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跟著夏禧迴去。


    到了戈壁洞的門口。


    夏禧問:“蘇子,你覺得這個洞如何?”


    我迴道:“挺好的。”


    夏禧聞言,滿臉無語:“啥玩意兒挺好的!我是問你看出什麽來了不?”


    剛才來的比較著急,進去之後又跟夏禧幹了一仗,我還真沒認真觀察過戈壁洞的情況,他這麽一說,我開始注意起來。


    端詳了好一會兒。


    我發現了異常。


    戈壁洞四周全都是沙土,但上下沙土的顏色不一,明顯上麵的沙土更幹燥,而下麵的沙土稍微潮一些。


    我反問道:“剛挖出來不久?”


    夏禧笑道:“要不說你腦子好用呢,確實是剛挖出不久,還不到一個禮拜吧。”


    “你再看一下這個洞原來是做什麽的?”


    我問道:“寺廟?”


    夏禧神情非常訝異:“你怎麽看出來的?”


    我迴道:“洞壁雖然被沙子給覆蓋挺久,蒙上了一層土,但底部土黃色的建築痕跡仍有依稀殘留,這種顏色的建築,在古代要麽是衙門府邸、要麽是寺廟道觀。”


    “咱們國家大部分區域處於北迴歸線以北,所以但凡住人的房子,要納氣采光,都會按照坐北朝南的格局布置,如果是衙門府邸,也一定會按照此朝向來設置。但這洞口卻朝西,獨吞西北風,證明裏麵不是住人,排除衙門府邸。”


    “寺廟大門設置則東南西北都可能有,取四大皆空之意,如杭市金山寺門朝西、京都大覺寺門向東等,這洞口朝向符合寺廟的特征。洞壁裏麵的畫,雖然我還沒仔細看,但屬於典型佛教繪畫技巧,又可以排除道觀的可能性,隻剩下了寺廟這個選項。”


    夏禧翻了翻白眼:“你說你這樣活著會不會很無聊?”


    我問道:“怎麽無聊?”


    夏禧說道:“人家推測論證,花上不少時間研究,再得出結論,好歹有一點樂趣。你這麽瞄上一眼,什麽都出來了,有意思嗎?”


    “好比女人,她傲嬌老半天,我勾搭良久才拿下,那種刺激非同尋常。你朝她一勾手指頭,人家就上床陪你,是不是挺沒勁的?”


    我迴道:“應該……也挺有勁吧。”


    夏禧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蘇子,你現在的人生理念跟我差不多了!”


    我問:“你什麽人生理念?”


    夏禧說道:“八個大字:貪財好色,一身正氣!”


    我:“……”


    相柳的人見我們在洞口聊個沒停,拿著噴子對準我們:“快滾迴去!”


    我們隻得老老實實迴到了戈壁洞裏麵。


    夏禧點起了洋油燈,照著壁畫讓我看。


    我開始仔細地看這些壁畫。


    但看了老半天,沒看出什麽東西。


    因為壁畫全是一幅幅的風景,好像旅遊景點一樣,而且不少畫斑駁的不像樣子,裏麵也沒有人物,瞅不出有任何故事。


    或者說。


    這些風景裏麵有什麽獨特的寓意,我看不出來。


    唯獨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很典型的佛教畫筆法。


    奇怪的是。


    這些畫我好像在哪裏見過。


    但一時半會兒卻又想不起來。


    也許是一種錯覺。


    我對夏禧說道:“你還是直接說吧。”


    夏禧說:“明代宗早期,櫻花國一位名叫七宮尹伯的狂熱佛教愛好者,來咱們這裏學習。他對龜茲佛文化非常感興趣,曾多次前往庫車考察。彼時,古龜茲國已經被滅國,境內佛文化幾乎全毀於一旦。”


    “但七宮尹伯通過各種蛛絲馬跡,作了一個驚天的推測,古龜茲國王子在被滅國之前,曾帶領一支僧民隊伍、佛教經典以及國庫金銀珠寶,暗渡陳倉,前往塔克拉馬幹沙漠的深處,建立了一個隱世佛國。”


    “有了這發現之後,七宮尹伯曾七次進入塔克拉馬幹尋找這個隱世佛國,但一無所獲。可到了第八次的時候,七宮尹伯終於找到了這個隱世佛國!”


    我問:“然後七宮尹伯留下了類似《桃花源記》一樣的典籍,這典籍一直在櫻花國,從未麵世過,相柳的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取得了典籍,如獲至寶,緊接著,他們根據典籍來沙漠尋找這座沙漠中的龜茲古佛國?”


    夏禧愣了一下:“你怎麽知道?”


    我迴道:“廢話!奇聞異誌、小說、電視劇不都這樣編麽?這叫故事的張力和獵奇感,不然怎麽吸引粉絲?!”


    夏禧無語道:“這你也懂?”


    我說道:“陶淵明教我的啊!”


    夏禧說道:“可以啊,沒上過學還對陶淵明……不是,我跟你扯這犢子幹嘛!”


    “七宮尹伯的事可不是小說故事,這是真的。他留下了一本《七宮詩集》,裏麵有六十多首詩。”


    我問:“詩集?”


    夏禧點了點頭:“對!七宮尹伯是一位忠實而狂熱的佛教文化愛好者,他發現龜茲古佛國之後,視其為世間唯一淨土,之所以不明寫進入路線,就是擔心被別人發現之後,打擾佛國淨土的寧靜。但他又害怕自己再也找不到龜茲古佛國,所以非常隱晦地記載在《七宮詩集》裏麵。”


    “怎麽隱晦呢?《七宮詩集》裏麵一共六十七首詩,描寫的全是當時大明各地的著名風景。其實,每一個著名風景,分別代表了一座明朝的城池,而將這些城池連成一條線,就是進入龜茲古佛國的最便捷路線!”


    “誰曾想到,七宮尹伯寫成詩集之後就得了重病,臨死之際,他將詩集交給了後人,並告訴他後人關於詩集的秘密。一直代代相傳到現在,他的後人現在成為了一個整天逛清酒館的老酒鬼,壓根不信這玩意兒,他身上沒錢了,便將詩集賣給了相柳的收藏員,並告之了祖上關於這本詩集的故事。”


    我皺眉問道:“相柳的人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藏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九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九徒並收藏天下藏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