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管家早就注意到了他家少爺站在那裏很久,順著他的目光很快發現這個男人。
他想了想,還是走到林曦的身邊,輕聲說:“少爺,這個男人叫張柱,就住在村口,不是林家村本地人,家裏有一個妻子,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十歲,兒子六歲,他妻子去年給人做工的時候摔斷了腿,如今攤在床上。修屋子的事情他不知道,後來聽說了才一定要過來,那時候人都已經選好了,我本來叫他迴去的,不是本地人用著總是不大放心,隻是他一直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說是工錢少些也沒關係,看他可憐我就同意的。”
林管家見林曦安靜地聽著,也沒有表現出反感的樣子,於是小心地繼續說:“這個事情前麵的小子告訴過我,午飯每人五個饅頭加一碗燴菜,我看他每次隻是偷偷留下自己那份也沒多要,且幹活的時候也做得賣力,最累最凍手的一直是默默低頭幹了,想他家計艱難,我也就沒多話。少爺若是覺得不妥……我迴頭說說他。”
林曦又默默地看了幾眼,才笑著搖搖頭,問林管家,“他們工錢多久結一次?”
“一日一結。”
“以後到活計結束了再結吧,不過吩咐下去,家裏有孩子老婆的,允許帶過來一起吃午飯,我看隻有男人沒有女人也不行,天冷一直幹活也是受不來,女人過來幫著燒熱水熬薑湯,孩子若是會跑會走了,抽著休息的空擋遞個水跑個腿也好,這種天薑湯還是每人都喝一碗。”
林管家微微皺眉,“少爺心善,可是會不會太亂,孩子跑動起來衝撞了您怎麽辦?”
林曦微微一笑,說:“無妨,橫豎這兒也沒有需要避開的女眷,派人多加注意就是了,林叔,既然我們來了,總是要結個善緣。周媽媽不是一直說人手不夠,要雇人嗎?正好順便看看他們的品性。”
林曦此刻的內心少見的柔軟,淮州富碩,可是人與人之間那種淳樸卻是沒有的,如今這地方雖然稍微貧寒了些,生活也多有不便,但至少心裏實在。
不過他也知道,貧地質樸,但窮山惡水也容易出刁民,特別撒潑打渾起來完全無法講道理。
這做工的中午管飯不僅頓頓有大白饅頭和肉菜吃,還可以帶上妻兒,隻要稍稍幫個忙搭把手而已,這個消息不需半天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林家村。
頓時,正在做工的欣喜若狂,沒被選上的則是滿臉懊惱,暗地裏不免多了些酸話,道做大官兒的就是不一樣,不知道撈了多少好處哩。
雖是這麽說,但林曦初來乍到,林家村對他的印象倒是越發好了。
第一日,來的人不多,不過林家說話算話,女人們在後頭燒水煮湯,孩子來迴送水送湯都管飯。第二日人唿啦一下來的就更多了,農戶家的蘿卜丁可不止一個。林管家看在眼裏,人多吃的也多,當然這對林家來說不算什麽,隻是人多了,就雜了,農村的孩子跑來跑去很亂,不好管,特別是燒水煮湯也不需要這麽多人啊。
正當他要跟林曦稟報的時候,周媽媽找了他,身後幾個小廝抬來了好幾筐衣裳。
“當家的,這幾籃子的衣裳都需要補補,你讓那些女人分分,補好了收迴來,咱們帶來的人太少了,下麵的小子還有侯府的幾位,幾個丫頭顧著少爺也忙不過來,正好她們閑著,少爺說了,補好一件兩文錢。至於那些孩子,馬房裏現在養了好幾匹,有空去清清馬糞吧。”
林管家明白了,揮手讓幾個小廝將筐子抬到後麵去,就聽到周媽媽歎了口氣說:“這地兒雖清淨,可終究不是養人的地方,我就怕少爺受苦受累的,要是留在淮州就好了。”
見老婆眉頭愁苦,林管家勸道:“老爺若是還在,淮州自然好,可如今那地方對少爺來說太危險了,老爺冤情雖然昭雪,可得罪的人也海了去了,之前欽差在還有人鎮著,欽差一走少爺若是還留在那裏那些人還不拿他泄憤。”
“不是有裴少爺麽?”
“裴少爺算什麽,就一個舉人,連個芝麻官都不是,頂什麽用。”
周媽媽想想是這個理,她本就奇怪怕冷怕疼嬌生慣養的林曦怎麽會選擇在涼州這種地方,如今倒也明白了,想到林曦的囑咐,便說“我冷眼看著,有些人老實,有些人得寸進尺,手底下一點也不幹淨,少爺也說了,咱們剛來雖然要跟這裏的人打好交道,不過也要有個度,讓他們知道好就行,但也不能失了林家的臉麵。”
林管家笑道:“我明白的。”
古代的村子特別是同姓村,排他意識很強烈,外姓人想要融入進去並不容易。
林青雖然也是從林家村出來的,可是十幾年沒迴,這兒也沒有什麽親戚朋友,就跟外來戶差不了多少,幸好林青是做了官,林曦迴來也甚是體麵,不然林青怕是入林家墳都困難。
林家村雖然抱著對林家好奇和官身的敬畏,但是潛意識裏還是覺得驕傲,不然為啥大老爺要迴林家村,少爺要在這裏常住呢?
林管家跟幾個幫工的都約定好,妻兒可以過來幫忙,隻要找門口的小廝告訴一聲誰誰誰家的就行。但人手夠了,其餘不相幹的人就免了,縫補衣裳按照件數,清理馬廄按照時間都有補貼,來了都能吃飽,但不許拿走。屋子蓋好,都會一一地結算給大家。
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難,他們自然都是同意的。
就如周媽媽說的,有些人安分,如張柱那樣,婆娘動不了,他就給背過來放在背風處,他婆娘手巧,縫補衣服是一把好手,女兒帶著兒子去了馬廄,雖然味道難聞了些,但是裏麵暖和倒也凍不上,況且農村的孩子豬圈都得清理,更何況馬呢?妻兒安頓好,做男人的更加賣力,黝黑的臉在寒風中都在笑。
也有些人就不夠自覺,妻兒來了,照樣該私藏的繼續暗地裏藏下,甚至一家幾口都這麽幹。有些人不止妻兒來了,仗著有人在裏麵做工三姑六婆輪流著過來。林家富碩,待人寬厚,就有央求著把自己帶上,最初還有些不好意思,指著屋頂上修梁的某個親戚謊報,後者礙於顏麵也沒否認,於是便通過進了去,有一就有二,後麵可就熟練了。
林家也不管,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小廝拿著記錄找當家男人一一確認畫押,一日日就這麽過去了。
再過大半個月後,下了兩場雪,終於五間亮敞的屋子都建好了。
新修的屋子還帶著泥磚的濕氣,不過熱炕一燒起來,很快便會幹燥,如今裏麵也是暖烘烘的。
大夥兒臉上帶著笑,喜滋滋地等在屋子裏。裏麵林管家坐在當中左側,下手邊有三個小子,一個坐著凳子上,手中拿著筆,他的麵前是一個小方桌,桌上是一張大紙,紙上羅列著一串串名字,隻是名字的旁邊有的有字有的無字,長短不一。另外一個站在他的旁邊,卻是林方,最後一個站在林方不遠處,腳邊放著一個籮筐,籮筐裏卻是滿滿的銅板。
這個仗勢看樣子是要結工錢了,東家果真厚道,大夥兒心裏想著。
這時幾個青衣大漢走了進來,分別站在屋子兩邊,隻見他們眼中含光,麵容肅穆,背手而站卻是精神氣十足,一看上便是不好惹。其中一個走到管家身邊,管家站起來拱了拱手,“方爺也來了,快坐。”
方信也拱手迴禮,坐在一邊也不說話。
待一切準備就緒,林管家便站起來朝大夥兒叩了叩手,朗聲道:“我們初來林家村,多虧了大夥兒幫忙,這才在大雪前修好了這五間屋子,在這裏我代我家少爺先向各位道個謝,今後同為鄰裏還請大家多多關照。”
林家村的人都笑了起來。
隨後管家朝下麵站著的林方點點頭,林方清了清嗓子說:“廢話不多說,咱們還是領工錢要緊。我叫到誰,誰就過來領工錢,其餘人就站在原地別動,誰都不要大聲喧嘩,拿到錢就迴去,不要繼續待在這裏,屋子小,大家見個諒先。媳婦兒、孩子有工錢的也一並領了。”
大家誰都沒有意義,於是林方開始唱名。
“林大祖,兩吊錢另四百文,婆娘兩百文,若沒異議這邊來畫個押,哎,好了去那頭拿工錢……拿好呀,可別掉路上了。”林大祖摸了摸腦袋,接過了沉甸甸的銅錢,臉上抑製不住笑,朝兄弟們舉舉手裏的銅錢,然後心滿意足地出去了。
“哎,等等。”林方後頭喊住了他,“喏,我家少爺說了,這不快過年了,再另增八十文就當壓歲錢嘍。”
這可是意外之喜,不隻林大祖所有人都有些激動,能白得一天的酬勞,誰都會笑了。
林大祖再三謝謝,才步伐快速地出了屋子,顯然要急哄哄地迴去告訴家裏人。
“好了,咱們下一個,林勇,兩吊錢另三百文,婆娘及兒子三百二十文,哎,同樣的,這邊畫押,那邊拿錢,再加上少爺送的壓歲錢八十文,拿穩嘍。”
林勇也是個憨厚的,他老婆和兒子也爭氣,領了工錢很是開心地出去。
“林土,兩吊錢另八十文,加八十文壓歲錢,共兩吊錢一百六十文……”
前幾個還算順利,到了這個,林方音量不改,“林阿栓,一吊錢九百文,加上少爺給的壓歲錢,共一吊錢九百八十文,這邊畫押那邊收錢。”
林方說完,而林阿栓卻沒有上去,隻是漲紅了臉怒瞪著林方。林方也隻是笑盈盈地看著他,“怎麽,阿栓哥不領嗎?後頭可還等著呢。”
林阿栓沒說話,但是捏緊了拳頭,後頭與他關係好的見有些不妙,立刻喊道:“東家,每日八十文工錢,阿栓可是做足了三十日呢,怎麽這麽少,是不是算錯了。”
這人一說完後麵有人就有人應和。
林方笑眯眯地迴答,“阿栓哥確實做足了三十日,這裏記載著呢,隻是您家那位……我說嫂子來了倒是坐會兒幫個忙,給兄弟們倒杯熱水呀,可不興吃完抹嘴轉身就走喲,您那兩個孩子還小,我就不說了。”
林阿栓聞言,臉色立刻漲紅,他當然知道他家那好吃懶做的婆娘。
下麵切切私語了一會兒,林阿栓沒說話,倒是後頭又有人說:“可那也扣得太多了,足足五百多文呢,嫂子哪有吃那麽多。”
林方還沒說話,坐著記錄的那位兄弟就開口了,“怎麽多了,一個白饅頭十足十的白麵,兩文錢一個不算貴吧,大碗的肉片也才十文錢,這位嫂子好胃口,五個白饅頭加一碗大肉,二十多天天天來,就前兩天意思著燒會兒水,後頭可都吃完就走的,還帶著倆小的。咱們管家說了,過年過節的也別為難了,扣些就算了。”
這個小廝叫顧海,老子爹正管著林夫人的陪嫁莊子,如今在林管家下頭做事。
還沒等大夥兒說啥,林阿栓便快速地畫了押,領了錢走了,臉色漲紅變黑,也沒多話。
林方喝了口水,高聲道:“行,沒意見,咱們下一個。”
他想了想,還是走到林曦的身邊,輕聲說:“少爺,這個男人叫張柱,就住在村口,不是林家村本地人,家裏有一個妻子,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十歲,兒子六歲,他妻子去年給人做工的時候摔斷了腿,如今攤在床上。修屋子的事情他不知道,後來聽說了才一定要過來,那時候人都已經選好了,我本來叫他迴去的,不是本地人用著總是不大放心,隻是他一直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說是工錢少些也沒關係,看他可憐我就同意的。”
林管家見林曦安靜地聽著,也沒有表現出反感的樣子,於是小心地繼續說:“這個事情前麵的小子告訴過我,午飯每人五個饅頭加一碗燴菜,我看他每次隻是偷偷留下自己那份也沒多要,且幹活的時候也做得賣力,最累最凍手的一直是默默低頭幹了,想他家計艱難,我也就沒多話。少爺若是覺得不妥……我迴頭說說他。”
林曦又默默地看了幾眼,才笑著搖搖頭,問林管家,“他們工錢多久結一次?”
“一日一結。”
“以後到活計結束了再結吧,不過吩咐下去,家裏有孩子老婆的,允許帶過來一起吃午飯,我看隻有男人沒有女人也不行,天冷一直幹活也是受不來,女人過來幫著燒熱水熬薑湯,孩子若是會跑會走了,抽著休息的空擋遞個水跑個腿也好,這種天薑湯還是每人都喝一碗。”
林管家微微皺眉,“少爺心善,可是會不會太亂,孩子跑動起來衝撞了您怎麽辦?”
林曦微微一笑,說:“無妨,橫豎這兒也沒有需要避開的女眷,派人多加注意就是了,林叔,既然我們來了,總是要結個善緣。周媽媽不是一直說人手不夠,要雇人嗎?正好順便看看他們的品性。”
林曦此刻的內心少見的柔軟,淮州富碩,可是人與人之間那種淳樸卻是沒有的,如今這地方雖然稍微貧寒了些,生活也多有不便,但至少心裏實在。
不過他也知道,貧地質樸,但窮山惡水也容易出刁民,特別撒潑打渾起來完全無法講道理。
這做工的中午管飯不僅頓頓有大白饅頭和肉菜吃,還可以帶上妻兒,隻要稍稍幫個忙搭把手而已,這個消息不需半天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林家村。
頓時,正在做工的欣喜若狂,沒被選上的則是滿臉懊惱,暗地裏不免多了些酸話,道做大官兒的就是不一樣,不知道撈了多少好處哩。
雖是這麽說,但林曦初來乍到,林家村對他的印象倒是越發好了。
第一日,來的人不多,不過林家說話算話,女人們在後頭燒水煮湯,孩子來迴送水送湯都管飯。第二日人唿啦一下來的就更多了,農戶家的蘿卜丁可不止一個。林管家看在眼裏,人多吃的也多,當然這對林家來說不算什麽,隻是人多了,就雜了,農村的孩子跑來跑去很亂,不好管,特別是燒水煮湯也不需要這麽多人啊。
正當他要跟林曦稟報的時候,周媽媽找了他,身後幾個小廝抬來了好幾筐衣裳。
“當家的,這幾籃子的衣裳都需要補補,你讓那些女人分分,補好了收迴來,咱們帶來的人太少了,下麵的小子還有侯府的幾位,幾個丫頭顧著少爺也忙不過來,正好她們閑著,少爺說了,補好一件兩文錢。至於那些孩子,馬房裏現在養了好幾匹,有空去清清馬糞吧。”
林管家明白了,揮手讓幾個小廝將筐子抬到後麵去,就聽到周媽媽歎了口氣說:“這地兒雖清淨,可終究不是養人的地方,我就怕少爺受苦受累的,要是留在淮州就好了。”
見老婆眉頭愁苦,林管家勸道:“老爺若是還在,淮州自然好,可如今那地方對少爺來說太危險了,老爺冤情雖然昭雪,可得罪的人也海了去了,之前欽差在還有人鎮著,欽差一走少爺若是還留在那裏那些人還不拿他泄憤。”
“不是有裴少爺麽?”
“裴少爺算什麽,就一個舉人,連個芝麻官都不是,頂什麽用。”
周媽媽想想是這個理,她本就奇怪怕冷怕疼嬌生慣養的林曦怎麽會選擇在涼州這種地方,如今倒也明白了,想到林曦的囑咐,便說“我冷眼看著,有些人老實,有些人得寸進尺,手底下一點也不幹淨,少爺也說了,咱們剛來雖然要跟這裏的人打好交道,不過也要有個度,讓他們知道好就行,但也不能失了林家的臉麵。”
林管家笑道:“我明白的。”
古代的村子特別是同姓村,排他意識很強烈,外姓人想要融入進去並不容易。
林青雖然也是從林家村出來的,可是十幾年沒迴,這兒也沒有什麽親戚朋友,就跟外來戶差不了多少,幸好林青是做了官,林曦迴來也甚是體麵,不然林青怕是入林家墳都困難。
林家村雖然抱著對林家好奇和官身的敬畏,但是潛意識裏還是覺得驕傲,不然為啥大老爺要迴林家村,少爺要在這裏常住呢?
林管家跟幾個幫工的都約定好,妻兒可以過來幫忙,隻要找門口的小廝告訴一聲誰誰誰家的就行。但人手夠了,其餘不相幹的人就免了,縫補衣裳按照件數,清理馬廄按照時間都有補貼,來了都能吃飽,但不許拿走。屋子蓋好,都會一一地結算給大家。
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難,他們自然都是同意的。
就如周媽媽說的,有些人安分,如張柱那樣,婆娘動不了,他就給背過來放在背風處,他婆娘手巧,縫補衣服是一把好手,女兒帶著兒子去了馬廄,雖然味道難聞了些,但是裏麵暖和倒也凍不上,況且農村的孩子豬圈都得清理,更何況馬呢?妻兒安頓好,做男人的更加賣力,黝黑的臉在寒風中都在笑。
也有些人就不夠自覺,妻兒來了,照樣該私藏的繼續暗地裏藏下,甚至一家幾口都這麽幹。有些人不止妻兒來了,仗著有人在裏麵做工三姑六婆輪流著過來。林家富碩,待人寬厚,就有央求著把自己帶上,最初還有些不好意思,指著屋頂上修梁的某個親戚謊報,後者礙於顏麵也沒否認,於是便通過進了去,有一就有二,後麵可就熟練了。
林家也不管,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小廝拿著記錄找當家男人一一確認畫押,一日日就這麽過去了。
再過大半個月後,下了兩場雪,終於五間亮敞的屋子都建好了。
新修的屋子還帶著泥磚的濕氣,不過熱炕一燒起來,很快便會幹燥,如今裏麵也是暖烘烘的。
大夥兒臉上帶著笑,喜滋滋地等在屋子裏。裏麵林管家坐在當中左側,下手邊有三個小子,一個坐著凳子上,手中拿著筆,他的麵前是一個小方桌,桌上是一張大紙,紙上羅列著一串串名字,隻是名字的旁邊有的有字有的無字,長短不一。另外一個站在他的旁邊,卻是林方,最後一個站在林方不遠處,腳邊放著一個籮筐,籮筐裏卻是滿滿的銅板。
這個仗勢看樣子是要結工錢了,東家果真厚道,大夥兒心裏想著。
這時幾個青衣大漢走了進來,分別站在屋子兩邊,隻見他們眼中含光,麵容肅穆,背手而站卻是精神氣十足,一看上便是不好惹。其中一個走到管家身邊,管家站起來拱了拱手,“方爺也來了,快坐。”
方信也拱手迴禮,坐在一邊也不說話。
待一切準備就緒,林管家便站起來朝大夥兒叩了叩手,朗聲道:“我們初來林家村,多虧了大夥兒幫忙,這才在大雪前修好了這五間屋子,在這裏我代我家少爺先向各位道個謝,今後同為鄰裏還請大家多多關照。”
林家村的人都笑了起來。
隨後管家朝下麵站著的林方點點頭,林方清了清嗓子說:“廢話不多說,咱們還是領工錢要緊。我叫到誰,誰就過來領工錢,其餘人就站在原地別動,誰都不要大聲喧嘩,拿到錢就迴去,不要繼續待在這裏,屋子小,大家見個諒先。媳婦兒、孩子有工錢的也一並領了。”
大家誰都沒有意義,於是林方開始唱名。
“林大祖,兩吊錢另四百文,婆娘兩百文,若沒異議這邊來畫個押,哎,好了去那頭拿工錢……拿好呀,可別掉路上了。”林大祖摸了摸腦袋,接過了沉甸甸的銅錢,臉上抑製不住笑,朝兄弟們舉舉手裏的銅錢,然後心滿意足地出去了。
“哎,等等。”林方後頭喊住了他,“喏,我家少爺說了,這不快過年了,再另增八十文就當壓歲錢嘍。”
這可是意外之喜,不隻林大祖所有人都有些激動,能白得一天的酬勞,誰都會笑了。
林大祖再三謝謝,才步伐快速地出了屋子,顯然要急哄哄地迴去告訴家裏人。
“好了,咱們下一個,林勇,兩吊錢另三百文,婆娘及兒子三百二十文,哎,同樣的,這邊畫押,那邊拿錢,再加上少爺送的壓歲錢八十文,拿穩嘍。”
林勇也是個憨厚的,他老婆和兒子也爭氣,領了工錢很是開心地出去。
“林土,兩吊錢另八十文,加八十文壓歲錢,共兩吊錢一百六十文……”
前幾個還算順利,到了這個,林方音量不改,“林阿栓,一吊錢九百文,加上少爺給的壓歲錢,共一吊錢九百八十文,這邊畫押那邊收錢。”
林方說完,而林阿栓卻沒有上去,隻是漲紅了臉怒瞪著林方。林方也隻是笑盈盈地看著他,“怎麽,阿栓哥不領嗎?後頭可還等著呢。”
林阿栓沒說話,但是捏緊了拳頭,後頭與他關係好的見有些不妙,立刻喊道:“東家,每日八十文工錢,阿栓可是做足了三十日呢,怎麽這麽少,是不是算錯了。”
這人一說完後麵有人就有人應和。
林方笑眯眯地迴答,“阿栓哥確實做足了三十日,這裏記載著呢,隻是您家那位……我說嫂子來了倒是坐會兒幫個忙,給兄弟們倒杯熱水呀,可不興吃完抹嘴轉身就走喲,您那兩個孩子還小,我就不說了。”
林阿栓聞言,臉色立刻漲紅,他當然知道他家那好吃懶做的婆娘。
下麵切切私語了一會兒,林阿栓沒說話,倒是後頭又有人說:“可那也扣得太多了,足足五百多文呢,嫂子哪有吃那麽多。”
林方還沒說話,坐著記錄的那位兄弟就開口了,“怎麽多了,一個白饅頭十足十的白麵,兩文錢一個不算貴吧,大碗的肉片也才十文錢,這位嫂子好胃口,五個白饅頭加一碗大肉,二十多天天天來,就前兩天意思著燒會兒水,後頭可都吃完就走的,還帶著倆小的。咱們管家說了,過年過節的也別為難了,扣些就算了。”
這個小廝叫顧海,老子爹正管著林夫人的陪嫁莊子,如今在林管家下頭做事。
還沒等大夥兒說啥,林阿栓便快速地畫了押,領了錢走了,臉色漲紅變黑,也沒多話。
林方喝了口水,高聲道:“行,沒意見,咱們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