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父親的擔心,土地何等珍貴那些地主大紳們,定然是視之為命之所依,若是官府強行沒收,他們不僅不會輕易的將其交出,定然還會因此產生策反之心。但父親我們大可采取折中的法子,試想一下我江中土地雖然不多,但也何止百萬頃。除去山林城鎮所占用之外,適合耕種作物的土地起碼也有三四十萬頃,而這麽多的土地仍有多一半處於荒蕪,無人開采耕種,其它一小部分則掌握在官府、地主大紳以及極少的富農手中。
而我江中百姓大概有二百餘萬,其中以耕種為生的農戶則占到了七成,這麽多的人口若真是發生災情,雖然府庫充裕但也會捉襟見肘。既然土地的利用尚未達到一半,那我們就不妨鼓勵開墾荒地,按人頭分發給那些農戶耕種,每年隻需讓其將收成的四成作為賦稅交給官府則可,不必因為是租種了地主的土地而再次上租,這樣百姓的生活就有明顯的改善,若是遇上豐收年還能有餘糧存下,這樣但凡哪年發生災情,也不會像現在一樣發生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現象。
至於那些地主大紳們手中的土地麽,能收迴自然是好,不能收迴便暫且保持現狀。讓那些有了自己土地的百姓,若是仍有剩餘勞力就去租種他們的土地,或許還能賺些外快!”
古傲天不住的點頭,貌似自己從聽兒子講述到現在,這個動作便成了他招牌性動作了。“風兒所講之法卻是可行,不過若是如此那些地主們的土地,不也是要荒蕪掉嗎。而且重新開墾丈量荒地,也不是說幹就幹,那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
“孩兒覺得此法勢在必行,而且易早不宜晚。京城之行父親也看到了,皇族之人竟敢單堂對我父子逼問,讓我們放話表明態度,而那太子雖然有心合作,若一旦他登基之後,撤藩屬之事也肯定會提上日程,所以我父子現在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父子要想保住當今的地位,那就必須有超出皇家的地方,天下百姓歸心向我。皇家若是保持現狀不動則已,若是他們有心對我父子不力,到時候我們隻要登高一唿,天下歸心則無往不利。
而剛才父親所擔心,若是此法一經實施,那地主大紳們手中的土地,也將因無人耕種而荒蕪。其實父親大可無須擔心此事,到時候正好借機曉之以理、許之以力,將他們手中的土地收迴。再有父親說此法實施所需人力物力,其實在下麵要講的政治方麵將會得到全麵的解決。”
“哦風兒政治上有何建議,不妨一同說出來!”古傲天認真道。
古風點點頭,先喝口茶潤潤口後,繼續說道:“父親定然也是知道,江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所需的官員自然也有一定的限度。自古謀官之人皆是士族出身,而天元書院每年都會有那麽多學員畢業,加上如今官府人員也太過冗雜,許多的官員徒拿俸祿卻是徒有虛名。現在江中需要大的變革,而這些人就將排上用場,父親完全可以將重新丈量測繪土地的任務交由他們去辦,若心有怨言或者懈怠者,嚴加懲辦重責削掉士銜永不錄用。
孩兒當然知道這僅是一時之策,無須多久這任務完成之後,如此多的人員仍是官府累贅,所以孩兒覺得裁員勢在必行。”
“裁員此法萬萬不可,風兒可知那些士子窮一生讀書,便是為了希望借此謀個出身。若是此法一經宣布,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眾人岌岌可危下怎會支持我王府,到時候王府空有職權,卻無人執行這與覆滅有何區別。”古傲天堅決反對道。
古風沒有正麵迴答父親的擔心,而是繼續說道:“自古升官離不開發財,而官員的俸祿雖是不少,但也算不上發財之說。父親以為如何,難道這些人心中都沒有為民謀福之念,非也。之所以人們對此有曲解,而是看到某些官員以權謀私,讓他們產生了這種錯誤觀念。
孩兒也是知道,裁員策略很難讓人理解,但此事有利而無一弊。新鮮的事務之所以讓人無法接受,而是人們對其缺乏了解,可事情總要由開始到結束。此事既然不適合剛猛政策,那便采取柔和曲進之法。”
“何為柔和曲進之法?”
“從今開始,官府如非特別需要,不再輕易招納新的官員。鼓勵那些士族自謀出路,或者若是願意入士者,為其設置一定的條件障礙,不滿足這些要求者不得入士。”
古傲天點頭,這個法子到是不錯,既沒有完全堵住仕途之路,讓官府也可以除沉納新,而且又不至於讓官府人員過分冗雜。“風兒對此有何設想?”
“這似乎又牽連到孩兒另外一個設想,那便是‘愚民政策’。官府統領百姓,終是少數人管理多數人。那父親以為,是不知忠孝廉恥的莽夫好管教,還是知書達理的順民好管理呢?”古風反問道。
“自然是知書達理之人好管教,那風兒所說‘愚民政策’是什麽,和這有何關聯不成?”
古風點頭道:“曉之以利,百姓得了土地,自然對我父子感恩戴德,或許此輩深入人心,但若是等若幹年之後,天下皆是如此,那麽百姓心中可還會記得我父子大恩否?而孩兒這‘愚民政策’便是讓其從心中思想上,對我父子衷心不二,自然可以影響長遠。
所以孩兒設想,由官府出麵在江中地麵以鄉為單位廣設學堂,強製凡五歲到八歲男童必須入學三年,其學費全部由官府承擔,讓那些意圖步入仕途的士族子弟,先給我到地方當三年的教書先生,當達到一定的標準方可由官府核定,讓其步入仕途為官。”
聽完兒子所講,古傲天不由拍手叫妙,如此一來各種阻礙豈不是得到了全麵的解決。高興之餘接著問道:“剛才風兒對民生官府的改革建議,為父深以為然,既然現在說到此處,那不妨今日一次性說完,將你對軍隊的建議也說說吧!”
古風微笑點頭說道:“孩兒且不論如何改革軍製,如何提高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孩兒僅說一個構想,那便是‘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古傲天驚唿,然後搖頭道:“便如風兒所說這也便是個構想,府庫根本無法支出那麽多的物資,練養那麽龐大的軍隊!”
“百姓得了土地,那生活必然安逸,雖然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但若一旦發生禍事,那麽他們將不堪一擊。江中兩百餘萬人口,除去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青壯之士想必也有五十餘萬。軍隊自然要有,但父親著力培養的將是士官,而不再是士兵。那些在家務農的青壯之士,大可以縣為單位,每逢農閑之時,必須到縣城參加兵訓。這樣一旦發生戰事,這些人也將是有生力量。”古風稍微停頓。
古傲天正邊聽邊凝思,見兒子突然停止便說道:“繼續說下去。”
“如今的江中大概三十萬的兵力,但若是將其中的老弱傷殘除去,也就僅能剩下二十餘萬人。新兵每年自是要招,但服役年限父親可以強行規定,具有一定的兵齡之後可自動返鄉歸田。而那些老兵自然也可以繼續服役,而他們便是孩兒所說的士官,可以用來訓練那些新兵。其實軍隊種所需注重的太多,比如軍製變革、戰鬥力提升、新生武器的更換等等,孩兒一時思路也太過混雜,我看還是等孩兒捋順清晰,以文書的形式寫出來讓父親參度吧?”
古傲天茫然點頭道:“風兒今天所講,為父可真是大開眼界,許多的想法都是想所未想,聞所未聞之言。而且關乎範圍廣泛,父親也是一時無法完全相通,你想寫成文書也好,以後可以慢慢的商度著采納。唉說實話,為父頭現在都有些大了!”說著還兀自揉揉太陽穴醒腦。
古風狂汗,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剛才說的什麽,那些現代理論自己也僅是聽聞,但如何實施卻也是絲毫不知的。現在說出來,也僅是個構想而已,能不能在這個時代順利的運用實施,那也要觀察各方麵的約束。說白了,自己現在也隻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p>
而我江中百姓大概有二百餘萬,其中以耕種為生的農戶則占到了七成,這麽多的人口若真是發生災情,雖然府庫充裕但也會捉襟見肘。既然土地的利用尚未達到一半,那我們就不妨鼓勵開墾荒地,按人頭分發給那些農戶耕種,每年隻需讓其將收成的四成作為賦稅交給官府則可,不必因為是租種了地主的土地而再次上租,這樣百姓的生活就有明顯的改善,若是遇上豐收年還能有餘糧存下,這樣但凡哪年發生災情,也不會像現在一樣發生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現象。
至於那些地主大紳們手中的土地麽,能收迴自然是好,不能收迴便暫且保持現狀。讓那些有了自己土地的百姓,若是仍有剩餘勞力就去租種他們的土地,或許還能賺些外快!”
古傲天不住的點頭,貌似自己從聽兒子講述到現在,這個動作便成了他招牌性動作了。“風兒所講之法卻是可行,不過若是如此那些地主們的土地,不也是要荒蕪掉嗎。而且重新開墾丈量荒地,也不是說幹就幹,那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
“孩兒覺得此法勢在必行,而且易早不宜晚。京城之行父親也看到了,皇族之人竟敢單堂對我父子逼問,讓我們放話表明態度,而那太子雖然有心合作,若一旦他登基之後,撤藩屬之事也肯定會提上日程,所以我父子現在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父子要想保住當今的地位,那就必須有超出皇家的地方,天下百姓歸心向我。皇家若是保持現狀不動則已,若是他們有心對我父子不力,到時候我們隻要登高一唿,天下歸心則無往不利。
而剛才父親所擔心,若是此法一經實施,那地主大紳們手中的土地,也將因無人耕種而荒蕪。其實父親大可無須擔心此事,到時候正好借機曉之以理、許之以力,將他們手中的土地收迴。再有父親說此法實施所需人力物力,其實在下麵要講的政治方麵將會得到全麵的解決。”
“哦風兒政治上有何建議,不妨一同說出來!”古傲天認真道。
古風點點頭,先喝口茶潤潤口後,繼續說道:“父親定然也是知道,江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所需的官員自然也有一定的限度。自古謀官之人皆是士族出身,而天元書院每年都會有那麽多學員畢業,加上如今官府人員也太過冗雜,許多的官員徒拿俸祿卻是徒有虛名。現在江中需要大的變革,而這些人就將排上用場,父親完全可以將重新丈量測繪土地的任務交由他們去辦,若心有怨言或者懈怠者,嚴加懲辦重責削掉士銜永不錄用。
孩兒當然知道這僅是一時之策,無須多久這任務完成之後,如此多的人員仍是官府累贅,所以孩兒覺得裁員勢在必行。”
“裁員此法萬萬不可,風兒可知那些士子窮一生讀書,便是為了希望借此謀個出身。若是此法一經宣布,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眾人岌岌可危下怎會支持我王府,到時候王府空有職權,卻無人執行這與覆滅有何區別。”古傲天堅決反對道。
古風沒有正麵迴答父親的擔心,而是繼續說道:“自古升官離不開發財,而官員的俸祿雖是不少,但也算不上發財之說。父親以為如何,難道這些人心中都沒有為民謀福之念,非也。之所以人們對此有曲解,而是看到某些官員以權謀私,讓他們產生了這種錯誤觀念。
孩兒也是知道,裁員策略很難讓人理解,但此事有利而無一弊。新鮮的事務之所以讓人無法接受,而是人們對其缺乏了解,可事情總要由開始到結束。此事既然不適合剛猛政策,那便采取柔和曲進之法。”
“何為柔和曲進之法?”
“從今開始,官府如非特別需要,不再輕易招納新的官員。鼓勵那些士族自謀出路,或者若是願意入士者,為其設置一定的條件障礙,不滿足這些要求者不得入士。”
古傲天點頭,這個法子到是不錯,既沒有完全堵住仕途之路,讓官府也可以除沉納新,而且又不至於讓官府人員過分冗雜。“風兒對此有何設想?”
“這似乎又牽連到孩兒另外一個設想,那便是‘愚民政策’。官府統領百姓,終是少數人管理多數人。那父親以為,是不知忠孝廉恥的莽夫好管教,還是知書達理的順民好管理呢?”古風反問道。
“自然是知書達理之人好管教,那風兒所說‘愚民政策’是什麽,和這有何關聯不成?”
古風點頭道:“曉之以利,百姓得了土地,自然對我父子感恩戴德,或許此輩深入人心,但若是等若幹年之後,天下皆是如此,那麽百姓心中可還會記得我父子大恩否?而孩兒這‘愚民政策’便是讓其從心中思想上,對我父子衷心不二,自然可以影響長遠。
所以孩兒設想,由官府出麵在江中地麵以鄉為單位廣設學堂,強製凡五歲到八歲男童必須入學三年,其學費全部由官府承擔,讓那些意圖步入仕途的士族子弟,先給我到地方當三年的教書先生,當達到一定的標準方可由官府核定,讓其步入仕途為官。”
聽完兒子所講,古傲天不由拍手叫妙,如此一來各種阻礙豈不是得到了全麵的解決。高興之餘接著問道:“剛才風兒對民生官府的改革建議,為父深以為然,既然現在說到此處,那不妨今日一次性說完,將你對軍隊的建議也說說吧!”
古風微笑點頭說道:“孩兒且不論如何改革軍製,如何提高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孩兒僅說一個構想,那便是‘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古傲天驚唿,然後搖頭道:“便如風兒所說這也便是個構想,府庫根本無法支出那麽多的物資,練養那麽龐大的軍隊!”
“百姓得了土地,那生活必然安逸,雖然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但若一旦發生禍事,那麽他們將不堪一擊。江中兩百餘萬人口,除去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青壯之士想必也有五十餘萬。軍隊自然要有,但父親著力培養的將是士官,而不再是士兵。那些在家務農的青壯之士,大可以縣為單位,每逢農閑之時,必須到縣城參加兵訓。這樣一旦發生戰事,這些人也將是有生力量。”古風稍微停頓。
古傲天正邊聽邊凝思,見兒子突然停止便說道:“繼續說下去。”
“如今的江中大概三十萬的兵力,但若是將其中的老弱傷殘除去,也就僅能剩下二十餘萬人。新兵每年自是要招,但服役年限父親可以強行規定,具有一定的兵齡之後可自動返鄉歸田。而那些老兵自然也可以繼續服役,而他們便是孩兒所說的士官,可以用來訓練那些新兵。其實軍隊種所需注重的太多,比如軍製變革、戰鬥力提升、新生武器的更換等等,孩兒一時思路也太過混雜,我看還是等孩兒捋順清晰,以文書的形式寫出來讓父親參度吧?”
古傲天茫然點頭道:“風兒今天所講,為父可真是大開眼界,許多的想法都是想所未想,聞所未聞之言。而且關乎範圍廣泛,父親也是一時無法完全相通,你想寫成文書也好,以後可以慢慢的商度著采納。唉說實話,為父頭現在都有些大了!”說著還兀自揉揉太陽穴醒腦。
古風狂汗,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剛才說的什麽,那些現代理論自己也僅是聽聞,但如何實施卻也是絲毫不知的。現在說出來,也僅是個構想而已,能不能在這個時代順利的運用實施,那也要觀察各方麵的約束。說白了,自己現在也隻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