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鼻青臉腫的來護兒
隋唐:訂婚李秀寧,開局大雪龍騎 作者:清風明月夜1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經四個月的時間,不光是朝廷上發生了巨大變化。
士族中的變化也極大。
朝廷派人清剿了崔氏的財產,和楊昭預計的一樣,隻有三分之二。
不過僅僅是這些,就已經夠了。
讓國庫一下充盈了起來。
足足黃金千萬兩。
崔氏的餘孽大部分被士族們聯合起來圍剿的差不多。
還剩下的都是旁支的旁支,沒有多大的關係。
不足掛齒。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士族們已經完全反應過來,王氏成為了眾矢之的。
偏偏王林在這種關鍵時候去世了。
京城圍剿的過程中,本就身體虛脫的王林迴來之後就一直生病。
最後病死在床榻之上。
沒有了王林,士族們就更加不怕了。
作為長子的王客擔任起了大旗,他天資聰慧不錯,但經驗少。
哪裏玩得過那些老狐狸。
幾次失利後,王客開始反擊,他忍無可忍下偷襲了那群士族。
最後士族們以牙還牙,找到機會,半夜將王氏滿門抄斬。
一個活口沒留。
密切關注這一切的楊昭,當即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件事。
故而士族們想要將王氏的財產瓜分的時候。
楊昭派去的細作起了作用,引起內訌。
士族們互相殘殺,最後楊昭下令,朝廷派出將士族們全部清剿。
所有家產也充入到了國庫當眾。
“那群士族也是咎由自取,王氏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也一樣。”
魏征滿不在意,這群人的下場,早就已經注定。
迴想起當初楊昭說的話和計劃,徐茂公等人更加佩服他,真的是按照預計一步一步來的。
這就側麵證明了一件事,楊昭之前對李世民的猜測,正確率很高。
他們對此也真正的放心了起來。
“不過,崔晉沒有抓到,我在那守了三個月,沒看到人。”
來護兒站在一旁有些不悅。
他為了抓捕崔晉,三個月沒動彈,無聊之餘,更多的是失望。
眾人沉默了,沒人說話。
徐茂公覺得,這是唯一一次,楊昭失算的地方。
“很正常,崔晉不來,說明了兩個問題。”
卻沒料到楊昭竟然會這樣說。
他們不會認為這是楊昭為了麵子才有這樣的說辭,裏麵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楊昭繼續說道:
“我有懷疑過崔晉並不會傻到將東西放在一個地方,其中的距離也不會很近。”
“在東武城縣和他的接觸中,他的表現就能體現出這一點來,所以我讓來護兒去看著,一個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還有一個,也是為了防止萬一。”
“我的確不清楚崔晉藏錢的地點,若真是在東武城縣,這個錢他必須要冒風險去取出來,隻要他出現,李世民和崔晉,一定會留一個人下來。”
“現在的結果,倒是說明了崔晉果然不是表麵上的那樣,他很會偽裝,恐怕,他已經拿著錢和李世民走了。”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很快理解了楊昭意思。
同時感到沮喪,有了這筆錢,崔晉和李世民的計劃就更進一步。
這個隱患,一天不除,心中難以安穩。
“陛下,要不我帶人去一趟吐穀渾,摸一摸底細?”
來護兒申請出戰,這個任務是自己沒有辦好,他要挽迴自己的尊嚴。
楊昭直接拒絕。
“吐穀渾也不小,你喬裝打扮進去,找個幾年也找不到,等到那時候,李世民早就成功了。”
“這點你不用擔心,我自有安排。”
他心裏是知道的,有力量保護李世民,沒到關鍵時刻,來護兒隻是浪費時間。m.23sk.
所以他也沒有打算利用錦衣衛的力量,多半也是徒勞。
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
時機到了,也就成了。
不過楊昭內心有預感,武則天的事情,要趕快了。
盡快找到,心裏也安穩一些,也多了一份把握。
“漕運修建還有半年也要結束了,明天我打算一路南下,微服私訪看看。”
楊昭突兀的說出了一個計劃。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徐茂公和魏征沒有說話,他們清楚,楊昭做出的決定,無法改變。
來護兒不清楚,當下蹙眉說道:
“陛下,此事不可,朝中無人打理。”
一炷香後,來護兒鼻青臉腫的出來了。
徐茂公在一旁憋笑,魏征憐憫的看著他,蘇威滿是同情,裴炬一臉的無奈。
當時是,楊昭果斷反駁,現在朝中井然有序,還有太上皇在,朝政不是問題。
到時候利用當初的老套路,不會有人發現。
來護兒作為武將,說話向來直來直往,直接說此事不妥。
兩人吵的不可開交。
徐茂公保持中立,魏征時不時插上兩句為楊昭說話,蘇威惹不起,隻能悄悄拽著來護兒的衣袖。
裴炬則是好言相勸,來護兒不聽。
來護兒一臉的鬱悶,他怎麽也想不到楊昭說動手就動手。
同時心裏也納悶,他天天操練,楊昭自從當上了皇帝後很少練武,可以說是沒有時間。
為何武力不減反增?
長時間沒有看到楊昭動手,他都有種錯覺,自己可以打個平分秋色。
真倒黴!
他隻能這樣暗戳戳的想到。
對於半年後的計劃,楊昭提前將這件事告訴了楊廣,好讓他做個準備。
楊廣欣然接受。
他過渡的安享晚年,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朝政也手癢的很。
不過是頂著一張人皮麵具罷了。
也算是過過癮。
隨後楊昭將此事告知了後宮幾位貴妃,對於李寧秀。
他將要去尋找武瞾的消息放了出來。
這件事以後必將是要知道的。
麵對信任的人,楊昭沒必要隱瞞,出乎意料的是,李寧秀並未有任何不滿。
相反很是鼓勵楊昭,說是後宮很久沒有新人進來,多一位姐妹也好。
此次出宮是微服私訪,楊昭也不知道會去多長時間。
剩下的半年時間裏,將後宮挨個滋潤了個遍。
不知道為什麽,盡管是這樣的頻率,也未有人懷上子嗣。
楊昭對此有些鬱悶,不過想到那股力量,冥冥中有些感悟,同時又有了新的猜想。
隻是這個猜想,還需要他來一步步的證實。
士族中的變化也極大。
朝廷派人清剿了崔氏的財產,和楊昭預計的一樣,隻有三分之二。
不過僅僅是這些,就已經夠了。
讓國庫一下充盈了起來。
足足黃金千萬兩。
崔氏的餘孽大部分被士族們聯合起來圍剿的差不多。
還剩下的都是旁支的旁支,沒有多大的關係。
不足掛齒。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士族們已經完全反應過來,王氏成為了眾矢之的。
偏偏王林在這種關鍵時候去世了。
京城圍剿的過程中,本就身體虛脫的王林迴來之後就一直生病。
最後病死在床榻之上。
沒有了王林,士族們就更加不怕了。
作為長子的王客擔任起了大旗,他天資聰慧不錯,但經驗少。
哪裏玩得過那些老狐狸。
幾次失利後,王客開始反擊,他忍無可忍下偷襲了那群士族。
最後士族們以牙還牙,找到機會,半夜將王氏滿門抄斬。
一個活口沒留。
密切關注這一切的楊昭,當即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件事。
故而士族們想要將王氏的財產瓜分的時候。
楊昭派去的細作起了作用,引起內訌。
士族們互相殘殺,最後楊昭下令,朝廷派出將士族們全部清剿。
所有家產也充入到了國庫當眾。
“那群士族也是咎由自取,王氏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也一樣。”
魏征滿不在意,這群人的下場,早就已經注定。
迴想起當初楊昭說的話和計劃,徐茂公等人更加佩服他,真的是按照預計一步一步來的。
這就側麵證明了一件事,楊昭之前對李世民的猜測,正確率很高。
他們對此也真正的放心了起來。
“不過,崔晉沒有抓到,我在那守了三個月,沒看到人。”
來護兒站在一旁有些不悅。
他為了抓捕崔晉,三個月沒動彈,無聊之餘,更多的是失望。
眾人沉默了,沒人說話。
徐茂公覺得,這是唯一一次,楊昭失算的地方。
“很正常,崔晉不來,說明了兩個問題。”
卻沒料到楊昭竟然會這樣說。
他們不會認為這是楊昭為了麵子才有這樣的說辭,裏麵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楊昭繼續說道:
“我有懷疑過崔晉並不會傻到將東西放在一個地方,其中的距離也不會很近。”
“在東武城縣和他的接觸中,他的表現就能體現出這一點來,所以我讓來護兒去看著,一個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還有一個,也是為了防止萬一。”
“我的確不清楚崔晉藏錢的地點,若真是在東武城縣,這個錢他必須要冒風險去取出來,隻要他出現,李世民和崔晉,一定會留一個人下來。”
“現在的結果,倒是說明了崔晉果然不是表麵上的那樣,他很會偽裝,恐怕,他已經拿著錢和李世民走了。”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很快理解了楊昭意思。
同時感到沮喪,有了這筆錢,崔晉和李世民的計劃就更進一步。
這個隱患,一天不除,心中難以安穩。
“陛下,要不我帶人去一趟吐穀渾,摸一摸底細?”
來護兒申請出戰,這個任務是自己沒有辦好,他要挽迴自己的尊嚴。
楊昭直接拒絕。
“吐穀渾也不小,你喬裝打扮進去,找個幾年也找不到,等到那時候,李世民早就成功了。”
“這點你不用擔心,我自有安排。”
他心裏是知道的,有力量保護李世民,沒到關鍵時刻,來護兒隻是浪費時間。m.23sk.
所以他也沒有打算利用錦衣衛的力量,多半也是徒勞。
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
時機到了,也就成了。
不過楊昭內心有預感,武則天的事情,要趕快了。
盡快找到,心裏也安穩一些,也多了一份把握。
“漕運修建還有半年也要結束了,明天我打算一路南下,微服私訪看看。”
楊昭突兀的說出了一個計劃。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徐茂公和魏征沒有說話,他們清楚,楊昭做出的決定,無法改變。
來護兒不清楚,當下蹙眉說道:
“陛下,此事不可,朝中無人打理。”
一炷香後,來護兒鼻青臉腫的出來了。
徐茂公在一旁憋笑,魏征憐憫的看著他,蘇威滿是同情,裴炬一臉的無奈。
當時是,楊昭果斷反駁,現在朝中井然有序,還有太上皇在,朝政不是問題。
到時候利用當初的老套路,不會有人發現。
來護兒作為武將,說話向來直來直往,直接說此事不妥。
兩人吵的不可開交。
徐茂公保持中立,魏征時不時插上兩句為楊昭說話,蘇威惹不起,隻能悄悄拽著來護兒的衣袖。
裴炬則是好言相勸,來護兒不聽。
來護兒一臉的鬱悶,他怎麽也想不到楊昭說動手就動手。
同時心裏也納悶,他天天操練,楊昭自從當上了皇帝後很少練武,可以說是沒有時間。
為何武力不減反增?
長時間沒有看到楊昭動手,他都有種錯覺,自己可以打個平分秋色。
真倒黴!
他隻能這樣暗戳戳的想到。
對於半年後的計劃,楊昭提前將這件事告訴了楊廣,好讓他做個準備。
楊廣欣然接受。
他過渡的安享晚年,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朝政也手癢的很。
不過是頂著一張人皮麵具罷了。
也算是過過癮。
隨後楊昭將此事告知了後宮幾位貴妃,對於李寧秀。
他將要去尋找武瞾的消息放了出來。
這件事以後必將是要知道的。
麵對信任的人,楊昭沒必要隱瞞,出乎意料的是,李寧秀並未有任何不滿。
相反很是鼓勵楊昭,說是後宮很久沒有新人進來,多一位姐妹也好。
此次出宮是微服私訪,楊昭也不知道會去多長時間。
剩下的半年時間裏,將後宮挨個滋潤了個遍。
不知道為什麽,盡管是這樣的頻率,也未有人懷上子嗣。
楊昭對此有些鬱悶,不過想到那股力量,冥冥中有些感悟,同時又有了新的猜想。
隻是這個猜想,還需要他來一步步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