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0127——陰陽先生(1)


    新一年的六月,首爾市政府推出了一項惠民措施——由政府出資,興建溝渠,引泗水河水入農田灌溉。對於以種植業為經濟來源的三成村子村來說,這項政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首爾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國家已經並入新一線城市,因此對於影響城市市容的農村而言,政府當然要加大力度扶持農村。而在這個時候,韓國也開始實施“農民進城”計劃。


    為了吸引更多的農業人口到城裏工作,韓國政府出台了一係列優惠政策。比如允許符合條件的農業戶口家庭和非農業戶籍家庭落戶。同時,還對農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並給予土地使用權等方麵支持,讓他們有能力來建設自己的家園。這些舉措都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地區發展。


    如今,雖然韓國國內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在韓國,每個人都會因為擁有一份穩定收入而感到幸福與滿足。這是因為人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帶來財富和地位。


    早年在這個村落,一到灌溉季節,用水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原先村民的做法是用抽水泵抽取溝塘之中的積水用來灌溉,但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大批的農田指望降雨留下的蓄水肯定不現實,為了保證產量,許多村民隻好以戶為單位,幾家相鄰的種植戶共同出資用水車拉水灌溉,這無疑增加了種植成本,對一些收入不高的村民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


    可想而知,這項政府的惠民措施為村民們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多大的難題。


    文件剛下到村裏,村委會的所有成員就坐在一起對條文做了細致的研究,最終政策的精神被村支書剖析出來,在村子的大喇叭裏滾動播放了三天。


    大致的內容就是說,政府出資興建的溝渠隻有一條貫穿整個村子的主渠,如果哪家的農田需要引流,現在就可以自己著手挖引流渠。消息一出,村子裏便炸開了鍋。


    三月份,本身就不是農忙的季節,村裏的勞動力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挖渠,傻子心裏都清楚,在自己家的田邊留一條蓄水的溝渠,那將來地裏種植什麽都會方便許多。


    三成村的村民紛紛向村幹部提出要把自家的田地改修水利,而其他幾個比較富裕的農戶則想出了另一種辦法:他們找來專門負責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隊,要求對方按照圖紙和施工標準進行開挖、澆築混凝土以及安裝設備。


    這樣一來,原本應該很輕鬆地幫著別人完成任務的項目,卻變成了讓人頭疼的事情。


    但更多因為貧窮的人們根本買不起好東西,所以才不得不去幹這種勞民傷財又費力費神的活兒。


    但是修建溝渠過程雖然艱辛,結果確實對大家都十分有利,畢竟身為一個漁村,如果有到溝渠的話,那麽會對民生將會對自己的利益是巨大的。


    三月四日,朝霞劈開了晨霧,一位身材健壯的中年男子正拿著鐵鍬在地頭忙活。


    粗布衣、防滑手套,這些是他幹活時的標配行頭。此時的他,正使勁地將鐵鍬插入有些鬆軟的土中。腳踩鍬麵,用力下蹬,滿滿一鍬黃土被甩在了田埂旁邊,他就像一個微型的挖掘機,一鍬一鍬地重複著之前的動作,沒過多久,麵前的土層就被挖到半人多深。


    而就在這時,一位跟他年紀相仿的村民,正哼著小曲晃晃悠悠地走到他的跟前。


    “栓子,你起得夠早的啊。”


    村民說著從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根被壓扁的紅梅香煙扔了過去。栓子雙手接住煙卷叼在口中,接著把鐵鍬往土堆上一插,幾步走到村民的跟前。


    村民會意地把自己已經抽了半截的煙卷遞了過去,栓子麻流地接過,對準煙頭使勁地咂巴著嘴巴。


    隨著栓子吸氣的聲音越來越大,煙卷也很有節奏地被點燃了。


    “俺家就一個勞力,不早點幹完,萬一政府修渠了,俺怕來不及。哪像你們家,四個莊稼佬,你當然不著急。”


    “得了吧,雖然村長這麽說,修渠還不知道猴年馬月的事呢,你那麽著急幹啥,慢慢幹唄。”


    “慢慢幹?我看你是不怕說話閃了舌頭,俺家這幾十畝地,夠我挖到過年的,你別在這兒瞎扯淡了,俺要幹活了。”


    栓子是個直性子,幾句話說得不稱心,就要犯毛病。


    村民很顯然知道栓子的性格,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蹲在田埂上慢慢悠悠地抽著香煙。栓子把煙卷一掐,留了半截裝在了自己的上衣口袋裏,接著從土中抽迴鐵鍬繼續挖坑。哢嚓!一陣清脆的響聲從鐵鍬的尖頭傳來。


    栓子放慢了手中的動作。


    “咋的了?”


    “村民把煙屁股按在了地上,趕忙起身問道。


    “挖到東西了。”“栓子老實地迴答。


    “聽這聲音,難不成是個寶貝?快挖出來看看。”村民來了勁頭。


    首爾市南邊五十公裏處就曾發掘出過新羅時期最大的古墓群,所以當地的村民在耕種時有不少人曾挖到過陶片、古錢幣之類的寶貝。


    “就算是好東西,也被我挖壞了。”


    栓子有些沮喪地把手裏的一鍬土鏟在了自己的麵前。村民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動的心情跳下坑去,用手幫栓子掰開黏土。


    “我說栓子,這要是挖出個玉片啥的,你以後還種個莊稼。”


    “村民一邊說,一邊加快了手中的速度。”


    “等俺弄完這邊再說。“栓子繼續挖著坑。


    “哎喲喂,我的大哥哎!“


    “咋了?俺不過是打擾你休息一會兒,你不會這麽小氣吧。“


    “大哥,咱倆是鄉親,你就不能讓讓俺啊。“


    “俺就不讓,你又能怎地?“


    “你!“


    就在村民準備破口大罵的時候,忽然看到栓子停止了手中的活計,臉上的表情很是驚喜。


    “你發財啦!“


    “啥?發財?“


    “哈哈哈!“


    “你笑啥,快給俺瞧瞧!“


    “瞧你急得,好像發財的不是你似的。“


    “摸到了。”栓子如獲至寶,抓著一根白花花的東西舉到了村民麵前。


    “快,把土擦掉,看看是啥東西。”


    村民有些迫不及待。栓子一把拽下搭在自己脖子上的毛巾,使勁地擦拭著東西上的泥土,當二人看清楚眼前東西的廬山真麵目時,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骨、骨、骨頭!”


    “栓子,你挖到人家的祖墳了。”


    村民大喊了一聲。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村民這麽一喊,周圍忙活的其他人,紛紛圍了過來。


    “我,我,我……“栓子有些不知所措,將手中的白骨慌張地扔在了一邊,仿佛在告訴大家,這件事不關我的事。


    “大夥兒幫忙,趕緊把這玩意弄走,咱們這村子太邪乎了,要是被人看到了,咱們村子可就完蛋嘍。“村民見栓子不敢吱聲,便衝其他的人唿喝道。


    “這玩意看著挺惡心的。“


    “我看是人骨頭!“


    “哎呀,別亂講,人死後都化成塵土了,哪裏還會有什麽人骨頭。“


    “那可說不定,說不定人家骨灰都飄到天空中去了,這會子正漂浮在半空中呢。“


    “不是骨頭!“


    大夥兒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一時間竟然爭執不下。


    “栓子,你挖到誰家的地界了?”


    圍觀的人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農村,一般過世的人不會像城裏人那樣都埋在公墓,農村人基本上都是把棺材埋在自家的地頭,所以隻要問清楚栓子有沒有挖過界,基本上就能查出來這是誰家的先人。


    栓子一臉沮喪:“我挖的這一小塊是荒地,根本沒有人種,我哪知道是誰家的。”


    “要不喊村長過來看看?”


    “對,喊村長過來,他一定知道。“對,這是個好主意。”


    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栓子急得抓耳撓腮,手腳並用爬出了土坑,朝村長家跑去。按照農村的習俗,如果挖到了別人家的祖墳,這塊地的風水就基本上被破壞了,所以必須要出資給人遷墳。


    很多樸實的農村人都堅信,祖先的墳地關係著後輩的前程和運勢,因此遷墳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誰攤上這事,誰都會火急火燎。


    前後沒有多久,一個年紀快六十歲的男子叼著煙卷蹬著自行車飛馳而來。栓子邁著雙腳,快步地跟在車的後麵。


    “村長來了。”


    隨著幾聲自行車清脆的響鈴聲,所有村民都很自覺地給他讓出一條路。哐哐兩下,村長把車停好朝坑裏望了望,然後轉頭對喘著粗氣的栓子說道:“咱們村這些年都是響應政府的號召,施行火葬。你這下把人的骨頭都給刨出來了,八成真是動了誰家的祖墳了。”


    “我是作的什麽孽啊!”栓子聽到這個結果一屁股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你們知不知道,這塊地是誰家的?”


    村長環顧了一周問道。聽村長這麽說,圍在周圍的村民都紛紛搖頭。


    “把『地裏仙』請來不就知道了,咱們村誰家下葬不都是他給看的墳?他不會不知道。


    其中一位村民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雖然這些年施行火葬,但在偏遠地帶這裏,土葬的一些習俗依舊被沿用至今。村民口中的地裏仙是我們當地的俗稱,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陰陽先生,專門以給人規劃風水、算命測字為生的一類人。


    這種人在偏遠地帶這裏的農村可是相當吃香,而且地位是高得離譜。如果細心,你會發現,村民對地裏仙用的是“請“字。


    “這地裏仙不是一般人都能請到的。“


    “不能請到,那就找他們問問。“


    “找地裏仙問什麽,他們能幫助誰?“


    “他們是給咱們村看風水、算命的,他們肯定會幫咱們看風水、算命!“


    “對對,找他們去問問!“村民紛紛附和著。


    村民的議論聲引來了村長的注意力,村長轉頭看著村民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眾村民見狀,也不催促村長,而是靜靜地在那兒等待著村長的下文。


    “地裏仙,這地裏仙是村裏的一位神仙,咱們平日裏隻能在電視上才能見到,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地裏仙。據說他已經在我們這塊土地生活了數百年了,從小就是在村裏長大,對於村裏的每個人都很熟悉。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而且,地裏仙對於風水學方麵頗有造詣。他曾經說過,隻要是村裏的土地都是吉土良田,絕對不會遭遇災禍。而且,隻要是在他們這塊土地的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他們的命理也很玄妙,不管什麽事情都能解決,不會影響他們的前途。“


    “這麽厲害啊!“村民們紛紛讚歎起來。


    “不是說他不會給村民看風水嗎?“


    “就是啊,怎麽突然又變卦了呢?“


    “地裏仙的話你們還信啊。“村長搖著頭笑了笑。


    “不信不行啊,這可是村裏的風水先生,村民們都尊敬的人物。“


    “村長,那咱們趕緊派人去請地裏仙。“


    文化不高的村民,能用如此口吻去形容一個職業,可想而知人們對地裏仙崇拜到了什麽程度。之所以崇拜,是因為這行並不是誰想幹就能幹,一般都是家傳。


    也就是說,隻有根正苗紅的地裏仙才被大家認可,別以為拿個木魚剃個光頭就能冒充和尚,這可是要講究血統的。


    別說在三成村,就是整個鄉裏也就那一個地裏仙,鄉裏的村民隻要有白事,都要花錢去請他幫忙看墳下葬。如果栓子真的是挖了別人家的祖墳,那地裏仙不可能沒有印象,所以村民的這個提議,無疑是一條捷徑。


    “二癩子。”村長一聲令下。


    “在呢,村長!”


    一個滿臉長著肉疙瘩的男子,弓著腰,幾步走出了人群。


    “你有摩托車,趕快把地裏仙給請過來。”


    “好咧!村長。”


    二癩子不敢怠慢,在地上磕了磕自己的布鞋,往自己的鈴木摩托車跑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島之風雲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時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時林並收藏半島之風雲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