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們見狀,忙趁熱打鐵,“皇上,左右攝政王和陸侯已經不在了,死後哀榮能延續多久?
將玄甲軍兵權拿在手裏,控製那三門火炮才是最要緊的呀!”
禮部尚書荊楚南擦著額頭不存在的冷汗討好道:“左右攝政王和陸侯的靈柩已經入了城,再趕出去也不太可能。
不若,皇上寬宏大量,讓他們享了這死後哀榮……”
荊楚南話還沒說完,鳳青恆就滿臉陰鷙道:“那陸卿菀強闖城門之事呢,又怎麽算?
若是朕連此等大事都輕飄飄揭過,日後這上京城的大門豈不是誰都能闖上一闖了?”
荊楚南一個勁兒的擦汗,心說這上京城的城門也不是誰想闖就能闖的進來的呀?
你以為誰都跟攝政王妃那麽彪悍呢?
但這話隻在心裏想想作罷,他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
就在這時,一旁的兵部侍郎幽幽開了口,“皇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這話明顯是吊人胃口,鳳青恆這會兒正煩躁,哪兒有心情聽他賣關子。
當即不假思索道:“有話直說,莫要與朕繞彎子。”
兵部侍郎於是略微彎腰,拱手道:“臣以為攝政王和昭烈候畢竟是死在前線,此時陛下再罰攝政王妃,無論是出於什麽原因,民間百姓隻會說人走茶涼,怪陛下欺負一屆婦人。
倒不如,主動赦免攝政王妃擅闖城門之罪,還能換得一個好名聲。”
其他大臣們不知兵部侍郎的打算,聽到這裏,就頻頻點頭附和。
鳳青恆卻是不甘心,“你是讓朕去討好陸卿菀,從而換取百姓和朝臣的好感?”
兵部侍郎慢條斯理的解釋,“非是要皇上討好攝政王妃,而是讓世人和文武百官都看到陛下的氣量。
皇上若是覺得心中不暢快,擅闖城門的不是還有那一千名玄甲軍天字營的將士嗎?
臣以為,以他們的性命和玄甲軍的謀逆罪名,換玄甲軍的兵符與那三門火炮,這筆交易,當是非常劃算的。”
兵部侍郎此言一出,非但是鳳青恆,連下首的大臣們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們這些跟隨鳳青恆的人,大多是受六部主官和三司排擠的人,跟著鳳青恆,就是想另辟蹊徑,某一條青雲路。
可鳳青恆登基都快半年了,非但連一個主官的位置沒能攥在手裏,還處處受聞相等老臣掣肘。
所有人心裏都清楚,鳳青恆雖是皇帝,在朝堂上的分量還沒有聞相重。
追根究底,無非是因為景佑帝將他的擁躉全砍了,鳳青恆倉促上位,根本就來不及培養自己的勢力。
此等情況下,鳳青恆想在朝堂上掌握話語權,兵權就是重中之重,大乾八十萬王軍,玄甲軍就占了一半。
剩下的四十萬分散在東南西北四大軍鎮和南北兩直隸,鳳青恆隻要握住了玄甲軍,就相當於握住了大乾的命脈。
隻要鳳青恆掌握了身為皇帝的大權,他們這些從龍之臣才算是有出頭之日了。
反應過來兵部侍郎這番話的分量後,一群人爭先恐後的附和起來。
“孟侍郎所言極是啊皇上,小不忍則亂大謀,攝政王妃身份特殊,無論如何暫時也動不得她性命。23sk.
與其呈一時之氣,將玄甲軍握在手中,才是最要緊的呀!”
“沒錯,攝政王和昭烈候的死後哀榮換四十萬玄甲軍,這筆買賣值了!”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附和聲中,鳳青恆也終於冷靜下來,算了一筆自以為聰明的仗。
翌日,攝政王府裏的靈堂才備起來,宮裏就來了人。
離燼稟報的時候,陸卿菀正在換素衣,聞言頭也不抬的繼續整理腰帶,“來人說什麽了?”
“就是一些安撫之語,說讓王妃節哀順變,還派了禮部操辦王爺和陸侯的喪儀。”
離燼也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表情。
陸卿菀狐疑不解,“著人盯著宮裏,稍有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離燼應聲而去,陸卿菀一身素衣到了靈堂上,還沒走到靈堂中央,小包子風塵仆仆的撲了過來,“母妃~”
陸卿菀臉色一變,卻是不假思索的蹲下身摟住了小包子,“淵兒不怕啊,母妃在呢?”
一邊安慰小包子,一邊眼神詢問眾人,“誰把世子帶迴來的?”
離燼都懵了,“王妃,大行皇帝喪儀之後,世子就被送到江南了,沒有您的命令,屬下豈敢擅自將人帶迴來啊!”
離蘇幾人也是齊刷刷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陸卿菀輕撫小包子的背,哄聲道:“淵兒乖,快與母妃說說,你怎會忽然迴來的?”
小包子哭的眼淚流了滿臉,“母妃,他們說父王死了是在騙我的對不對?
父王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他還要教淵兒騎大馬,怎麽可以死呢?”
世人隻說小孩子單純,不懂生離死別之痛,可陸卿菀卻覺得小孩子分明是什麽都知道的。
清晰的感受到小包子打從心底裏散發出來的恐懼不安,陸卿菀抱著小包子急切安撫,“淵兒說得對,他們都騙你呢?
父王隻是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打壞人了,等把壞人打跑,父王就會來接母妃和淵兒一起去玩兒了……”
好一陣哄,小包子才冷靜下來。
陸卿菀重複方才的問題,“淵兒,這個時候你不是應該在江南白鹿書院讀書嗎,是誰帶你迴來的?”
“就,一個很厲害的大哥哥啊!”
小孩子比比劃劃半天,陸卿菀隻得了一條信息,“是個男的,武功不低。”
陸卿菀繼續問他,“那個大哥哥呢,人家送了淵兒迴來,母妃要替淵兒感謝人家的呀?”
小包子無辜的眨巴眼睛,“可是大哥哥將我送到門口就走……”
不用陸卿菀吩咐,端月就主動道:“屬下去看看。”
得陸卿菀頷首應允,端月立即追了出去。
才與陸卿菀一起迴來的離卿顧不得歇口氣,就忙進忙出。
不一會兒,便匆匆來報,“王妃,聞相和池大人、南王還有一些朝中大臣來吊唁王爺和陸侯了!”
將玄甲軍兵權拿在手裏,控製那三門火炮才是最要緊的呀!”
禮部尚書荊楚南擦著額頭不存在的冷汗討好道:“左右攝政王和陸侯的靈柩已經入了城,再趕出去也不太可能。
不若,皇上寬宏大量,讓他們享了這死後哀榮……”
荊楚南話還沒說完,鳳青恆就滿臉陰鷙道:“那陸卿菀強闖城門之事呢,又怎麽算?
若是朕連此等大事都輕飄飄揭過,日後這上京城的大門豈不是誰都能闖上一闖了?”
荊楚南一個勁兒的擦汗,心說這上京城的城門也不是誰想闖就能闖的進來的呀?
你以為誰都跟攝政王妃那麽彪悍呢?
但這話隻在心裏想想作罷,他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
就在這時,一旁的兵部侍郎幽幽開了口,“皇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這話明顯是吊人胃口,鳳青恆這會兒正煩躁,哪兒有心情聽他賣關子。
當即不假思索道:“有話直說,莫要與朕繞彎子。”
兵部侍郎於是略微彎腰,拱手道:“臣以為攝政王和昭烈候畢竟是死在前線,此時陛下再罰攝政王妃,無論是出於什麽原因,民間百姓隻會說人走茶涼,怪陛下欺負一屆婦人。
倒不如,主動赦免攝政王妃擅闖城門之罪,還能換得一個好名聲。”
其他大臣們不知兵部侍郎的打算,聽到這裏,就頻頻點頭附和。
鳳青恆卻是不甘心,“你是讓朕去討好陸卿菀,從而換取百姓和朝臣的好感?”
兵部侍郎慢條斯理的解釋,“非是要皇上討好攝政王妃,而是讓世人和文武百官都看到陛下的氣量。
皇上若是覺得心中不暢快,擅闖城門的不是還有那一千名玄甲軍天字營的將士嗎?
臣以為,以他們的性命和玄甲軍的謀逆罪名,換玄甲軍的兵符與那三門火炮,這筆交易,當是非常劃算的。”
兵部侍郎此言一出,非但是鳳青恆,連下首的大臣們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們這些跟隨鳳青恆的人,大多是受六部主官和三司排擠的人,跟著鳳青恆,就是想另辟蹊徑,某一條青雲路。
可鳳青恆登基都快半年了,非但連一個主官的位置沒能攥在手裏,還處處受聞相等老臣掣肘。
所有人心裏都清楚,鳳青恆雖是皇帝,在朝堂上的分量還沒有聞相重。
追根究底,無非是因為景佑帝將他的擁躉全砍了,鳳青恆倉促上位,根本就來不及培養自己的勢力。
此等情況下,鳳青恆想在朝堂上掌握話語權,兵權就是重中之重,大乾八十萬王軍,玄甲軍就占了一半。
剩下的四十萬分散在東南西北四大軍鎮和南北兩直隸,鳳青恆隻要握住了玄甲軍,就相當於握住了大乾的命脈。
隻要鳳青恆掌握了身為皇帝的大權,他們這些從龍之臣才算是有出頭之日了。
反應過來兵部侍郎這番話的分量後,一群人爭先恐後的附和起來。
“孟侍郎所言極是啊皇上,小不忍則亂大謀,攝政王妃身份特殊,無論如何暫時也動不得她性命。23sk.
與其呈一時之氣,將玄甲軍握在手中,才是最要緊的呀!”
“沒錯,攝政王和昭烈候的死後哀榮換四十萬玄甲軍,這筆買賣值了!”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附和聲中,鳳青恆也終於冷靜下來,算了一筆自以為聰明的仗。
翌日,攝政王府裏的靈堂才備起來,宮裏就來了人。
離燼稟報的時候,陸卿菀正在換素衣,聞言頭也不抬的繼續整理腰帶,“來人說什麽了?”
“就是一些安撫之語,說讓王妃節哀順變,還派了禮部操辦王爺和陸侯的喪儀。”
離燼也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表情。
陸卿菀狐疑不解,“著人盯著宮裏,稍有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離燼應聲而去,陸卿菀一身素衣到了靈堂上,還沒走到靈堂中央,小包子風塵仆仆的撲了過來,“母妃~”
陸卿菀臉色一變,卻是不假思索的蹲下身摟住了小包子,“淵兒不怕啊,母妃在呢?”
一邊安慰小包子,一邊眼神詢問眾人,“誰把世子帶迴來的?”
離燼都懵了,“王妃,大行皇帝喪儀之後,世子就被送到江南了,沒有您的命令,屬下豈敢擅自將人帶迴來啊!”
離蘇幾人也是齊刷刷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陸卿菀輕撫小包子的背,哄聲道:“淵兒乖,快與母妃說說,你怎會忽然迴來的?”
小包子哭的眼淚流了滿臉,“母妃,他們說父王死了是在騙我的對不對?
父王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他還要教淵兒騎大馬,怎麽可以死呢?”
世人隻說小孩子單純,不懂生離死別之痛,可陸卿菀卻覺得小孩子分明是什麽都知道的。
清晰的感受到小包子打從心底裏散發出來的恐懼不安,陸卿菀抱著小包子急切安撫,“淵兒說得對,他們都騙你呢?
父王隻是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打壞人了,等把壞人打跑,父王就會來接母妃和淵兒一起去玩兒了……”
好一陣哄,小包子才冷靜下來。
陸卿菀重複方才的問題,“淵兒,這個時候你不是應該在江南白鹿書院讀書嗎,是誰帶你迴來的?”
“就,一個很厲害的大哥哥啊!”
小孩子比比劃劃半天,陸卿菀隻得了一條信息,“是個男的,武功不低。”
陸卿菀繼續問他,“那個大哥哥呢,人家送了淵兒迴來,母妃要替淵兒感謝人家的呀?”
小包子無辜的眨巴眼睛,“可是大哥哥將我送到門口就走……”
不用陸卿菀吩咐,端月就主動道:“屬下去看看。”
得陸卿菀頷首應允,端月立即追了出去。
才與陸卿菀一起迴來的離卿顧不得歇口氣,就忙進忙出。
不一會兒,便匆匆來報,“王妃,聞相和池大人、南王還有一些朝中大臣來吊唁王爺和陸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