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昌宏自信飛揚。
他覺得自己畢業於國內頂尖名校清木大學。
之後又出國深造了很多年,迴國之後更是進入過家族控製下的多家企業。
有學曆、有知識、有經驗……
並且他還從來不像錢濠之類的富家子弟,喜歡買豪車遊艇私人飛機之類的奢侈品裝逼炫富。
他這些年一直憋著一股勁兒,想要做出好成績,想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父親邱閔陽更勝一籌。
可惜以前哪有他出頭的機會?
哪怕在丘山風險投資公司,已經做到了副總經理。
可惜超過一個億的投資項目,邱昌宏依然不能決斷,必須要征得父親的同意。
在父親的‘陰影’下活了快三十年,邱昌宏自然是受夠了。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
雖然這次機會,來得很不幸。
父親突發急性腦溢血,即便手術很順利,但後續也必然會或多或少出現後遺症。
可他突發疾病這種事,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也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邱昌宏能做的便是替父親,好好把合作談下去。
畢竟父親還隻是和淩峰,達成了合作意向,還並沒有就具體的合作內容展開詳細談判。
如果自己能為邱家爭取到最大利益,讓家族的生意扭虧為盈、迅猛暴增,那麽自然是一件相當出彩的事。
因此。
當雲尊電動轎車停下,路上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邱昌宏,心情一下就又變得格外激動,都不用保鏢開門,便自己開門下車了。
“邱總下午好,淩董在201會議室!”
劉院長立馬笑吟吟的上前說道。
多年來,邱家為清木大學捐資不少,除了捐建了一幢教學樓和一座綜合圖書館之外,還給了上億元的助學金。
所以這是活生生的大金主來了,劉院長能不笑臉相迎嗎?
邱昌宏可沒興趣和時間廢話,直接扭頭看向邱健琛。
“二叔,他在201,咱們趕緊上去吧!”
“好啊,走吧!”
邱健琛笑嗬嗬的跟在後麵。
劉院長點頭哈腰,做出恭請手勢。
等邱昌宏一行人經過身旁之後,才不急不慢的尾隨在後。
雖然有電梯,但邱昌宏卻是一路腳步輕快的走樓梯。
到了二樓,拐彎便看到201會議室門口,有身形挺拔如標槍的‘保鏢’。
在外人看來,這隻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保鏢。
但人脈關係極強的邱家,則早就知道,淩峰可是安全局的重點保護對象。
因為於國於民有突出貢獻和重要作用,所有安全局特工是全年全天候,一直有荷槍實彈的警衛在保護淩峰。
深知這一點的邱昌宏,當然不可能興衝衝的直奔會議室,那簡直就是作死。
放緩腳步,邱昌宏拿出身份證,還抬起雙手。
“我叫邱昌宏,是燕京丘山風險投資公司的副總經理,我之前和淩董聯係過,是過來談合作的。”
一邊自報身份,一邊緩步上前。
邱昌宏很快發現,自己果然沒猜錯。
站在會議室門口的警衛,立馬走上前來對自己進行搜身檢查。
確保自己沒有攜帶任何違禁物品後,這才予以放行。
隨後出現的邱健琛,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這麽重要的商務會談,劉院長顯然是不會去旁聽湊熱鬧的。
叔侄倆進入會議室,隻見退休多年的許校長,正和淩峰有說有笑。
邱昌宏雖然心情激動,急於開始談合作,但也知道起碼的禮數規矩。
微笑致意後,便在一旁的空位落座,並沒有主動打斷淩峰兩人對話的意思。
旁聽了一會兒,邱昌宏便知道兩人正在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在近百年,生活方式日新月異,科技創新自然是功不可沒。
然而近些年人們漸漸發現,隨著科技越來越高端化、複雜化,科研的難度和成本也逐漸提高。
以前研發一個東西,可能幾十個人花個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搞定,但如今一個大型產品,動輒成千上萬的零部件。
別說幾十人,就算幾萬人研製也要很多年時間,耗費了動輒幾十上百億的科研資金,還不一定能成功。
原因就在於當某項技術、零件、工藝、材料等,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之後,還想進一步提升性能,便需要進行更多的嚐試,進行大量的試錯。
每一次試錯,都是一次不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銷,而成千上萬次的試錯,疊加一起自然意味著巨大的科研投入。
況且既然是‘試錯’,那就很難說試個幾百次、幾千次,就一定能成功,這可不是概率問題,砸了很多錢也一敗塗地的科研項目比比皆是。
更何況,越是大型的產品,技術組成就越多、零部件就越複雜。
如果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技術和零部件,做到了更優秀更好,但也沒什麽大用。
因為其他的還是老樣子,總體性能的提升依然會相當有限。
也正因科研就是一個燒錢很多,卻不一定成功的風險活動,所以極少有企業家願意敢冒這個風險。
畢竟砸鍋賣鐵的搞技術研發,如果不能迅速成功,那就將意味著之前巨大的投入都將白費,哪個企業家敢冒這樣的風險?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
除非研發的成功率比較高,並且還有很高的迴報率,比如投入幾千萬研發,失敗概率隻有50%,而一旦成功,可以賺好幾億。
風險不算太高,而潛在迴報還不小,才會有企業家敢於冒險。
而當千千萬萬的企業家,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冒險,陸陸續續都獲得了成功,這便會帶來整體的技術進步。
不過……
凡事都有例外。
芸峰實業集團的異軍突起,成為了科研領域裏的一個罕見特例。
一家新創建不久的企業,能在交通、能源、通信、醫療等眾多領域取得非常多的先進科技成果,簡直罕見到‘千古難尋’。
因而許校長在言談中,對芸峰實業集團所取得的驕人成績褒獎不已,讓旁聽的邱昌宏心裏也頗為歡喜。
砸重金?搞科研?
這對他們邱家來說,是最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他們太清楚,科研是多麽的燒錢,多麽的不容易成功。
像高端芯片,投資幾百億搞出來的芯片,性價比還不如西方上一代的產品,又有啥卵用?幾百億不就打水漂了嗎?
而用幾百億去買土地建樓盤,開發成一個個商品住宅小區賣房子,房價年年漲,賺得簡直不要太狠。
因而他們以前是習慣了掙快錢、掙輕鬆的錢。
以前炒房地產三五個月就掙到錢,他們都覺得太慢了。
花好幾年時間去攻關研究某項技術,到頭來燒了幾百億還要撲街失敗……根本不願意去幹。
研發不如進口、自己造不如直接買,這是他們的一貫原則。
因而如今邱昌宏的想法也很簡單。
芸峰實業集團既然已經科研成功了,已經掌握眾多先進科技,不需要再承擔巨大研發風險。
那麽也是時候,來坐享其成摘桃子了……
他覺得自己畢業於國內頂尖名校清木大學。
之後又出國深造了很多年,迴國之後更是進入過家族控製下的多家企業。
有學曆、有知識、有經驗……
並且他還從來不像錢濠之類的富家子弟,喜歡買豪車遊艇私人飛機之類的奢侈品裝逼炫富。
他這些年一直憋著一股勁兒,想要做出好成績,想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父親邱閔陽更勝一籌。
可惜以前哪有他出頭的機會?
哪怕在丘山風險投資公司,已經做到了副總經理。
可惜超過一個億的投資項目,邱昌宏依然不能決斷,必須要征得父親的同意。
在父親的‘陰影’下活了快三十年,邱昌宏自然是受夠了。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
雖然這次機會,來得很不幸。
父親突發急性腦溢血,即便手術很順利,但後續也必然會或多或少出現後遺症。
可他突發疾病這種事,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也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邱昌宏能做的便是替父親,好好把合作談下去。
畢竟父親還隻是和淩峰,達成了合作意向,還並沒有就具體的合作內容展開詳細談判。
如果自己能為邱家爭取到最大利益,讓家族的生意扭虧為盈、迅猛暴增,那麽自然是一件相當出彩的事。
因此。
當雲尊電動轎車停下,路上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邱昌宏,心情一下就又變得格外激動,都不用保鏢開門,便自己開門下車了。
“邱總下午好,淩董在201會議室!”
劉院長立馬笑吟吟的上前說道。
多年來,邱家為清木大學捐資不少,除了捐建了一幢教學樓和一座綜合圖書館之外,還給了上億元的助學金。
所以這是活生生的大金主來了,劉院長能不笑臉相迎嗎?
邱昌宏可沒興趣和時間廢話,直接扭頭看向邱健琛。
“二叔,他在201,咱們趕緊上去吧!”
“好啊,走吧!”
邱健琛笑嗬嗬的跟在後麵。
劉院長點頭哈腰,做出恭請手勢。
等邱昌宏一行人經過身旁之後,才不急不慢的尾隨在後。
雖然有電梯,但邱昌宏卻是一路腳步輕快的走樓梯。
到了二樓,拐彎便看到201會議室門口,有身形挺拔如標槍的‘保鏢’。
在外人看來,這隻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保鏢。
但人脈關係極強的邱家,則早就知道,淩峰可是安全局的重點保護對象。
因為於國於民有突出貢獻和重要作用,所有安全局特工是全年全天候,一直有荷槍實彈的警衛在保護淩峰。
深知這一點的邱昌宏,當然不可能興衝衝的直奔會議室,那簡直就是作死。
放緩腳步,邱昌宏拿出身份證,還抬起雙手。
“我叫邱昌宏,是燕京丘山風險投資公司的副總經理,我之前和淩董聯係過,是過來談合作的。”
一邊自報身份,一邊緩步上前。
邱昌宏很快發現,自己果然沒猜錯。
站在會議室門口的警衛,立馬走上前來對自己進行搜身檢查。
確保自己沒有攜帶任何違禁物品後,這才予以放行。
隨後出現的邱健琛,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這麽重要的商務會談,劉院長顯然是不會去旁聽湊熱鬧的。
叔侄倆進入會議室,隻見退休多年的許校長,正和淩峰有說有笑。
邱昌宏雖然心情激動,急於開始談合作,但也知道起碼的禮數規矩。
微笑致意後,便在一旁的空位落座,並沒有主動打斷淩峰兩人對話的意思。
旁聽了一會兒,邱昌宏便知道兩人正在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在近百年,生活方式日新月異,科技創新自然是功不可沒。
然而近些年人們漸漸發現,隨著科技越來越高端化、複雜化,科研的難度和成本也逐漸提高。
以前研發一個東西,可能幾十個人花個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搞定,但如今一個大型產品,動輒成千上萬的零部件。
別說幾十人,就算幾萬人研製也要很多年時間,耗費了動輒幾十上百億的科研資金,還不一定能成功。
原因就在於當某項技術、零件、工藝、材料等,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之後,還想進一步提升性能,便需要進行更多的嚐試,進行大量的試錯。
每一次試錯,都是一次不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銷,而成千上萬次的試錯,疊加一起自然意味著巨大的科研投入。
況且既然是‘試錯’,那就很難說試個幾百次、幾千次,就一定能成功,這可不是概率問題,砸了很多錢也一敗塗地的科研項目比比皆是。
更何況,越是大型的產品,技術組成就越多、零部件就越複雜。
如果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技術和零部件,做到了更優秀更好,但也沒什麽大用。
因為其他的還是老樣子,總體性能的提升依然會相當有限。
也正因科研就是一個燒錢很多,卻不一定成功的風險活動,所以極少有企業家願意敢冒這個風險。
畢竟砸鍋賣鐵的搞技術研發,如果不能迅速成功,那就將意味著之前巨大的投入都將白費,哪個企業家敢冒這樣的風險?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
除非研發的成功率比較高,並且還有很高的迴報率,比如投入幾千萬研發,失敗概率隻有50%,而一旦成功,可以賺好幾億。
風險不算太高,而潛在迴報還不小,才會有企業家敢於冒險。
而當千千萬萬的企業家,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冒險,陸陸續續都獲得了成功,這便會帶來整體的技術進步。
不過……
凡事都有例外。
芸峰實業集團的異軍突起,成為了科研領域裏的一個罕見特例。
一家新創建不久的企業,能在交通、能源、通信、醫療等眾多領域取得非常多的先進科技成果,簡直罕見到‘千古難尋’。
因而許校長在言談中,對芸峰實業集團所取得的驕人成績褒獎不已,讓旁聽的邱昌宏心裏也頗為歡喜。
砸重金?搞科研?
這對他們邱家來說,是最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他們太清楚,科研是多麽的燒錢,多麽的不容易成功。
像高端芯片,投資幾百億搞出來的芯片,性價比還不如西方上一代的產品,又有啥卵用?幾百億不就打水漂了嗎?
而用幾百億去買土地建樓盤,開發成一個個商品住宅小區賣房子,房價年年漲,賺得簡直不要太狠。
因而他們以前是習慣了掙快錢、掙輕鬆的錢。
以前炒房地產三五個月就掙到錢,他們都覺得太慢了。
花好幾年時間去攻關研究某項技術,到頭來燒了幾百億還要撲街失敗……根本不願意去幹。
研發不如進口、自己造不如直接買,這是他們的一貫原則。
因而如今邱昌宏的想法也很簡單。
芸峰實業集團既然已經科研成功了,已經掌握眾多先進科技,不需要再承擔巨大研發風險。
那麽也是時候,來坐享其成摘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