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推測把小宋聽得目瞪口呆,他好一會才道:“忘川,你看上去也像大學生。是不是學曆史的?要是畢業了,你願意到我們這兒來,我就向王主任推薦,你到我們檔案館工作,我倆肯定會是好搭檔。”
我嗬嗬樂了一聲道:“小宋,我可不是學曆史的。剛才這個猜想,還不是因為楚雅給了提示嘛!你又這樣說,那我們所有人都會這樣想得到啊!小宋,難道我剛才猜的原因是真的?”
小宋點點頭道:“我找到的古籍上確實是這樣說的,隻是孤證不立,我現在還不能完全肯定,要是有其他的資料能佐證,那我就可以當作證據了。嗬嗬,剛才我們說的這些,你說李族長聽了他會心裏舒服嗎?”
我們幾個都笑了起來,小宋忽然沮喪地道:“你們瞧見了,這兒這麽偏僻,本應是窮山惡水,鳥不拉屎。可你們也瞧見了,村子中大部分宅子都是明清時代留下來的,尤其是那些木雕更是讓人歎為觀止。我一直不明白,幾百年前的山村怎麽會這樣富足?”
我不以為然地道:“這有什麽?皖地現在是比它東麵幾個省窮吧?可大清年間,徽商可是富甲天下的。這兒可能真的是黃河古道的流經地,那就不排除當年的水運發達啊,水路通達人就興旺。”
小宋很嚴肅地道:“不!這兒肯定不是黃河古道,黃河古道現在隔壁縣呢!隻是不排除,當年有黃河的分枝流經此地。我懷疑的不是長毛占村之前,而是長毛占村之後,你們沒見好多民國風格的建築也很氣派嗎?”
我“嗯”了一聲道:“小宋,你是說這兒的李姓全是冒充的長毛後裔,他們到了民國年間,這裏交通閉塞,應該生活很困苦,所以不可能會有這麽多氣派的民國建築吧?”
小宋點點頭,他猶豫了一會才低聲道:“黃河古道上有佛來村,那是近些年地方上的土磚家瞎編出來的。但佛來村有鑒真大師的觀音像,這個傳說在清代就有了,隻是大部分人都以為佛來村在黃河古道上,所以在那邊偷挖的人很多,卻沒一個能得逞。”
他告訴我們,民間傳說中的佛來村就應該是現在這個,隻是他還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在幾十年前,或許民間傳說中的佛來村與現在的版本不一樣,應該就在這裏,而且,確實有觀音像的傳說。
小宋懷疑,當年的佛來村因為都是長毛後裔,匪氣很重。他們白天冒充講究仁厚之禮的李姓族人,一到晚上或許就是劫財殺人的土匪。
鑒真大師的觀音像,或許就是佛來村的人故意編出來的,畢竟翻遍發資料,小宋也沒見到長毛造反前有觀音像的傳奇故事。
北原愛子忽然插話道:“小宋,你懷疑的這個,他們幾個沒聽明白,我卻全聽懂了。那些長毛的後人,他們的做法,和我們三口組有得一拚。要釣魚自然得裝上魚餌,鑒真大師的觀音像就是魚餌,讓許多人在這裏喪了命。”
小宋眼光中有些懼色,他小心翼翼地問道:“您是島國人?剛才您說的,正是我懷疑的。北原小姐,如果有機會我想寫些你們山口組的事,你能不能給我點素材?”
北原愛子沒有理睬,而是虎著臉道:“你別打岔,繼續說你對佛來村的研究。”
小宋頓了頓道:“這件事就不說了吧!要是讓李姓人聽到我說他們先祖是殺人放火的強盜,還不得把我打死?”
可北原愛子的口氣卻是不依不饒,小宋無奈地說道:“好吧!其實我一直有這個猜測,隻是苦於沒有史料證據。唉,要是我能在這幾天發現什麽眉目,能證明這兒就是真正的佛來村,那或許李姓人是長毛後裔也就能得到證實。”
我心中一動,沉吟了一下問道:“小宋,李族長說他們李姓族人從黃河古道上遷來時,這兒根本就沒人住?”
小宋點點頭,說是地方誌上確實是這麽記載的。我又問道:“小宋,這麽說來,這兒是新建的村子,最古老的建築也應該是清代中期的了?”
小宋點點頭,他歎了口氣道:“李姓族人都這麽說,我們縣裏有些所謂的土磚家也這麽說。可是,這兒有少數的明代風格的老宅,那又怎麽說呢?”
胖哥笑了起來:“小宋,你可真是書呆子。這兒是清代建村的,有明代風格的建築那有什麽奇怪?沒見我們好多景區在建老街嗎?明明都是新建的,隻是仿古而已。大清年間佛來村的村民,興許也有喜歡明代風格的,也來一下仿古呢?”
小宋愁眉苦臉地道:“胖哥,你說的也正是那些土磚家的理由。可是,我現在還沒找到證據來反駁他們。”
我打斷了胖哥的話,很認真地問小宋道:“小宋,我能問個問題嗎?那個楊勝後來的結局怎麽樣?”
小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楊勝是個有能力的好官,他年邁後告老還鄉,在他治理過的黃河老家邊建了個村子,也就是佛來村。”
我眼前一亮,趕緊追問道:“古人當過官的,大多會遺留些牌坊啊祠堂碑刻的,那個楊勝得皇帝賜姓,也不應該例外。小宋,我請教一下,是不是哪個村子出現了楊勝留下來的唐代的物品,就能確定哪個是真正的佛來村?”
小宋想也不沒就迴答道:“對啊!有前人留下的古跡,那就是絕對的鐵證。我這趟來佛來村,就是想找些證據的。隻是大唐已經過去了近兩千年了,恐怕什麽也找不到了。”
“小宋,如果這佛來村真的有一塊你提到的大唐玄宗皇帝禦書的禹風碑呢?”
小宋一臉神往地道:“如果真的這樣,隻要證明這碑不是別處挪來的,那就是佛來村的鐵證。隻是你也別逗我樂了,這禹風碑隻在一本古籍中提到過一句,是不是還存世很難說。佛來村中要是有這塊碑,上麵還不當命寶立即保護起來啊?”
我嗬嗬樂了一聲道:“小宋,我可不是學曆史的。剛才這個猜想,還不是因為楚雅給了提示嘛!你又這樣說,那我們所有人都會這樣想得到啊!小宋,難道我剛才猜的原因是真的?”
小宋點點頭道:“我找到的古籍上確實是這樣說的,隻是孤證不立,我現在還不能完全肯定,要是有其他的資料能佐證,那我就可以當作證據了。嗬嗬,剛才我們說的這些,你說李族長聽了他會心裏舒服嗎?”
我們幾個都笑了起來,小宋忽然沮喪地道:“你們瞧見了,這兒這麽偏僻,本應是窮山惡水,鳥不拉屎。可你們也瞧見了,村子中大部分宅子都是明清時代留下來的,尤其是那些木雕更是讓人歎為觀止。我一直不明白,幾百年前的山村怎麽會這樣富足?”
我不以為然地道:“這有什麽?皖地現在是比它東麵幾個省窮吧?可大清年間,徽商可是富甲天下的。這兒可能真的是黃河古道的流經地,那就不排除當年的水運發達啊,水路通達人就興旺。”
小宋很嚴肅地道:“不!這兒肯定不是黃河古道,黃河古道現在隔壁縣呢!隻是不排除,當年有黃河的分枝流經此地。我懷疑的不是長毛占村之前,而是長毛占村之後,你們沒見好多民國風格的建築也很氣派嗎?”
我“嗯”了一聲道:“小宋,你是說這兒的李姓全是冒充的長毛後裔,他們到了民國年間,這裏交通閉塞,應該生活很困苦,所以不可能會有這麽多氣派的民國建築吧?”
小宋點點頭,他猶豫了一會才低聲道:“黃河古道上有佛來村,那是近些年地方上的土磚家瞎編出來的。但佛來村有鑒真大師的觀音像,這個傳說在清代就有了,隻是大部分人都以為佛來村在黃河古道上,所以在那邊偷挖的人很多,卻沒一個能得逞。”
他告訴我們,民間傳說中的佛來村就應該是現在這個,隻是他還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在幾十年前,或許民間傳說中的佛來村與現在的版本不一樣,應該就在這裏,而且,確實有觀音像的傳說。
小宋懷疑,當年的佛來村因為都是長毛後裔,匪氣很重。他們白天冒充講究仁厚之禮的李姓族人,一到晚上或許就是劫財殺人的土匪。
鑒真大師的觀音像,或許就是佛來村的人故意編出來的,畢竟翻遍發資料,小宋也沒見到長毛造反前有觀音像的傳奇故事。
北原愛子忽然插話道:“小宋,你懷疑的這個,他們幾個沒聽明白,我卻全聽懂了。那些長毛的後人,他們的做法,和我們三口組有得一拚。要釣魚自然得裝上魚餌,鑒真大師的觀音像就是魚餌,讓許多人在這裏喪了命。”
小宋眼光中有些懼色,他小心翼翼地問道:“您是島國人?剛才您說的,正是我懷疑的。北原小姐,如果有機會我想寫些你們山口組的事,你能不能給我點素材?”
北原愛子沒有理睬,而是虎著臉道:“你別打岔,繼續說你對佛來村的研究。”
小宋頓了頓道:“這件事就不說了吧!要是讓李姓人聽到我說他們先祖是殺人放火的強盜,還不得把我打死?”
可北原愛子的口氣卻是不依不饒,小宋無奈地說道:“好吧!其實我一直有這個猜測,隻是苦於沒有史料證據。唉,要是我能在這幾天發現什麽眉目,能證明這兒就是真正的佛來村,那或許李姓人是長毛後裔也就能得到證實。”
我心中一動,沉吟了一下問道:“小宋,李族長說他們李姓族人從黃河古道上遷來時,這兒根本就沒人住?”
小宋點點頭,說是地方誌上確實是這麽記載的。我又問道:“小宋,這麽說來,這兒是新建的村子,最古老的建築也應該是清代中期的了?”
小宋點點頭,他歎了口氣道:“李姓族人都這麽說,我們縣裏有些所謂的土磚家也這麽說。可是,這兒有少數的明代風格的老宅,那又怎麽說呢?”
胖哥笑了起來:“小宋,你可真是書呆子。這兒是清代建村的,有明代風格的建築那有什麽奇怪?沒見我們好多景區在建老街嗎?明明都是新建的,隻是仿古而已。大清年間佛來村的村民,興許也有喜歡明代風格的,也來一下仿古呢?”
小宋愁眉苦臉地道:“胖哥,你說的也正是那些土磚家的理由。可是,我現在還沒找到證據來反駁他們。”
我打斷了胖哥的話,很認真地問小宋道:“小宋,我能問個問題嗎?那個楊勝後來的結局怎麽樣?”
小宋不假思索地迴答道:“楊勝是個有能力的好官,他年邁後告老還鄉,在他治理過的黃河老家邊建了個村子,也就是佛來村。”
我眼前一亮,趕緊追問道:“古人當過官的,大多會遺留些牌坊啊祠堂碑刻的,那個楊勝得皇帝賜姓,也不應該例外。小宋,我請教一下,是不是哪個村子出現了楊勝留下來的唐代的物品,就能確定哪個是真正的佛來村?”
小宋想也不沒就迴答道:“對啊!有前人留下的古跡,那就是絕對的鐵證。我這趟來佛來村,就是想找些證據的。隻是大唐已經過去了近兩千年了,恐怕什麽也找不到了。”
“小宋,如果這佛來村真的有一塊你提到的大唐玄宗皇帝禦書的禹風碑呢?”
小宋一臉神往地道:“如果真的這樣,隻要證明這碑不是別處挪來的,那就是佛來村的鐵證。隻是你也別逗我樂了,這禹風碑隻在一本古籍中提到過一句,是不是還存世很難說。佛來村中要是有這塊碑,上麵還不當命寶立即保護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