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我說過,你小看了我
隋唐:訂婚李秀寧,開局大雪龍騎 作者:清風明月夜1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句話就將你說的暈頭轉向。
根本達不到此行的目的,你又不能動強硬手段抓捕,人家畢竟隻是有嫌疑,不是犯人。
昌彪犯了難,當時情況緊急,就是為了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隻顧得上前門。
主要的是,所有人都一致懷疑崔晉肯定就在崔府。
火速行動才能一擊致命。
誰能想到還有一個後門。
此時崔府也已經搜的差不多,沒有找到人。
“難道人也已經從後門走了?”
昌彪看了眼身旁的副官,後者悄然無息的退了出去。
兩人之間的默契隻需要一個眼神就夠了。
要是崔晉也從後門溜走,現在一定還在大街上,這個消息非常重要,加強對街邊的巡邏!
這個動作,在崔氏的幾個老狐狸的眼睛裏看的一清二楚。
“昌首領,我是不是沒事了?”
瞧見昌彪不說話,崔縣解試探性的問道。
剛要迴話,派去寶青坊的侍衛迴來了,躬身抱拳,走到昌彪的耳邊低聲說道:
“統領,阿青姑娘的確接了崔大人的客。”
“不過,兩人沒聊多久,阿青姑娘不知道什麽時候就睡著了,直到我們去了之後才叫醒她。”
昌彪看了眼滿臉笑意的崔縣解,沉聲說道:
“沒事了,多有打擾,見諒。”
抱拳說完後,帶人轉身就走,絲毫沒有停留。
一旁另一位副官小聲說道:
“統領,他明顯不對,就這樣走了?”
昌彪歎了口氣:“那能怎麽辦,這有能說明什麽,有這幾個老狐狸在,口才上,我們對付不來。”
說罷又是冷笑一聲:
“徐公讓我等卯時集合,這群士族也不過負隅頑抗罷了。”
副官點點,頓時處於泰然,是啊,今天過後,一切都結束了。
不管是崔氏還是什麽氏,統統都會消失。
……
等到禦林軍走後,崔仁德收起了笑臉,一臉淡然,朝著府內走了進去。
崔縣解緊跟其後。
眾人再次來到中堂,崔縣解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崔仁德坐在太師椅上,嗬了一聲,淡然的問道:
“是你做的?”
眾人都是看過來,他們聽不出族長的語氣,一時間捉摸不透。
“是。”
崔縣解並未否認,態度非常誠懇。
“隨我去書房。”
其餘分支的家主都想跟著聽聽,奈何族長並不這樣想。
可惜啊,最精彩的一幕看不到。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書房,崔仁德沒什麽表情,有些半信半疑的問道:
“哼,你對崔晉的敵意僅次於崔融,這麽難得的機會,你不好好把握?”
崔縣解仿佛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在崔仁德的麵前不再退縮,而是風輕雲淡的笑了笑。
“父親,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不過你也小看了我。”
崔仁德有些詫異崔縣解的態度,撫著頜下的胡須,靜默了片刻。
“我是小看你了。”
他像是想明白了什麽,再次看向崔縣解的時候,眼神中帶著怒氣。
“你知不知道,你差點就毀了計劃!”
崔仁德近乎是低吼,他不在意崔縣解的目的,他要的,隻是結果。
“我有分寸,這不是計劃照常嗎。”
“你有分寸?現在滿城都是禁軍!大牢裏麵已經亂了,你告訴我,卯時還怎麽行動?”
“我說了,你小看了我,待到寅時,自然見分曉。”
“毀掉了計劃,下場不是我們能承受得起的,那位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是啊,不然怎麽抓得住二弟呢?”
“都這種時候,你還想著爭族長的位置,你這種不考慮後果的行動,還想帶領族人,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崔縣解沉默,不在說話,父親一直看不起他,他心裏也清楚,人的心中隻要有了偏見,無論你怎麽做,做了什麽,都是錯的。
“哼!這件事你給我解決幹淨了,要是出了半點差池,別說是族長了,連崔家的門,你都不要想進來!”
崔仁德怒發衝冠,摔門而去。
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崔縣解的眼中閃過一絲殺機。
……
皇城,瞭望台。
這裏是徐茂公平時觀星的地方,在這裏,還可以看到整個長安城的景象。
可以說是最高的建築。
楊昭雙手負立,站在邊緣處,俯瞰整個長安城。
身後跟著徐茂公和魏征。
“陛下,您在看什麽?”
徐茂公大部分時間都在觀星,很少看長安。
距離太遠,有些地方看不清,還不如天空的星河,涇渭分明。
“你們瞧,那便是崔府,仔細看去,竟是在內成最繁華的地段。”
兩人順著楊昭手指的方向看去,麵露赧顏。
崔融說到底隻是個三品,還是個從三品,住的位置卻是比徐茂公的還要好。
內城的地段,官員府邸不是有錢就能拿到好位置的。
比如徐茂公官職左仆射,他說他要崔融的位置,大部分的官員都不敢搶奪。
加上皇恩浩蕩,徐茂公是想選哪裏選哪裏。
讓他們難看的是,兩人竟然從未發現過這一點。
“來消息了。”
就在兩人尷尬之際,一隻信格飛來,落在了楊昭的手上。
快速掃了一眼,楊昭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表情。3sk.
徐茂公和魏征不敢說話,僅僅等待著楊昭開口。
此時恰好一陣清風拂過,兩人看不清楊昭的麵容,確能感受到一股驚悚的氣息暗流湧動。
“人,跑了。”
半響,楊昭口中傳來輕飄飄的三個字。
兩人瞠口結舌,互看一眼,皆是毛骨悚然。
“為……何?”
徐茂公隻感到口舌幹燥,兩個字宛如千金重。
紙張被楊昭一丟,恰好落到徐茂公身前,撿起一看。
“西城門無人看守,待人到時,無任何異樣。”
魏征看的將信將疑,城門怎會無人看守,徐茂公辦事向來嚴謹,禁軍都是親信,不可能出現背叛。
精兵把守下,更不可能存在玩忽職守。
或許是換班,剛好來的不是時候,魏征心中安慰。
接下往下看,兩人大驚失色。
上麵寫道:
“城門左側三裏,見地道,可通人,城門外,崔晉一行四人朝東逃離,追矣。”
根本達不到此行的目的,你又不能動強硬手段抓捕,人家畢竟隻是有嫌疑,不是犯人。
昌彪犯了難,當時情況緊急,就是為了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隻顧得上前門。
主要的是,所有人都一致懷疑崔晉肯定就在崔府。
火速行動才能一擊致命。
誰能想到還有一個後門。
此時崔府也已經搜的差不多,沒有找到人。
“難道人也已經從後門走了?”
昌彪看了眼身旁的副官,後者悄然無息的退了出去。
兩人之間的默契隻需要一個眼神就夠了。
要是崔晉也從後門溜走,現在一定還在大街上,這個消息非常重要,加強對街邊的巡邏!
這個動作,在崔氏的幾個老狐狸的眼睛裏看的一清二楚。
“昌首領,我是不是沒事了?”
瞧見昌彪不說話,崔縣解試探性的問道。
剛要迴話,派去寶青坊的侍衛迴來了,躬身抱拳,走到昌彪的耳邊低聲說道:
“統領,阿青姑娘的確接了崔大人的客。”
“不過,兩人沒聊多久,阿青姑娘不知道什麽時候就睡著了,直到我們去了之後才叫醒她。”
昌彪看了眼滿臉笑意的崔縣解,沉聲說道:
“沒事了,多有打擾,見諒。”
抱拳說完後,帶人轉身就走,絲毫沒有停留。
一旁另一位副官小聲說道:
“統領,他明顯不對,就這樣走了?”
昌彪歎了口氣:“那能怎麽辦,這有能說明什麽,有這幾個老狐狸在,口才上,我們對付不來。”
說罷又是冷笑一聲:
“徐公讓我等卯時集合,這群士族也不過負隅頑抗罷了。”
副官點點,頓時處於泰然,是啊,今天過後,一切都結束了。
不管是崔氏還是什麽氏,統統都會消失。
……
等到禦林軍走後,崔仁德收起了笑臉,一臉淡然,朝著府內走了進去。
崔縣解緊跟其後。
眾人再次來到中堂,崔縣解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崔仁德坐在太師椅上,嗬了一聲,淡然的問道:
“是你做的?”
眾人都是看過來,他們聽不出族長的語氣,一時間捉摸不透。
“是。”
崔縣解並未否認,態度非常誠懇。
“隨我去書房。”
其餘分支的家主都想跟著聽聽,奈何族長並不這樣想。
可惜啊,最精彩的一幕看不到。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書房,崔仁德沒什麽表情,有些半信半疑的問道:
“哼,你對崔晉的敵意僅次於崔融,這麽難得的機會,你不好好把握?”
崔縣解仿佛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在崔仁德的麵前不再退縮,而是風輕雲淡的笑了笑。
“父親,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不過你也小看了我。”
崔仁德有些詫異崔縣解的態度,撫著頜下的胡須,靜默了片刻。
“我是小看你了。”
他像是想明白了什麽,再次看向崔縣解的時候,眼神中帶著怒氣。
“你知不知道,你差點就毀了計劃!”
崔仁德近乎是低吼,他不在意崔縣解的目的,他要的,隻是結果。
“我有分寸,這不是計劃照常嗎。”
“你有分寸?現在滿城都是禁軍!大牢裏麵已經亂了,你告訴我,卯時還怎麽行動?”
“我說了,你小看了我,待到寅時,自然見分曉。”
“毀掉了計劃,下場不是我們能承受得起的,那位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是啊,不然怎麽抓得住二弟呢?”
“都這種時候,你還想著爭族長的位置,你這種不考慮後果的行動,還想帶領族人,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崔縣解沉默,不在說話,父親一直看不起他,他心裏也清楚,人的心中隻要有了偏見,無論你怎麽做,做了什麽,都是錯的。
“哼!這件事你給我解決幹淨了,要是出了半點差池,別說是族長了,連崔家的門,你都不要想進來!”
崔仁德怒發衝冠,摔門而去。
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崔縣解的眼中閃過一絲殺機。
……
皇城,瞭望台。
這裏是徐茂公平時觀星的地方,在這裏,還可以看到整個長安城的景象。
可以說是最高的建築。
楊昭雙手負立,站在邊緣處,俯瞰整個長安城。
身後跟著徐茂公和魏征。
“陛下,您在看什麽?”
徐茂公大部分時間都在觀星,很少看長安。
距離太遠,有些地方看不清,還不如天空的星河,涇渭分明。
“你們瞧,那便是崔府,仔細看去,竟是在內成最繁華的地段。”
兩人順著楊昭手指的方向看去,麵露赧顏。
崔融說到底隻是個三品,還是個從三品,住的位置卻是比徐茂公的還要好。
內城的地段,官員府邸不是有錢就能拿到好位置的。
比如徐茂公官職左仆射,他說他要崔融的位置,大部分的官員都不敢搶奪。
加上皇恩浩蕩,徐茂公是想選哪裏選哪裏。
讓他們難看的是,兩人竟然從未發現過這一點。
“來消息了。”
就在兩人尷尬之際,一隻信格飛來,落在了楊昭的手上。
快速掃了一眼,楊昭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表情。3sk.
徐茂公和魏征不敢說話,僅僅等待著楊昭開口。
此時恰好一陣清風拂過,兩人看不清楊昭的麵容,確能感受到一股驚悚的氣息暗流湧動。
“人,跑了。”
半響,楊昭口中傳來輕飄飄的三個字。
兩人瞠口結舌,互看一眼,皆是毛骨悚然。
“為……何?”
徐茂公隻感到口舌幹燥,兩個字宛如千金重。
紙張被楊昭一丟,恰好落到徐茂公身前,撿起一看。
“西城門無人看守,待人到時,無任何異樣。”
魏征看的將信將疑,城門怎會無人看守,徐茂公辦事向來嚴謹,禁軍都是親信,不可能出現背叛。
精兵把守下,更不可能存在玩忽職守。
或許是換班,剛好來的不是時候,魏征心中安慰。
接下往下看,兩人大驚失色。
上麵寫道:
“城門左側三裏,見地道,可通人,城門外,崔晉一行四人朝東逃離,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