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能性很大,再聯係張家和潘家因為張茂川和潘蓮兒的婚事鬧得不愉快,潘金泉小兒子對張家人下手不是不可能,
潘金泉的小兒子叫潘有禮,是村裏唯一一個還在讀書的。
當初,潘金泉見張家老三考中秀才,公糧都不用交了,那叫一個羨慕,於是,砸鍋賣鐵也要送小兒子上學堂。
如果這件事真是潘有禮做的,那他的書算是白讀了,報複心理這麽重,考中秀才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走,咱們到上麵看看!”張茂行說道。
兩人來到石頭原本的位置,這裏撬動的痕跡更加明顯。
現在,他們可以斷定張茂山就是被人害的,而不是意外。
至於,兇手是不是潘金泉的兒子潘有禮,還不能確定,那需要證據。
“咱們周圍轉轉,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線索。”張茂行皺眉道。
這一找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他們在一條石縫裏找到了一把钁頭。
钁頭被卡在石縫裏,兩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上來。
“說不定是兇手太過驚慌,钁頭掉進了石縫裏。”趙木蘭認為這钁頭就是作案工具。
張茂行看了看钁頭的前端,確實有撬動過重物的痕跡,可以肯定這覺得就是作案工具。
钁頭的木柄上也有墨漬,跟石頭上的一樣。
到現在,種種跡象都表明,有人用钁頭撬動石頭,導致石頭滾下山坡,砸到了張茂山。
至於兇手是誰,這個很簡單。
在農村,有集體勞動的時候,比如清理河道,大家都是自帶工具,為了防止自己的工具和別人的工具弄混了,大家都在工具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張茂行在木柄上找了找,潘金泉三個字映入眼簾。
“看來真是潘金泉的小兒子潘有禮幹的。”
趙木蘭點了點頭,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潘有禮。
兩人下山,張茂行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王老太。
趙木蘭在山腳下,便和張茂行分開,要不然被村口長舌婦們看到,又要被說三道四了。
張茂行提著钁頭迴到家中,徑直到了堂屋。
“幺兒,你怎麽迴來了?”王老太正在做針線活,看到張茂行進來,關心道。
張茂行沒有繞彎子,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王老太,一旁的張元寶也在聽。
老兩口越聽越氣憤,原來老大受傷不是意外,而是潘金泉的小兒子害的。
“潘有禮讀書讀書,把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越讀心越黑,殺人放火的事都敢幹。”王老太正為錢月英的事氣憤,正愁沒地方撒氣。
“走,到潘家給老太討個說法去!”張元寶煙袋鍋子往腰上一別,背起手就走。
張茂行和王老太跟在後麵,一出門,王老太就開嚎了,一直嚎到潘家門口,基本上把張茂山是被潘金泉小兒子給害的經過說了一個遍。
於是,整個八裏莊都知道張家潘家又爆出大瓜。
當張家人來到潘家門前時,身後遠遠近近墜了幾十號人。
“潘金泉,你給老娘出來,賠我們家銀子讓你不舒服了,你就指使你兒子害我們家老大,害得我們家老大到現在還昏迷著·····”
王老太在潘家門口跳著腳地罵,不過,這次潘家人很快就出來了。
“死老太婆,你又想幹什麽?別在我們家門口狗叫,要叫去別處叫去。”潘金泉指著王老太叫道。
“把你小兒子喊出來,給我們家老大償命!”王老太斜睨著潘金泉。
潘金泉感覺可笑,張茂山出事他也聽說了,當時,他隻覺得大快人心,就差放鞭炮慶祝了。
“死老太婆,你說什麽鬼話,你家老大死不死跟我們家有什麽關係,死了更好,說明老天有眼,老天故意懲罰你們家的,以後,多做好事,否則,全家死光光!”
村民們都被潘金泉的話驚呆了,這也太狠了吧。
“你把你小兒子喊出來,咱們當麵對質!”張元寶不想跟潘金泉胡攪蠻纏。
潘金泉不樂意了,他小兒子將來是要考秀才中舉人當大官的,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對什麽質,你們家老大出事了,關我小兒子什麽事?”
“哦,不會是又想訛我們吧!”
王老太呸了一聲,意有所指地說道:“不敢出來就不敢出來,一看就是做賊心虛。”
“死老太婆,你少在這血口噴人,小心我撕爛你嘴巴。”潘金泉氣急敗壞,他小兒子的名聲可不能毀,否則,影響以後為官。
“那你看看這钁頭是不是你家的?”張茂行把钁頭往地上一頓,讓潘金泉看仔細了。
潘金泉一眼便認出來這钁頭確實是他們家的,而且,上麵還有他的名字,想賴都賴不掉。
“咦,我家的钁頭怎麽在你手裏?快給我。”
他隱隱感覺到不好,伸手就要奪钁頭。
钁頭是物證,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潘金泉搶去,張茂行把钁頭往後一收,潘金泉撲了一個空。
“這是我在我大哥出事的地方發現的,你說說你家的钁頭為什麽出現在那裏!”
潘金泉無言以對,但是,他還是強詞奪理,說道:“應該是忘山上了,這不很正常的事情嘛!”23sk.
張茂行見潘金泉不到黃河不死心,又繼續道:“砸中我大哥的石頭上撬動的痕跡,你家钁頭上也有,而且,兩者吻合,”
村民們都炸鍋了,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沒想到潘金泉小兒子潘有禮平日裏彬彬有禮,下手卻這麽黑,讀了那麽多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潘金泉依舊胡攪蠻纏,說道:“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又能怎麽樣,我說有人偷了我家的钁頭,然後,用我家的钁頭撬動石頭,砸傷你大哥,你不能因為钁頭是我家的就說是我們家的人做的,尤其是我小兒子,他可是讀聖賢書的,怎麽可能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張茂行心底一沉,潘金泉這是咬死了不會承認的,這就難辦了。
村民們也覺得潘金泉的話有道理,钁頭是潘家的不假,但是,害張茂山的不一定是潘家人。
潘金泉的小兒子叫潘有禮,是村裏唯一一個還在讀書的。
當初,潘金泉見張家老三考中秀才,公糧都不用交了,那叫一個羨慕,於是,砸鍋賣鐵也要送小兒子上學堂。
如果這件事真是潘有禮做的,那他的書算是白讀了,報複心理這麽重,考中秀才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走,咱們到上麵看看!”張茂行說道。
兩人來到石頭原本的位置,這裏撬動的痕跡更加明顯。
現在,他們可以斷定張茂山就是被人害的,而不是意外。
至於,兇手是不是潘金泉的兒子潘有禮,還不能確定,那需要證據。
“咱們周圍轉轉,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線索。”張茂行皺眉道。
這一找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他們在一條石縫裏找到了一把钁頭。
钁頭被卡在石縫裏,兩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上來。
“說不定是兇手太過驚慌,钁頭掉進了石縫裏。”趙木蘭認為這钁頭就是作案工具。
張茂行看了看钁頭的前端,確實有撬動過重物的痕跡,可以肯定這覺得就是作案工具。
钁頭的木柄上也有墨漬,跟石頭上的一樣。
到現在,種種跡象都表明,有人用钁頭撬動石頭,導致石頭滾下山坡,砸到了張茂山。
至於兇手是誰,這個很簡單。
在農村,有集體勞動的時候,比如清理河道,大家都是自帶工具,為了防止自己的工具和別人的工具弄混了,大家都在工具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張茂行在木柄上找了找,潘金泉三個字映入眼簾。
“看來真是潘金泉的小兒子潘有禮幹的。”
趙木蘭點了點頭,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潘有禮。
兩人下山,張茂行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王老太。
趙木蘭在山腳下,便和張茂行分開,要不然被村口長舌婦們看到,又要被說三道四了。
張茂行提著钁頭迴到家中,徑直到了堂屋。
“幺兒,你怎麽迴來了?”王老太正在做針線活,看到張茂行進來,關心道。
張茂行沒有繞彎子,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王老太,一旁的張元寶也在聽。
老兩口越聽越氣憤,原來老大受傷不是意外,而是潘金泉的小兒子害的。
“潘有禮讀書讀書,把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越讀心越黑,殺人放火的事都敢幹。”王老太正為錢月英的事氣憤,正愁沒地方撒氣。
“走,到潘家給老太討個說法去!”張元寶煙袋鍋子往腰上一別,背起手就走。
張茂行和王老太跟在後麵,一出門,王老太就開嚎了,一直嚎到潘家門口,基本上把張茂山是被潘金泉小兒子給害的經過說了一個遍。
於是,整個八裏莊都知道張家潘家又爆出大瓜。
當張家人來到潘家門前時,身後遠遠近近墜了幾十號人。
“潘金泉,你給老娘出來,賠我們家銀子讓你不舒服了,你就指使你兒子害我們家老大,害得我們家老大到現在還昏迷著·····”
王老太在潘家門口跳著腳地罵,不過,這次潘家人很快就出來了。
“死老太婆,你又想幹什麽?別在我們家門口狗叫,要叫去別處叫去。”潘金泉指著王老太叫道。
“把你小兒子喊出來,給我們家老大償命!”王老太斜睨著潘金泉。
潘金泉感覺可笑,張茂山出事他也聽說了,當時,他隻覺得大快人心,就差放鞭炮慶祝了。
“死老太婆,你說什麽鬼話,你家老大死不死跟我們家有什麽關係,死了更好,說明老天有眼,老天故意懲罰你們家的,以後,多做好事,否則,全家死光光!”
村民們都被潘金泉的話驚呆了,這也太狠了吧。
“你把你小兒子喊出來,咱們當麵對質!”張元寶不想跟潘金泉胡攪蠻纏。
潘金泉不樂意了,他小兒子將來是要考秀才中舉人當大官的,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對什麽質,你們家老大出事了,關我小兒子什麽事?”
“哦,不會是又想訛我們吧!”
王老太呸了一聲,意有所指地說道:“不敢出來就不敢出來,一看就是做賊心虛。”
“死老太婆,你少在這血口噴人,小心我撕爛你嘴巴。”潘金泉氣急敗壞,他小兒子的名聲可不能毀,否則,影響以後為官。
“那你看看這钁頭是不是你家的?”張茂行把钁頭往地上一頓,讓潘金泉看仔細了。
潘金泉一眼便認出來這钁頭確實是他們家的,而且,上麵還有他的名字,想賴都賴不掉。
“咦,我家的钁頭怎麽在你手裏?快給我。”
他隱隱感覺到不好,伸手就要奪钁頭。
钁頭是物證,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潘金泉搶去,張茂行把钁頭往後一收,潘金泉撲了一個空。
“這是我在我大哥出事的地方發現的,你說說你家的钁頭為什麽出現在那裏!”
潘金泉無言以對,但是,他還是強詞奪理,說道:“應該是忘山上了,這不很正常的事情嘛!”23sk.
張茂行見潘金泉不到黃河不死心,又繼續道:“砸中我大哥的石頭上撬動的痕跡,你家钁頭上也有,而且,兩者吻合,”
村民們都炸鍋了,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沒想到潘金泉小兒子潘有禮平日裏彬彬有禮,下手卻這麽黑,讀了那麽多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潘金泉依舊胡攪蠻纏,說道:“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又能怎麽樣,我說有人偷了我家的钁頭,然後,用我家的钁頭撬動石頭,砸傷你大哥,你不能因為钁頭是我家的就說是我們家的人做的,尤其是我小兒子,他可是讀聖賢書的,怎麽可能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張茂行心底一沉,潘金泉這是咬死了不會承認的,這就難辦了。
村民們也覺得潘金泉的話有道理,钁頭是潘家的不假,但是,害張茂山的不一定是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