爽朗實則陰沉,偏偏又都是天資絕豔之輩,若無法確定能將之收歸麾下,為己所用的話,就稍微遠這些,別什麽時候折在他們手裏。
榮郡王氣絕,難怪這些年來,幾個哥哥包括博郡王那個陰險小人都明裏暗裏的向自己示好,想將自己拉攏過去,偏偏這個弟弟沒有那般做,明麵上恭敬,暗地裏也做到了一個弟弟的本分,原以為是他自恃得了父皇的寵信,背後又有皇後撐腰,不覺得自己這個瘸了腿的哥哥能幫他什麽,現在看來卻是被大皇兄警示過了,自覺得腦子轉不過自己,玩不過自己,便幹脆遠著。
一旁的榮郡王妃吃吃的笑了起來,她知道榮郡王為什麽會氣得話都不想說了,她清楚地記得,剛建好王府,將人員配備好,尚未出宮住進毅郡王府的李煜煒便被派了差事。這與眾不同的待遇當時就讓榮郡王起了心思,隱晦的向李煜煒表示了願意幫他的心思。榮郡王原以為李煜煒定然會大喜,會忙不迭的向他承諾很多,可那知道李煜煒愣是做出了一副傻乎乎,什麽都沒聽懂的樣子。
因為這個,榮郡王立刻絕了再試一試的念頭,他不相信李煜煒真沒聽懂他的話。宮裏的人哪個說話不是話裏藏話的,在宮闈裏長大的,就算是個傻子,也都養成了將別人的話聽到耳中,記在心中,而後再三琢磨的習慣。李煜煒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聽不出來他的意思?
原以為是李煜煒看不上他,哪知道卻是自認不如,便幹脆做個笨人,免得被利用了!
榮郡王白了榮郡王妃一眼,不再繼續讓他氣悶的話題,轉迴之前未盡的話題,道:“出宮建府之前,我們手裏其實沒幾個能用之人,最倚重的無非不過是打小就在身邊侍候的,比如內侍,比如奶娘,最多還有父皇為我們指派的伴讀,誰都難以例外,包括六弟你也如此。王府落成之後,才從各處、尤其是內務府和禁軍中挑選一些人手,將王府所需的人員配備整齊。”
李煜煒點點頭,他比幾個兄長的情況稍好一些,除了身邊於春,鄭嬤嬤以及蔣陽和他們的家族和他們所能維係的關係網之外。還有玉淩雲這幾個朋友,但他並未開口向幾人要人手。當然,那段時間玉淩雲也花了些功夫在蔣陽身上,訓得他生生脫了好幾層皮,足有半年,提起玉淩雲就是一臉的菜色。
“這挑選人手,自然不可能自己親力親為。隻能交給信得過的人。”榮郡王苦笑一聲。道:“老四用的自然是深得他信任的管嬤嬤和他的伴讀常靜磊,而我再不樂意,也隻能將這件事情交給方嬤嬤和劉贇。我和老四同齡。府邸也幾乎是同時建造完畢,自然也是同時去內務府和各處挑人。老四慣會做樣子,故作大方的讓我先挑選——方嬤嬤心中早就效忠了老四,事情辦得很不盡心。明麵上是先一步選人,但實際上挑選的卻幾乎都是老四看不上的。幸好。她不願意和我牽扯太深,不利於全身而退,並沒有選太多親近之人,而方家更隻有寥寥無幾的數人。當時還有人讚她。說她大義,沒有像其他幾位皇子奶娘,恨不得將家族所有人都塞進主子爺的府邸……”
“方嬤嬤雖是為了自家。但終究也算為我和王爺做了件好事!”榮郡王妃接著道:“我們成親之後,方嬤嬤便故作忠心大方的將對牌。附中的人員名單,王府各處的產業明細賬冊交給我……她會做樣子,我自然也不弱,當即表示了對她的十二分信任,又將那些東西原封不動的推還給她。相互假惺惺的推讓了一番之後,結果是她打理各處的產業,而我掌管府內的事宜……方嬤嬤對此不滿意,但也隻能認了。這些年來,在我的苦心經營之下,看上去方嬤嬤在王府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是連我和王爺都要給麵子的體麵人,但實際上對王府、尤其是對人員的掌控卻很弱,王府的下人會聽她的指揮去辦事,卻知道自己真正的主子是誰,應該為誰盡忠。辦了差事之後,就算不會刻意的向我迴話,但若我派人問的話,必然一五一十的說清楚。”
“五哥五嫂這些年過得真不容易!”李煜煒感歎一聲,他聽著都覺得很累,虧得他們熬了這麽些年。
“習慣了就好!”榮郡王妃不是來訴苦的,淡淡的一語帶過,道:“方嬤嬤是為老四辦事,很多事情都得瞞著我和王爺,除了幾次小紕漏之後,她便也意識到若一直用王府的人,必然給自己招禍,便那些需要瞞著我和王爺的事情交給婆家和娘家羅家的人去辦,我們隻要讓人盯緊了這些人,從這些人的行蹤舉止就能知道老四在做什麽壞事,一直以來都是劉贇派人盯著方羅兩家的。王爺當年受傷的時候劉贇也在,他是極少數的幾個知道真相的人。”
“他就沒讓人盯著博郡王府比較重要的管事或者媽媽丫鬟?”玉淩雲略有些疑惑的問道。
“他自然不會這兒大意!老四倚重的,經常使喚的、博郡王府經常往外鑽的都盯著……劉贇哪裏人手不足,將所有人都盯死了做不到,但是隔一段時間盯一部分人,過段時間再換旁人盯梢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隻發現管嬤嬤和方嬤嬤交往慎密,方嬤嬤每次有動作之前,有收獲之後都會和管嬤嬤碰麵,更多的就沒有了。”榮郡王眼中閃著恨意,道:“我想,老四或許也知道自己的成算不大,也知道他做的那些事情一旦敗露會遭到猛烈的報複,所以幾乎不能見光的事情都交給了方嬤嬤。不僅僅是信任倚重,更重要的是事情敗露之後,有我這個方嬤嬤明麵上的主子為他頂缸。”
這也是榮郡王這麽快就做出抉擇的原因之一,他不願替人受過,更不願為仇人背負罪名,遭到忌恨報複。他不知道的是,在傅儷娘所經曆的那一世,他和榮郡王妃都不曾感受到來自李煜煒和他的王妃的強勢,一是覺得李煜煒底氣不夠,未必能笑到最後,二是認為溫吞的李煜煒就算上位也不會把當哥哥的怎樣,便一直觀望,遲遲不曾表態更不曾解釋什麽。
等到他覺得可以表明清白的時候卻晚了,博郡王成功的將所有的髒水潑到了他的身上,李煜煒雖有顧忌,不希望史書上記載他殘暴不仁,連親兄弟也不放過,卻也沒讓他好過,將他一家子連同母族,妻族一起抄家發配……而傅儷娘也正是因為這個,才知道毅郡王府中那些人是旁人安排的釘子,也才能在這一世通過那些釘子,傳出假消息,讓毫無防備的豐怡莛一屍兩命。
“因為沒有發現,五哥就認定了博郡王就隻有這麽一點點本事和實力?”玉淩雲微微搖頭,道:“不知道五哥可想過一件事情。”
“什麽事?”
“指使方福林害了五哥之後,九歲的博郡王是怎麽將所有的痕跡清理幹淨,令皇上無法查出,還故布迷陣,將罪名戴在了旁人頭上?”玉淩雲問道。
“他自然沒那個本事,是徐妃為他善後的。”榮郡王道:“至於說罪名被戴到旁人頭上……是履親王作惡太多,很多事情查不到幕後主使,下頭辦事的便將罪名戴在他的頭上,以此逃脫辦事不力的責難。”
“我查過,徐妃當初僅是一個奉儀,身邊得用的人不多,娘家也幫不了什麽忙,為博郡王清理善後,她力有不逮。”玉淩雲搖搖頭,這個是她心中懷疑,讓歐自慎特意查了之後,得出來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榮郡王瞪大了眼睛,驚赫不已,道:“老四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吧!若是被父皇發現的話……不,就算隻是懷疑,父皇也絕對饒不了他。”
“有什麽不敢的?”玉淩雲冷笑,道:“你可曾記得,岫雲在龍泉寺被人擄走,背後之人故意留下痕跡讓人查探,將我引入陷阱,我被算計,身負重傷,不得不離京休養的事情。”
“那不是你金蟬脫殼的計謀?”榮郡王脫口而出。
“我隻是將計就計而已!”玉淩雲搖頭,道:“我一直懷疑是某個皇兄針對啟光,欲圖讓他顏麵掃地的同時再失去我這個與他交情極好,迴京之後公然站在他身邊表示支持的朋友,之前你的嫌疑不小,而如今卻是博郡王的嫌疑最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