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半月就過去了。
今日便是永寧侯嫡長孫的滿月禮。
交好的親朋好友紛紛到來,白家自是一大早就到了。
出了月子的白氏終於第一次在人前出現,看起來雖還有些憔悴,不過精神倒是挺好。
林曦及其他蕭家子弟在蕭玉衡的陪同下到紫竹院祝賀的時候,白家舅夫人就坐在白氏的身邊,親熱地瞧著白氏懷裏的孩子,而永寧侯夫人則坐在對麵,和白家其他貴婦親親熱熱地說著。
“弟弟給大哥哥大嫂子道喜。”
林曦和蕭玉祺,蕭玉晟還有三太爺家的小家子弟站在一起祝賀。
白氏矜持地笑了笑,將孩子交給娘家嫂子,便起身還禮。
“弟弟們有心,哥哥我先起個頭,迴頭就等弟弟們的好事。”蕭玉衡滿臉帶笑,這侯府第三代中的領頭羊,今日格外開心。
蕭玉祺笑道:“大哥且等著,到了年底弟弟可就得娶親了,別的都好說,禮不能輕。”
蕭玉祺今年十七,在蕭玉衡將白氏娶進門之後,就開始物色親事。不過他既不是嫡出,又沒有正經差事,蒙了陰生在國子監讀書,至今為止也不過是個秀才,考了幾次還未中舉,是以願意交換庚帖的都隻是尋常人家。侯夫人跟永寧侯說了幾個,皆被梅氏退了。
不是嫌姑娘家境不夠殷實,嫁妝不豐,就是嫌庶女出身,不夠大家子氣。有個家境富碩的,那就是商賈之事慢待了蕭玉祺讀書人,今後做朝為官恐為同僚笑話。
侯夫人氣得幹脆撩了手,不再插手此事。
是以蕭玉祺的婚事一直被耽擱到了現在,聽說如今已經定了。卻是太夫人出馬,定的是閨中手帕交的孫女。
那姑娘姓江,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父親如今是山西太行府的知府,是榆陽的江家嫡枝一脈,這樣的人家照理輪不到蕭玉祺。
不過江小姐自小沒了母親,江大人續娶後又有了弟妹,估計那新來的江夫人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要不然江小姐怎會孤身一人跟自己的祖母住在京城?
如今江太夫人年邁,便托到手帕交這裏來了。
本來這樣的姑娘,太夫人想說給林曦,不過林曦在孝中,等要成親至少得三年,可江太夫人的身體卻等不及了。
是以,太夫人跟永寧侯一說,便定了蕭玉祺。
梅氏自然不願意,她早已經打聽過了,江小姐與父親繼母關係不好,娘家也早就沒人,就靠江太夫人才能穩穩當當至今,就這麽一個孤女,將來能給蕭玉祺帶來什麽?就是嫁妝,估計也豐厚不到哪裏去。
不過她再怎麽鬧也無濟於事,劉氏選得人她能讓永寧侯推了,但是太夫人根本不拿她當迴事,拿著蕭玉祺的庚帖直接交換了江小姐的,第二日就讓永寧侯上門提親,到年底就迎新人進門。
事情就這麽定了,不過看蕭玉祺倒是沒什麽不滿意的。
林曦猜測估計這個表哥也是看得煩了,能定下來自然是好的。
蕭玉衡自然頷首笑道:“這是一定。”
白氏也說,“嫂子就盼著有個姐妹好說說話呢。”
目光看到林曦這裏,叔嫂兩人互相行了一禮,林曦低頭間就聽到白氏低聲說:“表弟的恩情,嫂子一輩子都記著。”
躺在床上無能為力,隻能等死的那種害怕和恐懼白氏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丈夫在外哭喊,婆母攔著卻不讓她見最後一麵,那時候她不僅恨劉氏還恨蕭玉衡。從希望到不甘,再慢慢地心死絕望,漸漸地周圍一切聲音離自己遠去,她想自己這輩子猶如鏡花水月很快就要過去,而自己的孩子即將失去母親。
如果沒有林曦,哪還有現在這個歡聚一堂的日子。
林曦心下微微放心,隻要不心存芥蒂就好了,記不記的倒也無妨。
那日的第二天,太夫人便狠狠地說了他一頓,再三警告他做事前先動腦子,害得他都不敢到紫竹院來看看,連後續調理的藥都不敢送。
“喲,好別致的小金豬。”
圓圓送上了林曦的賀禮,是一個金鎖,不過樣子卻是他自己畫的,憨態可掬的一個小金豬。
白家舅夫人拿在手裏愛不釋手,“這樣式倒是少見。”對林曦的態度極為和藹,“林少爺有心了。”
她對林曦的印象深刻,小姑子能活下來也多虧了這位,雖驚世駭俗了些,不過心裏還是極為感激的。
特別是家中的百老夫人,來之前還要她多多感謝林曦。
林曦微笑不語。
這時幾位小姐也過來了,蕭錦馨和蕭錦蘭皆是盛裝打扮,亭亭玉立,盈盈朝蕭玉衡和白氏道喜。
幾個姑娘倒是不必避諱什麽,齊齊走進白氏看孩子。
滿屋子女眷,林曦他們倒是不好多待,蕭玉衡便帶著都去了院子裏,在那裏碰到了白家的兩個少年郎,見蕭玉衡過來,便叩手行禮。
“姑父。”
一個藍衣,一個白衣,同樣都是書生袍,而且長得還一樣。
“書謹,書言,可是見過老夫人了?”
那藍衣少年道:“剛從老太太那兒過來呢,說不讓我們多待,攆出來見姑父道個喜。”
蕭玉衡哈哈大笑,便指著蕭玉祺他們,對白家兩兄弟說:“我家弟弟們你們都認得,我就不多介紹了。”兩家自從結了親就時常走動,是以蕭玉祺他們與白家兄弟都不陌生,一一見禮,笑容間頗為熟稔。
之後蕭玉衡又指著林曦,笑容更為親切,“這位你們就不認得了……”
“林家表叔,我知道的。”藍衣的少年立刻說,還走進了看看林曦,“聽母親說你救了姑姑,還救了睿親王世子,這麽厲害,看起來比我還小哩。”
“書言,別這麽無禮。”白衣少年走過來,說了藍衣少年一句,便對林曦叩手行禮道:“林表叔見諒,書言向來說話直來直去,可別見怪。”
林曦還沒把這輩分關係搞清楚呢,聞言立刻迴禮道:“不敢。”
那藍衣少年撲哧一聲,“老氣橫秋樣子,怪沒勁的。”
“書言!”
“行啦,你不過是比我快了一步出來,別總是管東管西的嘛,感覺生生老了幾歲。”
林曦清晰地看到白書謹的額頭暴起了青筋,又默默地忍下來,有個如此跳脫的弟弟感覺怪不容易的。
蕭玉衡對林曦說:“曦兒,不需為兄多說了,這性子跳的厲害的就是白家老二,白書言;那謹言慎行的就是白家老大,白書謹,好區分的很。”
書言對林曦好奇,又問:“林家表叔,聽說過不久你要來學館,是想以後當官嗎?你醫術這麽厲害,怎麽不繼續行醫?當官有什麽意思。”
這問的也太直白了吧?林曦幾不可見地抽了抽嘴角。
書謹簡直想將他弟弟的嘴給封起來,剛一見麵就問這麽尷尬的問題,交淺言深了。
蕭玉衡正想打圓場,就聽見林曦問:“書言讀書嗎?”
“自然是讀的。”
“將來也想當官?”
白書言一愣,就聽見林曦又問:“那為何讀書?”
可白家上下沒有不讀書的呀!
白家兄弟剛滿三歲白老爺就開始啟蒙,讀到至今,兄弟倆本就聰慧,一路順遂地考了秀才舉人。這屆春闈本也可下場,不過白老爺考慮到兒子們還小,不必急著下場,多增長見識鞏固學業為上,是以未參加。不過就這樣看來將來也是要走官場的。
這是一條已經被掃清了障礙的道路,隻需往前走就行,不需要問為什麽。
“有人可曾問過書言為何當官?是為國?還是為民?是為了名垂千古,還是光宗耀祖?”
白書謹答道:“自是為了造福於百姓。”
林曦笑了笑,說:“那麽我也是吧。”
白家兄弟齊齊收了笑容,因為聽林曦的語氣便知道這不過是一句敷衍之詞,真正為了什麽,其實都有了答案。
可是自己呢?是否也如同林曦一般。
白書言對林曦拱手道:“林表叔,是我偏頗了,請原諒書言的不謹之語。”
“自是不放在心上。”林曦看了看蕭玉衡,又對白書言眨眨眼睛,玩笑道,“我還比你小呢,別生生地把我叫老了,私下裏喚我林曦可好?”
白書言聞言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自是好,今後你我一同到學館讀書,這樣更好。”
本就是一群少年郎,很快就融入了一起。
蕭玉衡見白家兄弟與林曦交好,心裏也鬆了一口氣,今後林曦去白家學館就不必擔心了。
過了不久,管家便來稟報:“大少爺,賓客差不多要到了,老爺請大少爺趕緊過去招待,還問少奶奶這兒可準備好了?”
蕭玉衡說:“都好了,這就去前頭。”
永寧侯府蒸蒸日上,嫡長孫的滿月禮就男女雙方的親戚友人,開了有百十來桌,占了滿滿一個前院,有些下屬門人還隻是送了禮卻沒有席位。
永寧侯及蕭四爺正忙著招待上峰及同僚,還有一些同為老牌有爵之家的侯府國公府將軍府等。
年輕一代自是由蕭玉衡帶著弟弟們招待了,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一個老牌世家的人脈究竟有多廣,人丁有多興亡了。
林曦跟著蕭玉衡,倒是見了不少青年俊才,其中有多個來自翰林院的同僚,似乎還是同窗,當然如白家兄弟這樣的世家子,官家子也是不少。
這些坐在一起談論地最多的也是朝中大事,如最近一直爭執不下的胡奴問題。
不過他們倒不像酒樓中待價而沽的書生,耳濡目染的多,消息也更加靈通些。
其中一個閣老的長孫說道:“快了,皇上已經快沒了耐心。”
“爭來爭去,不過是為了利罷了,皇上心中早已論斷,看那兩位在這問題上不是不吱一聲嗎?”有人虛畫了一個蜀字和梁字。
於是都心照不宣地笑了笑,有人對蕭玉衡說,“說來,真要……估計也是那一位了。”
蕭玉衡失笑,“這可不好論斷,還在孝中呢。”
林曦聞言一動,這說的應該就是趙靖宜了。
“林曦,你說今日睿王府可有人來?”坐在林曦身邊的書言悄悄地問。
林曦搖了搖頭,“不知道。”
趙靖宜行事向來果斷,不過最近似乎有些奇怪,不太好猜測。
“你有見過他嗎?”書言問,不過又覺得自己問地可笑,“你當然見過他了,怎麽樣,是不是很有威嚴?”
林曦認真地點了點頭。
威嚴地一見到他就得想想是不是又要被折騰掉半條命了。
這時,侍書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大少爺,睿王爺來了。”
屋內的人紛紛互相看了幾眼,便站了起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林曦抖了抖眼皮,見興致勃勃的書言還有隱藏期待的書謹,無聲地祈禱,這次應該不會是來找他的吧。
今日便是永寧侯嫡長孫的滿月禮。
交好的親朋好友紛紛到來,白家自是一大早就到了。
出了月子的白氏終於第一次在人前出現,看起來雖還有些憔悴,不過精神倒是挺好。
林曦及其他蕭家子弟在蕭玉衡的陪同下到紫竹院祝賀的時候,白家舅夫人就坐在白氏的身邊,親熱地瞧著白氏懷裏的孩子,而永寧侯夫人則坐在對麵,和白家其他貴婦親親熱熱地說著。
“弟弟給大哥哥大嫂子道喜。”
林曦和蕭玉祺,蕭玉晟還有三太爺家的小家子弟站在一起祝賀。
白氏矜持地笑了笑,將孩子交給娘家嫂子,便起身還禮。
“弟弟們有心,哥哥我先起個頭,迴頭就等弟弟們的好事。”蕭玉衡滿臉帶笑,這侯府第三代中的領頭羊,今日格外開心。
蕭玉祺笑道:“大哥且等著,到了年底弟弟可就得娶親了,別的都好說,禮不能輕。”
蕭玉祺今年十七,在蕭玉衡將白氏娶進門之後,就開始物色親事。不過他既不是嫡出,又沒有正經差事,蒙了陰生在國子監讀書,至今為止也不過是個秀才,考了幾次還未中舉,是以願意交換庚帖的都隻是尋常人家。侯夫人跟永寧侯說了幾個,皆被梅氏退了。
不是嫌姑娘家境不夠殷實,嫁妝不豐,就是嫌庶女出身,不夠大家子氣。有個家境富碩的,那就是商賈之事慢待了蕭玉祺讀書人,今後做朝為官恐為同僚笑話。
侯夫人氣得幹脆撩了手,不再插手此事。
是以蕭玉祺的婚事一直被耽擱到了現在,聽說如今已經定了。卻是太夫人出馬,定的是閨中手帕交的孫女。
那姑娘姓江,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父親如今是山西太行府的知府,是榆陽的江家嫡枝一脈,這樣的人家照理輪不到蕭玉祺。
不過江小姐自小沒了母親,江大人續娶後又有了弟妹,估計那新來的江夫人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要不然江小姐怎會孤身一人跟自己的祖母住在京城?
如今江太夫人年邁,便托到手帕交這裏來了。
本來這樣的姑娘,太夫人想說給林曦,不過林曦在孝中,等要成親至少得三年,可江太夫人的身體卻等不及了。
是以,太夫人跟永寧侯一說,便定了蕭玉祺。
梅氏自然不願意,她早已經打聽過了,江小姐與父親繼母關係不好,娘家也早就沒人,就靠江太夫人才能穩穩當當至今,就這麽一個孤女,將來能給蕭玉祺帶來什麽?就是嫁妝,估計也豐厚不到哪裏去。
不過她再怎麽鬧也無濟於事,劉氏選得人她能讓永寧侯推了,但是太夫人根本不拿她當迴事,拿著蕭玉祺的庚帖直接交換了江小姐的,第二日就讓永寧侯上門提親,到年底就迎新人進門。
事情就這麽定了,不過看蕭玉祺倒是沒什麽不滿意的。
林曦猜測估計這個表哥也是看得煩了,能定下來自然是好的。
蕭玉衡自然頷首笑道:“這是一定。”
白氏也說,“嫂子就盼著有個姐妹好說說話呢。”
目光看到林曦這裏,叔嫂兩人互相行了一禮,林曦低頭間就聽到白氏低聲說:“表弟的恩情,嫂子一輩子都記著。”
躺在床上無能為力,隻能等死的那種害怕和恐懼白氏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丈夫在外哭喊,婆母攔著卻不讓她見最後一麵,那時候她不僅恨劉氏還恨蕭玉衡。從希望到不甘,再慢慢地心死絕望,漸漸地周圍一切聲音離自己遠去,她想自己這輩子猶如鏡花水月很快就要過去,而自己的孩子即將失去母親。
如果沒有林曦,哪還有現在這個歡聚一堂的日子。
林曦心下微微放心,隻要不心存芥蒂就好了,記不記的倒也無妨。
那日的第二天,太夫人便狠狠地說了他一頓,再三警告他做事前先動腦子,害得他都不敢到紫竹院來看看,連後續調理的藥都不敢送。
“喲,好別致的小金豬。”
圓圓送上了林曦的賀禮,是一個金鎖,不過樣子卻是他自己畫的,憨態可掬的一個小金豬。
白家舅夫人拿在手裏愛不釋手,“這樣式倒是少見。”對林曦的態度極為和藹,“林少爺有心了。”
她對林曦的印象深刻,小姑子能活下來也多虧了這位,雖驚世駭俗了些,不過心裏還是極為感激的。
特別是家中的百老夫人,來之前還要她多多感謝林曦。
林曦微笑不語。
這時幾位小姐也過來了,蕭錦馨和蕭錦蘭皆是盛裝打扮,亭亭玉立,盈盈朝蕭玉衡和白氏道喜。
幾個姑娘倒是不必避諱什麽,齊齊走進白氏看孩子。
滿屋子女眷,林曦他們倒是不好多待,蕭玉衡便帶著都去了院子裏,在那裏碰到了白家的兩個少年郎,見蕭玉衡過來,便叩手行禮。
“姑父。”
一個藍衣,一個白衣,同樣都是書生袍,而且長得還一樣。
“書謹,書言,可是見過老夫人了?”
那藍衣少年道:“剛從老太太那兒過來呢,說不讓我們多待,攆出來見姑父道個喜。”
蕭玉衡哈哈大笑,便指著蕭玉祺他們,對白家兩兄弟說:“我家弟弟們你們都認得,我就不多介紹了。”兩家自從結了親就時常走動,是以蕭玉祺他們與白家兄弟都不陌生,一一見禮,笑容間頗為熟稔。
之後蕭玉衡又指著林曦,笑容更為親切,“這位你們就不認得了……”
“林家表叔,我知道的。”藍衣的少年立刻說,還走進了看看林曦,“聽母親說你救了姑姑,還救了睿親王世子,這麽厲害,看起來比我還小哩。”
“書言,別這麽無禮。”白衣少年走過來,說了藍衣少年一句,便對林曦叩手行禮道:“林表叔見諒,書言向來說話直來直去,可別見怪。”
林曦還沒把這輩分關係搞清楚呢,聞言立刻迴禮道:“不敢。”
那藍衣少年撲哧一聲,“老氣橫秋樣子,怪沒勁的。”
“書言!”
“行啦,你不過是比我快了一步出來,別總是管東管西的嘛,感覺生生老了幾歲。”
林曦清晰地看到白書謹的額頭暴起了青筋,又默默地忍下來,有個如此跳脫的弟弟感覺怪不容易的。
蕭玉衡對林曦說:“曦兒,不需為兄多說了,這性子跳的厲害的就是白家老二,白書言;那謹言慎行的就是白家老大,白書謹,好區分的很。”
書言對林曦好奇,又問:“林家表叔,聽說過不久你要來學館,是想以後當官嗎?你醫術這麽厲害,怎麽不繼續行醫?當官有什麽意思。”
這問的也太直白了吧?林曦幾不可見地抽了抽嘴角。
書謹簡直想將他弟弟的嘴給封起來,剛一見麵就問這麽尷尬的問題,交淺言深了。
蕭玉衡正想打圓場,就聽見林曦問:“書言讀書嗎?”
“自然是讀的。”
“將來也想當官?”
白書言一愣,就聽見林曦又問:“那為何讀書?”
可白家上下沒有不讀書的呀!
白家兄弟剛滿三歲白老爺就開始啟蒙,讀到至今,兄弟倆本就聰慧,一路順遂地考了秀才舉人。這屆春闈本也可下場,不過白老爺考慮到兒子們還小,不必急著下場,多增長見識鞏固學業為上,是以未參加。不過就這樣看來將來也是要走官場的。
這是一條已經被掃清了障礙的道路,隻需往前走就行,不需要問為什麽。
“有人可曾問過書言為何當官?是為國?還是為民?是為了名垂千古,還是光宗耀祖?”
白書謹答道:“自是為了造福於百姓。”
林曦笑了笑,說:“那麽我也是吧。”
白家兄弟齊齊收了笑容,因為聽林曦的語氣便知道這不過是一句敷衍之詞,真正為了什麽,其實都有了答案。
可是自己呢?是否也如同林曦一般。
白書言對林曦拱手道:“林表叔,是我偏頗了,請原諒書言的不謹之語。”
“自是不放在心上。”林曦看了看蕭玉衡,又對白書言眨眨眼睛,玩笑道,“我還比你小呢,別生生地把我叫老了,私下裏喚我林曦可好?”
白書言聞言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自是好,今後你我一同到學館讀書,這樣更好。”
本就是一群少年郎,很快就融入了一起。
蕭玉衡見白家兄弟與林曦交好,心裏也鬆了一口氣,今後林曦去白家學館就不必擔心了。
過了不久,管家便來稟報:“大少爺,賓客差不多要到了,老爺請大少爺趕緊過去招待,還問少奶奶這兒可準備好了?”
蕭玉衡說:“都好了,這就去前頭。”
永寧侯府蒸蒸日上,嫡長孫的滿月禮就男女雙方的親戚友人,開了有百十來桌,占了滿滿一個前院,有些下屬門人還隻是送了禮卻沒有席位。
永寧侯及蕭四爺正忙著招待上峰及同僚,還有一些同為老牌有爵之家的侯府國公府將軍府等。
年輕一代自是由蕭玉衡帶著弟弟們招待了,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一個老牌世家的人脈究竟有多廣,人丁有多興亡了。
林曦跟著蕭玉衡,倒是見了不少青年俊才,其中有多個來自翰林院的同僚,似乎還是同窗,當然如白家兄弟這樣的世家子,官家子也是不少。
這些坐在一起談論地最多的也是朝中大事,如最近一直爭執不下的胡奴問題。
不過他們倒不像酒樓中待價而沽的書生,耳濡目染的多,消息也更加靈通些。
其中一個閣老的長孫說道:“快了,皇上已經快沒了耐心。”
“爭來爭去,不過是為了利罷了,皇上心中早已論斷,看那兩位在這問題上不是不吱一聲嗎?”有人虛畫了一個蜀字和梁字。
於是都心照不宣地笑了笑,有人對蕭玉衡說,“說來,真要……估計也是那一位了。”
蕭玉衡失笑,“這可不好論斷,還在孝中呢。”
林曦聞言一動,這說的應該就是趙靖宜了。
“林曦,你說今日睿王府可有人來?”坐在林曦身邊的書言悄悄地問。
林曦搖了搖頭,“不知道。”
趙靖宜行事向來果斷,不過最近似乎有些奇怪,不太好猜測。
“你有見過他嗎?”書言問,不過又覺得自己問地可笑,“你當然見過他了,怎麽樣,是不是很有威嚴?”
林曦認真地點了點頭。
威嚴地一見到他就得想想是不是又要被折騰掉半條命了。
這時,侍書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大少爺,睿王爺來了。”
屋內的人紛紛互相看了幾眼,便站了起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林曦抖了抖眼皮,見興致勃勃的書言還有隱藏期待的書謹,無聲地祈禱,這次應該不會是來找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