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離蘇也滿臉驚駭的走了進來,“王妃,池大小姐不知何時醒了,聽下麵的弟兄說她跑到沈輕舟那兒說自己要參軍。”
陸卿菀挑眉,“參軍?
她參的哪門子軍?”
離蘇搖頭,“她隻說讓沈輕舟允許她和下麵的弟兄們一起訓練,她絕不會要求特殊待遇。
不過沈輕舟已經跟她說,玄甲軍添新兵需要您和王爺的允許,她現在已經在來找您的路上了。”
“我知道了。”
陸卿菀眼瞼微垂,思忖片刻,又問她,“池景川如今在何處?”
這個被眾人遺忘已久的人忽然被提起來,離蘇呆了呆,才想起池景川這個人來。
“王爺決定讓玄甲軍撤出北蕭關後,他主動請纓去了邵駙馬麾下,聽說如今在邵駙馬麾下當個寧州同知,官兒升的挺快的。”
祖上供著不知道多少位大學士,家裏又有一個吏部尚書的祖父,還有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的父親,池景川能升官她倒是不意外。
隻是有些奇怪,“既然都是要入仕,當初又何必來行伍?”
離蘇輕笑著搖頭,“這王妃可就錯怪池大公子了,人家來玄甲軍本就是來取經的。
聽說到邵駙馬麾下這段時間,邵駙馬將西北的練兵之事全然交給了他,看那架勢,是要給邵駙馬也培養一支玄甲軍呢!”
離蘇的語氣帶了點好笑,又有些輕蔑。
很顯然,在她眼裏,沒有人能像鳳息梧一般,再打造出一支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玄甲軍來。
即便是她曾經頗為欣賞的池景川也不能。
陸卿菀並不介意她偶爾的言行無狀,倒是有些好奇。
“王爺迴到大秦後,大乾軍中能帶兵打仗的人所剩不多,按理說,邵駙馬在西北,他是最適合駐守北蕭關的人。
南王雖在上京,也可以調遣過來,實在不行,聞檀聞大人亦可以掛帥。
但目前為止,我似乎並未聽到這幾個人趕赴北蕭關的消息,所以,目前帶兵抵抗北魏鐵騎的統帥究竟是誰?”
話說完,陸卿菀直拍自己腦門兒。
仗都打了這麽久了,居然才想起來打聽敵我雙方領兵之人是誰,果然還是輕敵了。
如此反思著,忙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北魏那邊,程九霄已死,北魏那邊率兵之人又是誰?
聶無名誌在三國一部,又初迴北魏朝堂,他應該不會親自掛帥出征吧?”
“那不會。”
離蘇挺著小身板兒還挺驕傲。
“若是王爺和玄甲軍在,他指不定會親自出征,但如今玄甲軍不在,他怎麽可能費那勁?”
“所以呢?”
陸卿菀無奈的把話題扯迴來,“如今北魏和大乾雙方各自究竟是誰在統帥三軍?”
“北魏那邊怪帥的是魏王的一個堂弟,慎郡王聶錦堂,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員驍將,後來被魏王打壓成了個閑散王爺,如今聶無名又啟用了他。
不過副將是聶無名的表兄程南柳,以屬下看,就是聶無名派來監視聶錦堂的。”
離蘇雖然偶爾會思維發散導致歪樓,但情報還是掌握的挺齊全的。
“至於大乾這邊,原本掛帥的是國丈嶽淵渟,結果您自然看到了,兵敗如山倒。
嶽淵渟被罷免後,新上任的是兵部侍郎薛良臣,能耐倒是可以,但架不住嶽淵渟之前留的坑太大了。
至今隻能隻守不攻,若是無人作妖的話,據翡翠河死守應該沒問題,但更多的,也不能指望了。
畢竟,那聶錦堂和程南柳還真挺能打的。”
陸卿菀倒是挺滿意離蘇對時局的判斷,“據翡翠河兩相對峙也挺好的,既可免了翡翠河南岸生靈塗炭,又能給鳳青恆施壓,挺好。”
離蘇眯著眼睛笑,“是吧,屬下也覺得這已經是目前的局勢能形成的最好的雙贏局麵了。”
主仆倆說話的功夫,池瑤瑤出現在了門口。
她穿了一身湘妃色的大朵印花旗袍,腳上穿著高高的花盆底鞋。
小兩把頭的發型配著點翠發誓,看上去就像是個誤入這個時空的滿蒙美人。
雖然已經入冬,但天玄城藏匿在雲中森林裏,並不特別寒冷。
她卻已經戴了毛茸茸的白狐毛領,即便如此,臉色依舊蒼白的厲害。
隻是彼時的她眼中再無和陸卿菀初遇時的俏皮靈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讓人心驚的死水微瀾。
她熟練的踩著高高的花盆底鞋走上前,對著陸卿菀福身,“臣女參見王妃。”
陸卿菀擺擺手,“離蘇,你去給我和池大小姐準備些吃食來。”
離蘇極有眼力見兒的退下,陸卿菀才衝池瑤瑤抬了抬下巴,“過來坐。”
池瑤瑤並不矯情,蓮步輕移的走過來,坐在陸卿菀對麵,旗頭一邊長長的紅寶石流蘇都沒怎麽動一下。
陸卿菀看的心下微酸,想說的話就吞了迴去,“怎麽想到穿旗裝了?”
“你不是說這是規訓禮儀的神器嗎,看上京城那些貴女們皆用旗裝矯正自己的儀態,我也想試試看。”
池瑤瑤笑著,隻是那微弱的笑容還不夠布滿那張巴掌大的小臉兒。
“我娘總說我風風火火的,不像個世家女,我想試試看,能不能也讓她滿意一迴。”
陸卿菀眉心一跳,故作冷靜的道:“你就算什麽都不用改變,老夫人也一直都對你很滿意。”
池瑤瑤這語氣,分明是知道池家的處境了。
按照她以往的風格,早就吵著嚷著要迴京了。
如今卻還如此冷靜的坐在這裏,陸卿菀不得不承認,僅僅是半年不見,池瑤瑤真的變了。
池瑤瑤聽了她的話也不反駁,“是啊,我娘她,總是對我滿意的。
可我不能心安理得的受著她對我的滿意,卻從始至終坐著讓她不得不滿意的事情啊!”
她眼神定定的看著陸卿菀,“方才在雲中閣上,你看到我了吧?”
陸卿菀並不迴答,池瑤瑤自顧自道:“是不是在你們眼裏,像我這樣任性妄為的追著一個男人到處跑,特別不知廉恥啊?”
“別胡說。”
陸卿菀明知她情緒不穩,卻還是無法容忍她如此自輕自賤。
陸卿菀挑眉,“參軍?
她參的哪門子軍?”
離蘇搖頭,“她隻說讓沈輕舟允許她和下麵的弟兄們一起訓練,她絕不會要求特殊待遇。
不過沈輕舟已經跟她說,玄甲軍添新兵需要您和王爺的允許,她現在已經在來找您的路上了。”
“我知道了。”
陸卿菀眼瞼微垂,思忖片刻,又問她,“池景川如今在何處?”
這個被眾人遺忘已久的人忽然被提起來,離蘇呆了呆,才想起池景川這個人來。
“王爺決定讓玄甲軍撤出北蕭關後,他主動請纓去了邵駙馬麾下,聽說如今在邵駙馬麾下當個寧州同知,官兒升的挺快的。”
祖上供著不知道多少位大學士,家裏又有一個吏部尚書的祖父,還有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的父親,池景川能升官她倒是不意外。
隻是有些奇怪,“既然都是要入仕,當初又何必來行伍?”
離蘇輕笑著搖頭,“這王妃可就錯怪池大公子了,人家來玄甲軍本就是來取經的。
聽說到邵駙馬麾下這段時間,邵駙馬將西北的練兵之事全然交給了他,看那架勢,是要給邵駙馬也培養一支玄甲軍呢!”
離蘇的語氣帶了點好笑,又有些輕蔑。
很顯然,在她眼裏,沒有人能像鳳息梧一般,再打造出一支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玄甲軍來。
即便是她曾經頗為欣賞的池景川也不能。
陸卿菀並不介意她偶爾的言行無狀,倒是有些好奇。
“王爺迴到大秦後,大乾軍中能帶兵打仗的人所剩不多,按理說,邵駙馬在西北,他是最適合駐守北蕭關的人。
南王雖在上京,也可以調遣過來,實在不行,聞檀聞大人亦可以掛帥。
但目前為止,我似乎並未聽到這幾個人趕赴北蕭關的消息,所以,目前帶兵抵抗北魏鐵騎的統帥究竟是誰?”
話說完,陸卿菀直拍自己腦門兒。
仗都打了這麽久了,居然才想起來打聽敵我雙方領兵之人是誰,果然還是輕敵了。
如此反思著,忙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北魏那邊,程九霄已死,北魏那邊率兵之人又是誰?
聶無名誌在三國一部,又初迴北魏朝堂,他應該不會親自掛帥出征吧?”
“那不會。”
離蘇挺著小身板兒還挺驕傲。
“若是王爺和玄甲軍在,他指不定會親自出征,但如今玄甲軍不在,他怎麽可能費那勁?”
“所以呢?”
陸卿菀無奈的把話題扯迴來,“如今北魏和大乾雙方各自究竟是誰在統帥三軍?”
“北魏那邊怪帥的是魏王的一個堂弟,慎郡王聶錦堂,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員驍將,後來被魏王打壓成了個閑散王爺,如今聶無名又啟用了他。
不過副將是聶無名的表兄程南柳,以屬下看,就是聶無名派來監視聶錦堂的。”
離蘇雖然偶爾會思維發散導致歪樓,但情報還是掌握的挺齊全的。
“至於大乾這邊,原本掛帥的是國丈嶽淵渟,結果您自然看到了,兵敗如山倒。
嶽淵渟被罷免後,新上任的是兵部侍郎薛良臣,能耐倒是可以,但架不住嶽淵渟之前留的坑太大了。
至今隻能隻守不攻,若是無人作妖的話,據翡翠河死守應該沒問題,但更多的,也不能指望了。
畢竟,那聶錦堂和程南柳還真挺能打的。”
陸卿菀倒是挺滿意離蘇對時局的判斷,“據翡翠河兩相對峙也挺好的,既可免了翡翠河南岸生靈塗炭,又能給鳳青恆施壓,挺好。”
離蘇眯著眼睛笑,“是吧,屬下也覺得這已經是目前的局勢能形成的最好的雙贏局麵了。”
主仆倆說話的功夫,池瑤瑤出現在了門口。
她穿了一身湘妃色的大朵印花旗袍,腳上穿著高高的花盆底鞋。
小兩把頭的發型配著點翠發誓,看上去就像是個誤入這個時空的滿蒙美人。
雖然已經入冬,但天玄城藏匿在雲中森林裏,並不特別寒冷。
她卻已經戴了毛茸茸的白狐毛領,即便如此,臉色依舊蒼白的厲害。
隻是彼時的她眼中再無和陸卿菀初遇時的俏皮靈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讓人心驚的死水微瀾。
她熟練的踩著高高的花盆底鞋走上前,對著陸卿菀福身,“臣女參見王妃。”
陸卿菀擺擺手,“離蘇,你去給我和池大小姐準備些吃食來。”
離蘇極有眼力見兒的退下,陸卿菀才衝池瑤瑤抬了抬下巴,“過來坐。”
池瑤瑤並不矯情,蓮步輕移的走過來,坐在陸卿菀對麵,旗頭一邊長長的紅寶石流蘇都沒怎麽動一下。
陸卿菀看的心下微酸,想說的話就吞了迴去,“怎麽想到穿旗裝了?”
“你不是說這是規訓禮儀的神器嗎,看上京城那些貴女們皆用旗裝矯正自己的儀態,我也想試試看。”
池瑤瑤笑著,隻是那微弱的笑容還不夠布滿那張巴掌大的小臉兒。
“我娘總說我風風火火的,不像個世家女,我想試試看,能不能也讓她滿意一迴。”
陸卿菀眉心一跳,故作冷靜的道:“你就算什麽都不用改變,老夫人也一直都對你很滿意。”
池瑤瑤這語氣,分明是知道池家的處境了。
按照她以往的風格,早就吵著嚷著要迴京了。
如今卻還如此冷靜的坐在這裏,陸卿菀不得不承認,僅僅是半年不見,池瑤瑤真的變了。
池瑤瑤聽了她的話也不反駁,“是啊,我娘她,總是對我滿意的。
可我不能心安理得的受著她對我的滿意,卻從始至終坐著讓她不得不滿意的事情啊!”
她眼神定定的看著陸卿菀,“方才在雲中閣上,你看到我了吧?”
陸卿菀並不迴答,池瑤瑤自顧自道:“是不是在你們眼裏,像我這樣任性妄為的追著一個男人到處跑,特別不知廉恥啊?”
“別胡說。”
陸卿菀明知她情緒不穩,卻還是無法容忍她如此自輕自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