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這裏最出名的人是誰?
隋唐:訂婚李秀寧,開局大雪龍騎 作者:清風明月夜1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殿內傳出一道聲音。
“盧杞給了奴才十兩銀子,奴才收下了,想來此刻應當是去太醫署那兒了。”
張恆沒有絲毫猶豫,將盧杞的行為一五一十的告知。天籟小說網
“知道了,你且守好門。”
殿內的聲音沒有任何波瀾,仿佛絲毫不意外一般。
……
與此同時,某處小道上。
一行四人風塵仆仆的坐在路邊的一個茶舍內。
他們正是趕路而來的楊昭幾人。
“前麵馬上就要到冀州了,公子,那邊,真的沒事嗎?”
茶舍內,蘇威看著長安的方向有些擔憂。
他們為了節約時間,一路都是從小道上趕路。
每到一個地方就換馬,不過經管如此,依舊是用了一旬的時間趕到這裏。
蘇威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十天,沒有人見過陛下,不管是誰,心裏都會懷疑吧。
他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把事情解決呢。
而且楊昭對外宣稱的隻是累倒了,怎麽說,休息了十天,也該好了吧。
楊昭則是毫不在意,悠閑地品著茶。
裴炬看的著急。
“公子,若是封德彝等人要麵聖,事情恐怕就穿幫了吧?”
魏征仿佛是看透了一切,淡淡的說道:
“公子定當是一切安排妥當。”
在他看來,楊昭可不是一個愣頭青,出發之前就算好了路線和時間。
肯定也知道這個事情瞞不了多久,後續怎麽處理,他絲毫不擔心。
那日,他和徐茂公兩人在禦書房和楊昭商議了大概的計劃。
至於怎麽逃脫眾官員的眼睛,還要他們放心,這點沒說。
楊昭的意思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些計劃需要另外做打算。
所以這些內容,魏征等人就不知道了。
楊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飯要一口口的吃,不要心急,等他們發現的時候,咱們也調查的差不多了。”
他的確是有信心的,出發的時候他仔細的考慮過,準備了很多的方案。
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他之前和魏征說的人算不如天算,不是為了隱瞞和搪塞。
而是真的不好提前商議。
徐茂公嗬嗬一笑:
“想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封德彝他們應該已經懷疑。”
“接下來咱們需要低調一些,這個關鍵時候熬過去,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蘇威和裴炬點點頭,這句話不難理解。
“小二,來,想你打聽個事。”
楊昭揮揮手,小道消息,沒有比店小二知道的更多了。
他也是特地選擇這裏喝茶。
根據沈煉的情報,這條道路是冀州邊緣必經路之一。
和管道不同,雖然都是人來人往,但走這條路的,大多是流民,亦或者通緝犯之類的人。
小二所知道的小道消息說不定會給他一個驚喜。
店小二本不想搭理這幾人,他見過的人多了,像是這種穿著普通,舉止文雅一看就是窮書呆子。
可看見楊昭手中明晃晃的銀子,他還是滿臉笑意的走上前:
“幾位大人,想打聽什麽事?”
怕楊昭不給錢,小二又補充了一句:
“上到朝廷大員,小到村頭土狗,就沒有我不知道的。”
瞧見小二這般語氣,幾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大家心知肚明,肯定有所誇張,不過知道的應該挺多。
不然不也不會這般拍著胸脯。
楊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表現出理所應當的驚訝:
“哦?上到朝廷大員都知道。你這話可是說的太滿。”
瞧見幾人一臉不信,小二不怒反喜,嘿嘿一笑道:
“那信不信可就是您的事了。”
楊昭覺得有意思,將手中的一兩銀子遞過去。
“這附近最出名的人,是誰?”
小二喜滋滋的收好,隨後說道:
“自然是清河崔氏的崔家二公子崔晉了。”
楊昭眉頭一挑,蘇威急忙問到:
“他為何出名?”
小二有些意外的看了蘇威一眼,幾個讀書人對這個感興趣幹嘛?
“這個嘛,有點不太好說。”
想了想,小二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
“首先呢,清河崔氏可是方圓百裏最有實力的名門,傳承了十幾年,門中大部分人族人都是入朝為官。”
“這個崔晉又是族長最疼愛的重孫兒,嘿,在這片,隻要他出門,那必定就要有姑娘家要倒黴。”
“說個大不敬的話,他呀,就是這裏的土皇帝。”
裴炬聽的眉頭緊皺,如今的門閥士族已經囂張成這個樣子了嗎?
“難道衙門就不管了?”
蘇威也是覺得小二多少是有點誇張了。
聽上去崔晉頂多就算是個紈絝子弟,再怎麽樣,惹了眾怒,衙門總不能閉著眼看不見吧?
誰知小二一臉不屑,探著頭,上下打量著幾人。
“你們是外鄉來的吧?”
徐茂公點點頭,又從懷中掏出一兩銀子。
“沒錯,小哥,你與我們說說,咱們進去也好避著點。”
小二見幾人如此上道,心情無比美好。
“那你們算是問對人了,接下來我說的每一個字,都至關重要。”
“記住了,街上見到崔少爺,不管你在幹嘛,低下頭,站到路邊,不要動。”
“這樣基本上就沒事,這些年來,也有不少人不聽勸,非要試一試。”
“你們猜,結果怎麽著?”
沒等眾人迴答,小二自顧自的嘿了一聲,繼續說道:
“全都被帶迴了催府,沒過幾天,城牆上麵,就掛著風幹的人皮。”
縱使是徐茂公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哪裏是門閥士族,簡直就是活閻王。
“小哥,莫要說笑,他這般,比那突厥人還要可惡。”
蘇威搖搖頭,覺得小二就是誇大了事實。
崔家的勢力他是知道的,要說在這方圓十裏沒有人敢惹,他也相信。
崔晉是個紈絝子弟,喜歡魚肉百姓,他也相信。
可要按照小二說的那樣,他覺得這實在是太過於荒繆了一些。
簡直就是不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裏。
況且,最重要的是,崔晉要是真幹出這樣的事,衙門再怎麽包庇和畏懼。也不可能不去管。
人命關天的事衙門也包庇不了,更何況是草菅人命,那更不得了。
“那是你們沒見識,我看你們也是從鄉下來的吧。”
殿內傳出一道聲音。
“盧杞給了奴才十兩銀子,奴才收下了,想來此刻應當是去太醫署那兒了。”
張恆沒有絲毫猶豫,將盧杞的行為一五一十的告知。天籟小說網
“知道了,你且守好門。”
殿內的聲音沒有任何波瀾,仿佛絲毫不意外一般。
……
與此同時,某處小道上。
一行四人風塵仆仆的坐在路邊的一個茶舍內。
他們正是趕路而來的楊昭幾人。
“前麵馬上就要到冀州了,公子,那邊,真的沒事嗎?”
茶舍內,蘇威看著長安的方向有些擔憂。
他們為了節約時間,一路都是從小道上趕路。
每到一個地方就換馬,不過經管如此,依舊是用了一旬的時間趕到這裏。
蘇威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十天,沒有人見過陛下,不管是誰,心裏都會懷疑吧。
他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把事情解決呢。
而且楊昭對外宣稱的隻是累倒了,怎麽說,休息了十天,也該好了吧。
楊昭則是毫不在意,悠閑地品著茶。
裴炬看的著急。
“公子,若是封德彝等人要麵聖,事情恐怕就穿幫了吧?”
魏征仿佛是看透了一切,淡淡的說道:
“公子定當是一切安排妥當。”
在他看來,楊昭可不是一個愣頭青,出發之前就算好了路線和時間。
肯定也知道這個事情瞞不了多久,後續怎麽處理,他絲毫不擔心。
那日,他和徐茂公兩人在禦書房和楊昭商議了大概的計劃。
至於怎麽逃脫眾官員的眼睛,還要他們放心,這點沒說。
楊昭的意思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些計劃需要另外做打算。
所以這些內容,魏征等人就不知道了。
楊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飯要一口口的吃,不要心急,等他們發現的時候,咱們也調查的差不多了。”
他的確是有信心的,出發的時候他仔細的考慮過,準備了很多的方案。
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他之前和魏征說的人算不如天算,不是為了隱瞞和搪塞。
而是真的不好提前商議。
徐茂公嗬嗬一笑:
“想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封德彝他們應該已經懷疑。”
“接下來咱們需要低調一些,這個關鍵時候熬過去,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蘇威和裴炬點點頭,這句話不難理解。
“小二,來,想你打聽個事。”
楊昭揮揮手,小道消息,沒有比店小二知道的更多了。
他也是特地選擇這裏喝茶。
根據沈煉的情報,這條道路是冀州邊緣必經路之一。
和管道不同,雖然都是人來人往,但走這條路的,大多是流民,亦或者通緝犯之類的人。
小二所知道的小道消息說不定會給他一個驚喜。
店小二本不想搭理這幾人,他見過的人多了,像是這種穿著普通,舉止文雅一看就是窮書呆子。
可看見楊昭手中明晃晃的銀子,他還是滿臉笑意的走上前:
“幾位大人,想打聽什麽事?”
怕楊昭不給錢,小二又補充了一句:
“上到朝廷大員,小到村頭土狗,就沒有我不知道的。”
瞧見小二這般語氣,幾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大家心知肚明,肯定有所誇張,不過知道的應該挺多。
不然不也不會這般拍著胸脯。
楊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表現出理所應當的驚訝:
“哦?上到朝廷大員都知道。你這話可是說的太滿。”
瞧見幾人一臉不信,小二不怒反喜,嘿嘿一笑道:
“那信不信可就是您的事了。”
楊昭覺得有意思,將手中的一兩銀子遞過去。
“這附近最出名的人,是誰?”
小二喜滋滋的收好,隨後說道:
“自然是清河崔氏的崔家二公子崔晉了。”
楊昭眉頭一挑,蘇威急忙問到:
“他為何出名?”
小二有些意外的看了蘇威一眼,幾個讀書人對這個感興趣幹嘛?
“這個嘛,有點不太好說。”
想了想,小二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
“首先呢,清河崔氏可是方圓百裏最有實力的名門,傳承了十幾年,門中大部分人族人都是入朝為官。”
“這個崔晉又是族長最疼愛的重孫兒,嘿,在這片,隻要他出門,那必定就要有姑娘家要倒黴。”
“說個大不敬的話,他呀,就是這裏的土皇帝。”
裴炬聽的眉頭緊皺,如今的門閥士族已經囂張成這個樣子了嗎?
“難道衙門就不管了?”
蘇威也是覺得小二多少是有點誇張了。
聽上去崔晉頂多就算是個紈絝子弟,再怎麽樣,惹了眾怒,衙門總不能閉著眼看不見吧?
誰知小二一臉不屑,探著頭,上下打量著幾人。
“你們是外鄉來的吧?”
徐茂公點點頭,又從懷中掏出一兩銀子。
“沒錯,小哥,你與我們說說,咱們進去也好避著點。”
小二見幾人如此上道,心情無比美好。
“那你們算是問對人了,接下來我說的每一個字,都至關重要。”
“記住了,街上見到崔少爺,不管你在幹嘛,低下頭,站到路邊,不要動。”
“這樣基本上就沒事,這些年來,也有不少人不聽勸,非要試一試。”
“你們猜,結果怎麽著?”
沒等眾人迴答,小二自顧自的嘿了一聲,繼續說道:
“全都被帶迴了催府,沒過幾天,城牆上麵,就掛著風幹的人皮。”
縱使是徐茂公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哪裏是門閥士族,簡直就是活閻王。
“小哥,莫要說笑,他這般,比那突厥人還要可惡。”
蘇威搖搖頭,覺得小二就是誇大了事實。
崔家的勢力他是知道的,要說在這方圓十裏沒有人敢惹,他也相信。
崔晉是個紈絝子弟,喜歡魚肉百姓,他也相信。
可要按照小二說的那樣,他覺得這實在是太過於荒繆了一些。
簡直就是不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裏。
況且,最重要的是,崔晉要是真幹出這樣的事,衙門再怎麽包庇和畏懼。也不可能不去管。
人命關天的事衙門也包庇不了,更何況是草菅人命,那更不得了。
“那是你們沒見識,我看你們也是從鄉下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