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後突然變色質問自己,唐崢登時愕立當場。在自己的印象中一向都是和藹可親,雖然她不是自己親生的母親,但自己的關愛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小隻要自己有要求從來都是想辦法滿足自己。可如今卻為一個外人對自己翻臉,這讓他哪裏受的了,心中對古風的妒恨更加的深重。不過見母後這樣,他還能如何,隻得坐迴原處悶悶生氣。


    一旁的太子見皇後的樣子,也不想讓她過於氣憤,趕緊安慰調解道:“母後,皇弟拒絕這門親事也是有原因的,您也不要太過生氣!”


    “哼,有什麽原因能比你們皇妹的終生幸福更重要嗎?”然後轉頭對皇帝哭訴道:“臣妾實在愧對皇上,未能為皇上誕下龍子,今生唯有德馨此女。而如今女兒也到了出閣的年齡,臣妾費盡了心機才為她尋到了這麽一位堪與其相配的青年,心中雖有不舍但也高興萬分。隻要孩子們都有了好歸宿,那臣妾今生也別無所求了。”哭泣幾聲又抬頭看向泰王兩人接著痛斥道:“本宮一向待你們親若己生,而如今在關乎德馨終身之事,不知與母後分憂獻策,卻是處處阻撓,爾等所居何心?”


    被皇後這麽一說,兩人皆生愧對之心,紛紛低頭不敢與其相對。可唐崢雖覺得為皇妹選親一事理虧,但仍是不同意欲將其下嫁古風,便低頭小聲嘟囔道:“天下青年才俊難道都死光了嗎,非得要嫁給古家才是皇妹的幸福?”


    屋內僅有四人,唐崢話音雖小,但其餘三人卻也能聽的清楚。老皇帝知道皇後此刻正在氣頭上,而唐崢卻又如此不懂事凡話與其對立,豈能不讓氣氛鬧的更僵。扭頭見皇後麵色又變,趕緊圓場道:“崢兒住口,休得亂言惹你母後生氣!”然後轉向皇後安慰道:“皇後不要生氣,崢兒也是一時口快,但也卻是事出有因!”


    皇後仍是麵色不善,將頭扭向一邊不看皇帝,然後悶聲說道:“皇上也說事出有因,但到底是和原因,臣妾今日非得要聽個究竟。否則德馨是臣妾的女兒,那就要按照臣妾的意思去辦,若是有人再敢蓄意阻攔,那臣妾絕不善罷甘休!”


    “這皇後何須如此呢!按理說定南王世子也堪配我皇家公主,而且朕觀此子不管是相貌還是才華,都遠超同輩。而且昨晚初露才華便鋒芒畢露,連大學士王建都自歎弗如,這樣的後生朕豈能不喜歡。”皇帝起身倒背雙手下了軟塌,邊走邊說。


    而皇後見皇帝也對古風誇讚不已,更是覺得自己所選無錯,這樣的出色青年也隻有自己的德馨堪與其相配,其他人談也休談,這個孩子我是認定了!


    可此時老皇帝突然話音一轉道:“但是如今是非常時刻,若將德馨嫁入定南王府,事態一旦有變,將會誤了德馨終生!”


    老皇帝弦外有音,似乎另有所指,皇後有心弄個明白,否則也是心有不甘,便道:“皇上此話怎解?”


    “皇後難道不知,先皇定國之時便無心設立藩屬,但當時各路藩王軍中無論是權力過甚,若非如此恐難以安撫其心。為此後來先皇一生殫精竭慮,有意同下決心撤除藩屬,但總是心有不殆。直至先皇過世時,仍是牽掛此事,囑咐朕一旦抓準時機,定要撤除藩屬為皇家子孫造福。”不得以下老皇帝說出了自己的初衷。


    皇後皺眉,心中略懂幾分,便開口問道:“那皇上的意思是,如今便要遵囑先皇遺願,欲要此刻下令撤除藩屬了?”


    老皇帝先是點頭,然後又是一陣搖頭。心情沉重的說道:“撤藩之事並非是如此容易,朕遠不如先皇之大才,處理此事更是要慎重之至。而且今日之藩王實力,遠非先皇當日可比,眼見他們實力一日強過一日,其氣焰更是一天勝過一天,大有和皇家之威相抗衡。如今皇權岌岌可危,朕不能讓先皇創下的基業毀在朕的手中,所以撤藩之事盡早的提上日程,否則等到他們集體發難,恐怕到時候就很難控製局麵了。皇後可是明白,這定南王一家更是我大薑藩王之首,其他各路藩王都是仰觀其背。所以我皇家要是決定撤藩,那定南王將是首當其衝。此刻若是將德馨加入定南王,皇後你能安心嗎?”


    皇後低頭思慮片刻,老皇帝的話卻是讓她心襟搖動。不過仔細思慮之後便搖頭道:“臣妾雖然從未參與政事,但此刻想來這事也並非皇上所說的如此不堪,事情還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聽了皇後的話,老皇帝眼中一亮,心道皇後處事一向忱密,或許她能說出有用的方法或見解也未可知。於是便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後心中所想不妨說出來,也好解困擾朕多日之迷津!”


    得到皇帝首肯,皇後這才開口說道:“皇上所言沒錯,如今各路藩王實力已然坐大,而我皇家權勢雖未衰敗,但若是與各路藩王聯合之力抗衡,恐怕也是力有不殆。如果皇上若是下令強行撤藩,一旦處理不當那些藩王積怨,到時候起兵造反自立,大薑國內將會處於四分五裂。而南之楚,北之匈奴、韃靼,無不愷覲我中原沃土,早就蓄意已久。若我大薑國內動亂,他們定會借機出兵瓜分我國土,倒是豈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嗎?”


    皇帝和兩位皇子不住的點頭,皇後所分析的國內國際形式一點沒錯,這些也是自己所擔憂的,所以才一直隱忍到現在不發。不過她僅是分析了事態的嚴重性,卻沒有說出自己對此有效的處理方法。


    於是太子開口問道:“母後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得當?”


    再此看了三人一眼,皇後繼續說道:“皇上熟讀古今史冊,可還記得先秦是采取何策敗六國的嗎?”


    老皇帝眼中一亮,恍然道:“皇後所說的可是‘破縱連橫’之策!”


    皇後含笑點頭說道:“昔秦惠文王即位便拜張儀為相,采取‘破縱連橫’之策,為秦國解除危機又開疆闊土。後始皇又采取遠交近攻之策,逐一滅掉六國統一天下。而斤皇帝是為明君,當可從此史故得到什麽啟發。”見到三人不住的頷首點頭,皇後又接著說道:“而且臣妾觀定南王雖為各路藩王之首,但其人向來忠義。如果我皇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那麽臣妾料想他是不會主動和皇家對抗的。倒時候隻要我們挑起各路藩王間的嫌隙,讓他們互相攻擊削弱他們的實力,我皇家最後可收拾其殘局。直到最後其他各路藩王夷滅,那麽定南王也定會主動交出手中全力,我們在借機拉攏給予其一定的好處。如此以來天下太平豈不美哉!”


    父子三人不住的點頭,雖然皇後後麵所說有一定的理想化,但也不失為一時之良策。隨後倒是可以和人仔細的討論,推測此法的可行性。


    皇後見父子三人凝頭不語,默默思考便又接著說道:“所以臣妾覺得,按照此策來看定南王不會成為我皇家今後收迴藩屬權的障礙,而且隻要把握得當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此事的進行。而臣妾此刻仍是覺得將德馨下嫁定南王,其必要性更是重大了。德馨可以得到終身依靠除外,通過聯姻我們還可以拉近和定南王的關係,對以示好他們便不會妄動幹戈。而且那些其他藩王見此,也會覺得定南王已經投靠了皇家,從某一方麵還會將其孤立起來,那些唯定南王是瞻的藩王,定會也會借機和皇家示好,這樣一來皇上的統一大業可就輕鬆多了!


    此上便是臣妾對此事的一些陋見,方外之言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皇帝被皇後所喚警醒,趕緊點頭迴答道:“皇後此言甚妙,接下來朕還要和皇兒商討一番,皇後可先自行迴宮。至於德馨之事,朕同意便由皇後全權負責,一切按照皇後的意思去辦,不過最後結果一定要通告朕!”


    見此事皇上已經同意,自己也是不虛此行,於是皇後便高興起身道:“臣妾先行謝過皇上。既然如此,那臣妾先行告退!”說完躬身施禮退出養心殿迴自己的宮了!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鶴獨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鶴獨翔並收藏逍遙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