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先攻西河、上黨
隋唐:訂婚李秀寧,開局大雪龍騎 作者:清風明月夜1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並州。
要攻向太原,需要先攻西河和上黨。
而李世民,就率軍駐守此地。
在聯合上郡以及一旁的山脈,正好連成一道防線。
雖然兵力不多,但可以相互支援。
加上楊昭隻帶了兩萬大軍,是難以突破這個方向。
當然,李存孝和五千大雪龍騎,就可以辦到這一點。
畢竟五千騎兵不比兩萬大軍顯眼,而且可以沿途選小道前行。
再加上化整為零,完全可以悄無聲息的滲透這一條防線。
所以李存孝等人的行蹤,李世民直到現在都是不知道的。
在西河郡,李世民和劉弘基以及段誌玄等人皆在。
這一次他們帶來一萬大軍,加固西河郡一帶的防線。
西河郡現在還是失守的情況,畢竟屬於並州境內,不是那麽容易就奪迴來的。3sk.
之前的守將,則是留在了霍邑一帶。
楊昭也沒有讓他們跟著討伐太原,自然隻能留在霍邑待命。
“二公子,按情報而言,估摸著要不了多久楊昭就要來了。”
段誌玄沉聲道。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
“要不要在城外迎戰,騷擾他們的進軍速度?”
劉弘基詢問道。
“外出打騷擾戰,減緩隋軍的行軍速度?”
李世民喃喃道。
他似乎在考慮,劉弘基此舉是否可行。
劉弘基也是提議,初衷的確隻是減緩隋軍行軍速度。
而且騷擾戰並不是在正麵戰鬥,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縱然不敵,退兵便是。
不要被隋軍反過來牽製,很容易就達成他們想要的結果。
“此舉可行。”
李世民同意了下來。
“啊?”
段誌玄愣了一下。
此舉有一定風險,這樣去可能會損兵折將。
畢竟他們的對手是楊昭,並不是尋常人也。
“調動西河郡的五千兵力去騷擾。”
李世民下令。
“二公子,此舉太過冒險。”
聽了這話後,劉弘基臉色大變。
的確冒險,西河郡兵力本來就不多,一旦調出五千大軍隻剩餘五千人守城。
一旦那五千人出了什麽閃失,隋軍極有可能瞬間破城。
“放心,楊昭肯定不會選擇進攻西河,而是反手攻打上黨郡。”
在段誌玄和劉弘基疑惑的目光下,李世民解釋道。
“為何?”
兩人皆是不解的問道。
“楊昭擅長突襲戰,兵行神速完成目的,這就是他為什麽可以迅速結束每一場大戰的原因。”
李世民解釋道。
“所以二公子是故意抽出西河郡的五千兵力,就斷了西河郡和上黨郡之間相互聯係的優勢?”
劉弘基反應過來。
畢竟這一條防線的優勢在於,三個郡之間的相互協防。
一方遭遇攻打,另一方就可以迅速支援,是典型的防守防線。
“二公子還是準備滅掉楊昭?”
段誌玄沉聲問道。
因為這意味著把楊昭引導上黨,從而集中兵力截殺。
“先看看情況,看楊昭是否上鉤,看隋軍兵力是不是真的隻有兩萬。”
李世民迴道。
這個計策隨時都可以改變,如果楊昭不上當,就會被騷擾戰影響前進速度。
如果楊昭上當,而且確定兵力隻有那麽多,李世民就可以接下來的部署。
“按二公子所言,楊昭極有可能上當,畢竟上黨郡可是太原門戶啊。”
劉弘基迴道。
一旦上黨郡被破,前往太原的大門幾乎暢通無阻。
楊昭可以輕而易舉抵達太原城城門,並對太原發動猛攻,這也符合楊昭的用兵之法。
“先別管這些,按照軍令行事便可。”
李世民說道。
“諾。”
劉弘基領命。
當下他就命人,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去做。
“天氣寒冷,並州又位於北部,極有可能降下大雪。”
李世民喃喃道。
一旦大雪來臨,意味著更加艱難的行軍環境。
騷擾戰也有奇效,楊昭將會被迫安置營寨休整。
這也意味著,輜重需求增加,到時候的戰機就多了。
“我可以偷襲輜重,斷了楊昭後路。”
李世民喃喃道。
“楊昭,就算你去上黨也是必死,哪怕前往上郡也是如此,你要如何破局?”
他眼中鋒芒一閃。
經曆了太多,李世民已經脫胎換骨。
他雖然害怕楊昭,也對楊昭十分謹慎,但他也從中有了經驗。
不然的話,怎麽會有這樣的布局呢?
段誌玄和劉弘基,則根本看不透李世民的想法。
他們隻知道按照命令行事,之後再反饋消息,等著李世民下一步指示罷了。
......
與此同時。
楊昭大軍,依舊在前行。
他們離開晉州,即將抵達所謂的西河郡一帶。
“殿下,即將抵達西河郡了。”
隨行將領段達匯報道。
“本宮知道。”
騎著赤雪龍駒的楊昭微微頷首。
“殿下,如何攻城?”
段達又問道。
“不急,繼續前行。”
楊昭下令。
“諾。”
段達領命。
大軍繼續前行,而且還是頂著大風前行。
“這個天氣不算好啊。”
下令後的段達,看著陰沉的天空道。
陰沉多風,不會下大雨,也可能會有風雪。
畢竟這裏是並州,越往前就越冷。
而且正值寒冬,隨時都可能下雪。
也好在出征之際,將士們都更換了甲胄,要稍微暖和一些。
其次,還有酒水作為熱量補充。
大軍前行一段時間,突然就響起了陣陣喊殺聲,還有箭矢飛來的聲音。
接著就是幾聲嘶吼,顯然前軍遭遇大戰。
段達心驚之下,急忙前往前軍指揮作戰。
此時中軍楊昭,則是不慌不忙,似乎對此早有所料。
不消片刻,段達火速返迴。
“殿下,方才遭遇小股叛軍襲擊!”
段達匯報道。
“嗯,多少人?”
楊昭輕聲應道,反問了一句。
“估摸著一千來人左右。”
段達迴答道。
“看來他們不想本宮那麽快抵達西河郡啊。”
楊昭喃喃道。
一開始他就知道,所謂伏軍就是阻礙大軍前行而已。
如果李世民那麽輕易就會出城迎戰的話,到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啊。
“殿下,屬下有一計!”
段達突然拱手道。
楊昭看向段達,用眼神示意他直接說出來。
要攻向太原,需要先攻西河和上黨。
而李世民,就率軍駐守此地。
在聯合上郡以及一旁的山脈,正好連成一道防線。
雖然兵力不多,但可以相互支援。
加上楊昭隻帶了兩萬大軍,是難以突破這個方向。
當然,李存孝和五千大雪龍騎,就可以辦到這一點。
畢竟五千騎兵不比兩萬大軍顯眼,而且可以沿途選小道前行。
再加上化整為零,完全可以悄無聲息的滲透這一條防線。
所以李存孝等人的行蹤,李世民直到現在都是不知道的。
在西河郡,李世民和劉弘基以及段誌玄等人皆在。
這一次他們帶來一萬大軍,加固西河郡一帶的防線。
西河郡現在還是失守的情況,畢竟屬於並州境內,不是那麽容易就奪迴來的。3sk.
之前的守將,則是留在了霍邑一帶。
楊昭也沒有讓他們跟著討伐太原,自然隻能留在霍邑待命。
“二公子,按情報而言,估摸著要不了多久楊昭就要來了。”
段誌玄沉聲道。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
“要不要在城外迎戰,騷擾他們的進軍速度?”
劉弘基詢問道。
“外出打騷擾戰,減緩隋軍的行軍速度?”
李世民喃喃道。
他似乎在考慮,劉弘基此舉是否可行。
劉弘基也是提議,初衷的確隻是減緩隋軍行軍速度。
而且騷擾戰並不是在正麵戰鬥,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縱然不敵,退兵便是。
不要被隋軍反過來牽製,很容易就達成他們想要的結果。
“此舉可行。”
李世民同意了下來。
“啊?”
段誌玄愣了一下。
此舉有一定風險,這樣去可能會損兵折將。
畢竟他們的對手是楊昭,並不是尋常人也。
“調動西河郡的五千兵力去騷擾。”
李世民下令。
“二公子,此舉太過冒險。”
聽了這話後,劉弘基臉色大變。
的確冒險,西河郡兵力本來就不多,一旦調出五千大軍隻剩餘五千人守城。
一旦那五千人出了什麽閃失,隋軍極有可能瞬間破城。
“放心,楊昭肯定不會選擇進攻西河,而是反手攻打上黨郡。”
在段誌玄和劉弘基疑惑的目光下,李世民解釋道。
“為何?”
兩人皆是不解的問道。
“楊昭擅長突襲戰,兵行神速完成目的,這就是他為什麽可以迅速結束每一場大戰的原因。”
李世民解釋道。
“所以二公子是故意抽出西河郡的五千兵力,就斷了西河郡和上黨郡之間相互聯係的優勢?”
劉弘基反應過來。
畢竟這一條防線的優勢在於,三個郡之間的相互協防。
一方遭遇攻打,另一方就可以迅速支援,是典型的防守防線。
“二公子還是準備滅掉楊昭?”
段誌玄沉聲問道。
因為這意味著把楊昭引導上黨,從而集中兵力截殺。
“先看看情況,看楊昭是否上鉤,看隋軍兵力是不是真的隻有兩萬。”
李世民迴道。
這個計策隨時都可以改變,如果楊昭不上當,就會被騷擾戰影響前進速度。
如果楊昭上當,而且確定兵力隻有那麽多,李世民就可以接下來的部署。
“按二公子所言,楊昭極有可能上當,畢竟上黨郡可是太原門戶啊。”
劉弘基迴道。
一旦上黨郡被破,前往太原的大門幾乎暢通無阻。
楊昭可以輕而易舉抵達太原城城門,並對太原發動猛攻,這也符合楊昭的用兵之法。
“先別管這些,按照軍令行事便可。”
李世民說道。
“諾。”
劉弘基領命。
當下他就命人,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去做。
“天氣寒冷,並州又位於北部,極有可能降下大雪。”
李世民喃喃道。
一旦大雪來臨,意味著更加艱難的行軍環境。
騷擾戰也有奇效,楊昭將會被迫安置營寨休整。
這也意味著,輜重需求增加,到時候的戰機就多了。
“我可以偷襲輜重,斷了楊昭後路。”
李世民喃喃道。
“楊昭,就算你去上黨也是必死,哪怕前往上郡也是如此,你要如何破局?”
他眼中鋒芒一閃。
經曆了太多,李世民已經脫胎換骨。
他雖然害怕楊昭,也對楊昭十分謹慎,但他也從中有了經驗。
不然的話,怎麽會有這樣的布局呢?
段誌玄和劉弘基,則根本看不透李世民的想法。
他們隻知道按照命令行事,之後再反饋消息,等著李世民下一步指示罷了。
......
與此同時。
楊昭大軍,依舊在前行。
他們離開晉州,即將抵達所謂的西河郡一帶。
“殿下,即將抵達西河郡了。”
隨行將領段達匯報道。
“本宮知道。”
騎著赤雪龍駒的楊昭微微頷首。
“殿下,如何攻城?”
段達又問道。
“不急,繼續前行。”
楊昭下令。
“諾。”
段達領命。
大軍繼續前行,而且還是頂著大風前行。
“這個天氣不算好啊。”
下令後的段達,看著陰沉的天空道。
陰沉多風,不會下大雨,也可能會有風雪。
畢竟這裏是並州,越往前就越冷。
而且正值寒冬,隨時都可能下雪。
也好在出征之際,將士們都更換了甲胄,要稍微暖和一些。
其次,還有酒水作為熱量補充。
大軍前行一段時間,突然就響起了陣陣喊殺聲,還有箭矢飛來的聲音。
接著就是幾聲嘶吼,顯然前軍遭遇大戰。
段達心驚之下,急忙前往前軍指揮作戰。
此時中軍楊昭,則是不慌不忙,似乎對此早有所料。
不消片刻,段達火速返迴。
“殿下,方才遭遇小股叛軍襲擊!”
段達匯報道。
“嗯,多少人?”
楊昭輕聲應道,反問了一句。
“估摸著一千來人左右。”
段達迴答道。
“看來他們不想本宮那麽快抵達西河郡啊。”
楊昭喃喃道。
一開始他就知道,所謂伏軍就是阻礙大軍前行而已。
如果李世民那麽輕易就會出城迎戰的話,到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啊。
“殿下,屬下有一計!”
段達突然拱手道。
楊昭看向段達,用眼神示意他直接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