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0185——新的案子
9月是豐收的季節,今年雲汐市風調雨順,田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辛苦了一年的農民伯伯都在焦急地等待秋收的時刻。雙塔村,雲汐市最為偏僻的一個村落,因為村中豎立著兩座古塔而得名,村子接近北方,所以當地的農民都以高粱為主要作物。高粱可以食用,也可以釀酒,可以說是用途頗多。當年由張藝謀導演執導,薑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的《紅高粱》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高粱紅了,九兒笑了”這句話從小就讓我記憶深刻。
清晨,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睜開眼,一個身穿粗衣布鞋的老漢扛著锛子叼著煙袋,嘴裏愜意地哼著《小寡婦上墳》,沿著村間的小路一扭一扭地往自己的高粱地走去。
“老張頭,忙著呢!”老漢經過一片高粱地對著自己的同村喊道。
“哎,忙呢,你現在才下地?”老張頭放下手中的锛子,用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老漢從嘴巴上拿掉煙袋,吐出一股嗆鼻子的煙霧,眯著眼說道:“我就那點兒地,沒必要起那麽早,估計也就個把星期就能完事。”
“那是夠快的,你瞅瞅我家,沒有半拉月肯定收不完。”老張頭愁眉苦臉地抬頭看了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高粱地。
“今年豐收你愁啥,收不到糧食你不愁得更狠?看到今年莊稼長成這個樣子,咱就是累死也高興不是?”老漢說著又吧嗒了兩口旱煙。
老張頭被他這麽一說,臉上的愁雲瞬間散開,憨憨一笑,點了點頭。
“得嘞,不跟你瞎扯了,我去我地裏了!”老漢換了一個肩膀扛起锛子又邁開了步子。
“六月裏,天氣熱熱的,小寡婦上墳遇到當兵的……”
伴著十分具有鄉村特色的“文藝歌曲”,老漢在了自己的高粱地邊。
吧唧,老漢腳下傳來一陣怪異的聲響。他感覺自己腳下稀糊糊的,疑惑道:“他奶奶的,不會踩到大糞了吧?”
說完,他把頭低下去,瞅了瞅腳底。
“咦?怎麽會有血?難道有人在路邊殺雞?”老漢抬起腳,在幹淨的田埂上使勁蹭了蹭。在農村,殺活雞給祖先上墳是常有的事。農村不像城裏,人死後可以埋到公墓裏。一般在農村,人死後都是埋在自家的田地裏。所以在小路上有血跡也不稀奇,這並沒有引起老漢過多的懷疑。
“這些王八羔子,在俺家的地頭前殺雞。”老漢一邊擦拭著腳上的血跡一邊罵道。
待他重新起身準備下地幹活兒時,一大片倒伏的高粱引起了他的注意。
“哪個狗娘養的幹的好事?看我好欺負是不是,壓我的莊稼?”老漢收起煙袋,朝著那一片倒伏的高粱跑去。
也就在幾秒鍾之後,老漢驚慌失措的慘叫聲從高粱地裏傳了出來:“殺人啦!”
一個小時後,這個平時鮮有外人來的村莊的田地裏停滿了警車,我們科室也在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五個人一邊穿著勘查服,一邊聽著徐大隊長給我們介紹情況。
“報案人名叫孫二狗,男,58歲,是雙塔村的村民。早上7點30分左右,他到自家的田地準備收莊稼時,發現了這具屍體。目前其他的一切情況未知。”
“徐大隊長,這個孫二狗有沒有見過死者?”我第一個穿好衣服,起身問道。
“不認識。而且我剛才也讓當地的派出所民警辨認了,他們很肯定死者不是這附近的人。”徐大隊搖著頭說道。
“難道是拋屍?”我捏著下巴自言自語道。
“別想了,咱們先進去看看再說。”典韋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
“邱秀敏,麻煩你把我的照相器材拿過來一下。”典韋扭頭喊道。
“好咧。”邱秀敏提起兩大包東西,跟在我們後麵。
案發現場是一塊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高粱地,高粱地東西短南北長,其北邊是一條寬約一米的土路,就是在這條土路上,發現了大量的血跡。
由於這個現場是室外現場,地麵為坑窪不平的硬土,而且最近幾天風力很強,地表無法留下浮灰層,因此基本上提取不到指紋、足跡一類的痕跡,所以這個案件我又成了打醬油的。
在判明了現場情況之後,樸尚源第一個鑽進了派出所拉設的警戒圈。我們四個人也跟在他屁股後麵走了進去。
他放下手中的勘查箱,走到了一攤還沒有完全凝固的血前,用手在血中做了一個“捏”的動作,一個暗紅色的長條血塊被他很自然地“拎”了起來。
“從現場的血跡和出血量來看,死者應該是動脈血管破裂傷。”樸尚源並沒有看到屍體,單憑這一點便說出了死者可能的死亡原因,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這裏是拋屍現場還是案發現場?”典韋蹲在樸尚源麵前問道。
樸尚源朝著東西方向看了看,接著對我說道:“這裏肯定是案發現場。你有沒有發現,這一條路隻有這一塊有血跡,其他的地方都沒有發現,死者應該是動脈血管破裂傷,如果是拋屍的話,這附近很長一段距離都應該有滴落狀血跡才是。”
“那嫌疑人在這裏殺人,不就說明能留下很多物證?”邱秀敏在一旁趕忙問道。
“沒錯,隻要咱們用心,就算是在這荒郊野外也不可能找不到線索。”樸尚源很自信地迴答。
正當典韋跟樸尚源撅著屁股研究血跡的滴落狀態時,邱秀敏在我們身後使勁吸了吸鼻子,然後疑惑地說道:“怎麽會有一股機油味?”
樸尚源聽後好奇地轉身看向邱秀敏,張口問道:“什麽機油味?”
蘇書楨此刻也轉過身來看著她,她正挺著她尖溜溜的鼻子一路找尋嗅源。
“哪裏有機油味?我怎麽沒有聞到?”典韋放下手中的相機把頭探了過來。
我趕忙對典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示意他不要打攪邱秀敏。別人可能會納悶兒,我心裏可是一本清賬,像邱秀敏這樣改裝摩托車的高手,對機油這種東西的敏感性,不是我們一般人會有的。
“在這裏。”邱秀敏突然停下腳步,在距離我們大約三米的西側地麵上找到了一攤黑乎乎的油汙。
樸尚源放下手中的血塊,幾步走到了邱秀敏所在的位置。他蹲在地上仔細觀察了幾眼之後,起身對我們說道:“嫌疑人bbr>或者死者是騎著摩托車來到案發現場的。”
“冷主任,你是怎麽判斷的?”邱秀敏好奇地在一旁問道。
樸尚源看了一眼路麵說道:“這條路不是村裏的主幹道,入口在東邊,而西邊路不通,所以平時不會有多少人走,能來這裏的人幾乎都是莊稼人。剛才我已經打聽到,這兩天村民們都在忙著收高粱,目前雙塔村收高粱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收割,他們把高粱稈砍斷以後,會用大型的農用三輪車把高粱稈拉走,然後再進行脫粒處理。
“你們看,這條路隻有不到一米寬,農用三輪車根本進不來,而且地麵沒有車輪碾壓的痕跡,因此村民拉高粱應該都是選擇南邊的寬路,而不會選擇這裏,所以這片機油應該不是村裏常用的農用三輪車留下的。農用三輪車已經被排除,那汽車更不可能。剩下的隻能是摩托車。從機油對地麵的侵蝕情況看,機油滴落在地麵上已經有不短的一段時間了,也就是說.,摩托車停在這裏時,天應該還沒有亮。
“從滴落位置到東邊的路口,有將近兩百米。這條路西邊根本走不通,熟悉情況的本村人不會從這裏經過,不熟悉情況的人也不敢輕易把車騎進這狹窄的高粱地。
“另外根據現場血跡分析,案發時間應該是距離現在六個小時左右,也就是9月16日的深夜兩點鍾前後,這個點農村人早就在家裏休息了,不可能會有人半夜騎著摩托車在這裏轉悠,所以我能判定,這輛漏機油的摩托車,應該是嫌疑人或者死者乘坐的交通工具。這裏沒有路燈,一到夜晚就伸手不見五指,而且這麽偏僻,就算是在白天,除了當地的莊稼人也很少會有外人從這裏經過,這樣就排除了嫌疑人事先埋伏在這裏伺機作案的可能性,所以我推斷,嫌疑人和死者有可能是騎著同一輛摩托車來到這裏的。”
“能騎一輛摩托車,說不定就是熟人作案,咱隻要查清楚死者的情況,就應該能抓出真兇。”邱秀敏在一旁興奮地說道。
“這就是破案思路,走,咱們去看看屍體再說。”樸尚源點了點頭,轉身朝高粱地裏走去。
屍體的位置距離小路的南側約有15米,我們幾人沒過多久便來到了屍體旁。死者為男性,上身穿一件棕色的皮夾克,下身是一條黑色運動褲,腳上穿著一雙雜牌運動鞋,從死者的衣著來看,他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
屍體麵部朝下,右手置於自己的脖頸下方,左手呈伸展狀,這個造型有點兒像趴倒的自由女神雕像。
樸尚源換了一雙橡膠手套,在我的幫助下,將屍體整個翻了過來。典韋在一旁固定好三腳架,用相機仔細地記錄現場的情況。老賢看了一眼屍體,便蹲在地上從自己的工具箱中拿出適合裝取物證的容器。邱秀敏則皺著眉頭,有些不適地在一邊。
也許是死者在死前有一股氣憋在口中,我們一碰,屍體的嘴巴中發出“咕嚕”一聲響。
“啊!”邱秀敏看到這一幕驚慌失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典韋慌忙走上前去,將受到驚嚇的邱秀敏扶起。我看著她蒼白的臉龐,想到的卻是她在賽道上馳騁時嚴肅的表情。沒有哪個女生會從小就給自己打上堅強的烙印,在她身上也許發生過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邱秀敏在典韋的攙扶下狼狽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不適的表情在她的臉上轉瞬即逝:“謝謝焦磊老師,我沒事。”
“沒事就好,這是正常現象,見多了就習慣了。”典韋說著重新走到照相機前。
樸尚源看了一眼邱秀敏,低下頭扒開了屍體的頭部。
一截被切斷的氣管出現在我麵前,隨之而來的是一股濃重的血腥味。
哢嚓,哢嚓。
隨著兩聲照相機的快門聲,樸尚源對我說道:“把屍體的衣服脫下來看看屍表。”
我點了點頭開始解死者的上衣,樸尚源則拽住死者的長褲。
死者上身從外到內就兩件,一件皮夾克,一件短袖衫。在這裏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死者的下身衣著,從外到內依次為黑色褲子、藍色秋褲,在秋褲外竟然還綁著兩塊棉布護膝。
樸尚源看了一眼死者的著裝,接著又掰開了死者的雙手,他似乎在心裏已經有了答案,起身對我們說道:
“這輛摩托車是死者駕駛的,嫌疑人應該坐在死者身後。死者的致命傷是右邊脖頸銳器傷,從傷口的斷層麵來看,應該是匕首一類的東西造成的。
“土路上的摩托車機油距離現場血跡有幾米的距離,這表明嫌疑人不是在摩托車上作的案,他們應該是從摩托車上下來,走到了高粱地旁,此時嫌疑人才出手襲擊受害人。屍體表麵沒有其他明顯外傷,說明兩個人沒有爭執,嫌疑人應該是在瞬間持銳器劃向死者的頸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偷襲。既然是偷襲,那麵對麵肯定不合適,所以嫌疑人應該是在死者的身後趁其不備舉刀劃割,這一點從傷口的切割方向上也不難看出。
“普通的摩托車正常情況下可以乘坐兩到三個成年人,嫌疑人既然要選擇偷襲,這表明他自己並沒有把握能將受害人正麵殺死,這也就排除了嫌疑人有幫兇的可能,因此從這一點可以分析出,嫌疑人應該是一個人。
“說到這兒,咱們再來看看死者的致命傷口,傷口分布在死者的右側脖頸處,而且傷口很深,這一點足以說明嫌疑人的一個特點。”
“冷主任,什麽特點?”恢複差不多的邱秀敏走上前來,張口問道。
“嫌疑人是個左撇子。”樸尚源開口迴答道。
“這都能看出來?”邱秀敏那挖地三尺的勁頭又重新迴到了身上。
(本章完)
9月是豐收的季節,今年雲汐市風調雨順,田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辛苦了一年的農民伯伯都在焦急地等待秋收的時刻。雙塔村,雲汐市最為偏僻的一個村落,因為村中豎立著兩座古塔而得名,村子接近北方,所以當地的農民都以高粱為主要作物。高粱可以食用,也可以釀酒,可以說是用途頗多。當年由張藝謀導演執導,薑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的《紅高粱》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高粱紅了,九兒笑了”這句話從小就讓我記憶深刻。
清晨,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睜開眼,一個身穿粗衣布鞋的老漢扛著锛子叼著煙袋,嘴裏愜意地哼著《小寡婦上墳》,沿著村間的小路一扭一扭地往自己的高粱地走去。
“老張頭,忙著呢!”老漢經過一片高粱地對著自己的同村喊道。
“哎,忙呢,你現在才下地?”老張頭放下手中的锛子,用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老漢從嘴巴上拿掉煙袋,吐出一股嗆鼻子的煙霧,眯著眼說道:“我就那點兒地,沒必要起那麽早,估計也就個把星期就能完事。”
“那是夠快的,你瞅瞅我家,沒有半拉月肯定收不完。”老張頭愁眉苦臉地抬頭看了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高粱地。
“今年豐收你愁啥,收不到糧食你不愁得更狠?看到今年莊稼長成這個樣子,咱就是累死也高興不是?”老漢說著又吧嗒了兩口旱煙。
老張頭被他這麽一說,臉上的愁雲瞬間散開,憨憨一笑,點了點頭。
“得嘞,不跟你瞎扯了,我去我地裏了!”老漢換了一個肩膀扛起锛子又邁開了步子。
“六月裏,天氣熱熱的,小寡婦上墳遇到當兵的……”
伴著十分具有鄉村特色的“文藝歌曲”,老漢在了自己的高粱地邊。
吧唧,老漢腳下傳來一陣怪異的聲響。他感覺自己腳下稀糊糊的,疑惑道:“他奶奶的,不會踩到大糞了吧?”
說完,他把頭低下去,瞅了瞅腳底。
“咦?怎麽會有血?難道有人在路邊殺雞?”老漢抬起腳,在幹淨的田埂上使勁蹭了蹭。在農村,殺活雞給祖先上墳是常有的事。農村不像城裏,人死後可以埋到公墓裏。一般在農村,人死後都是埋在自家的田地裏。所以在小路上有血跡也不稀奇,這並沒有引起老漢過多的懷疑。
“這些王八羔子,在俺家的地頭前殺雞。”老漢一邊擦拭著腳上的血跡一邊罵道。
待他重新起身準備下地幹活兒時,一大片倒伏的高粱引起了他的注意。
“哪個狗娘養的幹的好事?看我好欺負是不是,壓我的莊稼?”老漢收起煙袋,朝著那一片倒伏的高粱跑去。
也就在幾秒鍾之後,老漢驚慌失措的慘叫聲從高粱地裏傳了出來:“殺人啦!”
一個小時後,這個平時鮮有外人來的村莊的田地裏停滿了警車,我們科室也在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五個人一邊穿著勘查服,一邊聽著徐大隊長給我們介紹情況。
“報案人名叫孫二狗,男,58歲,是雙塔村的村民。早上7點30分左右,他到自家的田地準備收莊稼時,發現了這具屍體。目前其他的一切情況未知。”
“徐大隊長,這個孫二狗有沒有見過死者?”我第一個穿好衣服,起身問道。
“不認識。而且我剛才也讓當地的派出所民警辨認了,他們很肯定死者不是這附近的人。”徐大隊搖著頭說道。
“難道是拋屍?”我捏著下巴自言自語道。
“別想了,咱們先進去看看再說。”典韋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
“邱秀敏,麻煩你把我的照相器材拿過來一下。”典韋扭頭喊道。
“好咧。”邱秀敏提起兩大包東西,跟在我們後麵。
案發現場是一塊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高粱地,高粱地東西短南北長,其北邊是一條寬約一米的土路,就是在這條土路上,發現了大量的血跡。
由於這個現場是室外現場,地麵為坑窪不平的硬土,而且最近幾天風力很強,地表無法留下浮灰層,因此基本上提取不到指紋、足跡一類的痕跡,所以這個案件我又成了打醬油的。
在判明了現場情況之後,樸尚源第一個鑽進了派出所拉設的警戒圈。我們四個人也跟在他屁股後麵走了進去。
他放下手中的勘查箱,走到了一攤還沒有完全凝固的血前,用手在血中做了一個“捏”的動作,一個暗紅色的長條血塊被他很自然地“拎”了起來。
“從現場的血跡和出血量來看,死者應該是動脈血管破裂傷。”樸尚源並沒有看到屍體,單憑這一點便說出了死者可能的死亡原因,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這裏是拋屍現場還是案發現場?”典韋蹲在樸尚源麵前問道。
樸尚源朝著東西方向看了看,接著對我說道:“這裏肯定是案發現場。你有沒有發現,這一條路隻有這一塊有血跡,其他的地方都沒有發現,死者應該是動脈血管破裂傷,如果是拋屍的話,這附近很長一段距離都應該有滴落狀血跡才是。”
“那嫌疑人在這裏殺人,不就說明能留下很多物證?”邱秀敏在一旁趕忙問道。
“沒錯,隻要咱們用心,就算是在這荒郊野外也不可能找不到線索。”樸尚源很自信地迴答。
正當典韋跟樸尚源撅著屁股研究血跡的滴落狀態時,邱秀敏在我們身後使勁吸了吸鼻子,然後疑惑地說道:“怎麽會有一股機油味?”
樸尚源聽後好奇地轉身看向邱秀敏,張口問道:“什麽機油味?”
蘇書楨此刻也轉過身來看著她,她正挺著她尖溜溜的鼻子一路找尋嗅源。
“哪裏有機油味?我怎麽沒有聞到?”典韋放下手中的相機把頭探了過來。
我趕忙對典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示意他不要打攪邱秀敏。別人可能會納悶兒,我心裏可是一本清賬,像邱秀敏這樣改裝摩托車的高手,對機油這種東西的敏感性,不是我們一般人會有的。
“在這裏。”邱秀敏突然停下腳步,在距離我們大約三米的西側地麵上找到了一攤黑乎乎的油汙。
樸尚源放下手中的血塊,幾步走到了邱秀敏所在的位置。他蹲在地上仔細觀察了幾眼之後,起身對我們說道:“嫌疑人bbr>或者死者是騎著摩托車來到案發現場的。”
“冷主任,你是怎麽判斷的?”邱秀敏好奇地在一旁問道。
樸尚源看了一眼路麵說道:“這條路不是村裏的主幹道,入口在東邊,而西邊路不通,所以平時不會有多少人走,能來這裏的人幾乎都是莊稼人。剛才我已經打聽到,這兩天村民們都在忙著收高粱,目前雙塔村收高粱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收割,他們把高粱稈砍斷以後,會用大型的農用三輪車把高粱稈拉走,然後再進行脫粒處理。
“你們看,這條路隻有不到一米寬,農用三輪車根本進不來,而且地麵沒有車輪碾壓的痕跡,因此村民拉高粱應該都是選擇南邊的寬路,而不會選擇這裏,所以這片機油應該不是村裏常用的農用三輪車留下的。農用三輪車已經被排除,那汽車更不可能。剩下的隻能是摩托車。從機油對地麵的侵蝕情況看,機油滴落在地麵上已經有不短的一段時間了,也就是說.,摩托車停在這裏時,天應該還沒有亮。
“從滴落位置到東邊的路口,有將近兩百米。這條路西邊根本走不通,熟悉情況的本村人不會從這裏經過,不熟悉情況的人也不敢輕易把車騎進這狹窄的高粱地。
“另外根據現場血跡分析,案發時間應該是距離現在六個小時左右,也就是9月16日的深夜兩點鍾前後,這個點農村人早就在家裏休息了,不可能會有人半夜騎著摩托車在這裏轉悠,所以我能判定,這輛漏機油的摩托車,應該是嫌疑人或者死者乘坐的交通工具。這裏沒有路燈,一到夜晚就伸手不見五指,而且這麽偏僻,就算是在白天,除了當地的莊稼人也很少會有外人從這裏經過,這樣就排除了嫌疑人事先埋伏在這裏伺機作案的可能性,所以我推斷,嫌疑人和死者有可能是騎著同一輛摩托車來到這裏的。”
“能騎一輛摩托車,說不定就是熟人作案,咱隻要查清楚死者的情況,就應該能抓出真兇。”邱秀敏在一旁興奮地說道。
“這就是破案思路,走,咱們去看看屍體再說。”樸尚源點了點頭,轉身朝高粱地裏走去。
屍體的位置距離小路的南側約有15米,我們幾人沒過多久便來到了屍體旁。死者為男性,上身穿一件棕色的皮夾克,下身是一條黑色運動褲,腳上穿著一雙雜牌運動鞋,從死者的衣著來看,他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
屍體麵部朝下,右手置於自己的脖頸下方,左手呈伸展狀,這個造型有點兒像趴倒的自由女神雕像。
樸尚源換了一雙橡膠手套,在我的幫助下,將屍體整個翻了過來。典韋在一旁固定好三腳架,用相機仔細地記錄現場的情況。老賢看了一眼屍體,便蹲在地上從自己的工具箱中拿出適合裝取物證的容器。邱秀敏則皺著眉頭,有些不適地在一邊。
也許是死者在死前有一股氣憋在口中,我們一碰,屍體的嘴巴中發出“咕嚕”一聲響。
“啊!”邱秀敏看到這一幕驚慌失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典韋慌忙走上前去,將受到驚嚇的邱秀敏扶起。我看著她蒼白的臉龐,想到的卻是她在賽道上馳騁時嚴肅的表情。沒有哪個女生會從小就給自己打上堅強的烙印,在她身上也許發生過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邱秀敏在典韋的攙扶下狼狽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不適的表情在她的臉上轉瞬即逝:“謝謝焦磊老師,我沒事。”
“沒事就好,這是正常現象,見多了就習慣了。”典韋說著重新走到照相機前。
樸尚源看了一眼邱秀敏,低下頭扒開了屍體的頭部。
一截被切斷的氣管出現在我麵前,隨之而來的是一股濃重的血腥味。
哢嚓,哢嚓。
隨著兩聲照相機的快門聲,樸尚源對我說道:“把屍體的衣服脫下來看看屍表。”
我點了點頭開始解死者的上衣,樸尚源則拽住死者的長褲。
死者上身從外到內就兩件,一件皮夾克,一件短袖衫。在這裏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死者的下身衣著,從外到內依次為黑色褲子、藍色秋褲,在秋褲外竟然還綁著兩塊棉布護膝。
樸尚源看了一眼死者的著裝,接著又掰開了死者的雙手,他似乎在心裏已經有了答案,起身對我們說道:
“這輛摩托車是死者駕駛的,嫌疑人應該坐在死者身後。死者的致命傷是右邊脖頸銳器傷,從傷口的斷層麵來看,應該是匕首一類的東西造成的。
“土路上的摩托車機油距離現場血跡有幾米的距離,這表明嫌疑人不是在摩托車上作的案,他們應該是從摩托車上下來,走到了高粱地旁,此時嫌疑人才出手襲擊受害人。屍體表麵沒有其他明顯外傷,說明兩個人沒有爭執,嫌疑人應該是在瞬間持銳器劃向死者的頸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偷襲。既然是偷襲,那麵對麵肯定不合適,所以嫌疑人應該是在死者的身後趁其不備舉刀劃割,這一點從傷口的切割方向上也不難看出。
“普通的摩托車正常情況下可以乘坐兩到三個成年人,嫌疑人既然要選擇偷襲,這表明他自己並沒有把握能將受害人正麵殺死,這也就排除了嫌疑人有幫兇的可能,因此從這一點可以分析出,嫌疑人應該是一個人。
“說到這兒,咱們再來看看死者的致命傷口,傷口分布在死者的右側脖頸處,而且傷口很深,這一點足以說明嫌疑人的一個特點。”
“冷主任,什麽特點?”恢複差不多的邱秀敏走上前來,張口問道。
“嫌疑人是個左撇子。”樸尚源開口迴答道。
“這都能看出來?”邱秀敏那挖地三尺的勁頭又重新迴到了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