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郎怎麽會找到盧國公府來?陳氏又怎麽肯讓梅氏一再相見,甚至帶進內宅?要說裏頭沒有貓膩,小閑斷然不信。隻是舊人一個不見,無處說起。
秀禾是大廚房派來的人,不知會不會迴大廚房?小閑一直在尋找機會向大廚房來的人打探。
府裏所需的肉菜,由采買著人送到府上後,再由汪嬤嬤派人送到各房。葉德生有四子四女,各有兩個兒子和女兒擇院另居,有自己的小廚房,這些都是有份例的。
送肉菜來的是兩個粗使仆婦,每天寅時小閑會找各種借口在廚房門口晃悠,交接的人叫臘肉,每次都用小眼睛瞪小閑,神色不善。
小閑裝沒看見,探頭探腦看那兩個仆婦把竹筐抬進廚房,放好。
一隻手搭上後背,小閑寒毛直豎。
“你在這裏做什麽?”趙嬤嬤圓圓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小閑腦筋急轉,剛要隨便找個借口混過去,趙嬤嬤接著道:“臘肉說你天天在這裏窺探,我過來一看,果然沒錯。”
小閑瞪了那個見趙嬤嬤出現,已認真檢視肉菜的女子,很是無語。
臘肉是府裏的家生子兒,自小喜歡吃臘肉,慢慢的大家都叫她臘肉,父母起的名字倒沒人再喚。陳氏食用的臘肉出自她手不說,幾位郎君娘子的臘肉也由她供應,實在是府裏再沒有比她醃製臘肉醃得更好的了。
她不是隻喜歡臘肉嗎,什麽時候成了一個喜歡多管閑事的人?
趙嬤嬤拎起小閑的耳朵,朝廚房旁邊的屋子而去。那兒是趙嬤嬤平時休息吃茶的所在,有專人灑掃,幹淨異常。
食案上放一鍋粥四樣小菜。趙嬤嬤在食案後坐了,道:“說吧。”
小閑過去把門掩了,在下首坐了,道:“嬤嬤可認識一個叫秀禾的人?”
趙嬤嬤想了想,搖了搖頭,府裏幾百號人,廚房好幾處,哪裏都識得。
小閑把和秀禾的情份簡略說了,道:“當日她不怪我無意中搶她的風頭,誠心待我,實是難得,所以想探聽她是不是安全。”
趙嬤嬤隨手盛了一碗粥晾著,道:“你怎麽不問問,你為什麽會來這兒?”
闔府上下,誰不想進夫人的院子,就算在這兒做粗使丫鬟,出了院門別人也得給幾份麵子。小閑一個妾侍的使喚小丫鬟,怎麽說進就進?
“怎麽進的?”小閑傻傻問,難道遇上她這位貴人?
趙嬤嬤自顧自吃起了粥,小半碗粥就兩筷子小菜,也就飽了。示意小閑把碗筷撤下去,待小閑再次迴來,才道:“你做的菜,我嚐過幾樣,味道都不錯。”
小閑驚奇,她怎麽會嚐到自己做的菜?嘴上卻道:“謝嬤嬤賞識大恩。”
眼前這位,可是夫人跟前的紅人,不過是開口要個小丫鬟,夫人當然不會拔了她的麵子。
趙嬤嬤意味深長道:“梅姨娘在飲食上,防得可真嚴。”
要不然也不會大半年難以得手。
小閑見趙嬤嬤似乎沒有惡意,大著膽子道:“不知盈掬姐姐、小菊她們去了哪裏?”
趙嬤嬤漫不經心道:“盈掬?梅姨娘帶來的丫鬟嗎?早就不在了。”
“他跟我說,攢了幾百錢,待我們成親時,好給我置聘禮。”
“我跟隨姨娘日久,待姨娘生下小主子,地位穩固,便離府。”
話猶在耳邊,人卻不在了嗎?那個一心憧憬與心上人雙宿雙飛的女孩,就這樣在塵世間消失了嗎?小閑眼中的淚一顆顆滴下來,落在衣襟上。
趙嬤嬤靜靜看她,良久,歎息一聲,道:“沒想到你倒是個重情義的。盈掬是你師傅吧?”
小閑點頭。兩人沒有舉行過拜師禮,盈掬生怕把她叫老了,也不許她稱唿師傅,隻以姐姐相稱。可是,盈掬真的教她很多東西,有的是她做,小閑默默在旁邊看到學會的,有的是她手把手教的。
有人在門外道:“嬤嬤,孫大娘病了,十郎君現要的粥沒法子呈上。”
十郎是陳氏親生的小兒子,名標,今年才八歲,因是早產兒,出生時隻有貓兒那麽大,陳氏總覺得虧欠了他,一向把他捧在手心裏疼愛。
這位小祖宗隻喝孫大娘熬的粥,別人熬的,他從不吃。如今孫大娘起不床,熬不了粥,不知有多少人會受波及。
趙嬤嬤顧不得和小閑談話,急急起身。
起居室裏一片淩亂,一個身著玉衣的小孩在地上撒潑哭鬧,丫鬟們跪了一地。
“這麽多人,連個熬粥的都沒有,你是怎麽做事的?”陳氏淩厲的眼神像箭一樣射在趙嬤嬤身上。
趙嬤嬤低頭,道:“孫氏已收拾好了開始熬粥了……”
陳氏怒道:“著了風寒的人不好好歇著,成心要把病氣過給別人嗎?”
過給別人沒關係,一個病人熬的粥,怎麽能讓十郎吃呢。
趙嬤嬤這才覺得自己疏忽。
孫大娘發著高燒,神智迷糊,坐在小凳子上打擺子,砂鍋裏的粥滾開,漫出來,澆滅了小爐子裏的炭,屋子裏一股燒焦味兒。
趙嬤嬤讓人扶她迴房去,發愁地道:“這可怎麽辦好。”
如果是別的菜,她親自出手,一定能讓主子滿意,可是十郎就是喜歡孫大娘熬的粥的味道,自三歲時吃這粥到現在,別人做的,他吃到嘴裏馬上吐出來了。
廚房裏人很多,不過都各司其職,孫大娘的本職工作就是每天熬這一鍋粥,別的,沒她什麽事。
小閑選取山西貢米、北方珍珠米、江南絲米按一定比例攪均,淘淨揉搓,浸泡小半個時辰,砂鍋用大火煮開,小火慢熬,邊熬邊攪拌,以防粘鍋。
忙碌的仆婦們慢慢停下手裏的活計,一人先出聲道:“哪裏來的清香?”
趙嬤嬤熬好了粥,呈上去,葉標隻吃了一口,便吐出來,接著大哭。如果趙嬤嬤不是一向信得過的人,早拖出去杖斃了。
小孩的哭聲不停,趙嬤嬤真的無法可想,差點跪地哀求:“小祖宗,你消停些吧。”
垂頭喪氣神思恍惚,不知碰在誰身上,她也沒在意。
被她撞了一下的少年停步,看她一副夢遊狀態,跌跌撞撞朝廚房方向而去。
“三哥在看什麽?”身後一個年歲相若長相柔美的少年快步追上來。
先前的少年收迴視線含笑。他大概十三四歲,麵容俊朗,身上隻著一件素白布衫,襯著他白得透明的一張臉,黑黑的眼眸,讓人一見難忘。
布衫少年是葉德的長子葉啟,族中排行第三,府中一向以三郎稱之。
趕上來的少年是庶次子葉邵,王氏所出,隻比葉啟小一歲,族中排行第四。他臉型肖了王氏,看起來柔美許多。
兩人並肩入內向陳氏請安去了。
………………
如果你喜歡本書,請放入書架,以方便閱讀,珂珂感激不盡。
秀禾是大廚房派來的人,不知會不會迴大廚房?小閑一直在尋找機會向大廚房來的人打探。
府裏所需的肉菜,由采買著人送到府上後,再由汪嬤嬤派人送到各房。葉德生有四子四女,各有兩個兒子和女兒擇院另居,有自己的小廚房,這些都是有份例的。
送肉菜來的是兩個粗使仆婦,每天寅時小閑會找各種借口在廚房門口晃悠,交接的人叫臘肉,每次都用小眼睛瞪小閑,神色不善。
小閑裝沒看見,探頭探腦看那兩個仆婦把竹筐抬進廚房,放好。
一隻手搭上後背,小閑寒毛直豎。
“你在這裏做什麽?”趙嬤嬤圓圓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小閑腦筋急轉,剛要隨便找個借口混過去,趙嬤嬤接著道:“臘肉說你天天在這裏窺探,我過來一看,果然沒錯。”
小閑瞪了那個見趙嬤嬤出現,已認真檢視肉菜的女子,很是無語。
臘肉是府裏的家生子兒,自小喜歡吃臘肉,慢慢的大家都叫她臘肉,父母起的名字倒沒人再喚。陳氏食用的臘肉出自她手不說,幾位郎君娘子的臘肉也由她供應,實在是府裏再沒有比她醃製臘肉醃得更好的了。
她不是隻喜歡臘肉嗎,什麽時候成了一個喜歡多管閑事的人?
趙嬤嬤拎起小閑的耳朵,朝廚房旁邊的屋子而去。那兒是趙嬤嬤平時休息吃茶的所在,有專人灑掃,幹淨異常。
食案上放一鍋粥四樣小菜。趙嬤嬤在食案後坐了,道:“說吧。”
小閑過去把門掩了,在下首坐了,道:“嬤嬤可認識一個叫秀禾的人?”
趙嬤嬤想了想,搖了搖頭,府裏幾百號人,廚房好幾處,哪裏都識得。
小閑把和秀禾的情份簡略說了,道:“當日她不怪我無意中搶她的風頭,誠心待我,實是難得,所以想探聽她是不是安全。”
趙嬤嬤隨手盛了一碗粥晾著,道:“你怎麽不問問,你為什麽會來這兒?”
闔府上下,誰不想進夫人的院子,就算在這兒做粗使丫鬟,出了院門別人也得給幾份麵子。小閑一個妾侍的使喚小丫鬟,怎麽說進就進?
“怎麽進的?”小閑傻傻問,難道遇上她這位貴人?
趙嬤嬤自顧自吃起了粥,小半碗粥就兩筷子小菜,也就飽了。示意小閑把碗筷撤下去,待小閑再次迴來,才道:“你做的菜,我嚐過幾樣,味道都不錯。”
小閑驚奇,她怎麽會嚐到自己做的菜?嘴上卻道:“謝嬤嬤賞識大恩。”
眼前這位,可是夫人跟前的紅人,不過是開口要個小丫鬟,夫人當然不會拔了她的麵子。
趙嬤嬤意味深長道:“梅姨娘在飲食上,防得可真嚴。”
要不然也不會大半年難以得手。
小閑見趙嬤嬤似乎沒有惡意,大著膽子道:“不知盈掬姐姐、小菊她們去了哪裏?”
趙嬤嬤漫不經心道:“盈掬?梅姨娘帶來的丫鬟嗎?早就不在了。”
“他跟我說,攢了幾百錢,待我們成親時,好給我置聘禮。”
“我跟隨姨娘日久,待姨娘生下小主子,地位穩固,便離府。”
話猶在耳邊,人卻不在了嗎?那個一心憧憬與心上人雙宿雙飛的女孩,就這樣在塵世間消失了嗎?小閑眼中的淚一顆顆滴下來,落在衣襟上。
趙嬤嬤靜靜看她,良久,歎息一聲,道:“沒想到你倒是個重情義的。盈掬是你師傅吧?”
小閑點頭。兩人沒有舉行過拜師禮,盈掬生怕把她叫老了,也不許她稱唿師傅,隻以姐姐相稱。可是,盈掬真的教她很多東西,有的是她做,小閑默默在旁邊看到學會的,有的是她手把手教的。
有人在門外道:“嬤嬤,孫大娘病了,十郎君現要的粥沒法子呈上。”
十郎是陳氏親生的小兒子,名標,今年才八歲,因是早產兒,出生時隻有貓兒那麽大,陳氏總覺得虧欠了他,一向把他捧在手心裏疼愛。
這位小祖宗隻喝孫大娘熬的粥,別人熬的,他從不吃。如今孫大娘起不床,熬不了粥,不知有多少人會受波及。
趙嬤嬤顧不得和小閑談話,急急起身。
起居室裏一片淩亂,一個身著玉衣的小孩在地上撒潑哭鬧,丫鬟們跪了一地。
“這麽多人,連個熬粥的都沒有,你是怎麽做事的?”陳氏淩厲的眼神像箭一樣射在趙嬤嬤身上。
趙嬤嬤低頭,道:“孫氏已收拾好了開始熬粥了……”
陳氏怒道:“著了風寒的人不好好歇著,成心要把病氣過給別人嗎?”
過給別人沒關係,一個病人熬的粥,怎麽能讓十郎吃呢。
趙嬤嬤這才覺得自己疏忽。
孫大娘發著高燒,神智迷糊,坐在小凳子上打擺子,砂鍋裏的粥滾開,漫出來,澆滅了小爐子裏的炭,屋子裏一股燒焦味兒。
趙嬤嬤讓人扶她迴房去,發愁地道:“這可怎麽辦好。”
如果是別的菜,她親自出手,一定能讓主子滿意,可是十郎就是喜歡孫大娘熬的粥的味道,自三歲時吃這粥到現在,別人做的,他吃到嘴裏馬上吐出來了。
廚房裏人很多,不過都各司其職,孫大娘的本職工作就是每天熬這一鍋粥,別的,沒她什麽事。
小閑選取山西貢米、北方珍珠米、江南絲米按一定比例攪均,淘淨揉搓,浸泡小半個時辰,砂鍋用大火煮開,小火慢熬,邊熬邊攪拌,以防粘鍋。
忙碌的仆婦們慢慢停下手裏的活計,一人先出聲道:“哪裏來的清香?”
趙嬤嬤熬好了粥,呈上去,葉標隻吃了一口,便吐出來,接著大哭。如果趙嬤嬤不是一向信得過的人,早拖出去杖斃了。
小孩的哭聲不停,趙嬤嬤真的無法可想,差點跪地哀求:“小祖宗,你消停些吧。”
垂頭喪氣神思恍惚,不知碰在誰身上,她也沒在意。
被她撞了一下的少年停步,看她一副夢遊狀態,跌跌撞撞朝廚房方向而去。
“三哥在看什麽?”身後一個年歲相若長相柔美的少年快步追上來。
先前的少年收迴視線含笑。他大概十三四歲,麵容俊朗,身上隻著一件素白布衫,襯著他白得透明的一張臉,黑黑的眼眸,讓人一見難忘。
布衫少年是葉德的長子葉啟,族中排行第三,府中一向以三郎稱之。
趕上來的少年是庶次子葉邵,王氏所出,隻比葉啟小一歲,族中排行第四。他臉型肖了王氏,看起來柔美許多。
兩人並肩入內向陳氏請安去了。
………………
如果你喜歡本書,請放入書架,以方便閱讀,珂珂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