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律二年二月十四日淩晨的關雎宮大火,綿延了數個時辰,黎明前,才完全被撲滅。<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這座自大殷建國起就成為西六宮之首的美麗宮室化為了灰燼。


    到了日間,造辦處的工匠清理碎瓦殘渣,龍城衛同時清點出來的,還有上百的焦屍。


    景律帝在最後聞報傷亡的時刻,聽說還沒有找到柔嘉皇後,終於不支,被譚端勸著倒在禦輦上抬迴了齋宮。


    驚了覺站了一夜的人不論是興奮惋惜還是別的什麽情緒,到這時分,也都累了,在德妃的主持下,各自散去。


    十四日,龍城衛和內廷司證實柔嘉皇後薨逝,關雎宮同時燒死的宮人有一百多號,由於均燒的麵目全非,亦無法辨認,隻能從幸存的人排除確認。


    慎夫人劉氏十三日半天侍奉了皇後一天,晚上不當值出宮迴了永興侯府,得以幸免,但當班的敦夫人盧氏和一批二等三等宮女皆遇了難。


    品笛、侍簫和姚玉蓮、楊淑秀四個大宮女倒是全部幸存下來。


    四人聚集在廢墟上哭得天愁地慘。


    因皇後要堅持在關雎宮的小佛堂齋戒,並不要宮娥值夜侍奉,她們皆在皇後念完經後就寢之後迴到了自己的下處。


    留在佛堂外的不過兩個小黃門和內侍頭領之一魏進。


    如今當值的幾名內侍和宿在外殿的宮娥俱都燒了個幹淨,郭顯臣等被司禮監提去審問還未能歸來,柔嘉皇後一死,她們幾個就成了無主的孤魂。[]


    十五日,內廷頒發上諭,為柔嘉皇後治喪,並妥善安置關雎宮剩餘宮人。


    十六日,景律帝為昭聖太後行四十冥誕禮後,親赴華靈宮柔嘉皇後棺槨前酹酒,傳言哀毀過甚,很快不支。


    因時入春季,渤海王慕容禮奏請盡快將皇後盡快與武皇帝合葬,景律帝亦照準了。


    群臣原本以為這一來,衛國公府至少會表示一下反對。


    曆代帝後,甚至妃子,死後停靈的時間沒有這麽短的,依照景律帝對柔嘉皇後的特殊,想來衛國公府上書反對的話,皇後的棺槨在華靈城停放的時間能更久一些。


    不想衛國公府上下,竟無一絲動靜,觀承恩公淩東城等哭喪,形如槁木,便如牽線木偶般依著禮儀磕頭行禮,而夫人連氏,據說傷心過度不能下床,景律帝格外頒了恩旨,準許連氏迴臨安老家靜養。


    雖說喪儀很隆重,諡號也唯美,但承恩公府、衛國公府以及臨安伯府的繁華皆是柔嘉皇後帶來,諸人猜測風流雲散並不遙遠,對這三府也不再羨慕嫉妒。


    司禮大太監劉義果然在三日後取得了一定的證據,密報景律帝,內廷詔獄不停拿人,人心惶惶,最後竟牽扯至德妃身上。


    半月後,宗人府會同大理寺會審德妃謀害柔嘉皇後案,天下震驚。


    會審期間,德妃對自己所為供認不諱,並招供出了康慈皇貴太妃。


    至此,唐國公亦牽扯入謀殺柔嘉皇後案,徹查之後,奪爵,廢康慈皇貴太妃為庶人,並抖落出了她與永紹帝多年偷情的醜事,與德妃一道白綾賜死。


    唐國公一脈,除新科武探花張瀾因與銅陵王姬聯姻沒有受到牽連,其餘諸人奪職的奪職,流放的流放,其在西南軍中多年營造的實力,很快土崩瓦解,要職由軍中頗有名望的年輕將領頂上。


    很快一個多月過去,景律帝借柔嘉皇後案,大肆打擊了勳貴集團,人們漸漸開始在私下裏猜測,這麽大一幕戲,會不會是皇帝自個兒導演的。


    為帝者,這般雷厲風行,連渤海王亦從不抑其鋒芒,威信甚至達到順祚帝在位時說一不二的高度。


    四月,人間芳菲盡,天氣溫熱,勤懇理政數月的景律帝宣布駕幸浙江體察民情。


    禦駕逶迤,自運河而下。


    與此同時,東海之濱,奉旨嚴密盯著海岸線的官軍攔截住了一艘奇形怪狀的船。


    遙望見大陸的時候,容汐玦和抱樸便已難掩心中的激動。


    容汐玦還好,隻是一直負手站在舟首,凝目望著那一方的山巒海灘,目光溫柔得驚人。


    抱樸卻失心瘋一般,又跳又叫,引得魯馬拉都奇怪起來:“我瞧著跟泰邪差別也不大呀,你為何這麽高興?”


    抱樸用高深莫測的眼神睇她一眼,懶得迴答。


    話說竺雅和魯馬拉是在他們準備離開泰邪的前一夜就躲在船艙底跟隨著他們一起出海的。


    待到發現時,已是容汐玦等用盡全力將船劃出了泰邪一帶奇異的洋流範圍之後。


    船上沒有一個人有心力再送她們迴去。


    於是隻有暫時先帶著她們同往大殷。


    掌舵的華銳放滿了全帆,見了前頭駛過來的船也沒有避讓的意思,走到靜坐在船舷上的女子身邊,微笑道:“有生之年,咱們終於一起迴來了。”


    女子抬起眼,目光中水潤一片。


    海風吹動她的麵紗,在華銳的眼中,依舊如少女般柔美。


    巡海的船隻見對麵的怪船竟然不避不讓一頭衝來,嚇了一大跳,指揮官喊破了喉嚨,眾水軍合力轉舵,方才險險躲過了兩船相撞的命運。


    隸屬於鎮海水軍的這一隻小分隊指揮的是一個小旗主,憤怒過後本想立刻下令開炮打擊對方的船隻,不過在看到危立舟首的容汐玦之後,他傻眼了。


    沿海一帶的水軍如今都奉了金陵方麵的嚴旨,一旦發現與鳳和帝有關的消息,飛信傳報,極力攔截,立首功者,封侯拜將。


    小旗主原先也很想遇到鳳和帝,或者找到一些與他有關的蛛絲馬跡,可是如今直麵戰神,他膽怯了。


    這是一個一眼便叫人永生難忘的頂天立地的男子,俯仰天地間,若神祗般叫人不敢生出褻瀆之心。


    小旗主和水手們當初曾在水道岸邊恭送鳳和帝大軍出海。


    那時雖是龍舟站艦巍峨,但此刻對麵人的氣勢,一點也不比去歲出征的時候差一絲一毫。


    小旗主忽然撲了下來,大聲拜道:“小臣叩見陛下!”


    他身後的水軍本是六神無主,見主官一拜,趕緊都趴了下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雨黃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雨黃裳並收藏步步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