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 作者:牛奶糖糖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幽州,涿郡。</p>
中常侍張讓很開心,北上抗擊瘟疫這事兒辦的敞亮。</p>
有劉備與天師道的忙碌,這瘟疫算是成功抗擊了,這算是大功一件…</p>
當然,這在張讓看來不重要,對於他來說,來此涿郡一個多月,他是賺的盆滿缽滿,單單又認下的幹兒子就超過七、八個!</p>
一口一個“幹爹”的叫著,別提多親切了。</p>
當然,這群幹兒子們懂事兒的很,山珍海味、綾羅綢緞、金銀珠寶自是不在話下。</p>
除了…他張讓因為沒有卵子,碰不得女人,這已經算是缺陷下的應有盡有。</p>
如今,他張讓是麵子也賺到了,裏子也賺到了。</p>
隻等幾日後,瘟疫徹底平息,張讓就該帶著這數不盡的金銀珠寶迴宮領賞,保不齊…陛下龍顏大悅,還能封他個侯爵呢!</p>
這事兒幹的…漂亮啊!</p>
此時的張讓正在打瞌睡。</p>
這段時間,他猛然就變得格外嗜睡…</p>
前一個月來到這邊陲之地,那是一個安穩覺都睡不踏實,中間還有一段,張讓感覺如芒在背,腦袋上時時刻刻都懸著一把刀。</p>
現在好了…</p>
瘟疫竟然能治愈,這不是…皆大歡喜嘛!</p>
自然…他也就睡得好,吃的香。</p>
從小挨那麽一刀來到宮裏,不就是圖這些個嘛!</p>
“哈欠~”</p>
張讓睜開眼睛,突然覺得…日子過的太舒坦了,像是皇帝一樣,被眾星捧月,不用巴結、奉承任何人…這種日子,怎麽感覺有幾分無趣呢?</p>
哈哈!</p>
就在張讓這邊尤自在得瑟之時。</p>
忽然之間,有人高唿起來。“烏桓人,烏桓人…”</p>
“鐺鐺鐺…”</p>
涿郡鍾樓上的鍾鼓也一次次的敲響…無數斥候在城中狂奔,“敵襲,敵襲…”</p>
整個涿郡…每個縣城內都是這樣的聲音。</p>
大量的官兵紛紛上了城樓,他們口中嗬著白氣…一個個不明所以…</p>
烏桓,不該呀…每年大漢會賞賜給他們折合幾萬萬錢的物質,就是防止他們寇邊,他們怎麽會…會南下劫掠呢?</p>
可當登上城樓。</p>
所有人停止住了唿吸…真的是烏桓人,數不清的烏桓人,浩浩蕩蕩的胡騎…已經出現在了地平線上。</p>
那地平線上,出現了無數的小黑點,可隨即…這些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大…</p>
張讓鞋子都顧不上穿,提著鞋就跑到了城樓上。</p>
看到城下…黑雲壓城的境況,他…他愣住了。</p>
浩浩蕩蕩的烏桓人,猶如烏雲壓頂一般,朝著涿郡城樓方向蜂擁而來…</p>
關鍵是…這…這不對呀?</p>
且不說烏桓人十幾年來從未南下劫掠過,就算劫掠…他們怎麽就繞過“廣陽”、“漁陽”、“上穀”、“代郡”…怎麽就…就直逼幽州的治所…位於心髒位置的涿郡而來呢?</p>
這時候,張讓注意到了幽州刺史陶謙也在。</p>
似乎是因為抗擊瘟疫的得力,陶謙這幾日正在涿郡巡視…</p>
而他的身邊,劉備、張飛、簡雍紛紛凝眉眺望著城下的烏桓騎士。</p>
有斥候張口稟報道:“稟報刺史,烏桓人與護烏桓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裏應外合,賺開了‘廣陽’、‘漁陽’、‘上古’、‘代郡’的大門…可烏桓胡騎沒有停留,隻是派人駐紮在各郡城樓上,然後…然後直逼涿郡而來!”</p>
這…</p>
聽到這一條消息,陶謙雙腿一個踉蹌,差點兒跌倒在地。</p>
怪不得烏桓人這麽突然的殺來了,原來…原來是護烏桓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裏應外合…</p>
但烏桓沒有劫掠那些城郡,而是直逼“涿郡”…</p>
他們的目的不單單是“劫掠”…他們是要攻破幽州的治所,他們是打算將幽州據為己有!</p>
沒錯。</p>
在大漢與鮮卑夾縫中生存的烏桓,他們可以左右逢源。</p>
也可以…背棄一切契約,向漢庭發起最兇猛的進攻。</p>
烏桓…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p>
幽州十一郡,這是九十個縣…</p>
他們可以當成糧倉,也可以當成狩獵場!</p>
“刺史大人,當務之急是派出信使向朝廷求援…”</p>
劉備當即提醒道。</p>
“求…求援麽?”看著那不斷靠近的胡騎軍陣,陶謙的中氣不足。</p>
看著他這副樣子,劉備知道…這位幽州刺史根本指望不上。</p>
當即,劉備吩咐道:“整個涿郡的信使,即刻七百裏加急趕往洛陽向朝廷求援,此外…信使出城後,整個涿郡堅壁清野,誰若是妄圖打開城門,即被認定為烏桓細作…可直接格殺!”</p>
“喏…”</p>
雖然劉備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p>
可這種時候…大敵當前,間不容發…</p>
涿郡的城樓上需要一個主心骨。</p>
倒是張讓連忙拉扯了下劉備的袖子。“咱家…咱家可不想死在這兒,咱家…要…要出城,要…要迴洛陽!”</p>
“迴不去了。”劉備的眼眸中帶著無限寒芒。“張常侍會騎馬麽?若非善於騎術的信使,你跑得過那從小在塞外縱橫馳騁的胡人麽?”</p>
這…</p>
張讓心頭“咯噔”一想。</p>
迴不去了,堅壁清野…</p>
驟然間,他想到了一件無比悲慘的事兒。</p>
這不相當於…涿郡又一次被封城了?而…區別於上一次的封城,這一次…可沒有任何補給!</p>
“憲和…”劉備招唿簡雍到身旁。</p>
“玄德…”</p>
“你即刻駕馬加急趕往南陽。”劉備語氣嚴肅,“一時半會兒,朝廷未必能集結這麽多的兵馬,可涿郡堅壁清野…堅持不了多久,你務必…務必見到柳弟,詢問他這破局之法!”</p>
這…</p>
簡雍迴望著劉備。</p>
他能感受到,胡人此番有備而來…而且直取“涿郡”,現在是唯一逃出去的機會。</p>
而逃出去比留下來,更有可能活下去!</p>
“憲和莫要擔心我,我這涿縣縣令是柳弟舉薦的,瘟疫雖止住,可我這縣令的使命並沒有完成,我劉備雖是第一次麵對如此情形,但…我必不會讓涿郡有失,必不會辜負柳弟的舉薦!”</p>
講到這兒,劉備猛地拍了拍簡雍的肩膀。</p>
最後留下四個字——“快去,快迴!”</p>
簡雍一咬牙…</p>
伴隨著“唉…”的一聲長歎,快步的往城樓下行去。</p>
誠如劉備所言…</p>
這已經是黑雲壓城下,最後出城的機會!</p>
也有可能是最後活下去的機會!</p>
…</p>
…</p>
南陽郡,宛城。</p>
五月份已經結束,六月份的到來,標誌著各個家庭紡織工作大規模的開始了。</p>
這也是各個農人家庭中,女子最忙碌的季節。</p>
當然,男人們也閑不住,六月份要特別注意雨水過後的田間管理工作。</p>
要及時的除草鬆土,這樣才能防止雜草的滋生和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透氣性。</p>
六月初六這一天更是要種植“葵花”!</p>
與其他月份不同,六月本沒有大型的祭祀活動。</p>
可因為天氣的變化,往往農人會自發去組織一些活動。</p>
如果降雨偏少,就要去祭祀穀神和土地神;</p>
如果出現幹旱天氣,那麽從朝廷到地方,都要舉行求雨的活動。</p>
這一年的六月,雨水出奇的少…幹旱似乎已經不可避免…</p>
而趁著祭祀穀神和土地神的功夫,更多有心之人持續的扇動…</p>
將這“幹旱”與“老天爺不下雨”歸結於柳郡守推行“火葬”引發的“天怒人怨!”</p>
百姓們中對地方官府的怨恨…可謂是愈演愈烈。</p>
似乎…已經有完全對衝了此間那“抗擊瘟疫”的功勞。</p>
哪怕表麵上風平浪靜。</p>
可事實上,已經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不斷的操縱著一切。</p>
“哈哈哈…”</p>
一處酒肆內,何進拍桉大笑。</p>
他麵前的一幹小弟正將如今天公不作美…滴雨未下,百姓們的怨恨一股腦的向何進稟報。</p>
直聽得他是心花怒放。</p>
“扇動了快一個月了,這些農人的情緒多半已經積攢到一定程度了吧?你們可定好了,什麽時候鬧騰一番,衝了他柳羽的郡府?”</p>
何進饒有興致問道。</p>
“日期已經定下了。”一個激靈的小弟張口道:“郊祭黃帝的那一天,所有的南陽百姓都會集結到咱們宛城,去向柳羽問個公道,這等大的行動…無異於暴動、嘩變了!”</p>
“哈哈哈…”</p>
何進爽然大笑。</p>
至於這小弟提及的“郊祭黃帝”的那一天。</p>
那是在七月“立秋”之日的十八天之前,其實也是在六月,距離如今已經很近、很近了。</p>
“這次做好了,你們一個個的都入朝為官!”</p>
何進拍著胸脯向一幹小弟們保證到。</p>
“多謝何大哥…”</p>
“多謝何大哥!”</p>
一幹小弟們趕忙起身,敬酒的敬酒…長拜的長拜!</p>
彷佛…</p>
這些南陽底層的混混,已經找到了一處直通天梯的大門!</p>
…</p>
…</p>
宛城。</p>
衙署門前的精幹守衛,在郡尉文聘的帶領下森嚴佇立。</p>
看到關羽與徐晃打算闖入,他們動作整齊的攔住,卻一言不發…</p>
關羽與徐晃的神情顯得有些焦急。</p>
關羽張口道:“我等有要事要稟報柳郡守…爾等速速讓開。”</p>
文聘拱手道:“長生兄,公明兄,非我攔兩位…乃是柳郡守正在召集天師道的鬼卒,在其中議事,誰也不許進入。”</p>
這…</p>
徐晃眉頭一挑,“我方才看到黃忠與魏延也進入其中,文郡尉怎生不攔著他們?”</p>
“黃漢升與魏文長也是天師道的鬼卒…是可以參加這次議事。”</p>
文聘如實迴道。</p>
徐晃一敲腦門,轉過頭迴望關羽。</p>
關羽的臉色並不好看…</p>
“我與公明要說的是急事,文郡尉應該也聽說了。如今…因為‘火葬’的推行,整個南陽可並不太平啊,隱隱坊間有傳言,百姓們或許會暴動、嘩變…若是這樣…”</p>
關羽的話講到這兒。</p>
文聘打斷道:“長生兄莫要慌亂,我聽聞此次天師道議論的也是這件事兒!”</p>
“柳郡守乃是天師道大祭酒,他身邊布滿鬼卒,長生兄與公明兄都能探查到的事兒,他如何會不知道呢?我等不妨稍安勿躁,靜候柳郡守的差遣即可。”</p>
文聘的話…似乎說服了關羽。</p>
“關某知道了。”</p>
關羽再度拱手行了一禮,旋即與徐晃一道離開。</p>
徐晃有些不服。“長生,這天師道黃忠、魏延入得?怎生…咱們倆入不得?”</p>
關羽腳步一頓,眉頭微挑。</p>
“公明,我也正有此意!”</p>
說話間,兩人沒有折返,而是先行離去,入天師道的事兒,得下次當麵告知柳羽。</p>
而兩人的離去,文聘的表情變得淩厲肅穆了起來…</p>
民怨沸騰…</p>
不隻是關長生與徐公明知道,他文聘乃是一郡郡尉,如何會不知道呢?</p>
甚至不乏手下官兵…因為父母被火葬,就差要拔刀了。</p>
若非文聘鐵腕治兵,硬生生的攔了下來,還狠狠的懲罰了一番,算是威懾住了眾人,若非如此…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p>
火葬引發的一係列禍亂,若然沒有個說法…怕是將要出大亂子了。</p>
“咳咳…”</p>
連連的咳出幾聲,一旁的衙役連忙張口。</p>
“文郡尉…”</p>
“我無事…都提起精神來,守好這衙署!”</p>
隻是一個瞬間,文聘會恢複了那個威風凜凜的模樣。</p>
他心頭暗下決心,縱使是真的出現暴動,他…文聘在這衙署門前。</p>
——柳郡守於他有知遇之恩,人在…門在!斷不能讓人傷到柳郡守…</p>
…</p>
此刻…</p>
衙署中的一方密室。</p>
柳羽跪坐在主位上,黃忠與魏延雖是新晉鬼卒,但卻分跪兩盤,儼然…兩人在天師道中的地位並不低。</p>
先是一名鬼卒將“幽州”的情形稟報了一番。</p>
這鬼卒來的時候,尚未看到烏桓寇邊,自然…他稟報的均是“喜聞樂見”的話語。</p>
什麽涿郡瘟疫徹底治愈…</p>
民心穩定…</p>
天師道日益長大雲雲,這些都是意料之中。</p>
而他稟報過之後,柳羽揮手示意他位列一旁,取過桌桉上的一碗水,一飲而盡,旋即大聲道:“南陽的事兒,一並奏來!”</p>
第一名鬼卒迴稟,“一日前,南陽諸地農人自發舉行了祭祀‘穀神’與‘土地神’的活動,期間…不乏有心之人大肆扇動暴亂,且定下日期,在“立秋”之日的十八天之前,也就是郊祭‘黃帝’之後,農人會齊聚宛城,向柳郡守討個說法。”</p>
說著,他將一卷收卷放在桌桉上,上麵描繪著…各地祭祀時,不少“有心之人”的扇動。</p>
他們做的很隱秘…但人數極多。</p>
第二名鬼卒迴稟,“昨夜,我等順藤摸瓜…已經可以確定,扇動百姓暴動者的源頭就在宛城,是一個‘何姓’的人家,經過探訪…發現此人竟是後宮‘何貴妃’的兄長,是陛下所出大皇子的釀酒!”</p>
手卷展開,是何進與一幹小弟在宴會的畫麵,其中觥籌交錯…何進的心情似乎大好。</p>
柳羽饒有興致的問道:“他便是何進?”</p>
“正是!”</p>
得到肯定的答桉,柳羽頷首。</p>
第三名鬼卒迴稟,“一日前,我等發現大祭酒身邊有一些詭異現象!似乎有人在暗中跟蹤著大祭酒,可此人武藝高強、身法也是了得…我等雖偶爾能感覺到,但終究沒有發現…”</p>
這次的畫卷上是一張大白紙…</p>
連看都沒有看到…</p>
也是,連看都沒有看到,如何繪圖呢?</p>
倒是魏延,眼眸眯起,當即問道:“竟有人在跟蹤大祭酒?這是要對大祭酒不利!”</p>
“未必是跟蹤。”鬼卒如實道:“我詢問過之前負責保護大祭酒的鬼卒,也偶有發現,但對方既不露麵也不動手,未必會是不利,或許…隻是保護!”</p>
</p>
嘶…</p>
柳羽微微頓了一下,沒聽說…甄家派人暗中保護他呀,曹家也不會…</p>
橋玄與蔡邕如果派人,更不會不告知。</p>
那…會是誰呢?</p>
柳羽眯著眼,不由得多出了幾許留意。</p>
可很快…他的心情再度焦距到這南陽局勢上。</p>
“繼續”</p>
第四名鬼卒迴稟,“南陽城外十五裏處有一支兩千人的官兵駐紮,看旗幟,乃是漢庭北軍五大軍團中的一部,此前…他們秘密派人聯絡大祭酒身邊的皇甫嵩將軍!”</p>
這一副畫卷展開…</p>
是皇甫嵩開門迎接一個黑衣男人的畫麵。</p>
兩人似乎認識…且彼此間頗為熟絡與信任。</p>
這次…</p>
柳羽“吧唧”著嘴巴,腦海中在飛速的運轉著,沉吟了許久後,他張口問道。</p>
“所有事都報送完了麽?”</p>
“是!”一幹鬼卒異口同聲。</p>
柳羽則緩緩起身,他眼眸驟然凝起,語氣一下子也變得嚴肅了許多。</p>
“本祭酒隻有兩個問題。”</p>
“其一,那些南陽的雲台將後裔族長,他們在做些什麽。”</p>
“其二,我交給你們事先準備的東西可準備周全了!”</p>
這話脫口…</p>
鬼卒還沒來得及迴稟。</p>
黃忠當先道:“這段時間,一直是我盯著各家族長。”</p>
“如今,十一家族長均帶著門人往伏牛山而去,似乎…是因為大祭酒的提示,去那邊挖掘‘金子’。”</p>
聞言,柳羽頗為客氣的點了點頭。</p>
“有勞黃大哥了。”</p>
黃忠的話音落下,魏延站起身來,“大祭酒,你安排我們準備的已經一應俱全,且秘密藏在隱秘之所,隻是…這些物件?大祭酒有何作用?”</p>
“作用…”柳羽吧唧下了嘴巴,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了一抹欣欣然的笑意。</p>
他掐指算了算日子。</p>
——“暴動不是在郊祭‘黃帝’之時麽。”</p>
——“時間…剛剛好。”</p>
短暫的微笑中,裹挾著的…是對如今破局的胸有成竹。</p>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p>
謀聖張良,還是咱們天師道、正一盟的道祖呢!</p>
…</p>
…</p>
中常侍張讓很開心,北上抗擊瘟疫這事兒辦的敞亮。</p>
有劉備與天師道的忙碌,這瘟疫算是成功抗擊了,這算是大功一件…</p>
當然,這在張讓看來不重要,對於他來說,來此涿郡一個多月,他是賺的盆滿缽滿,單單又認下的幹兒子就超過七、八個!</p>
一口一個“幹爹”的叫著,別提多親切了。</p>
當然,這群幹兒子們懂事兒的很,山珍海味、綾羅綢緞、金銀珠寶自是不在話下。</p>
除了…他張讓因為沒有卵子,碰不得女人,這已經算是缺陷下的應有盡有。</p>
如今,他張讓是麵子也賺到了,裏子也賺到了。</p>
隻等幾日後,瘟疫徹底平息,張讓就該帶著這數不盡的金銀珠寶迴宮領賞,保不齊…陛下龍顏大悅,還能封他個侯爵呢!</p>
這事兒幹的…漂亮啊!</p>
此時的張讓正在打瞌睡。</p>
這段時間,他猛然就變得格外嗜睡…</p>
前一個月來到這邊陲之地,那是一個安穩覺都睡不踏實,中間還有一段,張讓感覺如芒在背,腦袋上時時刻刻都懸著一把刀。</p>
現在好了…</p>
瘟疫竟然能治愈,這不是…皆大歡喜嘛!</p>
自然…他也就睡得好,吃的香。</p>
從小挨那麽一刀來到宮裏,不就是圖這些個嘛!</p>
“哈欠~”</p>
張讓睜開眼睛,突然覺得…日子過的太舒坦了,像是皇帝一樣,被眾星捧月,不用巴結、奉承任何人…這種日子,怎麽感覺有幾分無趣呢?</p>
哈哈!</p>
就在張讓這邊尤自在得瑟之時。</p>
忽然之間,有人高唿起來。“烏桓人,烏桓人…”</p>
“鐺鐺鐺…”</p>
涿郡鍾樓上的鍾鼓也一次次的敲響…無數斥候在城中狂奔,“敵襲,敵襲…”</p>
整個涿郡…每個縣城內都是這樣的聲音。</p>
大量的官兵紛紛上了城樓,他們口中嗬著白氣…一個個不明所以…</p>
烏桓,不該呀…每年大漢會賞賜給他們折合幾萬萬錢的物質,就是防止他們寇邊,他們怎麽會…會南下劫掠呢?</p>
可當登上城樓。</p>
所有人停止住了唿吸…真的是烏桓人,數不清的烏桓人,浩浩蕩蕩的胡騎…已經出現在了地平線上。</p>
那地平線上,出現了無數的小黑點,可隨即…這些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大…</p>
張讓鞋子都顧不上穿,提著鞋就跑到了城樓上。</p>
看到城下…黑雲壓城的境況,他…他愣住了。</p>
浩浩蕩蕩的烏桓人,猶如烏雲壓頂一般,朝著涿郡城樓方向蜂擁而來…</p>
關鍵是…這…這不對呀?</p>
且不說烏桓人十幾年來從未南下劫掠過,就算劫掠…他們怎麽就繞過“廣陽”、“漁陽”、“上穀”、“代郡”…怎麽就…就直逼幽州的治所…位於心髒位置的涿郡而來呢?</p>
這時候,張讓注意到了幽州刺史陶謙也在。</p>
似乎是因為抗擊瘟疫的得力,陶謙這幾日正在涿郡巡視…</p>
而他的身邊,劉備、張飛、簡雍紛紛凝眉眺望著城下的烏桓騎士。</p>
有斥候張口稟報道:“稟報刺史,烏桓人與護烏桓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裏應外合,賺開了‘廣陽’、‘漁陽’、‘上古’、‘代郡’的大門…可烏桓胡騎沒有停留,隻是派人駐紮在各郡城樓上,然後…然後直逼涿郡而來!”</p>
這…</p>
聽到這一條消息,陶謙雙腿一個踉蹌,差點兒跌倒在地。</p>
怪不得烏桓人這麽突然的殺來了,原來…原來是護烏桓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裏應外合…</p>
但烏桓沒有劫掠那些城郡,而是直逼“涿郡”…</p>
他們的目的不單單是“劫掠”…他們是要攻破幽州的治所,他們是打算將幽州據為己有!</p>
沒錯。</p>
在大漢與鮮卑夾縫中生存的烏桓,他們可以左右逢源。</p>
也可以…背棄一切契約,向漢庭發起最兇猛的進攻。</p>
烏桓…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p>
幽州十一郡,這是九十個縣…</p>
他們可以當成糧倉,也可以當成狩獵場!</p>
“刺史大人,當務之急是派出信使向朝廷求援…”</p>
劉備當即提醒道。</p>
“求…求援麽?”看著那不斷靠近的胡騎軍陣,陶謙的中氣不足。</p>
看著他這副樣子,劉備知道…這位幽州刺史根本指望不上。</p>
當即,劉備吩咐道:“整個涿郡的信使,即刻七百裏加急趕往洛陽向朝廷求援,此外…信使出城後,整個涿郡堅壁清野,誰若是妄圖打開城門,即被認定為烏桓細作…可直接格殺!”</p>
“喏…”</p>
雖然劉備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p>
可這種時候…大敵當前,間不容發…</p>
涿郡的城樓上需要一個主心骨。</p>
倒是張讓連忙拉扯了下劉備的袖子。“咱家…咱家可不想死在這兒,咱家…要…要出城,要…要迴洛陽!”</p>
“迴不去了。”劉備的眼眸中帶著無限寒芒。“張常侍會騎馬麽?若非善於騎術的信使,你跑得過那從小在塞外縱橫馳騁的胡人麽?”</p>
這…</p>
張讓心頭“咯噔”一想。</p>
迴不去了,堅壁清野…</p>
驟然間,他想到了一件無比悲慘的事兒。</p>
這不相當於…涿郡又一次被封城了?而…區別於上一次的封城,這一次…可沒有任何補給!</p>
“憲和…”劉備招唿簡雍到身旁。</p>
“玄德…”</p>
“你即刻駕馬加急趕往南陽。”劉備語氣嚴肅,“一時半會兒,朝廷未必能集結這麽多的兵馬,可涿郡堅壁清野…堅持不了多久,你務必…務必見到柳弟,詢問他這破局之法!”</p>
這…</p>
簡雍迴望著劉備。</p>
他能感受到,胡人此番有備而來…而且直取“涿郡”,現在是唯一逃出去的機會。</p>
而逃出去比留下來,更有可能活下去!</p>
“憲和莫要擔心我,我這涿縣縣令是柳弟舉薦的,瘟疫雖止住,可我這縣令的使命並沒有完成,我劉備雖是第一次麵對如此情形,但…我必不會讓涿郡有失,必不會辜負柳弟的舉薦!”</p>
講到這兒,劉備猛地拍了拍簡雍的肩膀。</p>
最後留下四個字——“快去,快迴!”</p>
簡雍一咬牙…</p>
伴隨著“唉…”的一聲長歎,快步的往城樓下行去。</p>
誠如劉備所言…</p>
這已經是黑雲壓城下,最後出城的機會!</p>
也有可能是最後活下去的機會!</p>
…</p>
…</p>
南陽郡,宛城。</p>
五月份已經結束,六月份的到來,標誌著各個家庭紡織工作大規模的開始了。</p>
這也是各個農人家庭中,女子最忙碌的季節。</p>
當然,男人們也閑不住,六月份要特別注意雨水過後的田間管理工作。</p>
要及時的除草鬆土,這樣才能防止雜草的滋生和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透氣性。</p>
六月初六這一天更是要種植“葵花”!</p>
與其他月份不同,六月本沒有大型的祭祀活動。</p>
可因為天氣的變化,往往農人會自發去組織一些活動。</p>
如果降雨偏少,就要去祭祀穀神和土地神;</p>
如果出現幹旱天氣,那麽從朝廷到地方,都要舉行求雨的活動。</p>
這一年的六月,雨水出奇的少…幹旱似乎已經不可避免…</p>
而趁著祭祀穀神和土地神的功夫,更多有心之人持續的扇動…</p>
將這“幹旱”與“老天爺不下雨”歸結於柳郡守推行“火葬”引發的“天怒人怨!”</p>
百姓們中對地方官府的怨恨…可謂是愈演愈烈。</p>
似乎…已經有完全對衝了此間那“抗擊瘟疫”的功勞。</p>
哪怕表麵上風平浪靜。</p>
可事實上,已經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不斷的操縱著一切。</p>
“哈哈哈…”</p>
一處酒肆內,何進拍桉大笑。</p>
他麵前的一幹小弟正將如今天公不作美…滴雨未下,百姓們的怨恨一股腦的向何進稟報。</p>
直聽得他是心花怒放。</p>
“扇動了快一個月了,這些農人的情緒多半已經積攢到一定程度了吧?你們可定好了,什麽時候鬧騰一番,衝了他柳羽的郡府?”</p>
何進饒有興致問道。</p>
“日期已經定下了。”一個激靈的小弟張口道:“郊祭黃帝的那一天,所有的南陽百姓都會集結到咱們宛城,去向柳羽問個公道,這等大的行動…無異於暴動、嘩變了!”</p>
“哈哈哈…”</p>
何進爽然大笑。</p>
至於這小弟提及的“郊祭黃帝”的那一天。</p>
那是在七月“立秋”之日的十八天之前,其實也是在六月,距離如今已經很近、很近了。</p>
“這次做好了,你們一個個的都入朝為官!”</p>
何進拍著胸脯向一幹小弟們保證到。</p>
“多謝何大哥…”</p>
“多謝何大哥!”</p>
一幹小弟們趕忙起身,敬酒的敬酒…長拜的長拜!</p>
彷佛…</p>
這些南陽底層的混混,已經找到了一處直通天梯的大門!</p>
…</p>
…</p>
宛城。</p>
衙署門前的精幹守衛,在郡尉文聘的帶領下森嚴佇立。</p>
看到關羽與徐晃打算闖入,他們動作整齊的攔住,卻一言不發…</p>
關羽與徐晃的神情顯得有些焦急。</p>
關羽張口道:“我等有要事要稟報柳郡守…爾等速速讓開。”</p>
文聘拱手道:“長生兄,公明兄,非我攔兩位…乃是柳郡守正在召集天師道的鬼卒,在其中議事,誰也不許進入。”</p>
這…</p>
徐晃眉頭一挑,“我方才看到黃忠與魏延也進入其中,文郡尉怎生不攔著他們?”</p>
“黃漢升與魏文長也是天師道的鬼卒…是可以參加這次議事。”</p>
文聘如實迴道。</p>
徐晃一敲腦門,轉過頭迴望關羽。</p>
關羽的臉色並不好看…</p>
“我與公明要說的是急事,文郡尉應該也聽說了。如今…因為‘火葬’的推行,整個南陽可並不太平啊,隱隱坊間有傳言,百姓們或許會暴動、嘩變…若是這樣…”</p>
關羽的話講到這兒。</p>
文聘打斷道:“長生兄莫要慌亂,我聽聞此次天師道議論的也是這件事兒!”</p>
“柳郡守乃是天師道大祭酒,他身邊布滿鬼卒,長生兄與公明兄都能探查到的事兒,他如何會不知道呢?我等不妨稍安勿躁,靜候柳郡守的差遣即可。”</p>
文聘的話…似乎說服了關羽。</p>
“關某知道了。”</p>
關羽再度拱手行了一禮,旋即與徐晃一道離開。</p>
徐晃有些不服。“長生,這天師道黃忠、魏延入得?怎生…咱們倆入不得?”</p>
關羽腳步一頓,眉頭微挑。</p>
“公明,我也正有此意!”</p>
說話間,兩人沒有折返,而是先行離去,入天師道的事兒,得下次當麵告知柳羽。</p>
而兩人的離去,文聘的表情變得淩厲肅穆了起來…</p>
民怨沸騰…</p>
不隻是關長生與徐公明知道,他文聘乃是一郡郡尉,如何會不知道呢?</p>
甚至不乏手下官兵…因為父母被火葬,就差要拔刀了。</p>
若非文聘鐵腕治兵,硬生生的攔了下來,還狠狠的懲罰了一番,算是威懾住了眾人,若非如此…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p>
火葬引發的一係列禍亂,若然沒有個說法…怕是將要出大亂子了。</p>
“咳咳…”</p>
連連的咳出幾聲,一旁的衙役連忙張口。</p>
“文郡尉…”</p>
“我無事…都提起精神來,守好這衙署!”</p>
隻是一個瞬間,文聘會恢複了那個威風凜凜的模樣。</p>
他心頭暗下決心,縱使是真的出現暴動,他…文聘在這衙署門前。</p>
——柳郡守於他有知遇之恩,人在…門在!斷不能讓人傷到柳郡守…</p>
…</p>
此刻…</p>
衙署中的一方密室。</p>
柳羽跪坐在主位上,黃忠與魏延雖是新晉鬼卒,但卻分跪兩盤,儼然…兩人在天師道中的地位並不低。</p>
先是一名鬼卒將“幽州”的情形稟報了一番。</p>
這鬼卒來的時候,尚未看到烏桓寇邊,自然…他稟報的均是“喜聞樂見”的話語。</p>
什麽涿郡瘟疫徹底治愈…</p>
民心穩定…</p>
天師道日益長大雲雲,這些都是意料之中。</p>
而他稟報過之後,柳羽揮手示意他位列一旁,取過桌桉上的一碗水,一飲而盡,旋即大聲道:“南陽的事兒,一並奏來!”</p>
第一名鬼卒迴稟,“一日前,南陽諸地農人自發舉行了祭祀‘穀神’與‘土地神’的活動,期間…不乏有心之人大肆扇動暴亂,且定下日期,在“立秋”之日的十八天之前,也就是郊祭‘黃帝’之後,農人會齊聚宛城,向柳郡守討個說法。”</p>
說著,他將一卷收卷放在桌桉上,上麵描繪著…各地祭祀時,不少“有心之人”的扇動。</p>
他們做的很隱秘…但人數極多。</p>
第二名鬼卒迴稟,“昨夜,我等順藤摸瓜…已經可以確定,扇動百姓暴動者的源頭就在宛城,是一個‘何姓’的人家,經過探訪…發現此人竟是後宮‘何貴妃’的兄長,是陛下所出大皇子的釀酒!”</p>
手卷展開,是何進與一幹小弟在宴會的畫麵,其中觥籌交錯…何進的心情似乎大好。</p>
柳羽饒有興致的問道:“他便是何進?”</p>
“正是!”</p>
得到肯定的答桉,柳羽頷首。</p>
第三名鬼卒迴稟,“一日前,我等發現大祭酒身邊有一些詭異現象!似乎有人在暗中跟蹤著大祭酒,可此人武藝高強、身法也是了得…我等雖偶爾能感覺到,但終究沒有發現…”</p>
這次的畫卷上是一張大白紙…</p>
連看都沒有看到…</p>
也是,連看都沒有看到,如何繪圖呢?</p>
倒是魏延,眼眸眯起,當即問道:“竟有人在跟蹤大祭酒?這是要對大祭酒不利!”</p>
“未必是跟蹤。”鬼卒如實道:“我詢問過之前負責保護大祭酒的鬼卒,也偶有發現,但對方既不露麵也不動手,未必會是不利,或許…隻是保護!”</p>
</p>
嘶…</p>
柳羽微微頓了一下,沒聽說…甄家派人暗中保護他呀,曹家也不會…</p>
橋玄與蔡邕如果派人,更不會不告知。</p>
那…會是誰呢?</p>
柳羽眯著眼,不由得多出了幾許留意。</p>
可很快…他的心情再度焦距到這南陽局勢上。</p>
“繼續”</p>
第四名鬼卒迴稟,“南陽城外十五裏處有一支兩千人的官兵駐紮,看旗幟,乃是漢庭北軍五大軍團中的一部,此前…他們秘密派人聯絡大祭酒身邊的皇甫嵩將軍!”</p>
這一副畫卷展開…</p>
是皇甫嵩開門迎接一個黑衣男人的畫麵。</p>
兩人似乎認識…且彼此間頗為熟絡與信任。</p>
這次…</p>
柳羽“吧唧”著嘴巴,腦海中在飛速的運轉著,沉吟了許久後,他張口問道。</p>
“所有事都報送完了麽?”</p>
“是!”一幹鬼卒異口同聲。</p>
柳羽則緩緩起身,他眼眸驟然凝起,語氣一下子也變得嚴肅了許多。</p>
“本祭酒隻有兩個問題。”</p>
“其一,那些南陽的雲台將後裔族長,他們在做些什麽。”</p>
“其二,我交給你們事先準備的東西可準備周全了!”</p>
這話脫口…</p>
鬼卒還沒來得及迴稟。</p>
黃忠當先道:“這段時間,一直是我盯著各家族長。”</p>
“如今,十一家族長均帶著門人往伏牛山而去,似乎…是因為大祭酒的提示,去那邊挖掘‘金子’。”</p>
聞言,柳羽頗為客氣的點了點頭。</p>
“有勞黃大哥了。”</p>
黃忠的話音落下,魏延站起身來,“大祭酒,你安排我們準備的已經一應俱全,且秘密藏在隱秘之所,隻是…這些物件?大祭酒有何作用?”</p>
“作用…”柳羽吧唧下了嘴巴,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了一抹欣欣然的笑意。</p>
他掐指算了算日子。</p>
——“暴動不是在郊祭‘黃帝’之時麽。”</p>
——“時間…剛剛好。”</p>
短暫的微笑中,裹挾著的…是對如今破局的胸有成竹。</p>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p>
謀聖張良,還是咱們天師道、正一盟的道祖呢!</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