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殷朝祭天儀式為皇帝初獻、皇後亞獻、太子再獻,後期有太子則太子代,無太子則指定親王或皇子代為行禮。[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奠玉帛之際,淩妝手執繡滿皇室圖騰的白色絲帛方要進獻上天,一旁的魯王“鏗”地一聲,打翻了禮器。


    祭祀中發生這樣的事,為大失誤,魯王匍匐在地惶恐道:“臣大罪,請皇後娘娘責罰。”


    淩妝側目一看,他打碎的乃一件玉琮,正欲大事化小。


    祭祀台下忽有人叫喚了起來:“皇後,昨夜臣夜站司天台,見紫微垣中有流星犯中宮,主帝星隕落,又見北鬥中天樞明滅,遽爾光芒大盛,昭示小天罡下界,當可掃除海內而致天下太平。現魯王打碎玉琮,許是上天的意思……”


    天樞又叫小天罡,又稱貪狼星,道家本有貪狼星君會在某些時刻以降世的方式度化眾人,帶來和平的說法。


    這欽天監的監正語出驚人。


    誰敢在祭天大典上說帝星將隕落?又說天樞降世……


    滑天下之大稽!


    淩妝迴頭看看伏地的欽天監監正,又看看跪在身邊的魯王,倍覺無力。


    想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之際,說後周的符太後降旨請他即天子位。如今自己與那位年輕的符太後又有何異?


    唐國公張紹年朗聲道:“皇後,國不可一日無君,律王爺承寧,睿皇帝幼子,生而聰穎,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文成武就,天性仁孝,自母文襄貴嬪薨,恆思戀不樂,睿皇帝知之,親撫於元禧殿。[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年九歲,即於南書房與群臣論《孝經》,盡通大義。兼擅天音,多次代大行睿皇帝祭天、臨國學。今未加冠,美名已揚天下,臣為大殷天下計,不憚諱言,今請皇後詔天下,請律王正九五之位,以安社稷。”


    說著,唐國公走到祭台下撩袍長跪。


    這一番話當然就更為驚人了,許多小臣猝不及防,人群中起了騷亂。


    竟有三成大臣隨著唐國公齊聲奏請。


    沘陽王麵色大變,正要說話,卻見姚閣老也走了出來,蒼老的聲音中透出無限的激情:“王美姿貌,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不忘,關心百姓疾苦,每遊宴赴會,令府丁收拾剩餘,更散私財養孤寡,睿皇帝有疾,朝夕相侍,衣不解帶,及崩,步從喪還宮,至殯,水漿不入口,每哭輒慟絕,群臣皆曆曆在目。今唐國公所請,即使下情不安,卻乃為天下,臣讚同所奏,可令諸賢共詳衷。”


    姚閣老做了一輩子的翰林學士,名望極隆,洋洋灑灑一番話下來,自己已老淚縱橫,撲在地上泣不成聲道:“請皇後審時度勢,敦請律王即位。”


    他來這麽一出,臣子們全都醒悟過來,除了有限的一小撥之外,全都起身又跪在地上,紛紛頌揚律王的仁德,請皇後下詔。


    淩妝仰天逼迴淡淡的淚意。


    人心如此。


    李興仙等人的生死還捏在他手上,即使不交換這個條件,也已擋不住律王上位。


    她正待遂了眾人的意。


    律王已站在身邊寒聲道:“你等這是做什麽?逼宮麽?當致本王於何地?”


    唐國公又是一番大義之言。


    甚至連魯王亦顫巍巍道:“臣以為,為今之計,確是律王先擔起宗祧為上。”


    律王道:“小王行末,上有太上皇、忠王兄、湘王兄等……”


    淩妝瞥他一眼。


    真是演戲演上了癮,既然他要推,她可不急。


    “如此,一切等祭奠完畢再議。”


    天子,就是天之子,皇後說要等祭天完畢,誰也不好再說什麽。


    太常寺官員已替換上玉琮。


    魯王神態自若地繼續他的任務。


    一個多時辰下來,心口如壓著大石,淩妝已有些搖搖欲墜。


    律王倒是一貫的輕描淡寫、神仙之姿。


    等了這麽多年,他哪裏還在乎多等這麽些時候!


    祭台上負責傾酒的他,倒在享受美麗的皇後最後的倔強。


    咫尺之遙的美人攘袖現素手,皎腕約玉環,冰雪之質,聖潔無暇,急風中的單薄身姿……


    他的心,好似風輕輕掠過琴弦。


    九獻之後禮畢,淩妝微微一晃。


    律王不覺托了她的手肘一把。


    淩妝似被火灼般,瞬間閃了開去。


    律王麵色一黯,長眉漸漸攏了起來。


    祭祀禮畢,按製向官員們分賜食肉,叫“頒胙”,已有禮官上前奏道:“啟稟皇後,臣等清點祭牌,楚國公戶部尚書李興仙、一等伏鬱侯兵部尚書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蕭瑾、一等羽陵侯中軍右都督安東大都護阿史那必力無故不至,按律當嚴懲,還請皇後定奪。”


    淩妝赤足立於祭壇上,容色若雪,連櫻唇上都失了顏色。


    祭祀典的規矩極嚴,就是親王們出一點錯,比如亂了獻祭的順序,亦要降爵,何況他們三個不到?


    這分明是律王要拿掉他們爵位的姿態。


    她烏若浸水黑曜石的目光終是一轉,落在一旁的律王身上。


    上官攸已經急了,忙出列道:“楚國公等向來持重守禮,定不會無故不到,請皇後查問明白再做道理。”


    律王接住淩妝的目光,心頭有些奇異的感覺。


    確是奇異的感覺。


    這般的含愁凝睇,欲語還休,雖有千萬言,脈脈不能語的無奈。


    知情若劉通等輩,克製著麵部肌肉的抽動,卻怎麽看也是一派春風。


    這幾人的命捏在律王手上,雖然上官攸的話很容易接,但淩妝不敢擅做決斷,忍著氣問:“輔政王以為如何?”


    上官攸猛然抬起頭。


    律王唇邊浮起一絲笑紋,“皇後定奪便是。”


    不知情的官員們覺得皇後和輔政王這是在踢皮球,誰也不願意得罪那三位手握重兵的大將,但誰也不願意擔著不敢治他們的名頭。


    “我怎樣定奪,輔政王都不會有異議麽?”淩妝再問一句。


    這一迴連沘陽王也聽出了異樣。


    即便律王是輔政王,但平日裏皇後更倚重的是自己,牽涉到楚國公三人,她怎麽不問自己的意見,卻一再問律王呢?


    沘陽王還自疑惑,律王玫瑰色的唇已綻若曇花夜放,看上去頗為高興:“臣自然不敢有異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雨黃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雨黃裳並收藏步步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