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呂樹吃了一份酒店提供的早點就出發格勒港口。


    路上經過一座跨江大橋的時候被兩個交通警察攔了下來。


    呂樹的摩托車可是沒有上牌照,正打算擰油門跑路的時候,一個交通警察一個箭步上來把他鑰匙拔了。


    正當他準備出手打暈兩人跑路的時候,其中一個交通警察偷偷給他比了一個手勢。


    看到這個國際通用的搓錢手勢,呂樹鬆了一口氣。


    他往前靠近那人,小聲說道:“警官,多少?”


    “本來外國人要加倍的,還好你不是西方人,就收你10盧布吧!”


    呂樹摸出10盧布,偷偷遞了過去,笑著說道:“警官辛苦了。”


    那個交通警察瞄了一眼手裏的錢,朝著同伴點點頭。


    呂樹拿迴了摩托車,繼續往格勒港口行駛。


    剛剛通過大橋的人那麽多,別的人都不攔,偏偏他過的時候就攔下來吸一口血。


    就是吃定了自己是外國人,坑了也就坑了。


    唿!


    呂樹吐出一口濁氣,還是不夠強大。


    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地位,出行都是一個車隊,這些人敢隨意攔?


    這些人也就柿子專挑軟的捏,欺人太甚。


    他們要是按照規定,碰到沒有牌照的車進行沒收也無話可說,但他們卻是打著這旗號用來斂財。


    就算自己的車有牌照,他們也能再找出個其他問題來要錢。


    半個小時後,呂樹把車停在格勒港的一條街上。


    這裏可不像波羅港口那麽繁華,那邊是正兒八經的貿易港口。


    而這邊生活的人基本都是在那家造船廠上班的工人。


    這家造船廠鼎盛時期有著數千的工人,也就這幾年被醜國製裁,訂單銳減,隻剩下寥寥幾百的工人。


    呂樹遠遠的就能看到造船廠周圍有人看守,從他們的姿態不難看出是軍方的人。


    “那批九軸機床十有八九就是在裏麵,利用民營造船廠來秘密生產高精度的部件。”呂樹叼著一根草自言自語道。


    現在還是大白天,就算呂樹擁有空間也很難進去打探。


    造船廠非常大,他在大門口看到明麵上的看守人員就有十數人,再加上廠周圍和暗處的人,恐怕不下百人。


    數萬平米的廠房就算找也找不過來,不過造船廠有一點好處是沒有高樓,不需要他一層一層的找。


    呂樹把摩托車收進空間,遠遠的繞著造船廠走了一圈,發現了明麵上的看守人員大概在五十人左右。


    這些人眼神堅毅,走路的姿態身軀筆直,很容易發現。


    看來想要翻牆進去不太現實,隻能另想辦法。


    還好他有空間,對於挖地道熟得很。


    呂樹最後看了一眼造船廠,轉身往居民區走去,這事急不來,先找個住的地方慢慢打探。


    走了半個小時,逛遍了整個居民區都沒有找到一家旅館,隻有幾家小的餐館。


    轉念一想也對,這裏常年都沒有外人過來,開了旅館也沒人住。


    還好他的空間,大不了待在空間裏。


    正好很久沒有動手做菜了,呂樹看了一眼空間裏刷新物品的冰櫃,發現刷了一些調料品和一些生活用品,以及一些肉類。


    不過他現在在國外,隻要有錢,什麽都能買到,也用不上這些生活用品。


    呂樹挑出一袋火鍋料準備做個火鍋吃。


    在調製蘸料的時候發現之前的醬油用完了,於是又到取了一瓶出來。


    正要打開瓶蓋的時候他掃了一眼配料表,發現了有很多添加劑。


    呂樹皺了皺眉,把這瓶醬油放了迴去,重新挑了一瓶零添加的。


    他做火鍋喜歡加一些排骨到湯底煮,這樣做的湯底味道更好。


    ……


    兩天後,呂樹一無所獲,有些失望地離開了格勒港口。


    經過他的觀察,他已經確定了這裏明麵上和暗處的守衛達到了三百人,他們分成輪流三班倒。


    呂樹暫時放棄了用挖地道的方式進入,因為他還沒有找到機床具體的位置。


    如果貿然使用挖地道的方式,不能在短時間找到機床的話,自己就會陷入危機。


    挖地道最大的弊端就是開了一個地道出口後,再次封住是有痕跡的,很容易被人發現。


    這一趟算是白跑了。


    看來還是要從維爾特夫身上下功夫。


    呂樹取出摩托車,快速駛離格勒港口。


    兩個小時後,他再次來到富人區的那座建滿別墅的半山腰。


    等了半天都沒有發現維爾特夫的身影,難道還沒下班?


    呂樹耐心有限,不打算繼續等下去,他有維爾特夫公司的地址,準備主動出擊。


    ……


    “老板,今天港口到了一批晶體管。”


    維爾特夫停下手裏的工作,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點點頭,朝著短發青年擺擺手,“知道了,去把康特主管叫來。”


    “是。”短發青年點點頭,轉身小跑著離去。


    因為醜國的關係,東芝企業無法直接從島國發貨過來。


    但是不管在哪都是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企業想要賺大錢就要變通。


    而東芝的高層很聰明,他們想到一個完美的辦法。


    先把貨物發到不受醜國管控的挪威,然後再由挪威的船運往蘇聯。


    這中間雖然麻煩了一些,但是賺的錢很多。


    今天這批晶體管在海上漂了整整兩個多月終於到了蘇聯,這批貨在醜國下達製裁之前隻需要15萬美金就能買下,現在卻要翻倍。


    不但要給東芝加錢,就連挪威那邊也要吸一口血,等於多了一個中間商。


    不過留給維爾特夫的利潤仍然很高。


    他有兩條製作收音機的產線就要用到這些晶體管,等到全部做好賣出去利潤在30萬美金以上。m.23sk.


    當然,這些收益不是全歸他一人,東芝那邊占大頭。


    因為他的產線和配套都是東芝在醜國發布製裁令之前布局的,所以沒有受到影響。


    在十年前,他隻是個在島國打工的蘇聯人。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結識了一個東芝的高層人員。


    在那人的幫助下他迴到蘇聯,開始從一個普通人蛻變成一個成功者。


    這十年間他幫東芝賺了數百萬美金,當然,他自己也得到了幾十萬美金的收益,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富豪。


    這個年代幾十萬美金可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財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迴到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以夢啟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以夢啟航並收藏帶著空間迴到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