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織鋼沉沉睡去。
他所進入的,是深度睡眠。
大腦會進入徹底放鬆的狀態。
這時候。
智能醫療方艙內,三支靈巧機械臂緩緩接近楊織鋼的頭部。
分別靠近他左右雙耳和鼻孔。
機械臂尖端,探出一根細小如發絲般的‘長針’。
緩緩探入耳朵和鼻腔中,釋放出肉眼完全無法看見的納米級生物機器人。
隨後,一個細密的網狀感應網兜,緩緩的抵近楊織鋼的頭部。
當生物機器人滲透進入頭部,緩緩接近海馬體後,與感應網一起開始工作。
記憶讀取正式開始。
楊織鋼大腦內的各種記憶,開始被慢慢導出。
與讀取電腦硬盤的數據不同。
電腦裏的文件,可以任意挑選,想打開哪個就打開哪個。
因為隻要是硬盤裏有的數據,都可以被準確調出。
但人類的記憶不一樣。
隻要電腦硬盤足夠大,不發生故障,那麽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存放無數的文件,而且永遠也不會丟失。
但人類從大腦發育成熟開始,因為學習、生活、工作等等,人類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發生很多事,大量的信息會不斷湧入大腦。
如果什麽事情都要全部牢牢記下,那麽大腦根本承受不起,因而大腦會自動進行篩選,隻保留下重要信息。
就像早上起床,買早餐去上班,忙碌了一天後又迴到家,這一天路上必然會見到了很多人、很多車。
但你往往隻能想起,工作有關的事情,一些人甚至連早飯午飯晚飯,吃過什麽都不會記得。
因為大腦會根據你的潛意識,判定每件事的重要程度,然後將不重要的信息直接忽略掉。
平淡的一天中,當然隻有工作是相對重要的,所以工作方麵的事情,你就會記得很清楚,但其他方麵的,完全就忘了。
假如路上看到了有人打架吵架、發生了車禍、出現了某個重磅新聞等等,這些比較特殊,同時又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你就會記得。
尤其是如果和同事、朋友,很有興趣的深入探討聊過,那麽某個人某件事,就會變得更加記憶深刻,至少好幾天內都會記得。23sk.
不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
即便在短時間內,記得很清楚的事情,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就會忘了。
如果一件事情,你沒有經常反複記憶,偶爾迴想一下。
那麽大腦就會認為這件事不重要了。
記憶會漸漸變得模糊,並最終徹底消失。
而這也是為什麽,小時候一起玩耍很開心的玩伴、讀書時期關係很好的同學……
不管當初關係有多好,一旦這些人很久不見也不聯係,也不經常迴想相關記憶。
那麽不知不覺之間,你就會忘了他們。
不僅記不清發生過什麽事,也不想不起他們的長相,甚至連名字也忘了。
以至於你倆哪怕迎麵走過,都認不出對方。
當然。
忘得最快的,還是那些班上沒什麽特點,也沒怎麽打交道的普通同學。
剛畢業沒多久,就會把他們忘得一幹二淨,長什麽樣子、叫什麽名字,都會忘記。
所以……
人類的大腦,似乎有無窮無盡的存儲能力。
但其實記憶容量是十分有限的。
記憶最深刻最清晰的,往往都是與自己息息相關,並且在當時產生了劇烈情緒波動,並且還經常迴想的某些事情。
楊織鋼當然也一樣。
他年齡已經不小,大腦內的記憶雖然有很多,但不少都是比較模糊的記憶片段。
其中有一長段記憶,相對比較清晰而且完整,估計這件事對楊織鋼來說,一定影響巨大,否則不至於年齡一大把,還能牢牢記住。
將記憶讀取下來之後,淩峰通過特殊的軟件,對記憶片段進行場景重現。
這相當於是一個建模、渲染,將記憶還原成一個視頻片段的過程。
利用集團的超級計算機,淩峰很快將這部分場景生成出來。
因為人類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太重要的信息。
所以即便是很重要的事情,當時環境細節也會被忽略。
以至於渲染出來的記憶場景,畫質是比較模糊的。
隱約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會議室。
不少人圍坐在長條桌旁,但都看不清長相,隻有模糊的輪廓。
會議室周圍如何、會議桌上有哪些東西,這些都因為不重要,所以被楊織鋼的大腦給忽略了。
在視頻中,就是一片灰色的存在。
不過能相對清晰的看到,有一個長相模糊戴眼鏡、大肚子穿白襯衫的禿頂男人在講話。
楊織鋼對他的記憶,大概就是‘大肚子的禿頂眼鏡男’,至於長相如何就淡忘了,所以麵相是一片模糊。
不過這個男子的講話聲,卻是相當的振聾發聵。
“你們都是學院的教學骨幹,在學院升級為大學這場硬仗中,你們不頂上去,誰上?”
“如果你們不能成為博士,那我們學院就隻能花錢冒險去鍍金,就算是注水博士那也是博士,不是嗎?”
聽到這發言聲,淩峰不禁有些納悶。
這是楊織鋼,什麽時候經曆的事情?
他不是天海大學的考古學教授嗎?
為什麽講話的大胖男子,說‘本學院’?
仔細迴想了一下楊織鋼的履曆。
淩峰恍然想起,他曾在一個三線小城市的,山陽文理學院任職。
講話的大胖子,說要將學院升級為大學。
一旦學院變大學,那麽不僅僅是名字更好聽、名氣更大更容易招生。
關鍵是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經費、更多的扶持政策。
那麽在當時,這件事對該校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不過淩峰最近這些天,一直在忙著籌辦芸峰科技大學。
所以對辦學方麵,也算有所了解。
知道一個地區性的小學院,要想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是非常難的。
不光是在占地麵積、教學儀器設備等方麵有更高的要求。
最關鍵是要求教職工團隊中,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要超過42%。
並且還得有不少於100名正教授、10個以上的碩士點、5屆以上碩士畢業生等等。
硬件方麵的提升很簡單,無外乎就是擴大校區規模,多買儀器設備、多買藏書等等,花錢就能搞定。
但軟件方麵的提升,就相對難辦了。
要有更強的教學能力,那麽教師們的學曆肯定要更高才行。
如果本校的教師們,一個個都從碩士變成了博士,那麽不管是評職稱,還是辦碩士點,都會相對簡單了。
不過……
淩峰挺好奇,學院變大學,不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嗎?
為什麽這件事會給楊織鋼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他到現在,都還記憶深刻無法忘記?
……
他所進入的,是深度睡眠。
大腦會進入徹底放鬆的狀態。
這時候。
智能醫療方艙內,三支靈巧機械臂緩緩接近楊織鋼的頭部。
分別靠近他左右雙耳和鼻孔。
機械臂尖端,探出一根細小如發絲般的‘長針’。
緩緩探入耳朵和鼻腔中,釋放出肉眼完全無法看見的納米級生物機器人。
隨後,一個細密的網狀感應網兜,緩緩的抵近楊織鋼的頭部。
當生物機器人滲透進入頭部,緩緩接近海馬體後,與感應網一起開始工作。
記憶讀取正式開始。
楊織鋼大腦內的各種記憶,開始被慢慢導出。
與讀取電腦硬盤的數據不同。
電腦裏的文件,可以任意挑選,想打開哪個就打開哪個。
因為隻要是硬盤裏有的數據,都可以被準確調出。
但人類的記憶不一樣。
隻要電腦硬盤足夠大,不發生故障,那麽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存放無數的文件,而且永遠也不會丟失。
但人類從大腦發育成熟開始,因為學習、生活、工作等等,人類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發生很多事,大量的信息會不斷湧入大腦。
如果什麽事情都要全部牢牢記下,那麽大腦根本承受不起,因而大腦會自動進行篩選,隻保留下重要信息。
就像早上起床,買早餐去上班,忙碌了一天後又迴到家,這一天路上必然會見到了很多人、很多車。
但你往往隻能想起,工作有關的事情,一些人甚至連早飯午飯晚飯,吃過什麽都不會記得。
因為大腦會根據你的潛意識,判定每件事的重要程度,然後將不重要的信息直接忽略掉。
平淡的一天中,當然隻有工作是相對重要的,所以工作方麵的事情,你就會記得很清楚,但其他方麵的,完全就忘了。
假如路上看到了有人打架吵架、發生了車禍、出現了某個重磅新聞等等,這些比較特殊,同時又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你就會記得。
尤其是如果和同事、朋友,很有興趣的深入探討聊過,那麽某個人某件事,就會變得更加記憶深刻,至少好幾天內都會記得。23sk.
不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
即便在短時間內,記得很清楚的事情,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就會忘了。
如果一件事情,你沒有經常反複記憶,偶爾迴想一下。
那麽大腦就會認為這件事不重要了。
記憶會漸漸變得模糊,並最終徹底消失。
而這也是為什麽,小時候一起玩耍很開心的玩伴、讀書時期關係很好的同學……
不管當初關係有多好,一旦這些人很久不見也不聯係,也不經常迴想相關記憶。
那麽不知不覺之間,你就會忘了他們。
不僅記不清發生過什麽事,也不想不起他們的長相,甚至連名字也忘了。
以至於你倆哪怕迎麵走過,都認不出對方。
當然。
忘得最快的,還是那些班上沒什麽特點,也沒怎麽打交道的普通同學。
剛畢業沒多久,就會把他們忘得一幹二淨,長什麽樣子、叫什麽名字,都會忘記。
所以……
人類的大腦,似乎有無窮無盡的存儲能力。
但其實記憶容量是十分有限的。
記憶最深刻最清晰的,往往都是與自己息息相關,並且在當時產生了劇烈情緒波動,並且還經常迴想的某些事情。
楊織鋼當然也一樣。
他年齡已經不小,大腦內的記憶雖然有很多,但不少都是比較模糊的記憶片段。
其中有一長段記憶,相對比較清晰而且完整,估計這件事對楊織鋼來說,一定影響巨大,否則不至於年齡一大把,還能牢牢記住。
將記憶讀取下來之後,淩峰通過特殊的軟件,對記憶片段進行場景重現。
這相當於是一個建模、渲染,將記憶還原成一個視頻片段的過程。
利用集團的超級計算機,淩峰很快將這部分場景生成出來。
因為人類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太重要的信息。
所以即便是很重要的事情,當時環境細節也會被忽略。
以至於渲染出來的記憶場景,畫質是比較模糊的。
隱約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會議室。
不少人圍坐在長條桌旁,但都看不清長相,隻有模糊的輪廓。
會議室周圍如何、會議桌上有哪些東西,這些都因為不重要,所以被楊織鋼的大腦給忽略了。
在視頻中,就是一片灰色的存在。
不過能相對清晰的看到,有一個長相模糊戴眼鏡、大肚子穿白襯衫的禿頂男人在講話。
楊織鋼對他的記憶,大概就是‘大肚子的禿頂眼鏡男’,至於長相如何就淡忘了,所以麵相是一片模糊。
不過這個男子的講話聲,卻是相當的振聾發聵。
“你們都是學院的教學骨幹,在學院升級為大學這場硬仗中,你們不頂上去,誰上?”
“如果你們不能成為博士,那我們學院就隻能花錢冒險去鍍金,就算是注水博士那也是博士,不是嗎?”
聽到這發言聲,淩峰不禁有些納悶。
這是楊織鋼,什麽時候經曆的事情?
他不是天海大學的考古學教授嗎?
為什麽講話的大胖男子,說‘本學院’?
仔細迴想了一下楊織鋼的履曆。
淩峰恍然想起,他曾在一個三線小城市的,山陽文理學院任職。
講話的大胖子,說要將學院升級為大學。
一旦學院變大學,那麽不僅僅是名字更好聽、名氣更大更容易招生。
關鍵是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經費、更多的扶持政策。
那麽在當時,這件事對該校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不過淩峰最近這些天,一直在忙著籌辦芸峰科技大學。
所以對辦學方麵,也算有所了解。
知道一個地區性的小學院,要想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是非常難的。
不光是在占地麵積、教學儀器設備等方麵有更高的要求。
最關鍵是要求教職工團隊中,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要超過42%。
並且還得有不少於100名正教授、10個以上的碩士點、5屆以上碩士畢業生等等。
硬件方麵的提升很簡單,無外乎就是擴大校區規模,多買儀器設備、多買藏書等等,花錢就能搞定。
但軟件方麵的提升,就相對難辦了。
要有更強的教學能力,那麽教師們的學曆肯定要更高才行。
如果本校的教師們,一個個都從碩士變成了博士,那麽不管是評職稱,還是辦碩士點,都會相對簡單了。
不過……
淩峰挺好奇,學院變大學,不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嗎?
為什麽這件事會給楊織鋼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他到現在,都還記憶深刻無法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