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夜之後,所有人再次整理裝備準備出發。


    “政委,我們的鎧甲還給你們。”保力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昨天這些大唐人相信他們,為了他們的安全給他們提供了鎧甲,那他們也講規矩,要將這些鎧甲給還迴去。


    將心比心,他們願意相信自己等人,他們自然也願意相信對方。


    “不用了,我說過了,這些鎧甲本來就是準備給你們的,既然發下去了,你們就自己整理好就行了,如果嫌熱暫時不想穿,那就收拾好帶走,現在這裏都是大唐的領土,一般是沒有危險的。”政委笑著道。


    “好!”保力沉默了一下,最後幹脆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雙方之間的關係仿佛一下子因為那一夜拉近了,如果說之前雙方還保持著一定的客氣,那麽現在,雙方就真的有親如兄弟的樣子了。


    周民看著政委的身影,有些佩服,不愧是政委,這麽快就徹底讓這些突厥人放下了戒備。


    等他們趕到保力等人所在的部落之後,雙方之間的關係已經非常近了,所有的突厥人看待他們的時候,都像是真正的朋友。


    哦不,準確的說,他們現在也是大唐人了。


    至少,現在的保力等人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大唐人!


    迴到家鄉部落的保力,直接就帶著政委將大唐朝廷的所有政策都跟這些牧民們宣讀了,並且準確的通知到了每一戶的牧民。


    知道這個消息的牧民們跟保力他們剛開始的反應也差不多,都是難以置信。


    這麽多的牛羊馬匹就都分給了他們?


    實際上分配的也大部分都是牛羊,草原上的馬匹數量要遠遠的比後世更多,但即便是突厥人,戰馬方麵其實也是各大貴族集中放牧的。


    專門負責飼養牛羊的牧民也有馬匹,但每戶牧民也就是五六匹馬而已。


    而各大突厥貴族則是有自己的馬場,這些馬場沒有分配,而是依然劃歸給了大唐的國有牧場。除此之外所有的牛羊全部都按照數量分配給這些草原上的牧民。


    工作的展開遠遠比想象當中的要更加順利,一個個牧民部落開始聚集,各個分隊的政委和一些派遣的官員也開始深入到這些牧民當中。


    首先就是按照原本的牧民部落,將他們分別組成一個個鄉村,按照五十戶牧民一個村莊,十個村莊一個大隊,然後再由十個大隊組成一個鄉鎮。


    首先就是先根據這一整片的牧民數量和牛羊數量,將牛羊進行平均分配。


    將整個薛延陀的牧民和牛羊數量平均分配是不太現實的,那樣的話,很多牛羊都需要趕著跑到其他的地方去,草原太大了。


    後世光內蒙一百一十八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有二千多萬人口,都地廣人稀,很多地方荒無人煙。


    雖然是因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但現在的瀚海州麵積可比後世的內蒙要大得多!即便是拋開荒漠區域,可放牧的麵積都要遠遠超過後世的內蒙總麵積。


    如此廣袤的總麵積,目前安置的總人口數量,考慮到未來的室韋和契丹一起加上也不過二百多萬人口而已。


    所以,分配牛羊的數量是采用大概統計薛延陀的整體牛羊數量,然後除以薛延陀的總人口數量,得到平均每個牧民可以擁有多少隻牛羊。


    再參考草原上養活一個人需要多少隻牛羊來計算,再進行分配。


    根據目前前期契苾何力他們在草原四處鼓動這些貴族前往長安,然後順便進行人口和牛羊馬匹大概統計的之後得出的數據,草原上養活一個人所需要的牲畜大約12隻,其中羊8隻,牛2頭,馬2匹。


    這些牲畜所產的奶製品,以及它們身上的附屬產品大概可以養活一個人。


    當然這個數字肯定是有出入的,李恪他們采用的是平均計算數字,但實際上草原上的牧民所擁有的牛羊很多都是貴族的,他們是無權處理的。也就是說,讓一個牧民活著的牛羊數肯定是要遠遠少於這個數字。


    不過沒有比對哪來傷害?沒有對比,怎能歸心?所以目前薛延陀分配的人均牛羊馬數量總數是按照15隻來分配的,一戶牧民按照5個人計算的話,就是75隻牲畜。


    而宣傳的政策裏麵是免稅五年,5年之後,給朝廷繳納稅收是按照每年繳納牛羊的崽數來繳納的。而繳納牛羊崽數也遠遠低於原本突厥人的稅收標準。


    要知道,突厥可汗之前征稅方式是直接按照牲畜的數量抽一,抽的可不是崽子,而是成年的牛羊。而現在大唐朝廷則是征收羊羔,或者是牛犢就行。


    並且如果當地的牛羊分配,不足每個人15隻的話,少一隻在五年之後繳納稅收就少收兩隻的稅收,並且少繳納兩年的稅。


    所以,當整個政策下來,可以說這些牧民瞬間對自己的大唐人身份沒有了任何異議。


    大唐不要他們的牛羊,還給他們分配牛羊,甚至將所有的草場都分配給他們牧民自己,日後這些草場就是他們的。


    並且這些草場都會登記在冊,並且還會教導他們如何輪牧草場。並且幫助指導他們蓋羊圈,建立村莊,建立固定的生活地點。


    這樣好的首領,什麽時候見過?他們聽都沒聽過!


    這還猶豫什麽?可汗?可汗是什麽?以後我們就是大唐的草原上的牧民!


    一個個的牧民部落不斷的開始聚集,他們聚集之後,會在草原上形成一個個鄉鎮,直到最後隨著草原上經濟的繁榮,再形成一個個大城市。


    然後以這些永久性的城池為固守點將整個大唐北疆的草原連接起來,控製起來,直到這裏再也不會產生動亂為止。


    同時這些前往各地的政委也開始做跟自己在青海那些同僚相同的工作,那就是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進行訴苦會。


    這些訴苦會不僅僅是讓他們看清楚這些突厥貴族吃人的本質,更重要的是,這些訴苦會所帶來的故事會都總結起來,然後登記在冊,接著將來在給這些牧民下一批孩子教育的時候,這些貴族如何欺負當年牧民的故事,都會告訴他們。


    同樣,後續會有一個個的專業劇團根據這些訴苦的故事改編成為一個個劇目在草原上一個個牧民形成的鄉鎮上免費演出。


    嗯,殿下說,這叫心連心慰問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