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楚兩國撤兵,除了李牧還能報仇鎮定外,趙國上下皆是惶恐,其中也包括了郭開。


    他現在還沒和白弈談完籌碼,卻少了兩個能夠談籌碼的利器,他有些慌了。


    慌的倒不是趙國如何,而是自己以後的待遇。


    沒辦法,郭開隻能加大力度給前線送人,隻要年滿十二,通通上前線充人數。


    找過自然也不是全部人都願意,畢竟誰家沒有老小。


    讓自己十幾歲的孩子上戰場送死?連後都沒留下,這是想讓他們絕後嗎?


    在郭開的威逼下,他們也沒辦法,隻好拿著自己家不算武器的武器跟上支援的隊伍。


    要不要把司馬尚也派去支援。


    郭開摸著下巴,思索著,司馬尚還在防備著燕國,那裏有五萬正規軍,比起這農兵可好用多了。


    但思來想去,郭開覺得還是算了,要是燕國再趁虛而入,趙國就更難做了。


    郭開所以不是才華橫溢,但這點還是能看出來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處於相邦這個位置。


    郭開本以為一切都好起來了,但誰也沒料到,趙國的惡難猜剛剛開始。


    秦國將廉頗伐趙的消息散了出去,原本就恐慌已久的趙國百姓,又如遭雷擊。


    之前趙悼襄王給的解釋是,廉頗叛逃。


    對於這一點,他們始終保持不相信,畢竟廉頗在趙國已經幾十年了,比起新起之秀李牧更有威望。


    如今大將軍廉頗居然打迴來了!?


    百姓不知道真假,但也又氣又怒,其中還參雜著恐懼。


    又是十多萬,還是大將軍廉頗,怎麽打。


    更懵逼的是郭開,他萬萬沒有想到白弈居然會,敢把廉頗派出來。


    他知道廉頗是衝著他和趙國王室來的,若是趙國被破,他恐怕也活不了。


    這個白弈!


    郭開也怒,白弈這明顯是在逼他。


    怎麽辦?


    郭開滿是氣憤的想著,他甚至都想到了舉全國之力反抗秦國,但想法剛出來沒多久,他就蔫了。


    就趙國這國力能撐一年都算天降大福了。


    隻能求饒了。


    歎了口氣,郭開搖搖頭,沒想到談著談著把自己談進去了。


    ……


    鹹陽,朝堂,右側武將站了出來,對著嬴政行禮後,看向了白弈。


    “相邦大人,讓廉頗伐趙,會不會出什麽問題。”


    廉頗出任副將,白弈並沒有拿到朝堂上來商量,自然是有人有疑惑。


    廉頗可是趙國宿將,隨時被趕了出來,但心中也一直牽掛著趙國,如今白弈讓他去打……


    問題很大。


    在其他人眼中都是這麽理解,懷疑歸懷疑,但現在沒有人敢對白弈的做法不滿。


    現在朝堂上楚國沒人了,韓國也沒人了,白弈沒有敵人。


    加上白弈每次奇怪的作為,取得的效果卻很是亮眼。


    “不會,廉頗對趙國王室積怨已久,不僅不會起到反作用,反而對伐趙幫助很大。”


    白弈語氣平靜的解釋了一句,趙國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接下來就是齊楚燕三國了。


    百越……


    雖然被打爆了,但那裏依然發展起來了,齊楚兩國並不沒有壓住越國的崛起。


    不過這對秦國來說也算一件還是,有了百越的牽製,楚國這頭熊很容易就被吞了。


    楚國……


    白弈並不覺得這是個麻煩,若不是昌平君背後通風報信,李信還不一定會敗給項燕。


    楚國看上去強悍,實際上是真的外強中幹,地盤很大,能拿的出手的卻隻有二十萬人,六國最難纏的隻有趙國。


    楚國算是和魏國是一個量級,甚至還要弱,魏國地理位置不好,加上沒有好的將領,才敗給了秦國。


    楚國有什麽,有名將項燕,當初還被白起打到遷都,國都地理位置也算可以。


    但隻能拿出二十萬大軍,項燕也很有水分,敢上又不敢上的,一個將軍比白弈還優柔寡斷。


    但也不能完全怪項燕,楚國沒人啊,將領士兵全在前線了,國都沒人守。


    項燕也害怕秦國來個突襲國都,學習白起帶著幾千幾萬人直接幹到老窩去。


    “幫助?”


    百官相互看了一眼,眼中不解更甚。


    “相邦大人,若是末將沒有記錯,廉頗似乎不願意攻打趙國,如今為何……”


    右側又走出一人,想著白弈抱了抱拳,並沒有直接問,有點旁敲側擊的意思。


    “對趙國忠,但不代表對趙國王室忠。”


    白弈看了一眼看出來的年輕將領,沉聲解釋道:


    “廉頗本想返迴趙國繼續效力,但奈何有人從中作梗,如今廉頗對趙國王室的好感已經全無。”


    好感全無也談不上幫助吧……


    百官心中滴咕著,即便是被迫叛逃的,趙國也會強烈的抹黑,趙國子民對廉頗怕是早已恨之入骨。


    不起到反作用都算好的。


    “恨王室,不代表恨百姓,廉頗終究是為趙國打了一輩子仗,雖談不上愛名如子,但也是不願意對對這些蒙在鼓裏的百姓動手。”


    白弈繼續解釋著,廉頗性格高傲是高傲,不過他知道自己的目標隻有從中作梗的人,士兵是無辜的。


    “以廉頗在趙國的威望,想要讓他們放下武器並不是難事。”


    百官愣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眼中的疑惑已經變成了驚喜和驚訝。


    百姓雖然被騙,但也不全是傻子,總有人對此產生懷疑。


    隻要廉頗會說話,就會有人懷疑,加上對戰爭的抵觸,投降的肯定不少。


    會不會因為長平之戰害怕投降……


    百官覺得沒這個可能,何況還有廉頗在,騙很好騙。


    白弈也是這麽認為,要是真有人不投降,那就是真的全國皆反了。


    趙國可有六百萬人口,成年男子占百萬,若是全反,秦國能擋住?顯然不可能。


    所以都是口嗨,嘴上說著要與國家共存亡,但實際上活著最重要。


    不過也有真的反抗者,比如公子嘉,趙國前太子,帶著幾百個宗室逃離,想要複國,和秦國拉鋸了幾年。


    “謝相邦大人解惑。”


    年輕將領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語氣嚴肅的道完謝又站了迴去。


    “你叫什麽名字。”


    白弈看著這個年輕將領,發現這人站的位置很靠前,皺了皺眉,問道。


    都尉,這麽年輕?小夥子挺有才啊。


    都尉地位很高,俸祿和地位隻比九卿低一點,除了自己開掛給李斯提了上來,他還沒見過有這麽年輕的將軍。


    青年將領又站了出來,向著白弈抱拳,恭敬的迴答道:


    “末將李信,字有成,曾參與過滅韓,魏兩國戰爭。”


    說曹操曹操到?


    白弈嘴角扯了扯,他並沒有關注秦國內的將軍,畢竟也不缺,蒙家,王家,還有幾個新起之秀,完全夠用。


    李信……


    白弈看了一眼李信,他不知道李信具體什麽水平,但隻要不狂妄自大還是可以用用的。


    需要挫折……


    白弈微微一笑,好的將軍都需要打磨,尤其是這種少年得誌的將軍。


    一塊璞玉要好好打磨才能發揮出他最好的價值。


    李牧,一個不錯的人選。


    李信與李牧算是親戚,因為唐朝亂認祖,他們都成了老子的後代。


    咳咳,是不是老子的後人白弈不清楚。


    但兩人的確有親戚關係,一個是隴西李氏的祖先,一個是趙郡李氏的先祖。


    思索片刻,白弈上前一步,作揖道:


    “王上,微臣舉薦,李信為將,參加這次伐趙,領十萬大軍。”


    “可以。”


    嬴政並沒有猶豫,看了一眼李信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嬴政答應在白弈意料之中,李信是嬴政最相信的一個將軍,加上在戰鬥中表現英勇,頗得嬴政喜愛。


    “王上……”


    到是李信被這突如其來的將領一職搞的有些不知所措,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什麽話。


    “李信,還不謝過王上,謝過相邦。”


    還好蒙驁在前麵提醒,李信才反應過來,滿是激動的看著嬴政與白弈,嘴上連連道謝:


    “末將謝過王上,謝相邦大人,李信定不會辜負王上,相邦大人的信任。”


    激動是必然的,他雖是都尉但還得第一次帶兵,而且一代就是這種大規模戰爭。


    激動歸激動,李信並不害怕,趙國遠遠弱於秦國,現在齊楚兩國撤走,趙國孤立無援,隨手可滅。


    我也要參加滅國之戰了嗎?


    李信心中暗道,他也是出身大家,祖父是隴西太守,父親是南郡太守,他最大的願望便是封侯。


    這……


    有機會,一定有機會。


    李信心中念叨著,眼睛中逐漸閃過堅毅,我一定要滅了趙國,將李家發揚光大,族譜第一頁要寫我李信的名字。


    觀察著李信的變化,白弈聳了聳肩。


    果然該什麽樣還是什麽樣,自己能改變曆史進程,但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都說了要低調,要低調,要理性。


    不學好。


    白弈搖搖頭,對這些有兩把刷子就心高氣傲的主表示強烈不滿。


    李信?我都當上將軍了,你讓我拿什麽李信?


    我可是最年輕的領兵將軍!


    李信感受著周圍將領的羨慕,臉上滿是得意洋洋,昂著頭。


    毫不懷疑,若不是這是在朝堂上,他怕是早已出聲大笑。


    蒙驁收迴目光,看向了白弈。


    你推舉這是個什麽玩意。


    蒙驁忍不住罵了一句,作為將領,最重要的是穩住心態,即便是什麽大功也不能自亂陣腳。


    就算是蒙驁他當時封侯,都沒有這麽激動。


    顯然李信並沒有達到要求。


    推薦個這玩意上去能打仗?


    蒙驁自然不相信,但秉持著對白弈的信賴,他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私下問問。


    不能啊,他會敗。


    白弈笑了笑,與蒙驁眼神交流


    那就好……等等,你這什麽意思?打不了你放上去幹嘛?


    你要做什麽?


    你知道會敗你還不換人?


    李信可是你舉薦的,他敗了,你也會受到牽連!


    蒙驁天天發出數個問號,還有提醒著白弈。


    軍功製製度,若是推舉的將軍大敗,不僅將軍會受到處罰,推舉他的那個人同樣會如此。


    同朝為官這麽多年,又沒有什麽利益糾紛,自己這個封侯還有多虧了白弈。


    蒙驁自然不想看著白弈走錯這一步。


    “王上……”


    見白弈沒有反應,蒙驁剛剛開口準備反對,白弈卻打斷了他,笑著說道:


    “蒙將軍可是想說李信過於年輕,不適合統領十萬大軍。”


    白弈澹然一笑,與蒙驁對視。


    相信我。


    你自己都說會敗!


    蒙驁沒有理會白弈,再次行禮:


    “王上,李信如今不過十六歲,領兵打仗怕是不行。”


    “璞玉總要凋琢,否則將軍豈不是一直後繼無人?”白弈輕聲開口。


    “這個國家終究是少年的,少年強則國強。”


    也算是對這些人的激勵,由於軍功製和滅了兩個國家,如今,朝堂上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多了。


    聽見白弈這振奮人心的話,大部分人都有些興奮勁,看著李信默默定下了目標。


    我,要超過他。


    璞玉?


    聽明白了白弈另外一層意思,蒙驁沒有繼續發言,沉默了下來。


    他不知道李信算不算將軍,但能這個年紀是晉升的都尉,實力包容小覷,至少在戰場人能夠奮勇殺敵。


    原來是塊玉。


    蒙驁明白了白弈的意思,向著嬴政微微行禮,站了迴去。


    將軍處有了座能挑戰的山,文臣相互看了看,眼中頗顯無奈。


    他們有新鮮血液嗎?


    顯然沒有幾個,將軍可以通過軍功上來,文臣隻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爬。


    除非能力出眾,否則他們這個年紀這輩子隻能呆在這。


    而且白弈這座山想要翻過去怕是不大可能。


    我們這中老年人也要有點目標啊。


    九卿之下的文臣,看向了白弈身後的年輕男子。


    白弈翻不過去,那就換一個,李斯是個不錯的選擇。


    老夫要超過他,為了老夫的後代。


    至於九卿……


    他們都被換上了白弈的人,自然沒有什麽其他想法,何況他們已經滿足了。


    功高蓋主,這個主可不隻有王,上司也是主。


    這個天下終究會是寡人的。


    看見朝堂上難得的被活躍起了氣氛,嬴政臉上也出現一抹笑容,沉聲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這麽決定了,李信前去接管十萬大軍為將。”


    “伐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秦時,風後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以此身破萬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以此身破萬軍並收藏人在秦時,風後奇門最新章節