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皇太子狹路相逢還能說上話,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淩妝雖不解其意,但胸臆間湧上一番話,怕沒有機會陳情,深深一福道:“先帝登基初年,諸王混戰,導致大殷百業凋敝,民不聊生,故廢沘陽郡王方才年少,臨危受命,提請先帝免除地丁銀,均田地、丈地計賦,丁隨田定,從此百姓安業;又獻定國七十二策,涉及三十六行,其中科考新製及以捐代役,萬民擁護,人稱其為賢相。[]”
這些皇太子自然都知道,上官攸口舌伶俐,忍不住駁:“再大的功勞也抵不過叛逆罪,難道你不懂?”
“奴婢懂。”淩妝看了上官攸一眼,“太子殿下征伐萬裏,若得到異族的寶劍寶物,是否都毀掉呢?”
“自然收入庫中。”上官攸一言既出,就知道繞進了她的話裏,卻是收不迴了。
“奴婢隻知,太宗李世民殺了兄弟,卻寬待魏征,君臣故事流傳百世。廢沘陽王手無兵權,即使先帝在位期間手執權柄,營營碌碌,不過盡忠勞苦而已,留下他對朝廷沒有任何威脅,反倒是件美談。殿下也說敬他為人,難道主子落難還誓死追隨的臣子不是天家難求的寶貝麽?”
這番話竟說得上官攸反駁不了,何況他素來為主上考慮,不免也覺得有理,向皇太子拱手道:“恭喜殿下得一賢臣。”
皇太子瞥了上官攸一眼,道:“三愚先生,你的辯才呢?”
淩妝沒想到他會去取笑上官攸,有些難以理解,不過可見皇太子與謀臣之間頗為相得,而且可能時時說不過軍師,受夠了鳥氣,如今可有人替他找補迴來了。
“既如此,從你所請。”皇太子似乎心情不錯,眉目間更加潤澤絢爛,朝賀拔矽道,“賞些銀子好生送迴家,姓蘇的破事兒,一並料理。”
淩妝萬萬沒想到他就這麽輕易地答應,口風裏流露沘陽王的事也不是問題,心頭感激,再拜了一拜:“殿下聖明。”
皇太子瞥了她一眼,袍角飛揚,帶著上官攸,轉身走了。
賀拔矽乜斜著地上的人歎了口氣,道聲:“沒眼色的!白瞎了聰明腦袋。”
喚了小太監傳殿下的口諭,才想起主子根本沒說賞多少銀子,沒得又叫他操心。(.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前頭東宮空蕩蕩,庫房裏那點家底都是廣寧衛攜進京的東西,以往打了勝仗一進城就大肆收獲,迴到本朝又劫掠不得,宮裏再不多撥點銀子稻米過來,顯見是不夠用了。
皇太子不理俗務,上官攸操心的也是軍餉、朝政等大事,過日子隻能他這個老太監硬著頭皮綢繆了。
扣扣索索賞了一百兩銀子,讓詹事府的官員謄寫了太子教令,一頭吩咐車馬將淩妝送出承恩門,一頭命人去尚宮局消除她的罪籍,賀拔矽方去料理蘇錦鴻的事兒。
誰知跑了一趟,倒得著個消息,不知該不該繼續把差辦下去,賀拔矽左思右想,奔迴涵章殿複命。
皇太子素性喜靜,上官攸是個滔滔不絕的人,坐不了一刻早被打發出去,賀拔矽踏進東暖閣,就見主子躺在臨窗的大炕上瞧著外頭出神。
西征軍帶了一批玻璃工匠到中都城,紫宸宮是最先去掉窗戶紙換上玻璃的宮室,皇太子躺的地方原先的紗屜子都撤了,視線不錯,但天寒地凍的,僅可見不遠處的飛簷翹角和灰藍藍的天空。
江南的這點子冷,對西塞苦寒之地長大的人來說真不算什麽,殿裏既沒燃香也沒燒炭,空蕩蕩極冷清。
賀拔矽貓著腰近前,見皇太子眼皮略動了動。
“迴殿下,老奴已著人將那女子好生送出宮。”他邊說邊打開炕頭檀木雕花櫃,抱出一卷黃綾被替主子蓋上,“蘇錦鴻原是容承圻的外甥,東宮亦屬內廷,孫初犁擔心外男與宮女之間傳出不好的事兒來,安頓他們在琉璃造辦廠服役,不想剛指派下去,皇後娘娘就打發人來提溜走了蘇錦鴻,說是去了勢,已充入德昌宮。”
這倒有些新鮮,皇太子微微側目:“哦?”
“德昌宮乃宜靜公主宮室,怎會將外男弄到那裏去?老奴頭先聽說了也摸不著頭腦,後來找坤和宮人一打聽,才知道公主與蘇錦鴻原有些傳聞,非要下嫁,鬧得不成話,皇後娘娘大怒,直接將蘇錦鴻辦了,叫他去公主跟前杵著,到這會隻怕死活還是個未知數。人既成了閹宦,仳離的事兒也不必辦了罷?”
皇太子唇角略牽:“皇後這事辦得不錯。”
賀拔矽可以說是打他落地起就侍奉在邊上的人,對皇太子的性子極為了解,見太子似笑非笑,心頭暖洋洋地。
外頭人傳狼王無情,其實則相反,主子雖然對俗務冷淡,但念舊,對身邊老人很寬待,那幾年先帝爺身子欠安,滕虛真人批小主子命格克親長,被迫送往邊關,先帝指派了四個有位份的太監跟隨,離宮萬裏,目標一致保主子長大成人,沒了勾心鬥角,大家拜把子成了兄弟。可惜另兩個沒福,相繼去了,隻留下他跟孫初犁見證這孩子長大成人,還出落得這般光風霽月,創下了不世的功勳。
可寬待歸寬待,他幾乎就沒見主子笑過,陸大將軍受了先帝的嚴命,對他教養十分盡心,似師似臣,卻沒擺在親長的位置,五六歲上,軍營裏的教頭就發現皇太子天賦異稟,不論跑步還是出拳,有著超越常人的速度,那之後陸大將軍更是看顧得緊。
賀拔矽常見小主子身上帶傷迴來,疲累得飯也吃不下,卻從未聽他吭過聲。小主子不哭不笑,與他在宮裏頭見的皇子皇孫都不同,活得苦,做奴才的都看在眼裏,疼在心上。
後來陸將軍去世,主子也嶄露頭角,帶兵打仗,起先得勝虧的是身先士卒,不惜命。名聲出去之後,有各路賢士前來投靠,那上官攸就算其中一個。
上官攸祖上一直為官,父親上官牧曾授左讚善,累遷翰林學士,為順祚十八年會試主考,因涉舞弊私其鄉族,險些丟了腦袋,後判流放伊犁,妻兒皆從。
流放裏頭的糟心事,那也不用說了,上官攸的新婚妻子不舍與丈夫分開,萬裏陪同,結果被人淩虐致死,其母年紀不小,卻也沒有逃過厄運,他怨怒滔天,殺守卒,穿沙漠,奄奄一息時遇上當時的廣寧王。
也合該他們投緣,容汐玦沉默寡言,卻欣賞上官攸的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對他的提議也聽得進去,從此收編各族,整頓軍容,與逞匹夫之勇時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這兩人對女人卻同樣避之唯恐不及。
上官攸無家無室,不要封賞,他的大仇說起來早就報了,似乎沒了目標,現居住在東宮第一重殿廡裏頭,將屬官如太子洗馬、太子詹事、太子侍講等人調理得對了脾胃,日常於青雀偏殿處理本該皇太子經手的政務。
不熟悉皇太子的人見他立了不世的功勳,自然以為抱負遠大,身邊的卻都知道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依賀拔矽看,原本主子少時,打仗立功勳為的是引起京裏祖父父親的注意,小孩子不都有那份心性麽?他也渴望親情,可後來,猛將雲集,就成了騎虎之勢,朝廷並沒有給邊軍派那麽多的員額和糧餉,逼得他以戰養戰,不住擴張。
可再打也有個頭,西征軍橫掃歐亞,總歸到了四海升平,無戰可打的時候了,皇太子驟然清閑,朝政並非他熟悉,而且更不是他有興趣的事兒,感覺百無聊賴了些也是有的。
一般宮裏頭的主子,十三四歲上就叫宮女太監給挑唆壞了,再說有宮婦朝著司長、司儀、司寢、司門的職位擠破頭,許多帝子皇孫十四五歲就生兒育女,賀拔矽一次聽說書,說大凡不世而出的英雄總是短壽,比如冠軍侯霍去病……
老太監心裏就留下個疙瘩,主子沒有子嗣,真是叫他操碎了心。從異國皇族的公主後妃中選過美人進獻,殿下黑臉懲治過進獻的人,從西域的漢官女侄中挑選,多是庸脂俗粉,連他這個閹奴都覺得委屈了主子,這事兒一擱,就耽擱到了主子弱冠。
如今瞧著送出去的犯婦,竟有做皇太子暖寢女的苗頭,他如何不操心?磕摸一番,笑道:“殿下,老奴多句嘴,蘇錦鴻雖是廢了,可漢人規矩多,那淩娘子今後多半嫁不得人,老奴瞧著阿虎稀罕她,不如留在宮中侍弄阿虎,為何放她返家呢?”
皇太子半晌不語,賀拔矽不敢催,就這麽靜默著,殿外來了個小黃門,賀拔矽輕手輕腳蹇到門邊,聽他稟道:“已交未時,敢問賀總管,在何處傳膳?”
“時辰過得真快!”賀拔矽歎了一聲,打眼瞧主子臥著懶怠挪動的模樣,道:“就在這兒吧。”
數桌菜肴,皇太子隻略用幾筷子,便傳廣寧衛和東宮宿衛練手。
狠狠摔打半日,又進些夜食,東宮的一天就這麽過去了。(未完待續。)
這些皇太子自然都知道,上官攸口舌伶俐,忍不住駁:“再大的功勞也抵不過叛逆罪,難道你不懂?”
“奴婢懂。”淩妝看了上官攸一眼,“太子殿下征伐萬裏,若得到異族的寶劍寶物,是否都毀掉呢?”
“自然收入庫中。”上官攸一言既出,就知道繞進了她的話裏,卻是收不迴了。
“奴婢隻知,太宗李世民殺了兄弟,卻寬待魏征,君臣故事流傳百世。廢沘陽王手無兵權,即使先帝在位期間手執權柄,營營碌碌,不過盡忠勞苦而已,留下他對朝廷沒有任何威脅,反倒是件美談。殿下也說敬他為人,難道主子落難還誓死追隨的臣子不是天家難求的寶貝麽?”
這番話竟說得上官攸反駁不了,何況他素來為主上考慮,不免也覺得有理,向皇太子拱手道:“恭喜殿下得一賢臣。”
皇太子瞥了上官攸一眼,道:“三愚先生,你的辯才呢?”
淩妝沒想到他會去取笑上官攸,有些難以理解,不過可見皇太子與謀臣之間頗為相得,而且可能時時說不過軍師,受夠了鳥氣,如今可有人替他找補迴來了。
“既如此,從你所請。”皇太子似乎心情不錯,眉目間更加潤澤絢爛,朝賀拔矽道,“賞些銀子好生送迴家,姓蘇的破事兒,一並料理。”
淩妝萬萬沒想到他就這麽輕易地答應,口風裏流露沘陽王的事也不是問題,心頭感激,再拜了一拜:“殿下聖明。”
皇太子瞥了她一眼,袍角飛揚,帶著上官攸,轉身走了。
賀拔矽乜斜著地上的人歎了口氣,道聲:“沒眼色的!白瞎了聰明腦袋。”
喚了小太監傳殿下的口諭,才想起主子根本沒說賞多少銀子,沒得又叫他操心。(.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前頭東宮空蕩蕩,庫房裏那點家底都是廣寧衛攜進京的東西,以往打了勝仗一進城就大肆收獲,迴到本朝又劫掠不得,宮裏再不多撥點銀子稻米過來,顯見是不夠用了。
皇太子不理俗務,上官攸操心的也是軍餉、朝政等大事,過日子隻能他這個老太監硬著頭皮綢繆了。
扣扣索索賞了一百兩銀子,讓詹事府的官員謄寫了太子教令,一頭吩咐車馬將淩妝送出承恩門,一頭命人去尚宮局消除她的罪籍,賀拔矽方去料理蘇錦鴻的事兒。
誰知跑了一趟,倒得著個消息,不知該不該繼續把差辦下去,賀拔矽左思右想,奔迴涵章殿複命。
皇太子素性喜靜,上官攸是個滔滔不絕的人,坐不了一刻早被打發出去,賀拔矽踏進東暖閣,就見主子躺在臨窗的大炕上瞧著外頭出神。
西征軍帶了一批玻璃工匠到中都城,紫宸宮是最先去掉窗戶紙換上玻璃的宮室,皇太子躺的地方原先的紗屜子都撤了,視線不錯,但天寒地凍的,僅可見不遠處的飛簷翹角和灰藍藍的天空。
江南的這點子冷,對西塞苦寒之地長大的人來說真不算什麽,殿裏既沒燃香也沒燒炭,空蕩蕩極冷清。
賀拔矽貓著腰近前,見皇太子眼皮略動了動。
“迴殿下,老奴已著人將那女子好生送出宮。”他邊說邊打開炕頭檀木雕花櫃,抱出一卷黃綾被替主子蓋上,“蘇錦鴻原是容承圻的外甥,東宮亦屬內廷,孫初犁擔心外男與宮女之間傳出不好的事兒來,安頓他們在琉璃造辦廠服役,不想剛指派下去,皇後娘娘就打發人來提溜走了蘇錦鴻,說是去了勢,已充入德昌宮。”
這倒有些新鮮,皇太子微微側目:“哦?”
“德昌宮乃宜靜公主宮室,怎會將外男弄到那裏去?老奴頭先聽說了也摸不著頭腦,後來找坤和宮人一打聽,才知道公主與蘇錦鴻原有些傳聞,非要下嫁,鬧得不成話,皇後娘娘大怒,直接將蘇錦鴻辦了,叫他去公主跟前杵著,到這會隻怕死活還是個未知數。人既成了閹宦,仳離的事兒也不必辦了罷?”
皇太子唇角略牽:“皇後這事辦得不錯。”
賀拔矽可以說是打他落地起就侍奉在邊上的人,對皇太子的性子極為了解,見太子似笑非笑,心頭暖洋洋地。
外頭人傳狼王無情,其實則相反,主子雖然對俗務冷淡,但念舊,對身邊老人很寬待,那幾年先帝爺身子欠安,滕虛真人批小主子命格克親長,被迫送往邊關,先帝指派了四個有位份的太監跟隨,離宮萬裏,目標一致保主子長大成人,沒了勾心鬥角,大家拜把子成了兄弟。可惜另兩個沒福,相繼去了,隻留下他跟孫初犁見證這孩子長大成人,還出落得這般光風霽月,創下了不世的功勳。
可寬待歸寬待,他幾乎就沒見主子笑過,陸大將軍受了先帝的嚴命,對他教養十分盡心,似師似臣,卻沒擺在親長的位置,五六歲上,軍營裏的教頭就發現皇太子天賦異稟,不論跑步還是出拳,有著超越常人的速度,那之後陸大將軍更是看顧得緊。
賀拔矽常見小主子身上帶傷迴來,疲累得飯也吃不下,卻從未聽他吭過聲。小主子不哭不笑,與他在宮裏頭見的皇子皇孫都不同,活得苦,做奴才的都看在眼裏,疼在心上。
後來陸將軍去世,主子也嶄露頭角,帶兵打仗,起先得勝虧的是身先士卒,不惜命。名聲出去之後,有各路賢士前來投靠,那上官攸就算其中一個。
上官攸祖上一直為官,父親上官牧曾授左讚善,累遷翰林學士,為順祚十八年會試主考,因涉舞弊私其鄉族,險些丟了腦袋,後判流放伊犁,妻兒皆從。
流放裏頭的糟心事,那也不用說了,上官攸的新婚妻子不舍與丈夫分開,萬裏陪同,結果被人淩虐致死,其母年紀不小,卻也沒有逃過厄運,他怨怒滔天,殺守卒,穿沙漠,奄奄一息時遇上當時的廣寧王。
也合該他們投緣,容汐玦沉默寡言,卻欣賞上官攸的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對他的提議也聽得進去,從此收編各族,整頓軍容,與逞匹夫之勇時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這兩人對女人卻同樣避之唯恐不及。
上官攸無家無室,不要封賞,他的大仇說起來早就報了,似乎沒了目標,現居住在東宮第一重殿廡裏頭,將屬官如太子洗馬、太子詹事、太子侍講等人調理得對了脾胃,日常於青雀偏殿處理本該皇太子經手的政務。
不熟悉皇太子的人見他立了不世的功勳,自然以為抱負遠大,身邊的卻都知道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依賀拔矽看,原本主子少時,打仗立功勳為的是引起京裏祖父父親的注意,小孩子不都有那份心性麽?他也渴望親情,可後來,猛將雲集,就成了騎虎之勢,朝廷並沒有給邊軍派那麽多的員額和糧餉,逼得他以戰養戰,不住擴張。
可再打也有個頭,西征軍橫掃歐亞,總歸到了四海升平,無戰可打的時候了,皇太子驟然清閑,朝政並非他熟悉,而且更不是他有興趣的事兒,感覺百無聊賴了些也是有的。
一般宮裏頭的主子,十三四歲上就叫宮女太監給挑唆壞了,再說有宮婦朝著司長、司儀、司寢、司門的職位擠破頭,許多帝子皇孫十四五歲就生兒育女,賀拔矽一次聽說書,說大凡不世而出的英雄總是短壽,比如冠軍侯霍去病……
老太監心裏就留下個疙瘩,主子沒有子嗣,真是叫他操碎了心。從異國皇族的公主後妃中選過美人進獻,殿下黑臉懲治過進獻的人,從西域的漢官女侄中挑選,多是庸脂俗粉,連他這個閹奴都覺得委屈了主子,這事兒一擱,就耽擱到了主子弱冠。
如今瞧著送出去的犯婦,竟有做皇太子暖寢女的苗頭,他如何不操心?磕摸一番,笑道:“殿下,老奴多句嘴,蘇錦鴻雖是廢了,可漢人規矩多,那淩娘子今後多半嫁不得人,老奴瞧著阿虎稀罕她,不如留在宮中侍弄阿虎,為何放她返家呢?”
皇太子半晌不語,賀拔矽不敢催,就這麽靜默著,殿外來了個小黃門,賀拔矽輕手輕腳蹇到門邊,聽他稟道:“已交未時,敢問賀總管,在何處傳膳?”
“時辰過得真快!”賀拔矽歎了一聲,打眼瞧主子臥著懶怠挪動的模樣,道:“就在這兒吧。”
數桌菜肴,皇太子隻略用幾筷子,便傳廣寧衛和東宮宿衛練手。
狠狠摔打半日,又進些夜食,東宮的一天就這麽過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