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李挽雙手抱膝在屋簷枯坐,望著天空壯大的雨幕,嘩嘩地下著劈裏啪啦。


    密集雨點中傳來漸行漸近的腳步聲,她展顏一笑,迎著雨跑出去,可又突然停住步伐,恍忽間的驚喜蕩然無存,隻霎那便迴到現實中失去的醒悟和傷痛。


    “陛下。”


    院門沒栓,裴靜姝撐傘走來。


    “何事?”李挽麵無表情,手背擦了擦眼眶的雨水。


    “他走了吧。”裴靜姝莫名有些傷感,宮裏大內高手察覺到劍氣劃過長安城,她才來這座小巷。


    兩人肩並肩坐著,一聲不吭。


    其實李挽很委屈很難過,可除了在顧長安麵前,她一個皇帝怎能暴露最軟弱的一麵,痛苦也悄悄藏著,獨自舔舐傷口。


    裴靜姝視線望向遠方,抿了抿嘴悵然道:


    “陛下,中原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書院夫子請七國拿出一半國運,再讓您以神州皇權正統的名義向中原發一道討夷檄文,號召天下修士齊聚雁門關,驅逐至暗迎接黎明。”


    “嗯。”李挽應了一聲,抬頭看著灰蒙蒙的天穹,良久之後說道:“亂世可真漫長。”


    進了內室,她環顧檀木床的兩個枕頭,先將錦被鋪好,又將倆人散亂的衣裳整齊疊好放進衣櫃。


    看著自己的裙子占滿櫃子,而顧長安僅就三兩件袍子,她無聲笑了笑:


    “早知道你不過一輩子,我就不苛待你,存錢有什麽用。”


    將倆人的東西鎖好,又清掃了幾遍屋子,李挽攥著鑰匙走出院落。


    化覺巷逢下雨仍舊坑坑窪窪,王阿婆推著板車迎麵走來,看了兩眼溫婉端莊的裴靜姝,好奇道:


    “顧夫人,今天小顧不送你去玉器鋪子嗎?”


    李挽想說他去拯救百姓了,他又要開始折磨自己,可話到嘴邊都咽迴去,像市井婦人般抱怨:


    “他不要我了。”


    君臣走出巷口,隻留下不知所措的阿婆。


    深夜。


    伴隨著太廟一縷濃鬱的色彩飛向北方,幾十個大內高手矗立在城外,前方是一襲龍袍頭戴冠冕的女帝。


    她恢複了高貴威嚴的姿態,跟院落洗衣新婦判若兩人,與其等到白發蒼蒼都見不到,趁機會多看幾眼也好,況且他在為民族存亡而努力,自己總歸也得拾起李唐社稷的使命。


    女帝率先懸空疾向北方。


    連綿不絕的雨點竟是自北向南,越靠近北邊暴雨傾盆,兩天後距雁門關八百裏,便清晰感知到震天裂地的氣機湧動。


    ……


    中原九塞,雁門居首。


    此刻不管是連綿群山還是平原,都是緩慢又碩大的雨珠,雨珠足有黃豆大小,受天地氣機引導,一滴滴砸落在地。


    中原無數修士麵色如鐵,僵硬而晦暗,任憑雨水衝刷,一顆心格外冰冷。


    鏘!


    一聲劍鳴驚乾坤。


    隨著大唐國運疾向平原,先前六國國運與之匯聚,轉瞬一柄絢爛璀璨的七彩巨劍橫亙天穹,照亮灰蒙蒙的平原。


    幾乎沒有猶豫,就遞出神州一半國運。


    不得不破釜沉舟,因為雁門關不能毀於蠻夷之手,城牆不能塌!


    本就是以竹條去抵抗長刀,倘若靈氣起源地沒了,那中原連竹條都拿不出來,空無一物去對抗一柄柄鋒利刀刃,屆時華夏民族還能堅持多久?


    秦始皇築城牆以鎮神州龍脈,護衛神州社稷,直到如今始終巍峨佇立,長城不止是一座萬裏城牆,更是民族的精神,是一個文明的脊梁!


    在黑暗的當代,如果城牆沒了,那許多同胞的抵抗精神就會隨之崩塌。


    另一邊,則是一副壯闊波瀾的畫卷,十三個陸地神仙盤坐在關隘,二十七個深淵聖人立於陣法周圍,上方靈氣停而又淌,如此往複。


    拓拔天下一襲紫金色龍袍,沒有戴麵具,露出醜陋怪異的臉龐,她氣定神閑地盯著靈氣漩渦。


    耗費大半年,凱布爾及五位最頂級的陸地神仙以修為倒退九年的代價,終於凝聚了毀天陣法。


    帝國來了。


    光明正大,不遮不蔽,就這樣踏入中原疆土,踏上萬裏城牆。


    她陰森森道:


    “當團結的戰車滾滾駛來,拿什麽抵擋?”


    “冕下,三天前顧長安途徑玉門關卻沒逗留,應是返迴了孤城。”


    拐杖老嫗上前提醒。


    這一點令她很意外。


    顧長安是什麽人?


    就算埋在黃土裏,一旦中原民族有難,也能破土而出不帶陰兵,跟帝國死戰。


    這樣的民族殉葬者,豈會袖手旁觀,倘若以為他畏懼,那帝國就蠢了。


    肯定又在謀劃什麽。


    “聽過東土春秋時期的圍魏救趙麽?”拓拔天下問。


    拐杖老嫗頷首,“他要糟蹋聖城。”


    “換吧。”拓拔天下語氣無波無瀾。


    老嫗微微皺眉,看向陣法中心的凱撒大帝以及五位巨擘,不露痕跡喟歎一聲。


    帝國已經做好聖城滿目瘡痍、血流成河的最壞打算。


    畢竟快十個月沒有聽聞顧長安的消息,實力增長到什麽程度一無所知,萬一不用七彩劍也能抗衡陸地神仙,對這個魔鬼而言,什麽都有可能。


    但換就換!


    !


    已經兩次屈辱,帝國可以接受再一次國恥,第一次民眾恨欲發狂,等第三次就麻木了。


    可隻要毀了靈氣起源地,吞並東土隻是時間問題。


    倘若沒有經曆國難日,深淵根本不會做這樣的選擇,要怪就怪顧長安這個畜生,逼迫帝國不得不展開血腥報複。


    “你聞到了什麽?”拓拔天下饒有興致道。


    拐杖老嫗深深吸了一口雨霧,眺望烏泱泱的平原,一字一頓說:


    “絕望的味道!


    ”


    關隘後方的山脈成群結隊的輦車,足足幾千個人影,黑白黃各種皮膚皆有,很明顯天下各民族齊聚在雁門關。


    帝國一道命令,他們不敢不來。


    至少什麽目的,很明顯。


    亮劍揚威!


    因兩次國難人心惶惶,帝國內部暗流湧動,造反起義的現象多如牛毛,甚至他們中間也有許多人想著光複舊土。


    可今夜那股野心被澆滅。


    還造反……


    誰敢?


    “衡量一個文明的成功,不看它登頂的高度,而是走下坡路怎麽反彈。”


    “偉大的帝國,天下的光明!”


    一個舊羅馬王朝的伯爵感慨一聲,碧眼滿是忌憚之色。


    其餘金發白膚的男女老少,也紛紛附和,要麽朗誦詩歌,要麽向上帝禱告,總之很虔誠很光榮。


    在那一晚過後,世界的確在觀望帝國深淵,畢竟一下子摔得很慘,臉都不要了。


    萬一爬不起來,那還等什麽,立刻召集舊部準備造反。


    可帝國用鐵血手段告訴世人——


    它隻是沒有動真格。


    隨便玩玩沒想到玩脫了,那隻好認真。


    不帶一兵一卒,天神冕下禦駕親征,十三道半柱天門,二十七個深淵聖人,齊齊排在雁門關的場景實在太過震撼!


    如果上帝降臨,也不會有這般霸氣!


    要知道,中原也就一個陸地神仙,還是不足兩年的底蘊,聖人就七個,這差距……


    “神仙不動凡人,要不是有這條戒律在,東土今晚怕是要淪陷一半國土。”


    一個高鼻梁的佛教徒幽幽說道。


    踏入濁世已經是底線了,不能造殺孽摧毀道心,否則豈會隻護陣法不動手。


    “滄海桑田,天道無情啊。”


    幾個上位者模樣的貴人站在一起,凝視著眼前的城牆。


    風雨剝蝕成了斷垣殘基,但仍以蒼蒼莽莽的氣勢,威武雄渾的壯闊,濃縮成了一種厚實的華夏文化。


    曾幾何時,他們的國家多麽崇拜華夏,甚至到了跪舔的程度,心甘情願。


    特別是煌煌盛唐,長安城是世界上最先進最發達的文明,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


    “突然想起唐高宗時期,你倭國不知好歹去挑釁大唐,是白江口戰役吧?”


    “你們海師兵力七萬,坐擁一千八百艘戰船,而大唐遠征海師不足一萬,臨時打造了一百七十艘戰艦。”


    “七倍的兵力懸殊,你倭國真是一潰千裏,被打得哇哇亂叫。”


    百濟國王笑著看向一個瘦削小眼睛的冠冕男人。


    宇多天皇臉色難堪,當初那一戰就跟小孩去挑釁壯漢一樣,真是不自量力又丟人現眼。


    扶桑國之所以事事模彷大唐,就是為了跟強者學習,然後光明正大打敗強者,可惜非一島之地可以撼動的。


    “不像咱們,天可汗猛吧?親征咱們疆土吃了大敗仗,成為他一生為數不多的敗績。”


    新羅公主麵帶笑意,一相對比,很難不感到自豪。


    宇多天皇沉聲道:“你還有臉說?後來高句麗不是被唐朝滅亡了,否則現在怎麽分成百濟新羅?”


    公主笑容逐漸消失,表情僵住。


    “嗬嗬……”一個肥胖黝黑的卷發男人輕聲嗤笑。


    “你笑什麽?”新羅公主寒意森森,怒斥道:


    “天竺是吧?別以為現在合並了就能抹掉過去的屈辱。”


    “跳進你們母親河自溺吧,懶得揭你們傷疤。”


    卷發男人一聲不坑。


    幾人沒再說話,怔怔望著城牆。


    他們對神州大地的感情很複雜。


    既是敵人又是小弟,打過仗也借過錢,如果還有的選,他們寧願迴到一百年前。


    至少大唐還算當人。


    畢竟禮儀之邦,做事向來追求名正言順,你不招惹他,他也沒閑情搭理你。


    可大蠻帝國就不一樣了,野蠻而無序,舊國子民整天都活在恐懼裏。


    “一切都要結束了,天不可違。”新羅公主長歎一聲,就如他們都在說一口流利的聖城腔調,不久的將來,中原同樣也要學**國的文化,給帝國做狗。


    當然,前提是有機會。


    以帝國對中原的防患程度,亡種幾乎是板上釘釘。


    畢竟像他們和倭國基本沒什麽抵抗,聖城隻派一萬黃金騎士和兩萬精銳遠征,他們便高舉降旗磕頭臣服。


    而華夏呢?一直扛到現在,帝國都動用陸地神仙的殺手鐧了。


    這般頑強,誰不忌憚?豈能放心讓你們民族做順民?


    ……


    平原上七彩劍照耀八百裏,以書院夫子和東吳琴公為中心,足足上千個百家修士布置陣法。


    中原從來就隻有這兩件法寶。


    國運劍和百家爭鳴陣法。


    兩個文明都在等待最終的碰撞。


    一旦蠻夷陣法開始爆發,中原必須以死保護雁門關,否則靈氣將崩潰,就算還有殘留,也隻微乎其微。


    這時,兩人越過長城,緩緩走向華北平原,最前方的儒袍老人頭戴竹冠,眼神複雜地看著中原兒郎,還有天涯海角聞訊趕來的修士。


    “遠看是條狗,近看梅公爵。”北涼阮仙掠空而來,眯著眼躍過梅壽庚看向他身後的陸地神仙。


    “阮公,別抵抗了。”梅壽庚低聲道。


    瞬間,方圓百裏的修士臉龐猙獰,本就痛恨這個中原第一叛徒,此刻恨不得生啖其肉,痛飲其血!


    “畜生,安敢走進中原?”


    離得最近的修行者暴怒至極,不顧生死衝殺而出。


    梅壽庚雙手輕輕一推,並非浩然正氣,淺澹的霧氣轉瞬即逝,幾個修士毫發無損,卻動彈不得。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尖,抬臉時惆悵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三天後就是中秋佳節,別做無謂的犧牲,迴去跟家裏團聚。”


    說完直直環顧平原。


    雁門關被毀是深淵最團結的意誌,中原絕對挽救不了,與其白白犧牲修士,不如保存力量,待投降帝國後另謀出路。


    阮仙麵無表情看著他:


    “梅壽庚,何不以溺自照?你如今站在生你養你的土地上,不覺得愧對列祖列宗,不覺得無顏苟活麽?”


    梅壽庚輕輕閉上眼睛,睜眼時一臉決然:


    “我沒有為自己謀過私利,我敢於麵對蒼生百姓,麵對史書,和平救民才是唯一的道路!”


    “你們無非是可笑的民族自尊,覺得臣服昔日的最爾部落很可恥,尊嚴可比得過保存文明火種來得重要?”


    身後的陸地神仙滿臉不悅,又強行按奈住了。


    萬一真能說服東土停止百家爭鳴陣法和國運劍,那深淵能騰出手來處理顧長安,減少聖城方麵的損失。


    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但試試也無妨。


    “和平救民?”阮仙笑了笑,渾濁的老眸迸射出一抹殺意,沉聲道:


    “便是泱泱華夏給蠻夷做奴隸?便是棄祖先文明去臣服於落後野蠻的文化,便是讓子孫頂著一根不倫不類的狗尾巴頭發,便是讓神州大地淪為夷種的家園??”


    梅壽庚沉默,沒有否認。


    但有些話不能付諸於口。


    他清晰認識到帝國最無解的矛盾,遲早會崩盤的根源。


    那便是深淵和王權,深淵和兩千萬裏的疆土的衝突!


    深淵為什麽能奪權?


    因為天道卷顧拓拔部落,但不代表拓拔族人都能一飛衝天,天資參差不齊,這是命中注定,就好像有些人生來殘疾,有些人生來聰慧機敏。


    曾經被奴役的亡國地總會冒出一兩個天賦絕倫的修士,不甘於被統治,便聚在深淵形成超脫於王權、又必須依附於蠻國天道,久而久就形成很牢固的利益鏈條。


    倘若華夏民族也能出那麽幾個蓋世絕倫的武道奇才呢?


    隻要能進駐深淵城堡,那極有可能像凱撒大帝一樣以暴力登頂高位!


    成功了,慢慢蠶食帝國中樞,最後達到重鑄華夏輝煌!


    就算民族百姓被殺得十不存一,隻要還有火種在,再過百年千年,總會燎原再燃神州,屆時天下就剩華夏,真正的無上民族!


    浴火越痛苦,重生越換骨!


    涅槃越深重,新生越壯美!


    所以和平投降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他心之誠,九死不悔!


    “我知道這片土地不信鬼神信蒼生。”


    “但蒼天呢?”


    “必須得信啊。”


    梅壽庚幽幽開口,突然間沉默,再說話時語氣尖銳而洪亮。


    “錯就是錯在顧長安!”


    “正是他一步步挑戰帝國底線,才導致帝國血腥報複,倘若世間沒有他,早在幾年前咱們民族就放棄抵抗。”


    “你們以為他是英雄,可在老夫看來,卻是他將神州大地帶入泥潭,是他讓蒼生百姓承受來自天道的怒火!”


    平原霎時陷入無邊無際的死寂,無數修士壓抑著暴怒,情緒幾乎失控。


    世間豈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是,他很英勇偉大,可也是他傷害了民族的未來,行百裏路就算走到九十步又如何?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到終點跟站在起點有何區別?”


    梅壽庚老邁的臉龐漲得通紅,這的確是他肺腑之言,現在終於能宣泄而出。


    為什麽要抵抗?


    還是以如此激烈不可緩和的手段?


    阮仙笑了一聲,語調森森道:


    “從古至今,神州都不會淪為任人宰割的奴隸,盡早滾迴蠻窩,我等舍命也不使得民族蒙辱,百姓蒙難、文明蒙塵。”


    “自古如此,就對麽?”梅壽庚聲音沙啞,指著雁門關越來越熾烈的光芒,指著那些偉岸模湖的身影,怒吼道:


    “誰能抗衡?”


    無數修士沉默,無力感席卷全身。


    坐視蠻夷在疆土耀武揚威,那種屈辱、尊嚴喪盡,那種心裏的難受比嚴刑拷打折磨他們的肉體還要痛苦。


    ……


    遙遠的西域。


    一座孤城。


    起風了。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鎮守孤城,於人世間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摘枇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摘枇杷並收藏一人鎮守孤城,於人世間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